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679|回复: 0

[美术] 2015教师招聘考试美术学科分析题集锦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3 11: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1、分析秦汉陶俑《杂技俑盘》。
答:(1)作品共塑造21人,其中表演者7人,乐器伴奏者7人(原为8人,残失1人),观赏者7人。
(2)分组排列,身份有所体现。在粗轮廓的飞扬流动中,体现出一种力量、运动的气势和欢乐热闹的气氛。
(3)造型古拙、夸张,神态鲜明生动,俑人有动有静,再加上用朱、黄、粉、紫、赭等色彩绘,更增加了艺术形象的生动性。
2、分析阎立本的《步辇图》。
答:此图为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画。绢本设色。
(1)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
(2)作品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事件。
(3)构图均衡,人物主次分明,形象生动,线条匀细挺拔,富有弹性。设色浓重并适度晕染,效果单纯而明朗。
(4)作品具有历史价值,是现存有关西藏最早的一幅历史画。阎立本是开一代画风的划时代人物。
3、赏析马远的《寒江独钓图》。
答:马远,南宋四大家之一,本画画一叶扁舟,几道水波,一老翁独坐船头,专心致志地在钓鱼。画面大片空白,这些空白既表现水,又表现天,正是水天一色,给人无边无际的感觉,也加强了江面上寒意萧索的气氛,突出了“寒江独钓”中“寒”的境界,同时显得老翁格外孤独,进一步突出了“独”的境界。显然作者马远在这一作品的构图上,巧妙地利用空白的作用,达到了独特的境界,这也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重要特色之一。
4、赏析董源的《潇湘图》。
答:《潇湘图》作者董源,五代南唐画家。全卷以横幅形式图写江南山丘、沙岸、江河纵横的秀美景色,表现了南方的山势平缓、烟雨朦胧、淡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山头丛林杂树以水墨点染,平沙坡岸间以披麻皴擦描绘而成,开卷处有二宫装女子并立,滩头列有五人击鼓奏乐,江面舟中有朱衣贵族端坐,后段近岸处有十人拉网捕鱼,山水皆以花青运墨点染,平淡幽深,生动地表现出江南气候湿润、烟雨空蒙的特色。人物则以细笔重彩涂写,神采历历俱足,是董源的传世名作。
5、请描述成都天回山出土的《说唱俑》的形象特点。
答:说唱俑描绘的是东汉时期的一个表演者,身材短胖,头上戴帻,上身坦裸,两肩高耸,乳肌下垂,大腹如鼓,两臂穿戴珠翠饰件;下身着大口长裤,赤足,坐于圆榻之上,左臂抱一小鼓,右手握一鼓槌;左足翘举,张口嘻笑,恣意调戏。造型古拙,形象生动。作者不是简单模仿生活中的说唱艺人,而是着意刻画他的神气,使之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从那伸头、耸肩、一说一笑,手舞足蹈,有声有色的表演中,流露出健康的调戏娱人的神情,毫无油滑之气。整个塑像,动作夸张,神态诙谐,极富吸引力。令人如身临其境,仿佛听到他的说唱和爽朗的笑声,似乎看到他的周围,有一大批入迷的观众正在全神贯注地凝视、倾听,并随着有趣的段落和引人入胜的鼓词而在哄笑。


6、 分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答:(1)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出现了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  
(2)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  
(3)构图采用散点透视。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  
(4)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7、简析《加莱义民》。  
答:(1)作者罗丹是法国近代最杰出的雕塑家。  
(2)取材于历史事件——英法百年战争。  
(3)打破传统纪念碑塑造一座人像和象征手法的框框,采用写实手法表现。  
(4)群像没有固定的正面,可以多角度欣赏。  
(5)注重心理刻画和性格表现,树立了近代纪念碑雕塑的范例。  
8、分析顾恺之《洛神赋图》。  
答:(1)士大夫画家辈出,绘画题材范围扩大。  
(2)根据诗人曹植的文学创作的主题思想塑造形象和安排情节。画出一幅哀怨缠绵的连续画图。  
(3)人物神情刻画生动,主题内容突出,手法写实。线条简练飘逸,色彩典雅鲜丽。整个画面环境富于装饰性。  
(4)体现东晋时期中国绘画水平。顾恺之艺术成就对当时或后世画家具有重要影响。  
9、分析《韩熙载夜宴图》。  
答:这是五代时期南唐著名画家顾闳中的作品。作品是顾闳中根据南唐统治者的意旨偷偷地到南唐大臣韩熙载家中窥探真情后,凭着他对韩熙载夜宴宾客生活场面的观察分析和心记画成的。画面内容可以分成听乐、赏舞、休息、清吹、散宴各段。手段听乐,韩熙载与状元郎粲坐床榻上,正倾听教坊副使李家明之妹弹琵琶,旁坐其兄等人。二段观舞众人正在观看王屋山跳“六幺舞”,韩熙载亲自击鼓助兴,好友德明和尚不期而遇此景,尴尬地拱手背立;三段“暂歇”,韩熙载与家妓们坐床上休息,韩熙载在净手;四段“清吹”韩熙载解衣盘坐椅子上,欣赏五个歌女合奏;五段“散宴”韩熙载手持鼓槌送别,尚有客人在与女妓调笑。  
韩熙载在画中出现了五次,但表情始终闷闷不乐。他的内心是非常苦闷的,为了逃避迫害他不得不纵情酒色,而其他人都沉浸在宴会的气氛中,很愉快,这形成了鲜明对比。画中五个情节用屏风巧妙分割又使场景相互联系,以长卷的形式如同连环画把不同时空发生的事在一幅画中表现出来。  
色彩鲜艳又不失雅致,采用工笔重彩的手法,画面细腻、艳丽富有装饰性,造型准确精微,线条绚丽清雅,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又富有变化。尤其敷色更见丰富、和谐,仕女的素装艳服与男宾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鲜明对照,深色家具沉厚典雅,不同色彩对比参差,交相辉映,使整体色调艳而不俗,呈现出高雅的格调。

韩熙载的刻画不仅形象逼真,具有肖像画的性质,而且对其内心挖掘深刻,性格 ,真实再现了这位历史人物的原貌。
其他人物的刻画也非常典型,如状元的得意忘形,和尚的尴尬境地,王屋山的诱人姿色等。
10、请对“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这句话,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答:(1)从时限分析,小学美术教学目的是一个多极系列。从组合要素分析,小学美术教学目的是一个双层次结构,即由一般目的与具体目的组成。
一般目的包括:A、智育目的;B、德育目的;C、美育目的。
具体目的为:
A、要使学生的美术"双基"水平得到提高。
B、要使学生的美术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C、要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力。
(2)小学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的是所有的小学生,在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目的的基础上,要充分兼顾到这一阶段美术教学的大众性、基础性与趣味性。使学生能够热爱美术,保持恒定持久的兴趣十分重要。


1、分析沈周的《庐山高图》。
答:沈周,明代。该画全景式构图,以山为象征,寓意深刻。图中山峦层叠,草木丰茂,飞瀑高悬,云雾浮动。此画构图布局颇具匠心,墨色浓淡层次逐渐变化。作者取王蒙技法,善于组合稠密高叠的石岩,进而形成转折交搭的层峦,再布置大小林木,复合为整一的自然美,疏密、松紧,有条不紊。
2、分析王蒙的《青卞隐居图》。
答:(1)元朝的“世事多变”造成文人画家逃避现实、隐遁山林。
(2)描绘了浙江吴兴县西北18里许的卞山景象。
(3)立轴采用高远法构图,画出卞山自山麓至顶全貌,结构谨严,纵横离奇。画草庐数间,点出了文人隐逸的主题。画法先以淡墨勾石骨,再用焦墨皴擦,淡墨微染,层层加深,层次井然。画面密而不塞,实中有虚,有深远的空间感。
(4)运用前代画家之法,创造出线繁点密,苍茫深厚的新风格。被明代画家董其昌称为“天下第一。”
3、简析《格尔尼卡》。
答:作者毕加索,立体派绘画创始人。画面表现1937年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格尔尼卡屠杀无辜居民的情景。画面以象征性的形象、被肢解的形体和低沉的色调,展现了战争的罪恶和灾难的悲剧。在大火中哀号着跌落的妇女拖着伤腿奔逃的妇女、握着断剑倒地的战士,蹬着双眼践踏妇女和儿童的野牛,受了重伤而昂首嘶叫的烈马,还有手执油灯在黑暗中惊醒的妇女,一只以灯泡为眼珠的巨大的眼镜注视着这一切,表示法西斯的暴行是掩饰不住的。这幅画上的许多形象都是从不同视点来表现的,它们在交叠、错落和切割中,似乎没有一个完整的形体,也不适合于我们以往的视觉经验与形象辨识,然而却使人感觉到一种混乱的战祸场面和惊心动魄的悲剧情景。
4、简要论述明清美术发展的特点。
答:两代文人士大夫绘画仍占有主导地位,画家众多,画派林立,盛况超过前代,绘画在社会上有了很大普及。民间绘画非常活跃,年画和版画成就突出。宫廷绘画不及宋代,但也曾一度表现出振兴的局面。宗教艺术明显趋于衰落。西方美术开始通过传教士传入中国。
5、分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答:(1)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出现了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
(2)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
(3)构图采用散点透视。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
(4)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6、分析桃花坞年画《上海火车站》。
答:(1)画面反映清朝末年民国初期,不同的人在火车站的各种活动;人物活动明确,场面热闹。
(2)人物衣着、鲜明。背景不着颜色,但借用树木、阳伞、人物,点明了夏日炎炎的热闹气氛。
(3)通过表现热闹新颖的火车站这一新事物,表达人们在辞旧迎新,求吉利,向往新事物,歌颂新事物的心里。
(4)整个画面采用散布的构图手法,产生一种平铺直叙的观赏效果,表现手法上运用变形,增加了趣味性、装饰性。
7、《荆轲刺秦王》分析。
答:是汉代的山东嘉祥县武梁祠画像石,表现荆轲刺秦王紧张而富有戏剧化的瞬间,人物动作夸张,把荆轲的勇猛无畏和秦王的惊恐表现得淋漓尽致。
画面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管仲射小白的故事;第三层为神话题材伏羲女娲的故事;中间第二层是主要的部分,即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画面中间为一柱,柱上穿透一带穗的匕首;柱下一匣,匣盖打开,露出一头颅;柱旁有半截袖子,是荆轲揪秦王时,秦王使劲挣脱撕下的;柱左为被御医夏无且抱住的荆轲,两手扬起,头发甩开;柱右为秦王,大步躲避并回首观望。地下仰卧一人,为吓到的秦舞阳;一武士在秦王右方,正执剑盾欲上前相助。
该画是一历史故事,表现的是荆轲刺秦王这一瞬间,露出的刀锋表现荆轲的强大力量,人物运动感强烈。用对比手法表现惊恐的 衬托出荆轲的临危不惧的神态。画面有明显的褒贬之意,歌颂了荆轲的“勇”和“义”以及“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
8、分析韩滉的《五牛图》。
答:韩滉,唐代著名画家,做过右丞相,工书善画,尤其擅长画人物和农村风俗景物。画中五头不同形态的牛,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结构准确,造型生动,形象真切,尤其是描写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又行动迟缓的形体特征和习性方面,十分传神。全面的布局统一而又有变化,在处理形体的透视关系等方面,也表现了很高的技巧。它那淳朴自然、稳健有力的画风也使这幅带有农村风情的兽畜动物画显得更具有艺术魅力。
9、分析米勒的《拾穗》。
答:(1)1848-1840年是法国现实主义大放光彩的时代,人们渴望在艺术中看到自己生活的时代。
(2)表现三位衣着俭朴的农妇,在收割过的田里寻找遗落的麦穗。
(3)主题鲜明,空间感强,色彩温暖而沉着,人物形象含蓄、概括,富有雕塑感。
(4)使普通劳动场面登堂入室,其艺术的深刻社会意义在于史诗所不能达到的质朴平凡。
10、分析沈周《庐山高图》。
答:(1)“文人画”在明代最为昌盛,其中尤以山水画影响较深。
(2)专为其师陈宽而作。以近似王蒙的笔法,集中表现了雄伟瑰丽的庐山形象。用此来象征乃师的崇高人格。
(3)寓意深刻,想象驰骋。布景高远深幽,山石多用披麻解索皴,浓墨点苔,墨丰笔健。表现出庐山大气氤氲的动人形象。
(4)为文秀一类的水墨写意山水之作,也是诗画并茂、寓情于景的巨幅杰作。


1、分析王蒙的《青卞隐居图》。
1)元朝的“世事多变”造成文人画家逃避现实、隐遁山林。
(2)描绘了浙江吴兴县西北18里许的卞山景象。
(3)立轴采用高远法构图,画出卞山自山麓至顶全貌,结构谨严,纵横离奇。画草庐数间,点出了文人隐逸的主题。画法先以淡墨勾石骨,再用焦墨皴擦,淡墨微染,层层加深,层次井然。画面密而不塞,实中有虚,有深远的空间感。
(4)运用前代画家之法,创造出线繁点密,苍茫深厚的新风格。被明代画家董其昌成为“天下第一。”
2、分析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答:(1)元代统治者的荣枯无常使许多汉族文人只得纵情于诗酒。
(2)描绘了富春江一代的秋初景色。
(3)吸收董巨披麻皴而更加简括,显示出较深的笔墨功力。
(4)堪称古代山水画中的巨作。对后代画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影响。
3、分析张萱的《捣练图》。
答:绢本设色,总37厘米,横147厘米,藏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表现劳动妇女捣练的生活图景。此图是盛唐一幅重要的风俗画。表现宫中妇女加工绢丝的生活场面。全图12个人物,分为三组:起手是捣丝,中间是缝合,最后是把绢拉直、熨平。画中人物有坐有站、有高有低,动作联系自然合理,富有一种节奏感。人物全神贯注,仿佛惟有捣丝之声可闻。若干细节描写也十分精微生动,生活气息甚浓。妇女形象均为丰颊硕体,服饰艳丽。线条匀细,转折不大,富有弹性。设色柔丽,以重彩渲染,给人以活泼明快的感觉,体现了盛唐以后仕女人物画的典型风格。
4、分析徐渭的《杂花图卷》。
答:徐渭,明代著名画家、戏曲家和诗人。他敢于革新,创造,他的大写意画法开创了我国古代绘画史上的一种重要画风,对后来的诸多画家有重要影响。
全卷共10幅,画四季花果、树木13种,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丰润的牡丹、淋漓的荷叶,皎洁的白莲,孤傲的秋菊,厚实的石榴,挺俏的梅花,萧疏的竹叶等疏疏密密,虚虚实实,浓浓淡淡,轻轻重重,所形成的墨的旋律,使人心旷神怡。多种笔势所形成的墨汁淋漓、风驰雨骤的艺术效果,充分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激情。由于徐渭充分发挥了笔、墨和宣纸的性能,结合了草书的笔法,又真切地把握了对象的本质特点,所以横涂竖抹,皆能左右逢源,突出地体现了徐渭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特色。
5、分析拉斐尔的《椅中圣母》。
答:拉斐尔,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善于吸收前辈的长处,融会贯通,创造了被后来的古典主义者尊奉为典范的理想美的艺术世界。
(1)神人合一。画面的圣母形象就是生活中的人的感觉。
(2)既有基督教题材的传统绘画规则,又有作者自己的创造。如光环和衣服的调整
(3)构图独具匠心,自然而协调。


6、分析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答:(1)元代统治者荣枯无常使许多汉族文人只得纵情诗酒。
(2)描绘了富春江一代的秋初景色。
(3)吸收董巨披麻皴而更加简括,显示出较深的笔墨功力。
(4)堪称古代山水画中的巨作。对后代画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影响。
7、分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答:(1)五代南唐政权的摇摇欲坠造成许多人对前途悲观失望,故而疏狂自放以蒙蔽朝廷耳目。
(2)通过听琴、观舞、休憩、赏乐、调笑五个场面,描绘了政治上失意的官僚韩熙载尽情声色、颓唐放纵的夜宴生活。
(3)构思严谨,人物性格刻划生动而有深度。衣纹组织严谨而又简练。设色以浓重色调为主,配以淡彩,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
(4)除绘画史上的重要价值外,也是研究音乐史、舞蹈史、工艺史的宝贵资料。
8、简析《掷铁饼者》。
答:作者米隆。这件雕像表现了竞技运动员健美而又富于力感的形象,在人体运动中体现一种和谐之美和理想之美。作者成功地解决了人体在运动中的重心稳定和空间结构的两大难题,使雕像既有连续运动的时间节奏感,又有回旋动作的空间稳定性。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雕像都给人以美感的完整性与动势的真实性。
9、你是如何理解美术创新教学的,能否以《黑体美术字写法》教学为例,谈谈创新设想?
【答案要点】
A、能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分析、“创新”含义,体现现代教育发展的目标趋势。
B、以《黑》教学为例,目的是如何在技能课教学中,体现教师对“创新”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发现教师对教材驾驭和教学设计能力。
10、写生是绘画教学的重要手段,它需要画者具备一定的造型技能技巧,但是,为什么还要提倡在小学中低年级就开设写生课?
【答案要点】
A、学校美术教育的终极目的:美术与人的发展关系以及写生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等。
B、中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分析。
C、写生教学的方式和要求上有何不同的分析。
以上要点可以不同方式进行文字组织论述。


1、分析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答:周昉,以画仕女画为突出,人称“周家样”。唐代、绢本设色,纵46厘米,横180厘米。此画展现了唐代宫廷嫔妃骄奢闲适生活的一个侧面。全图分为“戏犬”、“慢步”、“看花”、“采花”四个情节。图卷右起是一位身披姿色纱衫的贵妇,手执拂尘侧身转首逗着一只摇尾吐舌的小狗。另一贵妇则肩披白纱,身着罗裙,右手挑起纱衫,左手招弄小狗。两人形成呼应。另一贵妇凝视着手中的小花,似在沉思。其身后站着一个手执长柄团扇的仕女,低眉顺眼。再向前又一贵妇手里捏着一只蝴蝶,回首望着悠闲的白鹤。远处还有一位身披白纱的贵妇,娉婷而来。整个构图远近高低,错落有致。人物形象丰腴肥硕,神态安闲。勾线细劲流畅,风姿毕现。设色富丽华美,表现出肌肤的细腻和服饰的轻薄。以写实手法描绘出雍容的情致。
2、分析朱耷的《荷花水鸟图》。
答:朱耷,清代。明代宗室后裔,后落发为僧,号八大山人。署款多做“八大”写成“哭之”“笑之”样。该画,孤石倒立,残荷斜挂,一只缩着脖子、好像蹬着白眼的水鸟孤零零地蹲在石头顶上,显得极为冷落孤僻,很像是画家的自我写照。全画用笔和用墨都非常简练,充分发挥了书法修养的优势。画中的大块空白,更增强了全画悲凉的气氛,且给人以无穷的遐想。这是中国画善于利用空白,使“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突出体现。
3、分析扬凡埃克的《阿尔诺非尼夫妇像》。
答:扬凡埃克兄弟是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著名画家,油画材料和技法的革新者。观察入微、描绘细致、重视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注意空间构成的处理和光、色的表现是他的艺术特点。该画是世界美术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
(1)是运用改革后的油画材料和油画技法绘制的。画中的许多景物被描绘得非常出色。如:铜烛灯、贵族袍、小狗毛皮。
(2)作品表现手法新颖而又富于独创性。如男女组合史无前例,背景十分真实罕见,礼仪般的姿势。
(3)小圆镜和签名,及画面各部分的象征意义。
4、分析阎立本《步辇图》。
答:(1)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
(2)作品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事件。
(3)构图均衡,人物主次分明,形象生动,线条匀细挺拔,富有弹性。设色浓重并适度晕染,效果单纯而明朗。
(4)作品具有历史价值,现存关西藏最早的一幅历史画。阎立本是开一代画风的划时代人物。
5、简析西汉《霍去病墓石雕》。
答:(1)霍去病,西汉大将军,五年六次出击抗击匈奴均获全胜。
(2)墓以能象征他功绩的祁连山修建。
(3)以雕塑特殊手法“因材施雕”塑造。
(4)形体单纯、古朴,构思独特,气魄雄伟,力量沉雄。


6、分析伦勃朗的《夜巡》。
答:(1)荷兰独立后,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带有风俗题材性质的团体肖像画应运而生。
(2)描绘了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的形象,在白天执行一件紧急任务而即将出发前的情景。
(3)画面整体处理得富有戏剧性,人物动态各异、形象生动,明暗变化强烈。
(4)打破了“巴洛克”风格的豪华与奢侈,建成了现实主义艺术创作原则。在艺术性或思想性上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7、分析梁楷的《李白行吟图》。
答:梁楷,宋代。此画是梁楷的减笔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寥寥数笔就把“诗仙”那种纵横飘逸、才思横溢的风度神韵,勾画得惟妙惟肖。画家不拘泥于琐末细节,而是突出诗人的性格特征,选取最能反映诗人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的瞬间动作,加以概括的描绘。虽是逸笔草草,却言简意赅,以一当十,毫无雕琢造作之气。人物神韵的体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梁楷的减笔画对明清及现代画家有着重要的影响。
8、赏析董希文的《开国大典》。
答:董希文,浙江绍兴人,我国当代著名的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开国大典》是他的代表作。作品是油画,并不是照相式地复原当时的情景,而是根据自己的深切感受,对真实的情景作了必要的强调和删减,特别是大胆地把领导人集中在画面的左侧,同时衬以一排顶天立地的大红柱子。画面的右侧集中表现了宏大的游行队伍和辽阔的天空,从而突出了开国大典的盛况额宏伟的气势。画家为了适应这一特定题材的需要,借鉴了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和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法,强调色调的单纯与强烈的对比,从而增强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气氛。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红旗与蓝天、绿树相呼应;黄色的菊花与金灿灿的灯穗相互呼应,使人感到既富丽堂皇,又热烈亲切。
9、分析鲁本斯的《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
答:鲁本斯,17世纪佛兰德斯最著名的画家,巴洛克画风代表人物。
(1)复杂而又有强烈动势的对角线构图,增加了紧张不安。
(2)鲜明的色彩对比:马的重色和女子的白皙肌肤的明亮色调对比,亮丽、纯净,富于闪烁的光感
(3)开阔有力的笔触,动感的线条,洋溢着勃勃生机,风格豪放。
(4)人物造型:饱满健壮,绝无纤弱之感。
(5)内容:神话故事。
10、分析唐寅的《孟蜀宫伎图》。
答:(1)宫廷君王的奢侈豪华带给宫伎、歌伎的只是一种悲剧。
(2)通过四个盛装的宫伎描绘了五代后蜀孟昶的宫廷生活。
(3)诗的点缀道出了画的主题。线条细劲、流动,设色妍丽、明快、变化十分丰富。人物独特的造型特征,突出了宫伎弱不禁风的情态。
(4)整个作品秀润、明朗、简洁、清新。作者饱受炎凉世态的滋味,通过宫伎的描绘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30 22:06 , Processed in 0.112361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