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454|回复: 0

[语文] 最新高中教师招考语文押题试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2 0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27分)和第Ⅱ卷(共73分),考试时间为
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27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社稷    即使    痛心疾首
B.讴歌    殴打    呕心沥血
C.惊涛    韬晦    滔滔不绝
D.桑梓    渣滓    莘莘学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松弛        观摩        顾名思意
B.拖沓        狼藉        省吃简用        
C.矜持        宣泄        莫衷一事
D.遒劲        黯淡        瑕不掩瑜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空缺处的关联词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阿Q的耳朵里,本来早就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    他有一种不知从哪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        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        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        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
A.而  所以  于是  何况
B.但  并且  所以  何况
C.但  所以  于是  况且
D.而  并且  所以  况且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水浒传》英译为《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西游记》西方通行本为《猴》,《红楼梦》的俄译本是《红色楼阁里的梦》,韵味全失,中国读者简直不可理喻。
B.这种车,巴黎只有夜间才看得见;白天,它们好像自惭形秽,不出来。
C.但老船夫却做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
D.勤奋和天才息息相关,没有先验论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灌溉出来的天才。
5.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
畅销书,精装的销量一般在十万册以上,简装的销量一般在二十万册以上。由于是畅销书,出版商推出精装本也不会滞销,而且利润往往比简装的更大,                。
A.由此可见,畅销书是指由于销售快、销量高因而获利更高的出版物。
B.由此可知出版商不愿意出简装书而愿意出精装书的根本原因。
C.由此可见,畅销书是指销量大,销售快,利润高的出版物。
D.由此可见,出版商喜欢“精心包装”,是为了赢取更大的利润。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9题
(牛)弘荣宠当世,而车服卑俭。事上尽礼,待下以仁,讷于言而敏于行。上尝令其宣敕,弘至阶下,不能言,退还拜谢,云:“并忘之。”上曰:“传语小辩,故非宰臣任也。”愈称其质直。大业之世,委遇称隆。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隋室旧臣,始终信任,悔吝不及,唯弘一人而已。有弟曰弼,好酒而酗,尝因醉,射杀弘架车牛。弘来还宅,其妻迎谓之曰:“叔射杀牛矣。”弘闻之,无所怪问,直答云:“作脯。”坐定,其妻又曰:“叔忽射杀牛,大是异事!”弘曰:“已知之矣。”颜色自若,读书不辍。其宽和如此。(节选自《隋书》卷四九)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语小辩    辩:口才      B.好酒而酗      好酒:好的酒  
C.事上尽礼    事:侍候      D.读书不辍      辍:停止
7.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而车服卑俭          讷于言而敏于行
(2)上尝令其宣敕        愈称其质直
A.两个“而”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   
B.两个“而”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C.两个“而”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D.两个“而”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
8.下列句子中的“谢”字与“退还拜谢”中的“谢”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B.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C.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9.下面对牛弘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牛弘的故事可以说是“大智若愚”的最形象的注释。
B.牛弘在朝堂宣敕一事中,故意说自己忘了,这种官场做作的目的在于取得皇帝的信任。
C.牛弘待人宽和,其弟酗酒杀了他的牛,尽管妻子再三诉说,但他不变脸色,照常读书。
D.在性格方面,牛弘还非常俭朴,宽仁。
第Ⅱ卷(共73分)
三、读唐人祖咏的《终南望余雪》,回答10—11题。(8分)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域中增暮寒。
[注]终南:即终南山,在长安之南。阴岭:终南山的北面,不朝阳,故易于积雪。
10.简要说说诗句是如何切题的。(4分)

11.末句“域中增暮寒”论者多指为全诗的点睛之笔,意在言外,请略加阐释。(4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题。(14分)
穿布鞋的故居
扬州的旧巷大多是这样,七拐八绕,枝枝蔓蔓,曲径通幽,八卦阵似的。安乐巷也不例外,两旁青砖高墙,中间青石铺路。这是安乐巷27号门牌,坐西朝东,极普通的那种民居,如果不是挂着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朱自清故居”五个字,你若是骑车穿巷,脚下稍一用力,便会倏忽而过。
故居就和他的主人一样,很不引人注目。站在故居门前,我不由得想起了郭良夫先生编选的《完美的人格》里的一个细节,朱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时,总是喜欢穿平底布鞋,每逢开会,从不坐主席台,只拣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静听同事们阔论。朱先生在会场上偏于一隅,同他在这巷子里偏于一隅的故居是多么的一脉相承啊。于是,我头脑中闪出本文的题目——“穿布鞋的故居”。
如今,到处在修葺或重建名人故居,画廊漆柱,巨匾敞庭,又气派又热闹。尤其在时髦文艺搭台经济唱戏的今天,名人故居拥有了一份独特的召唤力。而朱先生的故居没有这份辉煌,为了供后学瞻仰,有关部门只是将原先居住在这里的市民迁了出去,腾空房间便成了。
故居很小,小得只有几间木结构的房子,小得你站在门庭下清咳一声,每个角落里都能听到。这又和朱先生的为人如出一辙:绝不放作高深,只求平易近人。于是我这样概括这座小院落:巷子很深,故居却很浅。游人很少,有时整天卖不出一张门票。扬州有座瘦西湖,到过瘦西湖的外地人,回去之后会向别人炫耀一番,我到过瘦西湖,而朱自清故居不会有这样的反应。首先没有殷殷企盼拜访的人,绝不会有一种陈年老窖般的期待,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去;而到过的人更不会将此作为话题,因为我相信,能够在今日仍念念不忘这片陋房的人正是感染了朱先生的平淡与平和的。为此我反复为故居的车马无声而庆幸,这也许正是先生的本意。
12.第4段中说“巷子很深,故居却很浅”,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13.根据上文,指出“这也许正是先生的本意”中“本意”的具体意思。(3分)

14.第3段中说,名人故居“拥有一份独特的召唤力”,而朱先生的故居“没有这份辉煌”。对此,简要谈谈你的理解。(4分)

15.文章为什么要以“穿布鞋的故居”为题?试简要回答。(4分)

五、(11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清风徐来,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 (李煜《浪淘沙》)
(3)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7.根据诗词、成语典故的关联,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4分)
不是怀乡,所以没有乡愁;
不是近乡,所以没有          ;
不是还乡,所以没有          。
18.仿造上下句,为横线补写一个句子。(3分)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儿童,一只送给老人;如果爱是左右手,   
              ,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历史,一只送给未来。
六、作文(40分)
等 待
种子发芽需要等待,幼苗出土需要等待,花蕾绽放需要等待,果实成熟需要等待。孩子长大需要等待,冬去春来需要等待……等待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700字左右

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C  2.D  3.C  4.A  5.D
二、(12分,每小题3分)
6.B  7.A  8.D  9.B
三、(8分)
10.(4分)远望岭上积雪,好象浮在云端;(2分)林梢上已透出雪后的阳光。作者以此直扣诗题“望余雪”(2分)。
11.(4分)由望余雪而想到城里会因而更加寒冷,百姓会遭到寒气的袭击,寄予了诗人的关切。(2分)雪景虽“秀”,现实却“寒”,耐人寻味。(2分)。
四、(14分)
12.(3分)朱先生学问很深,(1分)为人却平易近人(2分)。
13.(3分)不引人注目,(1分)做一个平淡、平和的人(2分)。
14.(4分)作者将朱先生的故居与别的名人故居进行对比,是为了强调别的名人故居在市场化的今天更多地被人们利用迎合时尚;(2分)而朱先生的故居则自动远离了这份喧嚣热闹(2分)。
15.(4分)既表明朱先生故居的普通,(2分)更强调朱先生人格的纯朴、完美(2分)。
五、(11分)
16.(4分,任选两题,每题2分)
(1)水波不兴
(2)别时容易见时难
(3)沉舟侧畔千帆过
17.(4分,每空2分)情怯;衣锦
18.(3分)(参考)就一只送给早春,一只送给晚秋;就一只送给现实,一只送给理想
六、作文(40分)
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6-8 01:04 , Processed in 0.140579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