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678|回复: 0

[习题]  2015年教师招考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汇总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8 12: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本帖最后由 2014教师招考 于 2015-3-8 12:17 编辑

 2015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0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10)
  1.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年。
  A.1879
  B.1897
  C.1789
  D.1798
  2.( )阶段的儿童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思维发展水平接近成人。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3.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
  A.认知测验
  B.人格测验
  C.兴趣测验
  D.成就测验
  4.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5.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 )是首要环节。
  A.理解问题
  B.提出假设
  C.发现问题
  D.检验假设
  6.心理卫生教育最适宜的时期是( )
  A.幼儿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7.奠定儿童人格和心理健康基础的是( )
  A.社会
  B.家庭
  C.学校
  D.教师
  8.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是属于( )
  A.头脑风暴训练
  B.自我设计训练
  C.推测与假设训练
  D.发散思维训练
  9.儿童在家中养成的爱劳动的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 )A.知识迁移
  B.技能迁移
  C.态度迁移
  D.行为规范迁移
  10.学生学习体操动作,这种学习属于( )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言语联结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
  1.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 )
  A.专制型
  B.开放型
  C.说服型
  D.放纵型
  E.民主型
  2.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 )
  A.效果强化
  B.直接强化
  C.间接强化
  D.替代性强化
  E.自我强化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4.以下属于操作技能的有( )
  A.吹笛子
  B.打网球
  C.体操
  D.阅读
  E.计算
  5.合乎法则的熟练技能具有的特性有( )
  A.流畅性
  B.迅速性
  C.经济性
  D.同时性
  E.适应性
  6.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操作技能分为( )
  A.细微型操作技能
  B.闭合型操作技能
  C.连续型操作技能
  D.开放型操作技能
  E.徒手型操作技能
  7.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 )
  A.设置学习目标
  B.浏览阅读材料
  C.对注意力加以跟踪
  D.产生待回答的问题
  E.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8.具有强迫行为的儿童具有哪些特征?( )
  A.智力水平较高
  B.富于幻想
  C.性格内向
  D.遇事犹豫、拘谨、比较固执
  E.自我克制过于严重
  9.心理个体的发展具有的一般特点是( )
  A.定向性与顺序性
  B.连续性与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均衡性
  E.关键性
  10.自述法的具体形式有( )
  A.日记
  B.周记
  C.作文
  D.自传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
  1.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它主要影响学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个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把人的性格分为____________两类。
  3.特殊教育必须注意__________________的变革。
  4.儿童在______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
  5.根据干扰理论,产生遗忘的干扰主要有____________
  6.知识学习过程一般包括______、知识保持和______三个阶段。
  7.知识的理解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两个环节来实现的。
  8.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______的一切活动计划。
  9.______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
  10.依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____________五个等级。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
  1.动作技能目标
  2.情境教学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
  1.简述布鲁纳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的四项原则。
  2.简述指导教学的主要活动或要素。
  3.简述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
  试述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迁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略。
  2.D【解析】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
  3.A【解析】略。
  4.D【解析】马斯洛将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5.C【解析】发现问题是首要环节。
  6.B【解析】学龄期儿童是心身发展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小学阶段是心理卫生教育最适宜的时期。
  7.C【解析】略。
  8.C【解析】推测与假设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9.D【解析】爱劳动的习惯是一种行为规范,在家中养成的行为规范在学校中的表现是行为规范的迁移。
  10.B【解析】连锁学习是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一反应动作联结。体操正是如此。
  二、多项选择题
  1.ADE【解析】鲍姆宁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
  2.BDE【解析】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强化分为三种即以上选项。
  3.ABCDE【解析】略。
  4.ABC【解析】由操作技能的定义可知ABC选项均对。
  5.ABCDE【解析】略。
  6.BD【解析】A是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划分出来的,C是根据动作的连贯性划分的,E是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划分的。
  7.ABDE【解析】C项属于元认知监视策略内容。
  8.ABCDE【解析】略。
  9.ABCD【解析】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10.ABCDE【解析】自述法是通过学生书面形式的自我描述来了解学生生活经历及内心世界的一种方法。日记、周记、作文、自传、内心独自都是自述法的具体形式。
  三、填空题
  1.速度 数量 巩固程度 学习的迁移2.外倾型 内倾型3.内容 技能 环境4.35.前摄抑制 后摄抑制6.知识的理解 知识的应用7.直观 概括8.教学目标9.练习10.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价值体系个性化
  四、名词解释
  1.动作技能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
  2.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布鲁纳提出了四项原则:
  (1)向学生解释清楚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2)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教师要在研究教材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个一个的发现过程。教师要仔细设计要问的问题,排列好例子,确保参考材料和设备充足,以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发现。(3)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4)材料难度要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材料太容易,学生缺乏成就感;材料太难,学生容易产生失败感。
  2.【答案要点】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一般认为,指导教学包括六个主要活动:(1)复习和检查过去的学习;(2)呈现新材料;(3)提供有指导的练习;(4)提供反馈和纠正;(5)提供独立的练习;(6)每周或每月的复习。这些活动并不是遵循某种顺序的一系列步骤,而是有效教学的因素,例如,反馈、复习、补救只要有必要就要进行,并且要与学生的能力倾向相匹配。这些活动可以被看作是教授结构良好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框架,与我国传统讲授教学相一致。
  3.【答案要点】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性差异;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焦虑程度。
  (2)外部因素。外部因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具体而言,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教师的榜样作用。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学习迁移。
  各科教材都有基本概念、原理和逻辑结构,这些内容的组织形成教材体系。教材内容体系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率、知识的质量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兼顾科学知识本身的性质、特点、逻辑系统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状况及年龄特征,还要考虑教学时数以及教法上的要求,以保证教材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性。
  根据同化理论,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是决定新的学习与保持的最重要因素。为了促进迁移,教材中必须有那种具有较高概括性、包容性和强有力的解释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布鲁纳认为这样的概念和原理应放在教材的中心。奥苏伯尔指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好的教材结构可以简化知识,可以产生新知识,有利于知识的运用。这种结构必须适合学习者的能力。这需要每一个知识领域内有造诣的教材教法专家和心理学家以及教师们的通力合作,尽可能编写出适合学生能力的最佳结构的教材。
  (2)从教材的呈现程序方面促进迁移。
  有利于学习迁移的教材在体系组织上应体现以下要求:①从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②融会贯通,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③教材组织系列化,确保从已知到未知
  (3)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迁移。
  ①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②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实际运用。③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0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千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
  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守恒观念的形成,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3.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 )
  A.利他主义
  B.以国家为重
  C.大公无私
  D.无私奉献
  4.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
  A.25%
  B.50%
  C.75%
  D.100%
  5.( )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专制型
  B.放纵型
  C.民主型
  D.集体型
  6.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 )
  IA.比特
  B.字节
  C.组块
  D.
  7.阅读技能是一种( )
  A.操作技能
  B.运动技能
  C.心智技能
  D.学习技能
  8.下面不是问题的必需成分的是( )
  A.目的
  B.方法
  C.障碍
  D.途径
  9.学生在学习上希望获得好名次,其学习动机是( )
  A.外部
  B.成就
  C.交往
  D.任务
  10.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 )
  A.需要
  B.动机
  C.强化
  D.诱因
  11.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加涅
  D.布鲁纳
  12.布鲁纳对( )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四项原则。.
  A.启发式教学
  B.情境教学
  C.合作学习
  D.程序教学
  13.一般说来,由( )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交往动机
  B.外在动机
  C.内在动机
  D.无意识动机
  14.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表明课堂气氛具有( )
  A.不可知性
  B.独特性
  C.即时性
  D.独创性
  15.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
  A.准则与控制
  B.约束与规范
  C.指引与导向
  D.加强与规范
  16.通过( )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状况,确定学生当前的基本能力和起点行为。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准备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17.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 )
  A.教师自编测验
  B.非测验性测验
  C.案卷分析
  D.谈话
  18.教师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 )
  A.有直接影响
  B.有间接影响
  C.没有影响
  D.有一定影响
  19.内化指在思想上与他人的思想观念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认知结构
  B.价值体系
  C.观念系统
  D.策略框架
  20.( )是指辅导教师设身处地去体会受辅导学生的内心感觉,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之中。
  A.关注
  B.尊重
  C.真诚
  D.同感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
  1.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测验可分为( )
  A.创造力测验
  B.认知测验
  C.人格测验
  D.神经心理测验
  2.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存在的困难,我们可以运用教育心理学中哪些手段来查找困难的症结?( )
  A.智力测验
  B.阅读测验
  C.与此相关的生理方面的健康检查
  D.心理辅导
  3.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表象形式呈现,以下属于他提出的呈现方式的有( )
  A.动作表象
  B.图像表象
  C.符号表象
  D.情感表象
  4.根据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知识可以分为( )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感性知识
  D.理性知识
  5.客观题包括以下哪些题型?( )
  A.选择题
  B.完形填空
  C.匹配
  D.是非题
  6.学习英语单词“house”时,学生将该单词用中文“耗子”来帮助记忆,这是一种( )
  A.谐音法
  B.组织策略
  C.形象联想
  D.精细加工策略
  7.如何做关系图?( )
  A.找出文中的主要观点
  B.找出次要的观点或支持主要观点的部分
  C.标出这些部分,并将次要的观点和主要的观点联系起来
  D.主要观点图位于正中,支持性的观点位于主要观点图的周围
  8.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孩子的创造性的培养?( )
  A.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
  B.对子女的要求不过分严格
  C.对子女的教育采取适当辅导策略
  D.家庭气氛比较民主
  9.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心理学技术包括( )
  A.说服
  B.群体约定
  C.榜样学习
  D.奖励与惩罚
  10.下列哪些方法可以训练发散思维?( )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方法扩散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主要学习和介绍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研究,做了一些有关______________的实验研究。
  2.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______________
  3.童年期又称_______,这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
  4.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______________两种。
  5.陆钦斯的_______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6.学习化学中锂、钠、钾等金属元素概念时,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是_______迁移。
  7.砖一般用于建筑中,但人们有时想不到它在黑夜中可以作为防身的武器,这说明_______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8.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力量和人们内心信念支持的_______和准则的总和。
  9.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______________
  10.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稳定的_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
  1.理性知识
  2.概念学习
  3.发散思维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
  1.简述教学评价的分类。
  2.如何培养儿童记忆能力?
  3.简述教学中的感知规律。
  4.简述标准化测验的优越性。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
  联系教学实际分析,影响小学生概念学习的教学与辅导因素。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2.C【解析】冲动型认知方式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3.A【解析】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4.B【解析】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难度适中,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难度过低或过高的任务。
  5.C【解析】鲍姆宁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放纵型、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其中民主型下的儿童最成熟。
  6.C【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组块(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组块是指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体。
  7.C【解析】阅读技能属于心智技能。
  8.D【解析】每一个问题必须包括目的、个体已有的知识、障碍和方法四个成分。
  9.B【解析】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10.D【解析】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诱因。
  11.A【解析】程序教学的创始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但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却是斯金纳。
  12.A【解析】布鲁纳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四项原则,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
  13.C【解析】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分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由内在动机支配下行为更持久。
  14.B【解析】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
  15.A【解析】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16.C【解析】配置性评价,也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17.A【解析】略。
  18.A【解析】略。
  19.B【解析】根据内化概念选B
  20.D【解析】题干是对同感的解释。
  二、多项选择题
  1.BC【解析】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可把测验分成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
  2.AB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的实际应用。
  3.ABC【解析】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4.AB【解析】由于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5.ABCD【解析】客观题目具有良好的结构,对学生的反应限制较多。学生的回答只有对、错之分。以上选项均为客观题。
  6.ABC【解析】由操作技能的定义可知ABC选项均对。
  7.ABCD【解析】略。
  8.ABCD【解析】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管教方式以及家庭气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创造性。故以上选项均有利于孩子的创造性的培养。
  9.ABCD【解析】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与奖惩。
  10.ABCD【解析】以上选项均为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
  三、填空题
  1.教学改革儿童入学年龄2.教师同伴3.学龄初期4.促进阻碍5.量杯6.水平7.功能固着8.行为规范9.心理特征倾向10.心理倾向
  四、名词解释
  1.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2.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3.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1)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这是按教学评价实施的时机来划分的。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来进行。总结性评价,或称终结性评价,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
  (2)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这是按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来划分的。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
  (3)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这是按教学评价的功能来划分的。配置性评价,或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以便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诊断性评价,是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
  (4)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这是按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来划分的。正式评价是指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价,且采用的评价工具比较客观;非正式评价则是针对个别学生的评价,评价的资料大多是采用非正式方式收集的。非正式评价可以作为正式评价的补充。
  2.【答案要点】
  (1)增强儿童识记的目的性、积极性。
  (2)教会儿童识记的方法。
  (3)合理组织复习。
  (4)掌握一些回忆的策略。
  3.【答案要点】教学中的感知规律包括四个方面:(1)强度律。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2)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在物质载体层次,应通过合理的板书设计、教材编排等方面恰当地加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在知识本身层次,应合理地安排新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3)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为此,应注意在活动中进行直观,在变化中呈现对象,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4)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因此,教材编排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应有间隔和停顿。
  4.【答案要点】(1)客观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标准化测验是一个比教师编制的测验更加客观的测量工具。(2)计划性。专家在编制标准化测验时,已经考虑到所需要的时间和经费,因此标准化测验更有计划性。(3)可比性。标准化测验由于具有统一的标准,使得不同考试的分数具有可比性。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影响小学生概念学习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小学生个体的本身因素,具体包括年龄、年级、智力和经验。
  第二,概念本身的因素,即概念的类别和概念的属性影响小学生概念的学习。
  第三,教师教学与辅导方面的因素。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0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
  1.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
  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吸其规律
  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A.教学媒体
  B.教师
  C.学生
  D.教学环境
  3.认知一结构学习论在教学中主张( )
  A.探究法
  B.班级授课制
  C.发现法
  D.讨论法
  4.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
  A.前运算阶级
  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6.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 )
  A.尝试一错误说
  B.认知一发现理论
  C.联结一认知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7.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
  8.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动机划分方法是( )
  A.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
  B.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C.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
  D.学习动机的理论
  9.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 )
  A.学校
  B.心理咨询
  C.医院。
  D.课堂
  10.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 )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特殊成分迁移
  D.非特殊成分迁移
  11.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
  A.讲解法
  B.练习.
  C.演示法
  D.课堂问答
  12.一般而言,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效果较好,这个程度经研究为( )
  A.100%
  B.80%
  C.150%
  D.200%
  13.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
  A.修养和处世方法
  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与方法
  D.需要满足的程度
  14.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15.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操作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称为( )
  A.心智技能
  B.表演技能
  C.写作技能
  D.操作技能
  16.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定势
  B.讲解
  C.启发
  D.迁移
  17.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是(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8.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有形成性评价和( )之分。
  A.总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准备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19.1994年受邀在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发展成果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奥苏伯尔
  C.加涅
  D.布鲁纳
  20.( )是将考试具体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使得测验能够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保持一致
  A.标准化成就测验
  B.细目表
  C.自测试题
  D.案卷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
  1.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 )
  A.探索内驱力
  B.好奇内驱力
  C.胜任内驱力
  D.互惠内驱力
  E.尊重内驱力
  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 )
  A.强化
  B.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C.消退
  D.惩罚
  E.分化与泛化
  3。结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
  A.鼓励原则
  B.动机原则
  C.结构原则
  D.程序原则
  E.强化原则
  4.两种学习任务的共同成分可能是( )
  A.刺激
  B.反应
  C.环境线索
  D.学习目标
  E.态度
  5.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有( )
  A.深度加工材料
  B.有效运用记忆术‘
  C.进行组块化编码
  D.适当过度学习
  E.合理进行复习
  6.交互式教学模式旨在教学生哪几种策略?( )
  A.总结
  B.提问
  C.析疑
  D.预测
  E.复习
  7.学习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
  A.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
  B.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
  C.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控制的统一体。
  E.学习策略是元认知
  8.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
  A.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B.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C.提供多种变化,促进知识的概括
  D.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E.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9.问题解决的特点是( )
  A.目的性
  B.认知性
  C.序列性
  D.唯一性
  E.固定性
  10.对专家与新手的对比研究发现,专家具有哪些特征?( )
  A.专家比新手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
  B.专家记忆容量较大,因而提取信息的速度更快
  C.专家善于应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D.专家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表征,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
  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
  1.定势
  2.学习迁移
  3.形式训练说
  4.复述策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
  1.如何培养智力技能?
  2.教师如何提高课堂里群体的凝聚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
  试述奥苏伯尔的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的三个主要变量及其作用。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小学教育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情景中学(学生)、教(教师)、环境三者相互作用(以前两者为主)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B【解析】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3.C【解析】布鲁纳是认知一结构学习论的代表人物,他在教学中主张采用发现法。
  4.A【解析】自我中心是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典型特点。
  5.D【解析】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6.A【解析】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尝试一错误说。
  7.C【解析】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高原现象。
  8.C【解析】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是所有的动机划分方法中,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而且对教育实践具有相当重要的应用价值。
  9.A【解析】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10.D【解析】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
  11.B【解析】操练和练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这是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12.C【解析】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13.D【解析】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
  14.D【解析】操作熟练阶段,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
  15.D【解析】题干是对操作技能的解释。
  16.D【解析】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
  17.A【解析】题干是对信度的名词解释。
  18.A【解析】略。
  19.D【解析】1994年布鲁纳接受美国教育研究会特邀作了专题报告,报告中对教育心理学十几年的发展成果作了高度概括。
  20.B【解析】细目表是将考试具体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使得测验能够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保持一致。
  二、多项选择题
  1.BCD【解析】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
  2.ABCD【解析】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等四个。
  3.BCDE【解析】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4.ABCDE【解析】两种学习任务的共同成分可以是学习材料(如刺激)、环境线索、学习结果(如反应)、学习过程、学习目标等方面的,也可以是态度、情感方面的。
  5.ABCDE【解析】略。
  6.ABCD【解析】交互式教学这种方法,旨在教成绩差的学生学会阅读领会这样四种策略:①总结,总结段落内容;②提问,提与要点有关的问题;③析疑,明确材料中的难点;④预测,预测下文会出现什么。
  7.ABCD【解析】ABCD四选项均为学习策略的特征,E项元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种。
  8.BCD【解析】AE属于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9.ABC【解析】问题解决的特点是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
  10.ABCDE【解析】略。
  三、名词解释
  1.定势: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2.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3.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元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4.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1)形成程序性知识。(2)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3)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4)要科学地进行练习。
  2.【答案要点】教师应采取措施提高课堂群体凝聚力。
  (1)要全面、及时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
  (2)要帮助课堂里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论,形成认同感。
  (3)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自豪,形成归属感。
  (4)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五、论述题
  【答案要点】奥苏伯尔提出了三个主要的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即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包括清晰性)
  (1)可利用性及其作用
  在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这是影响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第一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也就是说,当学习者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他的认知结构中应具有吸收并固定新观念的原有观念。认知结构中处于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对于新的学习能提供最佳联系和固着点。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特点的不同,可以形成三种同化模式,即类属性同化、上位同化和并列结合性同化。
  (2)可辨别性及其作用
  新的潜在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与同化它的原有的观念系统的可以辨别的程度,是影响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第二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也就是说,当学习者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与要学习的新观念的差异应清晰可辨。这种分辨愈清晰,愈有助于新的学习与保持。可辨别性也就是说识别和区分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和相似的新材料(或者容易混淆的新概念)之间的差异所达到的程度。由于人们在认识与理解环境中有简化的趋势,当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相似而不相同时,原有的知识倾向往往先人为主,新知识常常被理解为原有的知识,被原有的知识取代。或者学习者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有些不同,但不能具体地说出什么地方不同。也就是说,如果新的学习任务不能同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清楚地分辨,那么新获得的意义出于减轻记忆负担的目的,很快就会丧失。新的意义被原有的稳定的意义所代替,从而遗忘就出现了。只在有可以区分的变式或者包容范围较广的原有意义时,新的意义才有长期保持的可能性。
  认知结构中原先学得的概念和命题与新学习的观念的可辨别性,可以解释负迁移的原因。当新旧知识彼此相似又不完全相同,并且原先学习的知识又不牢固时,便会导致负迁移。例如,小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的同时学习英文字母,当汉语拼音未牢固掌握时,常常干扰英文字母的学习,这就是负迁移的例子。
  (3)稳定性与清晰性及其作用
  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是影响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第三个重要认知结构变量。也就是说,当学习者面临新的学习任务时,他的认知结构中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应十分巩固。利用及时纠正、反馈和过度学习等方法,可以改变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原有知识的稳定性和清晰性有助于新的学习与保持。学生先前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同以后学的有关的知识成正相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5-2 13:42 , Processed in 0.151297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