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0155|回复: 32

[资料] 2010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辅导班详细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3 17: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的要求]

教育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怎样学好教育学?三个问题贯穿绪论。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教育、学校教育的概念;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概况;学习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从而对本课程有个系统的认识。

1、 教育、学校教育的概念。

2、 教育的外部规律与内部规律。(难点)

3、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及代表人物、代表作。

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由于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也可以说,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来培养人的一门科学。

(一)什么是教育?

广义: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举例)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品质,发展智力体力,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阶级)服务的人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现象  教育现象包括宏观、中观、微观的教育现象。                                                                                                               

(三) 教育规律 两大规律:①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政治,教育与文化相互制约的规律。

②教育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系及其相互相互制约的规律。                                                               

我们学习的《教育学》属于普通教育学。以中小学教育为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对教育日益需求的情况下产生的,也是教育实践经验长期丰富和积累的结果。

发展阶段:有不同划分法,我们分四阶段:

(一) 萌芽阶段

封建社会之前,没有独立的教育学,只有教育思想同哲学、政治、伦理学等混杂在一起。如《论语》、《孟子》、《荀子》等既是哲学、伦理学著作,又包含了许多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的《学记》为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的专著,反映了二千多年前我国的教育思想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二) 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

从欧洲文艺复兴开始,教育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逐渐形成独立学科。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能形成独立学科?

①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上升,生产力发生巨大变化,政治经济的发展对教育及教育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

②教育实践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如普及义务教育的实施、班级授课制的出现等。

③与教育学有关的哲学、心理学、解剖学等学科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完善。

标志:一般认为,开始于夸美纽斯(捷克)的《大教学论》(1632年),他的教育理论为资产阶级教育学奠定了基础,是西方资产阶级第一部教育学。



19世纪初的赫尔巴特(德国)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在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更为严密科学的教育学。

(三)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创建阶段

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他们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教育的本质,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教育理论的根本问题,为科学社会主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40年代,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第一部社会主义教育学。(简介)

△我国教育学的发展情况简介。

(四) 当代教育学的新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学已成为一个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

                                                教育史学

                                                教育哲学

                                                教育社会学

     基础科学: 教育基本原理   部分交叉学科     教育文化学

                                                教育人类学

                                                教育生态学

                                                比较教育学

教                             教育测量学

                 工具学科

育                             教育统计学  

       技术学科

                               教育工程学

科                方法学科     教育技术学

                               教育评价学

学                                   学前教育学

                                     初等教育学

                 各层次应用学科      中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应用科学                        成人教育学

                                     教学法

                                     课程论

                 各类型应用学科      教育管理学

教育法学

教育政策学

教育学的发展趋势:①②③(见书P11—13)

三、 教育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心理学、新三论等

四、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要求:

>
意义:(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

为了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

1、 学习教育学,能提高我们搞好教育工作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巩固专业思想。2、 学习教育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教育规律,指导实践,提高质量。

3、 学习教育学,能更好地指导教育科研。

要求:(如何学好教育学?)

1、 学习教育理论与参加教学实践相结合;

2、 课堂听课与自学讨论相结合;

3、 继承我国优秀教育遗产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相结合;

4、 学习教育学与学习心理学、教材法等相关学科相结合。



第二章                      教育的本质

理解教育的本质。重点掌握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了解教育过程的诸种矛盾。1、教育的本质。2、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教育过程本质上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几种要素构成的特殊矛盾运动过程。

第一节     教育的构成要素

一、受教育者——教育的对象

对受教育者地位的认识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育者——教育的主体

教育者的地位  教育者的目的性、主体性、社会性

三、教育影响——教育的中介

教育影响具有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  教育影响主要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第二节     教育诸要素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关系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客体对主体的能动作用

二、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影响的关系

△主要矛盾:教育者的要求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及水平之间的矛盾。

关于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新观点

参见叶澜主编《教育概论》第一章第二节

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一)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界定(二)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的认识

△一般认识:前者处于领导、控制和执教的地位

后者处于被领导、被控制和受教的地位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的复杂性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2、不同参照物背景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

①以教育内容及其他因素为参照物,则两者都处于主体地位

②相互作为参照物,则互为主客体

二、教育内容(纯客体)

学校机械能人的特点:

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预定性2、不仅具有一般的认识价值,而且具有形成人的价值

3、教育内容被两个主体共同利用4、在教与学两种活动中,分别与学生教师组成复合客体

三、教育物资

(一)教育活动场所与设施(二)教育媒体(载体)(三)教育辅助手段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育的发展受社会诸因素的制约,反过来它又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这是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用动态的观点理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着重掌握教育与生产力、与政治制度的关系;了解教育的社会功能;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能运用本章理论正确认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

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如何理解这一界说?

2、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3、对教育的社会功能的认识。(难点)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产生

(一)几种教育起源说观点述评

Ι、“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不是起源于人类社会,动物界也有学生和教师,也有教育活动。

Ⅱ、“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Ⅲ、“社会生活需要起源说”(“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

我们主张“

社会生活需要起源说”,为什么?

首先,社会生活需要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劳动创造人本身,使人类最终脱离了动物界,手足的分工,使手成为劳动器官,大脑的发达成为自觉思维的器官,同时产生了语言,这些都为教育的产生准备了必要条件。

其次,社会生活需也为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必要性。人类在劳动中获得了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建立了一定的生产关系,为了维持和延续社会,年青的一代必须把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生活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培养他们的劳动能力和思想品德,于是便产生了教育。

“生物起源说”是没有依据的,因为动物没有语言和思维,不会有意识地活动,他们的所谓“教育”是以身俱来的本能,不是我们意义上的教育。

“心理起源说”否定了教育的有意识、有目的性,是错误的。

△学校教育的产生

(二)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这一界说包括三层意思:

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为人的发展所必须

2、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

3、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二、 教育的发展

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性质和特点的教育。

关于教育的发展阶段:(参考叶澜《教育学》第二章)

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划分,可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三个阶段。

按生产关系(社会形态)划分,可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五个阶段(比较各个阶段教育的特点)

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而教育对政治又具有反作用。

一、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1、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的对象及其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某些教育内容;

二、教育对政治制度的反作用(政治功能)

△教育对政治作用的表现:

1、传播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本社会要求的思想观点和行为习惯,实现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服务。

3、制造传播舆论。在教育中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言论和行动以及教材、刊物等来宣传一定的思想,制造一定的舆论,借以影响群众,以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4、教育可以促进民主化进程。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作用的性质

促进、巩固,维护作用      阻碍、削弱、瓦解作用

取决于它为哪个阶级服务,为什么样的政治经济服务。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第一节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教育的发展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制约,又反过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一、教育的发展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举例)

生产力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出要求。(举例)

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人才的培养规格)(举例)

3、生产力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举例)

4、生产力发展促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如物理、化学实验、幻灯电影演示教学、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都与生产力发展分不开。

因此,教育的发展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受其制约。

二 、教育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把可能的劳动力变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例如,一个农民单靠体力,最多只能够种几亩地,生产几千斤粮食,而受过教育,掌握技术,学会运用现代化工具的农民,可种几千亩地,生产几十万斤粮食。又如,美国从1900~1959年,在教育上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增长了17.5倍,而在物质上投资利润只增长了3.5倍。与文盲相比,小学水平,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水平,可提高生产率108%,高中水平,可提高生产率300%,可见教育对增加社会财富,提高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把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

例如,1979—1982年,我国高校完成的科技成果获国家发明奖的有116项,占发明总数428项的27%;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的有57项,占总数的45.9%。1982年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上报科研成果570项,已推广运用的有349项,年经济效益达5亿元以上,大大促进科技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北大方正”、“清华同方”。

△正确认识教育与生产力关系的意义

1、使我们进一步提高对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2、使我们明确教育必须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补充: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第四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为什么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

二、教育本身的继承性

三、教育与政治、生产力发展存在不平衡性

为什么这种独立性只是相对的?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因此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重点掌握教育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本章教学注意避免与《心理学》有关章节重复。

1、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教育如何与之相适应;

3、对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的批判。(难点)

第一节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身心发展的含义:

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人的身体、心理处于一种动态的不间断的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量的积累,亦有质的变化。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三因素。这三种因素的影响各不相同。

(一)遗传                    

遗传,也叫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形态、器官、神经系统的特征等。这些遗传素质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

作用: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体现在:1、遗传素质提供了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人的身心发展必须有正常的遗传素质为基础,发展才有可能。遗传素质有缺陷,身心就得不到健全发展。例如,无脑儿或半脑儿,就不可能有正常的思维活动。一个先天失明的人,不能发展其视觉,他不可能成为画家;一个先天失聪的人,不可能发展其听觉,他不可能成为音乐家;因此没有遗传素质这一物质前提,就无所谓身心发展。

2、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着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影响身心发展的个性差异

人的遗传素质如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等构造和机能具有不同的先天特点,这些差异影响到身心发展个别差异。实验证明,在思维方面,神经过程灵活性高的人比不灵活的人在解决问题方面可以快2—3倍,视力正常的人与色弱,色盲的人在分辨颜色方面也有很大差异。又如,一个人的身材、相貌、嗓子等影响到他在舞蹈、戏剧、音乐、体育等方面的发展。天资的高低,也使人们在认识发展中有差异,等等。这些说明,不同的遗传素质,必定影响到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

由于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这一前提作用,人们对优生学,对如何获得良好的遗传素质愈来愈重视。

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因为:

1、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这一种可能性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能转化为现实性。

1920年在印度发现两个“狼孩”,她们具有人的遗传素质,但由于自幼脱离人类社会,没受过人类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因此当她们被发现时,几乎没有任何人的心理,不会语言和思维,也没有人的情感和兴趣,这就足以说明这一问题。

2、遗传素质是可变的

一个正常的人蕴藏着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下,遗传素质可以向肯定或否定的方向变化。如“爱迪生”

,“江郎才尽”。

3、遗传虽然存在个别差异,但对于一般正常的人来说,差别不大,而且这种差别也不是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决定因素。

对“遗传决定论”的批判。

(二)环境

广义:指人们生活的全部环境包括教育在内。狭义:指除学校教育以外的社会环境。

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重大的影响作用。作为社会人,时时刻刻受到社会(特别是家庭)的影响,而且由于社会、家庭条件不同,使人的身心发展产生个别差异。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但社会环境不起决定作用。因为:

1、这种环境的影响是自发,偶然的,零碎的,没有既定的目的,也不能按一定的方向长期系统地影响学生,它不能决定人们身心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2、人们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过程。对“环境决定论”的批判。

(三)教育(学校教育)

教育是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特定的环境。它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因为: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它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利用集中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训练,使之获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形成思想品质,较之自发的、偶然的、零碎的环境影响,其作用更为巨大、深刻、系统。

2、教育能协调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根据特定 教育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这些教师经过专门的培训,掌握教育内容,懂得运用教育方法,根据教育规律,有意识地发挥学生遗传素质中的长处,弥补其短处,并对各种环境加以调节控制,吸取有利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更好更有效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

但教育不是万能的,不能脱离遗传和社会环境而独立存在。

对“学校消亡论”和“教育万有论”的批判

三、人的身心发展是通过活动而实现的(本节内容较陈旧,可指导学生参考叶澜主编《教育概论》第四章关于“二层次三因素理论”)。

第二节  教育必须适应并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

一、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要使教育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真正起到主导作用,必须在理论上研究青少年身心发展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在实践中遵循这些规律。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是复杂多变的,又是有规律可循的,青少年身体发展表现为生理上的新陈代谢,心理的发展表现为新的需要与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斗争。主要规律:

(一)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首先,身心发展是有顺序的:人从出生到成人,其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如身体的发展是按“从头部到下肢”,“从中心部位到全身的边缘方向”发展的,人的思维是从形象到抽象思维,记忆的是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的发展的,这些顺序是不可违背的。

其次,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人的一生,都要经历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等几个阶段。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特征。以思维为例,童年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事物不易理解;少年期则以抽象思维为主,能进行理论逻辑推断。阶段性一般是不能跨越的。阶段性还表现为各个阶段是互相衔接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延续,又是后一个阶段的准备。

教育如何适应这条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工作的顺序性,教师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进行。要“循序渐进”不要“拔苗助长”。

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切忌搞“一刀切”。

还要求作好各个教育阶段的衔接工作。

(二)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成熟水平是不相同的,具有不平衡性。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相同。例如,身高体重出生后一年发展最快,以后缓慢,到青春期又高速发展。又如脑的发展最迅速的是在出生后的第5—10个月,五、六岁,十三、四岁三个阶段,其他阶段则发展较慢。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阶段就能达到较高水平,有些方面则要成熟得晚些,例如感觉、知觉在少年期之前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而逻辑思维则要到青年期才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在艺术才能中,音乐的才能表现为较早,绘画、雕刻才能则表现为较晚,等等。

教育如何适应这条规律?教师抓住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各个方面的成熟期和关键期,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取得最佳效果。

(三)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青少年身心发展阶段的顺序、年龄特征和变化速度等大体上是相同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举例)

可变性: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但在不同的社会条件或教育条件下,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其身心发展的水平可能不一样。

教育如何适应这条规律:教师要看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把它作为施教的出发点和依据;同时又要看到可变性,尽量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教育条件,充分挖掘潜力,使之更快更好地发展。

(四)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由于遗传素质不同,环境影响和教育不同,他们的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可能因人而异,表现出个别差异性。

教育如何适应这条规律: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二、教育要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

1、学校教育按社会要求对个体的发展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要素。通过本章教学,力求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分析教师的作用、地位、任务、劳动特点,提高高师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二是对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提出明确的、系统的要求,让师范生明确当好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并做为自身的努力方向;三是使师范生掌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懂得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本章注意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对师范生进行思想教育。

1、教师的任务,劳动特点

2、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3、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难点)

第一节 教 师

“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周礼》)

“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韩诗外传》)

“师者,人之模范也”

(杨雄《诗言学行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夸美纽斯)

“教师是托起太阳升起的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加里宁)

教师的概念:广义:凡是把知识,技能,技巧传授给别人的人,可以称为“师”。

狭义: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

一、教师的作用与地位

(一)教师的社会作用与地位

社会作用: 1、教师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桥梁的作用。

2、教师是塑造年轻一代的心灵的工程师

3、教师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社会地位:不同的社会,教师的地位也不相同: 在剥削阶级社会里,一般教师尽管客观上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服务,但他们本身是被剥削的脑力劳动者,社会地们低,待遇菲,人们把教师职业做为知识分子的“穷途未路”,流传“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说法。元朝有“一官二吏……,九儒十丐”之举,历史上虽然也有“君师”相提并论的时候,但那是为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一般教师没有地位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教师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国家的主人,地位日益提高。物质生活上,教师永远摆脱了失业的威胁,普遍实行公费医疗,设立福利基金,规定休,退休,死伤抚恤制度等。工资待遇,住房,子女就业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生活有了根本的保证。政治上,教师社会地位日益提高,不少教师被选为人民代表,参与国家政权管理,一些对教育事业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受到了党和人民的肯定,被授予“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教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敬。

党和政府及国家领导人对教师地位的概述:

列宁:“应该把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也不可能有的崇高地位,这是用不着证明的真理。”

邓小平:“要逐步使教师工作真正成为社会上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之一。”

陈云:“为人师表,无尚光荣。”

△对目前我国教师社会地位的客观认识

我国目前教师 地位还未提高到应有的高度,这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

① 历史的原因;

② 人们的认识问题;



我国的客观实际。如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

④ 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水准不高。

如何提高教师的地位,我们的看法:

首先、要提高全国人民的认识,只有真正认识到教育和教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使用,才能摆正教师的地位。

其次,提高地位应落实到实处,关键在于提高待遇。(举例)

再次,教师必须走专业化道路,以专业地位的提高赢得社会地位的提高。

(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

作用: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对经验教育影响进行加工改造。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并不否定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

二、教师的任务、劳动特点和角色定位

(一)教师的任务

根本任务:教好学生。即按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任务:1、教书——教好功课。这是教好学生的最基本表现。教学工作在学校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人才的培养。教师只有教好功课,才能完成教育目的,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每一个教师应把教好功课作为自己最基本的任务。(经师)

2、育人——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教师要全面关怀学生的思想,身体,生活各方面,作到既教书又育人。教师应通过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团队活动,生产劳动等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学生各方面的生活。引导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人师)

(二)教师的劳动特点

教师的劳动是培养人,是一项艰巨复杂而有创造性的劳动。由于教师的任务,劳动对象,手段都有别于其它劳动,具有自己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和教育教学任务的复杂,决定了教师的劳动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

首先,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学生)。学生不仅千差万别,而且时刻者在不断变化,每个人由于遗传,家庭,社会影响不同,决定了他们的思想、知识水平、能力、兴趣、气质、性格方面有所差异,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而且这些方面都在不断变化。以这些复杂多变的学生为劳动对象,其工作必定是十分复杂的。

其次,教师所担负的教书育人任务也是艰巨复杂的。教师要负责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每一个方面的具体任务都是十分复杂的。在“育人”方面,由于每个学生的思想特点不尽相同且变化发展,很难把握,教师要塑造学生的心灵,必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教书”方面,教师不仅要传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教材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知识体系,备课、上课、批发改作业,课外辅导,检查评定等教学工作十分复杂,教师每完成一项教学任务,都要耗费无限精力,其劳动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的特点。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师的劳动不是一种简单重复的劳动,而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因为教师的对象是千万别而且发展变化着的青少年。每个教师面临的学生情况各不相同,教学内容各不相同,教学环境条件各不相同,教师本人情况也不相同,因此教师的每项工作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创造性地进行,不可能有统一的操作规程。教师既是教育家,又是艺术家。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连续性)

教师任务的繁重和人才成长的周期性长的规律决定了教师的劳动是个长期的过程。一是劳动时间长;二是劳动成果的长效性,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的成果,要经过一段时间,因此教育效果不是一时就能检验出来,教师是“创造明天的人”。可见教师的劳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教师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4、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这是教师劳动与其他类型劳动的显著区别。由于教师处于教育者的地位,在学生的眼里是他们的榜样;同时由于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表现在①教学中教师起示范作用(如讲解例题,实验操作等),使学生有师可法; ②教师本身的思想品质,业务水平,作风仪表乃至一言一行,都时时刻刻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感染作用有时比空洞说教要有效得多。所谓“身教胜于言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加里宁说过:“如果教师很有感性,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示范性要求教师在各个方面要为人师表以身则。

5、劳动成果评价的特殊性

教师的劳动成果不是马上可以检验出来的;教师劳动成果是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

(三)现代教师的角色定位

1、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 ,管理者朋友、研究者

三、教师的素养

教师要完成艰巨复杂的任务根据教师职业素质结构需要,人民教师必须达到以下求:

(一)高尚的师德(思想素质)

1、要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和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2、要热爱教育事业。这是师德的核心,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核心和动力。只有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真正热爱,对它产生感情,工作才会有动力,才会有强烈的自亲感,光荣感和责任感,才能真正为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举例)

3、要热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与学生建立起感情联系,搭起师生互爱的桥梁,才能互相配合,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爱学生应该包括:热爱和关心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

4、处理好与其他教师及教师集体的关系。教师间要互相新生信任,互相支持配合,依靠教师集体。

5、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二)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业务素质) △教师的知识结构

1、精通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师的最基本任务是教好功课,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所任的学科的专业知识达到精通的程度,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储存一桶水。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教材体系,深入浅出地讲话教材,才能胜任该学科的教学工作。

2、具有比较渊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这是因为:

①各门学科的知识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教师要上好本学科的课,必须了解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才能使知识更为系统,也使上课更生动,更具说服力;

②学生的求知欲旺盛,兴趣广泛,经常会向教师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有广泛深厚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一般科学,技术,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求欲;

③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有更多机会接触学生,直接参加学生的各种活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④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师应不断吸取文化科学技术新成就更新和充实教学容。

3、懂得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掌握教育规律。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但它是有机规律的。按照这些规律教育性,就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教师要掌握教育规律,要使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就必须懂得教育科学,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材法,从中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学育人”)

△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在能力方面,教师必须具备的主要能力有:

1、组织管理能力,包括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组织鼓励班级集体的能力;

2、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手势、表情、姿态等表达能力。其中以语言表达能力和板书能力最主要;

3、自我调控能力;4、研究能力;5、人际交往能力;等。

(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身心素质)

1、健康强壮的体质 2、良好的心理素质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认为,教师工作成效与教师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比较理想的教师应有下列的心理特征:①细致而深刻的观察力;良好持久的记忆力;灵活敏锐的思维力;创造性的想象力(智力因素)②坚强的意志力,包括意志的自觉性,

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③丰富而又能控制的情绪情感; ④乐观,开朗的性格



第二节   学  生

一、学生的地位

(一)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1、学生是教育的客体(这是相对教师而言的,客体并非不重要)

2、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介绍当前关于主体性的讨论与实践)

(二)      学生的社会地位

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其社会地位受法律保护。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来的社会公民。

二、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特点

(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二)学生是一个能动的,具有思想感情的对象

(三)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四)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教师是领导者,学生是被领导者;教师具有控制学生的权威和权利,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指导,服从教师的要求。

但师生之间又是平等民主的同志式关系,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

二、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

师生之间的心理交往和关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心理关系有认知方面,也有情感方面。

1、师生之间的认知关系

师生之间的认识,经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

教师要从本质上全面,公正地认识学生,避免只从表面认识学生而对学生作出错误的判断。学生也要克服幼稚天真,凭印象对教师作出武断的结论。要加深师生之间的认识和理解,这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举例:“罗森塔尔效应”。)

师生间积极肯定的认识,可以促进教育过程的进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2、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情感具有调节自身行为的功能,也具有调节学生行为的功能。

学生与他所喜欢的教师相处,可以形成良好的心境,有利于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对他所喜爱的教师总会伴随着信任感,有利于教师的权威的建立师生的心理融。

学生对他所喜爱的教师,必然产生出更多的交往愿望和行动,从而从教师那里获得更多的教益。师生之间的情感,要经历生疏——熟悉——亲近——热爱等发展阶段。

三、师生之间的非正式关系

四、认识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意义 :尊师爱生  教学相长

五、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六章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本章教学要讲明教育目的的概念、意义。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等理论;使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和我国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规定;把实施素质教育与实现教育目的结合起来。

1、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概念 2、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难点)

4、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5、如何全面贯彻教育目的(难点)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什么是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是指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它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问题。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关系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

1、教育目的控制着教育对象的发展,保证人才的性质和质量规格

2、教育目的指导和支配着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目的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    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第一节                 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所制约

二、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

三、还要依据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

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辨证统一论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理论基础)这一学说的主要观点:1、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2、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方法

(二)依据我国的国情(三)吸取以往各个历史时期制订教育目的的经验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介绍历史上关于教育目的的几种提法,并做简要评析

*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认识

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教育目的,涉及到许多理论问题,根据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和当前实际,应着重解决下列问题:

1、全面理解教育目的,处理好德智

体美劳的关系,促进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2、教育目的的统一性与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多样化相结合。

3、处理好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4、把教育目的的现实性与指导性辩证地统一起来。

补充材料: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第七章 学校教育制度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意义;对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沿革和体系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明确建立学制应遵循的原则。

1、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2、我国学制的历史沿革,当前我国的学校系统。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和意义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衔接和关系。

学制制订是否完善,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进而对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制订学制的依据

1、受政治制度的制约        2、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3、受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4、受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三、我国学制的历史沿革

(一)旧中国的学制

1、癸卯学制(1903)第一个实行的近代学制

2、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 3、壬戌学制(1922)

(二)老解放区的学制 (三)1951年的新学制及其特点

(四)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指示中》有关学制改革的规定

(五)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

四、建立社会主义学制应遵循的原则

第八章  德 育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很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德育对保证人才性质有重大意义。德育工作是当前学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章教学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德育的作用、地位;掌握德育的基本原理;懂得运用德育的原则与方法;了解学校德育内容和实施途径。要让师范生在德育理论指导下,学会从事德育工作的技能技巧。特别要帮助学生了解分析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理状与对象。

1、德育过程的概念、构成德育的基本要素。

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难点)

3、中学主要德育原则的贯彻。

4、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当前中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5

、中学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思想品德教育,又称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概念上有几种不同的提法:Ⅰ思想政治教育;Ⅱ思想品德教育;Ⅲ道德教育;Ⅳ共产主义教育;Ⅴ德育。

我们认为: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方面。

本章要研究德育的现象及其规律,可以独立为一门学科,即“德育论”。

主要内容:德育的意义和任务,德育过程,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德育途径和方法等。

第一节    德育的意义

一、重视德育是历代学校教育的普遍规律

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在阶级社会中,德育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历代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德育,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都以德育为中心。孔子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之,行有余力,则以学之”,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唐朝的韩愈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把传道放在首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同样十分重视德育。英国的洛克提出要培养“绅士品德”,赫尔巴特更是把德育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提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 道德”。当然剥削阶级重视德育是为本阶级服务的,无产阶级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同样十分重视德育。列宁指出“应当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共产主义道德的全部事业。”可见,为了巩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德育历来被放在首位,这成了学校德育的普遍规律之一。

二、加强德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我人要培养的人才进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专门人才和劳动后备力量,要达到这一目的,德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教育学生具有马列主义世界观,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坚定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学习和工作才有方向和动力,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

三、加强德育是青少年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需要。

青少年处于身心高速发展时期,心理发展逐步成熟,表现为既独立又依赖既成熟又幼稚的矛盾,这时的可塑性很大,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最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若及时给予正确引导,他们容易接受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反之,若放松教育,由于他们缺乏能力和抵抗能力,也很容易受到各种非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和腐蚀,甚至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因此,在这个时期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系到青少年一生的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

四、加强德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第二节  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一、德育的任务

根据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和教育目的的要求,德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学生,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使他们能自觉按照无产阶级利益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调节自己的言行,评价别人的思想行为,抵制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残余思想的侵袭,把他们塑造成为“四有”的一代新人。

具体任务:1、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

3、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

二、确定德育的依据

(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德育任务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性质和要点。

(二)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三)当前形势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德育内容的侧重点和针对性。

三、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内容: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2、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3、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4、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5、集体主义教育;6、劳动观点教育;

7、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纪律教育;8、社会公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等。

第三节   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概述

(一)什么是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与联系

(二)构成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社会道德规范要求三者互相作用,构成了德育过程的矛盾运动,离开其中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构成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中要实现两个转化:① 教育者将社会意识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人意识;② 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将个人意识转化为行为习惯,形成个人的道德品质。两个转化是在统一的德育过程中实现的。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内部结构,思想品德发展的内部动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学生品德发展的历程等方面,我们可以认识到德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

知,是指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包括道德观念,信念和评价能力;

情,是指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是对客观事物爱憎好恶的主观态度;

意,是指道德意志,是为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是调节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

行,是指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下,对他人和社会作出的反应,也是衡量思想品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

2、知、情、意、行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行是关键,在从知到行转化过程中,情,意起调节促进作用。

3、知、情、意、行是互相作用,统一实现的过程。知情意行诸要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德育过程就是要但促进这一过程的实现。(举例)

4、德育过程的多端性。思想品德的形成,通常以知为开端,最终形成行为习惯。但由于知、情、意、行各因素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都可以作为德育的开端,因此德育过程设有固定的程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开端(举例)。

[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十六个字,概括德育过程]

(二)德育过程是指导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学生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多方面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德育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可控性。

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多方面的影响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社会对他们的影响也日益广泛和深入,社会的、思想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诸因素时时刻刻广泛地影响着学生(举例),学生是社会人,必须接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因此,德育具有社会性,德育过程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克服脱离现实社会生活的空洞政治说教。学校教育不同于环境的自发影响,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可以对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和调节,扬长避短,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朝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因此学校德育具有可控制性。学校教育是德育过程的主要途径,但必须与社会、家庭、结合起来。

2、各种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外界影响的。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活动,主要交往对象是学生和教师,所以要注意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斗争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1、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

在德育过程中,外界影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但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更取决于学生思想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即外界的道德要求与他已形成的思想品德现状的矛盾。这些矛盾很多,如① 正确与错误,落后与先进,全面与片面的矛盾;② 个人倾向与外界要求的矛盾;③ 知、情、意、行四因素发展的平衡与不平衡矛盾;④ 认识与能力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的斗争成为推动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德育过程就是要引导并促进学生思想上的矛盾斗争,依靠和发扬学生身身的积极因素,克服和纠正自身存在的消极因素,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朝教育者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2、德育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的过程

受教育者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德育过程中,学生的内因很重要。学生是一种积极活动的主体,他能根据已形成的思想品德能动地对教育者所提出的新要求作出评价和选择。因此,学生一旦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品德,它能转化为一种自我教育的力量,同教育者互相配合,表现出极大的能动性。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把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四)德育过程 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逐步提高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长期的,反复的,从量变到质变不断积累和逐步提高的过程。

首先,从学生主观世界来看,品德的形成,知情意行矛盾斗争的统一实现,要经过长期培养和磨练,每一新的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具有不稳定性,需要多次反复,这就决定了德育过程必然是一个曲折反复,长期的教育过程。

其次,从客观环境影响看,社会、家庭、学校影响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斗争此起彼伏。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为断提高等等,都决定了德育过程是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总之,德育过程的社会性,德育因素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以及青少年学生本身的可塑性等特点,决定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是直线的而是波浪式地曲折前进,有时还会出现反复。因此德育过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要“抓反复”,“反复抓”。

第四节    德育原则

一、德育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概念:德育原则就是教育者进行德育时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和要求。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任务和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提出来的,是长期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意义:正确理解和正确贯彻德育原则,对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觉性,使德育工作科学化,取得最佳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组织各项德育活动,选择运用德育途径和方法的依据。教育者只有掌握了德育原则,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主导者。

二、中学主要的德育原则。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1、涵义:是指要从学生当前思想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及个性差异,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选择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工作。

2、依据:① 学生心理内部矛盾是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这一规律要求德育过程要促进每个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运动,必须触及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从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内部特点。

② 学生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要求德育工作符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各项工作。

3、贯彻要求:

①要深入了解学生,对学生思想实际进行全面客观分析,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②德育的要求,内容方法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应有层次性,防止“一刀切”。(举例)

③要经常了解学生当前的思想实际,加强针对性和侧重点,防止德育工作的“一般化”和“公式化”。(举例)

(二)知行统一原则(又称言行一致原则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1、涵义: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既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知识传授,又要引导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2、依据:① 教育目的:要求培养言行统一的人;

② 根据思想品德形成是知情意行统一发展过程的规律。

3、贯彻要求:① 要重视系统的道德理论知识的传授,为思想品德的形成打下基础。

②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实际锻炼。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作到学用结合,言行一致;还要重视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

③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和评价要坚持知行统一言行一致。④ 教师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三)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1、涵义:是指教育者对学生要坚持以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为主,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同时辅之以必要原纪律约束,使二者结合起来。

2、依据:① 社会主义学校德育工作的性质,目的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觉悟,与剥削阶级用强制手段培养顺从的奴隶有本质的区别;

② 根据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他们一般是要求上进的,但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是非辨别能力不够,易受外界影响,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坚持下面教育,循循善诱,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引导他们朝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辅之以纪律约束。

3、贯彻要求:

①      坚持正面教育,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②      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把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

③      要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给学生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④      教师要以身作则,增强说服的力量。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

1、涵义: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应当从热爱、尊重学生出发,严格要求学生,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结合起来。

爱与严的辩证关系:爱是严的基础,严是爱的体现,只爱不严等于溺爱,只严不爱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师生双方产生对立,只有爱严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依据:①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务,要达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就必须严格要求,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

②根据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在于学生心理内部矛盾,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这一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主要在于他的内部因素,教育者要尊重爱护学生,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和自尊心,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尤其是青少年,具有较强的自尊心,而且一般是追求上进的,但不稳定,有时不自觉,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尊重信任他们,又要严格要求。③  社会主义新型的师生关系。

3、贯彻要求:

①    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爱护、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

②要对学生提出正确的、合理的、具体的、严格的要求。

③要形成尊师爱生的良好师生关系。

④教师要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保证执行要求的严格性和坚决性。

(五)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1、涵义: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要重视组织培养学生集体,并通过这一集体来教育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

这一原则包含两层意思:①教师要重视培养教育学生集体;②要通过集体来教育每一个学生。因此学生集体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手段。

2、依据:①德育的目的任务:德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而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所以要重视集体主义教育。

②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影响形成的这一规律。健全的集体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在集体中,最容易培养组织纪律性,学会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在集体中,由于榜样和舆论的作用最容易使正气上升,克服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最容易互相促进,提高觉悟。因此集体的教育作用要比教师个人的影响大得多。马卡连柯说过:“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用不到一个真正组织起来的,自亲的集体所能作到的一切。”集体的影响能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3、贯彻要求:①要重视培养健全的学生集体,特别是班集体。

②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功能。

③要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处理好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涵义: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要求来自方面的教育力量是必须统一起来,互相配合,产生合力作用。

教育影响的连贯性要求德育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要互相衔接,有计划有系统连贯地教育学生。

整条原则的涵义: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与学校、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因素统一起来,前后一致,一贯到底,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按一定方向有计划系统地发展。

2、依据:

①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要受多方面的影响这一规律。所以各个方面的因素必须力求一致,才能起合力作用,否则会互相抵消,甚至会造成学生思想混乱,无所适从。

②思想品德形成是长期反复的过程这一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各个阶段的德育内容,要求有所不同,但目的要一致,,要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前后互相衔接,才有利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3、贯彻要求:

①学校领导、班主任、团队组织、各科教师及所有人员要形成一股统一的教育力量,按教育方针去共同要求学生。

②学校和教师要主动与家庭、社会有关方面取得配合,协同一致地教育学生。

③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有系统,连贯地进行,要注意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联系和衔接,使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成为一个前后联系的完整过程按统一目标始终一贯地进行教育。

第五节    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德育工作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包括教育者的施教方法,也包括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方法。常用的德育方法有:

一、说服教育法

包括讲解与报告、谈话、讨论、指导阅读等方法。

二、榜样示范法

1、现实生活中的榜样①典范:精英、伟人、模范②示范:师、长③榜样:好人好事

2、文艺作品中的榜样

三、实践锻炼法

1、通过完成一定任务进行锻炼;2、通过遵守日常规章进行锻炼

四、情感陶冶法

1、环境    2、风气     3、爱心和榜样   4、艺术的感染

五、品德评价法1、表扬奖励     2、批评惩罚    3、操行评定

六、自我教育法

第六节    德育的途径

德育的途径是指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渠道。

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有:

一、政治课二、各科教学三、班主任工作四、团队和学生会组织

五、生产劳动和课(校)外活动  六、日常生活

第九章  智 育

本章教学要使学生掌握智育的概念、意义、任务;了解智育过程的基本理论,掌握智育的实施要求。1、智育的概念,意义,任务。2、智育过程和智育的基本要求(难点)。

一、智育的概念和意义

智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活动。

1、智育在社会文明进化中的作用—智育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是通过智育活动实现的。

2、智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智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知识基础和智力基础。

二、智育的任务1、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2、训练基本技能3、发展智力

△    实质主义与形式主义之争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之关系

二、           智育过程

(一)智育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

(二)智育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形成技能的过程

(三)智育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发展智力的过程

四、智育的实施要求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二)记忆与思考相结合(三)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第十章                      体 育

本章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体育的概念、意义、任务、内容,明确学校体育的基本要求和组织形式。1、体育的概念、意义、任务2、体育的内容3、体育的基本要求和组织形式

一、体育的概念和意义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运动能力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教育活动。

1、体育为人的发展奠定基础,对各育起着促进作用

2、体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

3、体育对提

高全民身体素质和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具有深远意义

二、体育的任务

1、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2、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3、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作风和道德品质

4、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打下基础

三、体育的内容

三、           体育的基本要求

1、体育锻炼的全面性经常性适量性

四、           体育的组织形式

第十一章  美 育

本章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美育的概念、性质、特点,美育的意义和任务,美育的要求,美育的内容与方法。1、美育的概念、性质、特点  2、美育的意义和任务

3、美育的要求,美育的内容与方法。

一、美育的概念及性质特点

(一)概念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一种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活动。

(二)性质特点1、形象性、可感性2、以美感人、以情动人3、潜移默化性

二、美育的意义

(一)美育的社会价值

1、美育能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2、美育关系到社会风气和人们为精神面貌

(二)美育的育人作用美育为个体发展所必需,对各育起着促进作用

三、美育的任务

1、传授艺术知识,培养艺术技能,用美的知识武装学生

2、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

3、发展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才能

4、结合美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的行为

四、美育的基本要求

1、美育内容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2、情绪体验与逻辑思维相结合

3、领会艺术内容与掌握艺术方法相统一

4、内在美与外在美

的统一

五、美育的内容与方法

1、通过艺术手段进行美育如音乐、美术、文学、舞蹈、电视、电影、戏剧等

2、通过自然进行美育3、通过日常生活进行美育

第十二章  劳动技术教育

本章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和特点,意义和任务,内容和形式及劳动技术教育的要求。

1、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2、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和任务

3、来得及上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4、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一)概念

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传授给学生一些现代工农业生产通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

(二)特点实践性技术性教育性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和任务

(一)意义1、能更好地完成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为工农业生产输送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有助于勤工助学,改善办学条件,发展教育事业

(二)任务1、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使学生掌握一些通用的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

3、培养学生掌握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和技能

三、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1、工业和手工艺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术2、农业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术

3、服务性劳动和公益劳动的知识和技能4、初步的管理知识和技能

(二 )形式 讲授、实践

四、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要求

1、劳动实践和思想教育结合2、掌握生产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

3、统一要求与因地制宜结合4、注意安全卫生劳逸结合5、教育意义和经济意义结合

第十三章  教学工作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本章是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重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教学基本理论,包括:教学的意义和任务,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基本环节,等等。从而为学生今后科学地从事教学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本章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除了理论讲清讲透外,①要讲究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在获得有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训练从事教学工作的初步技能技巧;②要加强实践环节,结合见习、听课、看录相等形式进行教学;③适当补充介绍当前教学理论的新观点和国内外教改动态;④采用案例教学方式,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说明。

1、教学过程的概念、意义、任务

2、教学过程的本质及其特点(难点)

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难点)

4、教学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5、中学主要教学原则的含义及各条原则运用。(难点)

6、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概念和意义

7、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和注入式的实质区别。(难点)

8、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应用要求)

9、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

10、课堂教学的概念、优越性、局限性。

11、课的类型和结构。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2、评价一堂课的是否成功的标准。

14、传统教学的弊端,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改革的现状和趋势。(难点)

概    述

教学论是教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阐述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问题,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节  教学的意义和任务

一、什么是教学?

教学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教育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教材来逐步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道德品质和健全个性的教育活动。(此解释是以教师为基点,若以学生为基点,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的教育活动。)

简言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教学与智育

二、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最基本途径。各科教学,如文化课,政治课,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劳动课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以实现教育目的,教学质量关系到教育质量关系到人才质量。

2、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与学校其他工作相较而言,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工作的安排要以教学为主,统筹安排。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三、教学的任务

我们认为,教学应该完成以下三个基本任务:

1、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即“双基教学”,这是教学的最基本任务。2、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3、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

上述这三项任务都是互相联系的,在教学中不能有所偏废,要全面完成各项任务。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争论:

几种不同观点:

1、教学过程是信息传递过程或传授知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认识过程。又有几种不同的见解:A、是学生的认识过程; B、是师生双方的认识过程; C、是处理教育者,受教育者和认识对象(教材教具等)“三体”问题的复杂认识过程;D、是一种发展发现过程。

3、教学过程是德智体全面培养与发展的过程。

(二)如何正确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及其特点?

我们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本质上它是一种认识活动,但又不同于人类的一般认识活动,具有其特殊性,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

2、教学过程是以授受间接经验(主要是教材)为主的认识活动。

3、教学过程是一种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不是简单的输出和输入。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手段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构成教学活动。(举例)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是复杂的,但其内部有着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即规律性的东西。教学有哪些规律?目前尚有争论,且提法不一。一般认为主要有四条教学规律:

(一)教与学统一规律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与学永远是统一在一起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调节下才能系统地迅速地学到知识。同时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其主动性是学习成功的内部因素,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当学生本身积极参与与教学过程时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又影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协调配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二)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这里的“教育性”是指“思想教育”,故此规律又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统一的规律”。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

①从教学任务看,教学是教育目的的实现的主要途径,是为了培养为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联系起来。

②从教学内容看,无论是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都包含丰实的思想教育内容。各学科的教材都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具有重大的作用。(举例)

③  从教师的教学过程看,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他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言行举止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④  从学生的学习过程看,学生的学习往往受其思想状况、学习动机、态度、情感、意志的影响,教师要加强对其思想觉悟方面的教育,使之树立学习自觉性。可见,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必须把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统一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知识教学是思想教育的基础,而思想教育是知识教学的动力和保证。两者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教师不能脱离教学搞空洞的思想教育,也不能忽视教育性搞“纯知识”教学,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三)教学以传授和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规律(简约性)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它不同于人类探索真理的一般认识活动,它主要是掌握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成果,即间接经验。掌握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条捷径。例如,人们发现和总结出二项式定理需几十年的时间,而学生只需一节课就能掌握。通过教学,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最有效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学习书本知识,并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学生不可能事事都从直接以验入手,也不必要每认识一件事物都去亲身体验,所以教学过程中以传授和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是必然的,是一条规律。

(四)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的规律(发展性)

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发展学生的智力。知识不等于智力但两者是互相联系的。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的发展又为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提供了条件。使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在教学过程中统一实现的。

*认识教学规律的意义和要求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发表于 2010-7-5 21: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发表于 2010-7-24 15: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好好看看,谢谢谢谢谢
发表于 2010-7-24 17: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必须顶
发表于 2010-8-4 12: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这个得看看
发表于 2010-8-4 12: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可以顶
发表于 2010-8-4 12: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可以顶
发表于 2010-8-12 08: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收藏了
发表于 2010-8-12 11: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好人呐!
发表于 2010-8-13 16: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斑竹怎么这么厉害呢,终于我想看的都能看了,呵呵~
发表于 2010-8-30 12: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应该顶
发表于 2010-10-30 22: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10-11-27 14: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考二维码
嗯,不错的,拿走了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发表于 2011-2-3 14: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这个必须看看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发表于 2011-7-13 04: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3-29 18:49 , Processed in 0.171377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