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2159|回复: 0

[真题] 2014年黄埔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8 10: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单选题(30道)
时事政治1.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第一,希望广大青年坚持远大理想。第二,希望广大青年坚持刻苦学习。 第三,希望广大青年坚持艰苦奋斗。 第四,希望广大青年坚持开拓创新。第五,希望广大青年坚持高尚品行。
2.2012年6月16日—17日,首届“广东省创意机器人大赛”将在广东科学中心举行。
3.杜玉波谈教育系统全面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员领导干部是教育系统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组织者、推动者、践行者,应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调研。
4.教师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关禁闭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5.对于不同平均能力水平的团体,题目的()影响信度系数。
A.难度B 区分度C信度D效度
6.关于动机与行为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是()
A.呈倒U形曲线。
B.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完成。
C.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D.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7.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者“心理断乳期”是指()
A.难度B 区分度C信度D效度
8.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
8.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其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B 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
10.体现思维的概括性的选项是()
11.“高分低能”说明了:知识与能力并不是一致的。
12.教学的首要任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3.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14学生在活动和(D)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A.学习B 劳动C娱乐D交往
15.阅读时,有的人“一目十行”,有的人要一行一读,这是注意的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
16学习完就睡觉,其效果比学习完再做其他事的记忆效果好,这是因为()
1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是培养班集体
18.公文写作的特点是()
19.能否发现问题取决于()
A.认知过程B 主体的知识经验C主体的活动积极性D主体的求知欲望
20.在招收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人员。
二、多选题(10道)
1. 应加强学校周边的秩序管理,保障()的权益
A学生B 教师C家长D学校
2. 钻研教材包括(BCD)
A教学大纲B 课程标准C教科书D其他参考书
3. 自我意识包括(ABC)
A自我认知B自我体验C自我监控D自我调节
4. 一个成功的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包括()
A专业方法B 专业技能C专业知识D专业情意
5. 影响反馈效果的因素包括()
A反馈的方式B 反馈的内容C反馈的对象D反馈的频率
6. 教师的救济途径有(ABD)
A行政复议B民事诉讼C刑事诉讼D教师申诉
7.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BCD)
A组织性B 自愿性C灵活性D实践性
8. 通报可分为()
A表彰先进型B 职务任免型C批评错误型D传达事项
9. 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ACD)
A.教育法律主体B 教育法律原则C教育法律内容D教育法律客体
三、判断题(10道)
1.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2012.5.17-20日在广东调研时强调,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减轻学生负担。
3.学习策略比认知策略所包含的范围更广。
4.如果学生在反复教育未果时可以开除学生。
5.学习一般平行四边形后学习棱形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垂直迁移。
四.简答题。(10分)
1.如何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
2.概述人格形成的因素。
五.论述题
1.有人说启发式就是问答式,有人说启发式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有人疑惑:为什么总是启而不发?请你论述启发性的核心或者关键是什么?如何实施贯彻教育的启发性原则?
六、案例分析(20分)
1. 案例北方某城市某中学有位物理教师刘某,毕业于某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到该中学任教。刚分配到该中学工作的第…年,学校决定安排刘某担任该中学初中二年级物理课,但王某工作一年结束后,其所教班级学生的物理成绩都明显下降。学校经过调查发现,刘某的专业基础太差,学校觉得其不适合教学工作,将刘某调到图书馆当图书管理人员。刘某认为学校剥夺了他的教师资格,侵犯其教师权利。请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案例进行分析。(8分)
2. 陈老师是一名新教师,她认为自己年轻活泼、大方、热心、口才好,有感召力、语言表达清晰等,很有当教师的天赋。她为即将成为一名高中政治课教师而兴奋,这天她要上的第一堂课是高一年级的政治课,讲授市场交易的原则”。为此,她早已做好了准备。可课后令她困惑不解。她按照教参精心准备了教案,制作了课件,甚至连教案都背得很熟了。可课堂的实际教学却不尽人意。大家都说自己在背教案。自己也感到上课时,确实离开教案就不知说什么。更可气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强买强卖对交易的影响,以进一步认识为什么要遵守自愿原则,也体现课堂教学中的双边活动,她设置了问题,即:“课文中所列举的强买强卖的事例是否在自己身上发生过?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况”, 要学生交流、讨论,学生回答虽很踊跃,但说着说着,就说跑了题,说到买卖时怎么和老板吵架上去了。为什么就跑题了呢?
  学生的回答为什么与陈老师的期望不同?请用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进行解析。(12分)
  解答:
  根据材料分析如下:
1、陈老师第一堂课的“死的”东西准备有余,“活的”东西准备不足——对学情了解不够。“她早已做好了准备。她按照教参精心准备了教案,制作了课件,甚至连教案都背得很熟了。”自己这一块做得很详细,但对于学生情况和他们的知识背景也一无所知。也没有做好应对上课意外情况的心理准备。以为“自己年轻活泼、大方、热心、口才好,有感召力、语言表达清晰等,很有当教师的天赋。”又细心备课,就一定能获得好的效果。但忽视了对最重要的人的备课,没有注意这是一堂“高一年级的政治课”,自己面对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对这一非常重要的隐含条件准备不足。没有注意他们现有的知识基础和性格特点,所以讨论没有按预想的进行。
  2、在设置讨论题的时候,指向不明,有误导的地方。题目为:“课文中所列举的强买强卖的事例是否在自己身上发生过?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况。”这一个题目设置没有紧密结合课文,没有精心设计,后一句话容易让学生思考跑题,“说到买卖时怎么和老板吵架上去了。”也是很自然的事情。讨论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强买强卖对交易的影响,以进一步认识为什么要遵守自愿原则,也体现课堂教学中的双边活动。”后一目的达到,但前一目的没有实现。可以根据目标这样提问:“课文中所列举的强买强卖的事例是否在自己身上发生过?请结合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例说说为什么要遵守自愿原则?”这样设置的话,可以引导学生在思考时能更紧密的围绕问题本身。
  3、讨论时没有注意引导,监控,课堂操作过于机械,忽视了课堂的生成性。从“大家都说自己在背教案。自己也感到上课时,确实离开教案就不知说什么。”可见一斑。只希望学生按照自己的预定思路发展,所以“学生回答虽很踊跃,但说着说着,就说跑了题,说到买卖时怎么和老板吵架上去了。”这一意外情况发生时,不知道有所变化。在发现学生讨论跑题时,应及时给予引导,引导学生注意讨论的中心,不要脱离论题,从而达到讨论的目的。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29 17:48 , Processed in 0.111042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