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 ( B) 2. 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 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 B.埃及 C.希腊 D.雅典 ( D) 3. 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 C )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 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 D ) 5. 以强调军事 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 为特征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 C )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 C ) 6.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 D ) 7.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 D ) 8.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 D ) 9.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 10.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 A ) 11.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 A ) 12.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A ) 13.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b 14.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A ) 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兼爱 B.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 民成俗,其必由学 ( B ) 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1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兼爱 C.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 其必由学 ( C ) 17.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 18.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D ) 19.“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 A ) 20.“学不躐等”出自 A. 《学记》 B. 《论语》C. 《礼记》 D. 《中庸》( A ) 21.“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 育与科技的关系 ( A ) 22.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 A ) 23.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 教育》( A ) 24.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 教育》( B ) 25.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 科学是 A.教育 B. 教育学 C.教育论 D.德育论 ( B) 26. 1632 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 A ) 27.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 C ) 28.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 D ) 29.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 A ) 30.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 与教育》( A ) 31.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 心理学基 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 D ) 32.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A. 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 ( B ) 33.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 C ) 34.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 主义与教育》( D ) 35.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 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 ( B ) 36.1939 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 A ) 37.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A.50 年代 B.60 年代 C.70 年代 D.80 年代 ( B ) .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 育家是(D)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2.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 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 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翻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 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过于 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教师 3.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 它是(B) 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 C.教会教育 D.骑士教育 4. 普及义务教育始于 (C) 原始社会 B. A. 奴隶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 会主义社会 5.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 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D)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 制 D.壬戌学制 6.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 表现形式为(C)9 A.自觉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D.主动性 7.教材包括(D) A.教科书 B.CAI 软件 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 是 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C) A.知与行的矛盾 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 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 基础之间的矛盾 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盾 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B) A.延展 B.必要补充 C.深化 D.变革 10.“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C)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的原则 1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D) 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 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1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B)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3.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D)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二、填空题 1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 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15.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6.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应试教育 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思想。 17.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 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18.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语言 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 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 《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 费为辅的体制. 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 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 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60 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 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 6.《刑法》是规范有关 犯罪 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 8 小时,小学不超过 6 小时. 8.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9.参加 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3 年内不得再次参 加教师资格考试. 10.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 查一次. 11.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1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 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13.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 受教育权 ,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14.《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 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5.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 16.《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 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1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 , 惩罚为辅的原则.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 2004 年 7 月 1 日正式施行. 19.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十周岁以上的 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0.权利是以法律形式规定并加以保障的人们所应当或可以享有的一种利 益. (一)单项选择(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计 10 分) 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 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什么特征 ( C ) A,优益性 B,单方性 C, 强制性 D,执行性 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 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B ) A,14 周岁以下 B,14 周岁以上不满 16 周岁 C,16 周岁以上不满 17 周岁 D,18 周岁以下 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 D )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 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 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 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A ) A,当地 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 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 于( A ) A,目的解释 B,文法解释 C, 历史解释 6."学校应当于每年的教师节组织教师宣誓活动."这是( D )的规定. A,《教育法》 B,《 山东省实施〈教师法〉办法》 C,《教师法》 D,《青 岛市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 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 C ) 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 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人员,依法追究( B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B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1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 5 分钟,5 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 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 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 ( B ) 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 王某共同负责 (二)多项选择(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计 20 分) 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 ABCD )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责任 2.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 ABCD )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 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 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 AD ) 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教师申诉 4.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 ABC ) 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 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 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 BCD ) 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 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6.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 BC ) A,让 1-2 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 10 遍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 课文 5 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 10 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 4 次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 ABCD ) 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 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8.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 AB ) A,法定监护 B,指定监护 C,委托监护 D,代理监护 9.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ABCD )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教育学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