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890|回复: 0

[资料] 2015教师考试心理学复习重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3 10: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提取,或提取时发生错误的现象。
【创造想象】:是根据预定的目的,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发散思维】也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它指在解决问题时,沿着多方向去探寻方法,从而形成多种正确答案的思维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支配和调节其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其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也可以说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事实、机制、规律和本性的科学
【心理健康】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或说良好的心理状态
【定势】也叫心向,是指个体先前心理活动形成的准备状态。
【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强烈的、短暂的情绪状态。
【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地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一般性认知能力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心境】是一种平静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理智感】是关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某种认识或追求真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或者说是爱真恨假的情感。
【气质】是先天的,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同一般的脾气、秉性相似。或者说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行为上的表现。
【能力】是影响活动效率及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
1)心理过程通常包括有(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2.个性心理的差异:(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
3. 心理科学的诞生是以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
4. 心理学通常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
5心理的实质可表述为: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具体来讲就是,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
6)认知对比原理,感觉的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是同一感受器中不同刺激的作用
7)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 )的反映。
8概括性和间接性是思维的两个特点。
10)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不同划分: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
11情绪和情感的产生以需要为中介
12)通常把复杂的意志行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阶段
(13) 意志的品质:意志的自觉性 意志的果断性 意志的坚韧性 意志的自制性
(14)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5)一般的能力与特殊的能力表现在: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
16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三维结构模型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多元智力理论。七种智力:言语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
遗忘的规律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即在识记后的最初时间里遗忘得比较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
如何根据遗忘的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与经常复习相结合】我们应坚持进行单元复习、周复习、月复习、期中复习以及期末复习。
【(2)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相结合】简单而无需思考的材料采用分散练习;复杂又需要思考的材料要投入大量时间;材料容易、兴趣浓厚、动机强烈的采用集中复习;材料难、缺乏兴趣,容易疲劳的则应以分散复习为宜。
【(3)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在复习时应该在材料还没完全记住前就积极地试图回忆,回忆不起来再看书,这样容易记,保持时间长,错误也少。对必须记牢的知识我们要进行多次记忆,以此来加强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1) 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2) 提倡发散思维,并与集中思维相结合
(3) 鼓励直觉思维和培养逻辑思维
(4) 善于发现和正确对待创造型的学生
(5)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6) 改革应试教育制度,大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如何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 明确学习目的与任务,可增强有意注意
(2) 建立正常的课堂教学常规
(3) 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应如何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控制无关刺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2)教学方式方法要避免单调呆板
(3)教学内容要有系统性,并具有一定难度
意志行动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各种包括了?
【一、采取决定阶段】,即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规定行动的方向和轨道,是在脑中对未来的行动进行酝酿和抉择的过程,
它包括以下环节:
【(1)动机的斗争】动机斗争是对相互对立、彼此冲突的动机作出评价和选择的过程。
【(2)目的的确立】目的是人在行动中所渴望达到的结果。
【(3)方法的选择】方法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
【(4)计划的制定】计划是工作或行动以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5)决策的作出】决策就是对若干个准备行动的方案进行选择,以期优化地达到目的。
【二、执行决定阶段】
(1)执行决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决定作出后,立即执行;另一种是决定指向长期的目的,并不立即指向实际行动,只是引起心理定向,它是完成未来行动的心理准备。
(2)在执行决定时,意志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采取积极行动来达到目的,另一方面制止那些不利于达到目的的行为
心理冲突的类型
1、 双趋冲突:接近-接近型冲突
2、 双避冲突:回避-回避型冲突
3、 趋避冲突:接近-回避型冲突
4、 多重趋避冲突: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如何合理调节情绪情感
(1) 情感升华
(2) 自我暗示
(3) 心理疏
(4) 自我宣泄
如何提高挫折承受力
(1) 正确对待挫折
(2) 学会正确的归因
(3) 运用适当的心理防御机制
(4) 优化自身人格品质
(5) 加强修养,勇于实践
请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一,对问题解决的策略】
采用什么样的策略解决问题,是影响问题解决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因素。好的策略,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以下两种通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1)原型启示,指人们在创造发明开始前,总是受到一种类似事物或模型的启发,并一次为基础进行联想和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出新事物来。(2)尝试性动作。在很多情况下,解决问题的原则,途径,方法,不是一下子就能找到的,往往要做一些尝试性的动作。如毕业生设计求职信,常常要用模型和图形来安排,直到满意为止。
【二,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人已有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概括,就越容易被应用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知识的表征方式能影响问题的解决。
【三,定势,功能固着的作用】       
定势的倾向性有时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功能固着。亦即一个人只能看到某件物品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其他功能。如盒子是装东西的,笔是写字的等等。这种功能的固定性影响到灵活运用物品,为解决问题设置了障碍。
【四,动机,情绪的作用】
动机是影响人去解决问题的内部原因。动机的强度不同,影响大大小也不同。
情绪对解决问题有一定的影响,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的速度,而乐观,平静,积极的情绪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如考生考试时不同的情绪直接会影响到考试的效果。
【五,人际关系,个性的影响】
人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解决问题不仅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也受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如团体的相互协作,是问题解决的积极因素。个性对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影响。如善于解决问题的人总是与他的灵活性,创造性,意志等个性心理相联系的。
如何理解“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源泉和内容人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这种反应不是死板的、机械的;
(2)由于每个个体都具有差异性,所以对同一事物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和不同的状态下,对同一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有所区别。
(3)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产生的主观映像,其内容和发生方式都是客观的,但形成的映像是主观的。因此,心理反应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一、 刺激物的特点】1、刺激物的强度  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如:万绿之中一点红  3、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4、刺激作用的开始于终止 5、刺激物的情绪特点
【二、 人的主观状态】1、人们的需要、兴趣和态度 2、人们的精神状态和情绪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 【在观察之前,要指导青少年做好观察的准备工作】
(1) 有关知识的准备
(2) 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2. 【在观察过程中,要指导青少年积极参与观察活动】
(1) 重视主观精神状态的作用,培养积极的观察态度
(2) 灵活运用五项基本功
3. 【在观察之后,要指导青少年做好总结工作】
(1) 及时做好观察记录并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
(2) 训练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提出不同的观察要求,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观察训练,指导他们逐步地掌握各种观察方法。例如,怎样进行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怎样进行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等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 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2)识记材料理解与否、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3)识记方法和态度 (4)识记时的环境与时间 (5)合理的作息制度与用脑 (6)健康的体魄和稳定而愉快的情绪
简述创造想象产生和发展依赖的条件
答:【(1社会要求和个人的创造愿望】在实践活动中,现实生活不断向人们提出创造新事物的要求,当这种要求与个人的创造愿望相结合时,就产生了创造新事物的具体动因,并在其推动下实施创造想象的活动。
【(2知识经验和表象储备】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的积累和储备,是创造想象的基础;创造想象是对表象的加工改造,若没有丰富的表象储备,有关的新事物是创造不出来的。
【(3原型启发】是指人们在创造发明开始前,总是受到一种类似失去或模型的启发,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联想和积极地思维活动,创造出新事物来。
【(4积极地思维活动】创造思维是与创造想象密切联系着的,它是各种创造活动的前提。
【(5灵感的作用】灵感也叫“顿悟”,是在注意力完全集中,意识极度敏锐的情况下,长期思考着的问题受到某些事物的启发,忽然得解的心理过程
气质的类型和表现形式  
答:多血质,活泼好动是其最显著的特点。胆汁质,急躁冲动是其最显著的特点。粘液质,稳重安静是其最显著的特点。抑郁质,多愁善感是其最显著的特点
能力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  
  答:知识是指人们所掌握的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历史经验,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它表现一个人已经达到的成就水平。能力不等于知识和技能,但与知识、技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能力表现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能力是在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发展。总之,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两者是互相转化,互相促进的。
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教育,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正确而又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形成和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生的,但并非所有的情境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推动作用,只有那些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性情境,才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到强烈的激发作用。
【三、适时适当地开展竞赛活动】
好胜心强、不甘落后是青少年儿童共同的心理特征,竞赛正是利用了青少年这一心理特征而成为激发学生外在动机形成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四、教师的期望和评价】
教师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种种信息,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着重要的激励和强化作用
【五、培养独立进取的个性,使学生自我激励】
性格的结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人对现实事物的态度体系的个人特点是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这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何处理社会个方面的关系。)
2)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人对自己行为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个人特点。)(3)性格的【情绪特征】(指情绪对人的活动的影响方面或人对情绪的控制方面的特点。)(4)性格的【理智特征】(指表现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识方面的个体差异。)
能力的个别差异
答:1、能力的类型差异(质的差异)
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量的差异)
3、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性格是如何形成?   
答:性格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个体的生活实践活动逐渐形成的,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具体来说,性格的形成主要受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家庭、学校、社会信息、社会职业、和自我教育六个因素的影响。
1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性格的生理基础是神经类型特征和生活环境影响的合金。
2家庭家庭对个体性格的形成起着最初的影响】一般来说,处于溺爱型的家庭的独生子女具有任性、依赖、固执等性格特征;处于严厉专制型家庭的孩子具有利己、缺少宽容态度的性格特征;处于粗暴和放任型家庭的孩子具有攻击、易动感情等性格特征;处于民主型家庭的独生子女则有相当多的良好性格特征。
3学校】学校对儿童性格的形成的影响表现在校风、教师人格、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课堂学习活动和课外活动等等。
4社会信息 】各国的文化习俗、风尚不同,则会对人性格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同一国家不同发展时期、人的性格也有不同;不同的社会制度,形成的性格也各有千秋。
5社会职业】人在实践活动中一般总是根据职业的要求,来表现自己的言行,从而巩固和改变自己的性格特征。
6自我教育】个体可以通过树立目标、自我反省、自我激励、自我控制以及实践锻炼等途径来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
怎样培养青少年的性格?
【①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利用榜样人物的影响往往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应遵循“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原则,教师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性格发展中能够直接模仿的榜样。
【②提高青少年的自立意识,培养青少年的自立行为】自立是个体从自己过去依赖的事物那里独立出来,自己行动、自己作主、自己判断、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起责任的过程。学校要树立学生的全面发展观除了抓好学习外,也要注重包括自立在内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③培养青少年的自信心,提高青少年的自尊水平】自信是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和自我价值判断的感受,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价值感、重要感的情感体验。家长、教师和学校应给与儿童更多的成功体验,而非挫折教育;帮助学生分析、发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给予儿童更多的期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缺陷与不足。
【④培养青少年的自强意识和自强行为】: 自强是个体不断提升自我,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努力进取,克服困难的一种人格动力特质。让学生完成困难性任务,在实践中养成学生不怕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谈谈影响能力形成的主要条件和因素
【一、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指一个人生来就有的解剖生理学。遗传素质是人的能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前提,对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就不能发展相应的能力。如生来失明的人难以发展绘画能力。
【二、环境和早期经验】①(产前环境的影响现代科学的研究证明,重视产前环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如我国早期就有“胎教”的主张。②(早期经验的作用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也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一个人能力的发展存在着“关键年龄”,如果在关键时期对相应的能力给予适时的教育和培养,就能取得最佳效果。
(③另外,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家庭的教育方式以及父母为孩子的出生和发展所做的准备)对儿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三、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是对年轻一代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通过系统教育,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发展能力和其他心理素质。
【四、社会实践活动】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的,被动地为人所接受,而是通过个体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实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途径,也是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五、非智力因素】勤奋是一切活动中取得成就的一个根本的因素。如果没有主观的努力和个人的勤奋,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就和能力的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勤奋,才能使素质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育中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材施教”的依据是什么?
答: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这句话的依据是: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性。不同的个人学生具有不同的气质、性格与能力。这些方面的差异使在接受教育的时,往往有所不同,每个人所乐于接受或对其而言比较有效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差别。例如从气质与教育来说:不同气质型的学生,其学习风格有很大的差别。胆汁质的学生,他们不善自制,好斗,所以在教学中要多锻炼他们的自制力,不要激怒他们;多血质的学生,他们好交往、头脑灵活,老师就应该给他们提供较多自我表现的机会;粘液质的学生比较安静、反应比较慢,很容易被老师忽视,所以老是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这类学生的身上,对他们要有耐心;抑郁质的学生比较敏感,不爱交往,
老师要尽量鼓励、肯定他们,维护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不同的学生,其性格和能力与有很大的差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能力,因材施教。
经验表明:“提空暖水壶用力过大,提起一斤棉花和一斤铁的用力不同,这是为什么?
(1)这些是感知觉的一种错觉。错觉是我们对外界事物产生不正确的知觉,即歪曲的知觉是错觉。提空暖水壶用力过大是一种视错觉,我们的感官器官对事物的属性的一种不正确的反映。提起一斤棉花和一斤铁的用力不同是形重错觉,形重错觉是视觉形象对肌肉感觉产生影响的现象。
(2)产生错觉的原因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还有生理、心理的因素。感官所接受的信息的相互矛盾、当前知觉和已有经验之间的矛盾、特殊的情绪状态以及思维推理上的错误等,都会导致错觉的产生。
(能力的培养、知觉、有意注意、无意注意)
判断大学生应该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人的心理不是自发产生的,只有作为心理源泉的客观现实和作为反映器官的脑二者相互作用,才能产生产生正常的心理,而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人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在人们彼此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的心理是一个人整个生活经历的真实写照。人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去感知周围的事物,并不断改造着客观世界。正是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了人的事物的认识,使人的认识和知识逐渐丰富起来,并形成了人的兴趣,动机,情感,愿望等,表现出人们克服困难的意志行动。
什么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就是找出问题的所在。问题解决的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人的思维任务,就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能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取决的因素:
1、 个人的活动积极性。活动量大,接触范围广,勤于思考,就易于发现问题
2、 求知欲。求知欲高,能在别人不认为出问题之处发现疑点或在被公认的解释中提出新的疑问,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就容易提出问题
3、 知识水平。知识水平高,经验丰富,就能提出复杂、深刻、有价值的问题,刻苦攻读,知识丰富,就易于发现问题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29 09:13 , Processed in 0.116746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