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607|回复: 0

[习题] 2015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试题集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2 09: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1.根据迁移的性质分类,迁移有( )。
A 顺向迁移 B 逆向迁移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2.用饿猫逃出笼箱的著名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 )。
A.苛勒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桑代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学习的心理规律 B.教学的心理规律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D.学与教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4.加涅将教学目标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和( )
A.动作技能 B.分析技能
C.态度 D.综合技能
5. 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包括( )方面。
A.认知 B.情感
C.人格 D.社会性
答案:1.C D 2. D 3.C 4.. A C 5.A B D
判断正误并改正错误(在正确的叙述后面打√ ,在错误的叙述后面打╳ ,每小题3分,共15分)。
1. 道德品质的基础是道德动机。( )
2. 定势对迁移的影响有两种:促进和阻碍。( )
3.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 )
4.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操作性学习。( )
5.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手段-目的分析法。( )
解答:
1.(╳)。道德品质的基础是道德动机。 改为:道德认识
2.(√)。
3.(╳)。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改为:桑代克。
4.(╳)。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操作性学习。改为:观察学习
5.(╳)。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手段-目的分析法。改为:逆推法。

一、选择(20分,每小题2分)
1.小学儿童逐步养成一些道德行为习惯的年龄阶段是( )。
A 低年级 B 中年级 C 高年级
5.在实施品德教育时,应考虑年龄特点选择教育的起端,年幼学生可选择(),年长学生可选择()。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意志 C 道德动机 D 道德行为训练或激发道德情感
8.据国内的研究资料表明,出现品德不良行为的高峰年龄在( ),青少年犯罪的高峰年龄在( )。
A 10~13 岁 B 13~15 岁 C 15~18 岁 D 18~22岁
12.形成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要原因,除了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外,还有( )。
A意志薄弱自制力差 B思维迟钝 C不良的行为习惯 D情绪易变
13.班级人际关系包括( B)。
A 师生关系 B 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C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14.提出需要层次论的心理学家是(B)
A 弗洛伊德 B 马斯洛 C 韦克思勒 D 吉尔福特

1.技能体现一种经验,是个人在心智活动及生活实践中()行为方式。
A 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而逐渐习惯化了的熟练的 B 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后突然出现的熟练的
C 经过知识积累而形成的 D 自然形成的
2.智力的核心是( )能力。
A想象 B 记忆 C 观察 D 思维推理
6.能力水平高于常态的超常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 )。
A 13% B 3% C 0.3% D 1%
10.勇敢、勤劳和朴素特征,主要属于( )。
A 理智 B 气质 C 性格 D 情绪
1.年龄特征的最本质特征是( )。
A 稳定性 B 可变性 C 稳定性与可变性
2.心理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来自( )。
A 遗传因素 B 环境因素 C 教育因素
14.小学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即同伴关系发展的高级形式是
A 同伴 B 同伴团体 C 集体 D 友谊
22.某学生,易冲动,待人热情,精力旺盛,言语动作急速而难以自制,对学习内容理解快,但常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他的神经系统类型属于
A 兴奋型 B 活泼型 C 安静型 D 弱型
1.规定学科的内容范围、逻辑顺序、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的是:__。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课程计划
6.在学校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
A.少先队活动   B.教学活动   C.课外活动  D.后勤工作
7.目前在世界上采用最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
A.分层教学  B.小组合作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个别教学
9.目前我国小学教学中用得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___。
A.谈话法  B.讨论法  C.练习法  D.讲授法
12.“按照教学大纲的顺序教学。”“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这是______教学原则对教师的教学要求。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8.第一个把伦理学和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培根 D 昆体良
10.狼孩的故事说明了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发展的()特点。
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阶段性 D 个别差异性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问题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ˇ ”,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判断
4.强化只是用来塑造某种新行为而不可以改变旧有的行为习惯。(F )
2.小学儿童择友标准中最显著的标准是身体强壮否。(F )
1.小学生的需要发展是单一的,其总趋势是由低向高发展。(F)
2.认识需要是小学生的主导需要,因此,小学儿童的活动需要相比之下并不强烈。(F )
5.小学儿童入学的头几年,对于成就需要的发展尤为重要。(Y )
7.小学儿童的志向集中表现在政治志向上。( F)
3.一般说来,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智力也好,但其中也有靠刻苦用功的,智力是平常的。( Y)
6.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各有积极的消极的方面。(Y )
2.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中,需要要是最积极的因素。( Y)
3.遗传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F )
4.年龄是心理发展的时间指标,这是心理发展的原因。( F)
5.在社会生活条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教育条件,教育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Y )
26.小学儿童行为规范训练还应适合其年龄特征,高年级应侧重社会公德,意志品格和爱国意识的教育。(Y )
31.对自我评价过高,有着盲目优越感的儿童,才用个别说教的方法常常容易奏效。(F )
6.小班教学的增加会成为我国义务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Y )
8.小学阶段的学习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所以教师应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都运用到实践中去,才符合这一原则的要求。( F )
10.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出现和运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教学中采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 F  )
4.在小学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要尽可能运用直观教具进行直观教学,越多越好。( F)
5.就目前我国的各方面情况而言,我们只能改进班级上课制,而不能废弃它。(Y )
4.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就要允许儿童自由地发展。(F)
5.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早教育就早发展、早成熟。(F )
二、选择(20分,每小题2分)
1.C 5.D、A 8.B、C 12.A C3.B1. B1.A 2.D 6.B10.C 1.A 2.A14.D 22.A1.B6.B7.B9.A12.C8.B10.C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问题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ˇ ”,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
4.错2.错1.错 2.错5.对7.错3.对 6.对2.对 3.错 4.错 5.对26.对31.错 6.对8.错10.错4.错5.对4.错5.错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5-5 21:32 , Processed in 0.249589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