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637|回复: 0

[资料] 2015教育基础知识复习材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8 10: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第一部分  教育学
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识记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基本要素
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
(1)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统称为教育者。
(2)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
(3)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等。
(二)理解
1.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和特征。
1)原始教育
原始教育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教育自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第二,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第三,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地模仿学习。
2)古代教育
古代教育的特征具有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进入奴隶社会后,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我国的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商代。
中国古代教育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如在我国唐朝的官学体系中,设有“六学二馆”,即弘文馆、崇文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体现了教育的等级性较强。
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3)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①资本主义教育的特征
第一,教育的目的在于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
第二,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
第三,课程结构、内容得到了不断的调整,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教学方法不断出现。
第四,师生关系民主化。
第五,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②社会主义教育的特征
第一,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
  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三,教育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
420世纪后期教育的特征    ????? 全民化 终身化 多元化 民主化 技术的现代化
①现代教育的公共性: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公共事业,是面向全体人民,而不是面向一部分人的,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而不是仅为一小部分人服务的。与之相关的就是现代教育的公平性,即现代教育要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服务,努力做到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实际上的公平。这就是说,现代教育的公共性也就是现代教育的大众性,现代教育应该是大众教育。
②现代教育的生产性是指:现代教育越来越与人类的物质生产结合起来,越来越与生产领域发生密切的、多样化的关系;生产的发展也越来对教育系统提出新的要求。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教育的经济功能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充分的重视,教育改革因此被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条件。
③现代教育的科学性是指: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
④现代教育的未来性是指:一方面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等会对未来社会和个体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指现代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到当前社会和个体发展的要求,从当前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需要出发,而且要考虑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未雨绸缪。
⑤现代教育的国际性是指: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也就是要面向世界。
⑥现代教育的终身性是指: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现代教育的改革应该着眼于创造一个适合于终身学习的社会,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
2.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教育认识成果主要有:西方的如毕达哥拉斯的《金言》、柏拉图的《理想国》与《美诺篇》、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与《尼各马可伦理学》、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中国的如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老子的《老子》、庄子的《庄子》、无名氏的《中庸》、朱熹的《四书集注》、王守仁的《传习录》等等。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教育专著、如《学记》、《大学》、韩愈的《师说》等。
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战国末年,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学记》提出了“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是否可教”,以产婆术闻名。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阶段
(4)教育理论发展阶段
3、教育学发展过程中西方著名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与意义。
①著名的英国学者培根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的科学分类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②在教育学的创立过程中,捷克的宗教改革家夸美纽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在1632年的《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的这本书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但是,由于他的宗教立场和目的,人们又很难把它看成一本真正的科学著作。此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③英国哲学家洛克于1693年出版了《教育漫话》,肯定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建构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白板说
④法国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出版了《爱弥儿》,深刻地表达了卢梭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是反封建的理性革命声音在教育领域的表达。他提出了“自然教育”的思想。自然教育有两层意思:一是儿童的教育要远离城市,到偏远宁静的乡村进行;二是教育要从儿童的自然本性出发。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卢梭还把教育划分为婴儿时期的教育(02岁)、儿童时期的教育(212岁)、少年时期的教育(1215岁)和青年时期的教育(1520岁)四个时期。这是近代教育论述中最完备的关于教育年龄阶段的划分,而且是建立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基础上的。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后来由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等人兴趣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对康德、杜威等哲学家的教育学说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⑤瑞士的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和葛笃德》(17811787年),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对于推动教育活动的科学化及教育学的诞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⑥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期间,该大学规定每位教授轮流讲授教育学,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课程。康德先后于17761777学年和17861787学年讲授教育学。1803年《康德论教育》一书出版,他认为,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他还明确主张进行“教育实验”,就是根据某一种教育理想进行的“教育试验”;
⑦康德之后,对教育学的创立做出最重要贡献的就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他首先强调的是教育学要有“自身的概念”。他非常明确地指出,“普通教育学必须把论述基本概念放在一切论述之前”,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科学的统一性。赫尔巴特不仅论述了科学教育学的独特性,而且还非常明确地提出了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即心理学和哲学。还创办了一个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实验学校。
⑧杜威的教育思想。代表性著作有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和《经验与教育》,其基本观点是: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继续不断的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的目的;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第五,师生关系中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第六,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实用主义
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特别是根据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论述了在前苏联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的问题;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科《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我国教育家杨贤江编写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这本书阐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批判了教育超政治、超阶段的观点和教育万能论。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也就是他们的教育思想;另一方面是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第二,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第三,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第四,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第五,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现代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第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基础。
(三)运用
1、“教育”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1)现代社会是生产社会化社会。
(2)现代社会是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现代化社会。
(3)现代社会是科学化社会。
(4)现代社会是民主化、法制化社会。
(5)现代社会还是一个不断变革的社会。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浪潮日益高涨
(2)人的全面发展的丰富化和现实化
(3)教育与社会生产更加紧密联系
(4)终身教育理想正在逐步实现
(5)提高教育质量成为重点
(6)教育技术现代化
(7)教育国际化势头日益强劲
(8)更关注全球命运和未来发展
(9)现代教育日益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二、教育目的与功能
(一)识记
1、教育目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2、国外发达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教育目的或学校教育目的的最新表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其中最核心的思想是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的思想,即教育要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这一思想很快被全球各国所认可,并被称为学习的四大支柱。
日本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
(1)有高度教养和出色人品;
(2)能对社会发展和增进福利作出贡献;
(3)有独创性;
(4)具有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遭到破坏、人口爆炸、民族冲突、贫困和饥饿等复杂问题的能力;
(5)要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
美国国会1994年的教育目的如下:
(1)所有美国儿童入学时乐意学习;
(2)中学毕业率至少提高到90%;
(3)所有完成4年级、8年级和12年级学业的学生都要有挑战教材的能力,包括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外语、公民与政治、经济学、艺术、历史和地理,而且每一所美国学校都要确保学生学会思考,为做负责任的公民或进一步学习以及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进行创造性劳动做准备。
3、我国教育目的以及学校培养目标。
1)我国的教育目的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教育法》正式颁布,教育方针也明确写入《教育法》:“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我国的学校培养目标
我国普通初级中学的培养目标
1)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具有诚实、守信、勤奋、自立、合作、乐观、进取等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遵纪守法、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具有分辨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2)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
3)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我国普通高级中学的培养目标
1)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理想、有民族自尊心,有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有文明的行为习惯,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2)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懂得一些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初步掌握一门外语,能自觉学习,有自学能力;能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有健康的体魄和审美能力,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一定的应变能力,有探索和创造的精神。
3)初步形成个性特长。
4)有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职业观念,有一定的劳动技能。
4、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及其意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它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5、教育功能及其类型,不同的教育功能观。
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从作用的方向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行功能
(二)理解
1、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宗旨变革。
(1)清末时期的教育目的
1906年,当时的学部正式规定和发布的教育宗旨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2)民国时期的教育目的
1912年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9月公布了民国教育宗旨,即“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29年国民党第三次代表大会提出的教育宗旨为:“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2、新中国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
1957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毛泽东又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1986年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重申:“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1995年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我国的教育目的。
3、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主观依据:受哲学观念的影响;受人性假设的影响;受理想人格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面发展的人格理想是教育目的确定的重要依据。
2)客观依据: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4、教育功能的演变
(1)古代教育的政治伦理功能观
中国的封建社会,教育功能主要指向为政治伦理服务。“学而优则仕”。
西方古代社会以伦理教化为教育的主要功能。
(2)近代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观
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他在《教育论》中集中论述了教育价值观与教育功能观的变革。其主要论题如下所述:
其一,批判了传统教育只重虚饰而不重实用的弊端;其二,明确主张教育目的应切合实际需要,从多方面为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作准备,认为为个体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是教育应有的功能与应尽职责;其三,从实利主义的道德观、人性观出发,明确提出知识教学必须顺乎自然、重视发展儿童的心智;道德教育最普遍的原则就是进行“自然后果”的教育,重视儿童的身体健康与成长。
(3)现代教育的社会改造功能观
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他在《学校与社会》和《民主主义与教育》这两本书中系统地阐述这样的功能理论,他的主要观点所述如下:
其一,肯定教育着眼于儿童个体的进步是对的,但认为教育的眼界需要由此扩大;其二,明确提出学校教育是改造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其三,从着眼于社会出发,杜威把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从未来引向现实,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沟通起来,并提出了一系列与传统截然不同的改造学校教育的目标与方案。他试图通过这样的变革使学校教育真正发挥其改造社会、变革社会的功能和作用。
(4)当代教育的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主要论点如下所述:
其一,结构与功能;其二,整合;其三,稳定与和谐。
(三)运用
1、能够根据自己对当前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面临问题的认识,就当前应该重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哪些关键素质提出自己的见解。
2、能够识别不同的教育功能观和功能的类型。
1)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①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②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2)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①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的政治功能表现为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和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②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表现为教育通过培养劳动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和教育通过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③教育的文化功能
三、学校教育制度
(一)识记
1、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内涵、类型。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教育经费控制、教育行政组织系统以及有组织的教学和教育的机构体系。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
(1)双轨学制  英国
(2)单轨学制  美国
(3)分支型学制  前苏联
2、教育行政体制与教育管理体制内涵、类型。校长负责制
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
教育行政体制的基本类型有两种分类方式:
(1)按中央和地方的教育行政权力分配关系,可以分为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和中央与地方合作制。
(2)按教育行政机关与政府之间的权力结构关系,可分为从属制和独立制。
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就构成了教育管理体制。它包括了教育行政体制和学校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它对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速度、规模有直接的影响。
校长负责制是校长负责处理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活动,完善学校的管理,校长全权代表学校并负责赋予校长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和财务权,同时健全学校领导机构机制。校长负责制体现了校本管理思想的某些精神。
3、学校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学校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所建构的,以专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为核心任务的社会组织和机构。
学校的基本性质是:
(1)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
(2)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3)学校具有民族性;
(4)学校处于不断变革之中。
4、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二)理解
1、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2、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历史和变革,中学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现状及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
A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历史和变革
(1)继续推行基础教育管理地方化;
(2)明确划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
(3)实行政教分开,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4)加强社会的参与管理,增强基层教育行政的活力。
B中学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现状及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
建国以来,我国的学校领导体制经历了多次变革,大体有以下几种形态:
(1)解放初期的校务委员会制:1949-1951年间,在军事管制的条件下,学校实行校务委员会制。
(2)校长责任制。1952年学校走上正轨后,教育部和政务院先后发布指示,规定学校“采用校长负责制”,“校长对学校工作应全面负责”。
(3)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57年整风反右。
(4)当地党委及主管教育的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60年代初
(5)革命委员会制。“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革命委员会制是一种混乱不堪的领导体制,学校party政机构全部瘫痪,学校管理混乱。
(6)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78年,教育部重新规定:中小学实行party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学校一切重大问题必须经过party支部讨论决定,执行决议时,实行分工负责。
(7)校长负责制。为了提高现代学校效能,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由校长主持的、人数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从此,校长负责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并收到了一定的管理成效。
3、了解学校在东西方文明社会产生、 发展的历史。
4、我国学校现有的运行机制及其创新
(三)运用
1、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
2、能够根据校园文化特征和校园文化理论,为创建理想的学校组织文化提供基本思路。
(1)主题统揽策略;
(2)个性塑造策略;
(3)传统拓展策略;
(4)分步推进策略;
(5)重点突破策略。
3、能够对进一步实施和完善校长负责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985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指出:“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实行校长负责制,从理论上讲,应当包含以下几点基本内容,并需在实践中努力贯彻。
(1)校长全面负责;
(2)党组织保证监督;
(3)教职工民主管理。
四、教师与学生
(一)识记
1、教师的职业角色、职业特征。
职业角色
(1)学者和学习者
(2)知识传授者
(3)示范者
(4)管理者
(5)朋友
(6)研究者
教师职业特征
1)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
2)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3)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
4)具有充分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的专业组织对行业服务、培训及资格认证进行管理。
2、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教师依法享有的权利有:(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保险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我国教师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有:(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和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4)爱护关心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3、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及其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业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成为一个专业型教师的过程。
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进行划分,教师的成长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1)新手阶段。实习教师和刚从学校毕业的新教师属于这个阶段。2)高级新手阶段。  一般地具有二、三年工龄的教师处于这一阶段。3)胜任阶段。大约工作3-4年后可以达到这个水平。4)熟练阶段。大约进入第5年,有一定数量的教师便进入了熟练阶段。5)专家阶段。教师至少积累十年的教学经验,在教室里讲述10,000小时的课,在此之前至少当过15,000个小时的学生之后才有可能达到专家型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第一,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
第二,提高教师的自主反思意识;
第三,鼓励教师进行教育研究;
第四,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
4、校长的职责和素质要求。
(1)政治素质
校长的政治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宏观政治的素质,一是微观政治的素质。
(2)品德素质
品德主要指品味和道德。作为一校之长,应该是一个具有高尚品味的人,应该是一个具有高层次追求的人。校长在道德方面应努力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实事求是等。
(3)业务素质
校长的业务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专业素质;二是教育教学素质;三是管理才能。
(4)身心素质
健康的体魄是担任校长的基本要求。还要求校长有坚强的心理素质。校长要能够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敢于决断、竞争开放、坚忍不拔的心理品质,这也是优秀校长应该具备的素质。
5、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群体文化的特征
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具体表现为: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学生群体文化的特征
(1)学生的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2)学生群体的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同辈文化)
6、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教育法》上享有的权利有:(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出诉讼;(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根据《教育法》第四十三条,学生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7、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学生成长有其独特的规律,主要表现为:1)学生成长的不平衡性;2)学生成长的顺序性;3)学生成长的阶段性;4)学生成长的个别差异性四个方面。
(二)理解
1、教师职业及中国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
教师工作成为一种专门职业经历了一个分化发展到专门化的历史过程。在教师职业的萌芽阶段一般以长(能)者为师,巫、史、卜、贞人、乐师等等可能是我国最早脱离生产的知识分子,或者说是最早的一批教师。到了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的学校,也就出现了独立职能的教师,一般是“官师合一”,其称呼有“师”、“保”、“傅”三种。这个时期虽然有了独立职能的教师,但教师工作还没有成为一种单独的社会职业。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士”阶层,这些出卖脑力的“士”是我国第一代职业教师,其中尤以孔子为最,他被称为是我国教师的祖师爷。自汉代以后,官学与私学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教师的职业也越趋专门化。进入近代后,不仅有专门的职业教师,而且出现了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 师范学校的建立在教师职业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此后,师范教育成为教育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2、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变化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师生关系的内容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3、校长的地位和作用。
(1)政治方面
校长在学校政治生活中主要担负三种职责:协调权限、创造舆论以及调解冲突。
(2)文化方面
校长在学校文化方面的最根本作用是价值领导。从学校的文化建设来看,校长应当发挥三种作用:深刻理解和研究学校文化的历史和发展趋势;领导学校文化的改造;理念创新。
(3)环境方面
校长在环境方面的作用主要包括:领导学校发展,赢得外部机构的认可以及整合资源。
(4)管理方面
管理是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基本作用。这里的管理主要是指对人、财、物、信息、空间和时间等资源的组织和协调。
(三)运用
1、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明确自己专业发展目标,能够对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2、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发展的需要,能够准确定位中学校长的职责和作用。
3.能够根据对教师学生地位的认识,确立自己对良好师生关系的认识。
(1)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使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
(2)良好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修养、教育观念和教育水平。
(3)如何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第二,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第三,要发扬教育民主。
第四,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五、课程
(一)识记
1.课程概念(广义与狭义)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或国家开发的课程。这是一种基于国家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而设计,并依据公民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接受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国家对课程的管理主要体现在:(1)教育部总体规定基础教育课程;(2)制定课程管理的各项政策;(3)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经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地方对课程的管理体现在:(1)贯彻国家课程政策、制定课程实施计划;(2)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3)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对课程的管理体现在:(1)制订课程实施方案;(2)重建教学管理制度;(3)管理和开发课程资源。
3.课程目标、课程设计
广义的课程目标定位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它是教育的意图;狭义的课程目标定位于教育内部教育与学生的关系。课程目标直接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制约和影响,是我们对课程与教学的预期结果。
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即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前者主要解决依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和如何设置这些课程的问题,后者主要解决课程标准的问题。课程设计的实质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安排课程中的各种要素,从而形成特殊课程结构的过程。
4.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
教科书(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5.活动课程论、要素课程论、结构课程论
(1)活动课程论
活动课程论(activity curriculum),又称经验课程论(experience curriculum),儿童中心课程论(child-cetered curriculum),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这种理论认为课程应从儿童的社会生活出发,经活动作业为基本形式,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加以组织。
活动课程有5个特点:一是乡士性。它以儿童所在的地区的课题为题材;二是综合性。没有传统的学科界限,而以生活题材为学习单元;三是经验性。通过面临的问题的解决重构经验;四是伸缩性。没有明确的量的限制,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选择学习;五是心理学化。强调把教材恢复到原来的经验,变为直接的和个人的经验。
(2)要素课程论
要素课程理论(essentialism curriculum)是美国二三十年代为弥补活动课程的缺陷而产生的一种课程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巴格莱(William C. Baglay 1874-1946)、科南特(James B. Conant 1983-1978)、贝斯特(Arthuz E. Bester),其主要观点是强调将人类文化遗产中的最精华(minimum essentials)部分传递给下一代。这种理论一直到五六十年代都占统治地位。
要素课程理论强调人类遗产的教育价值,强调传递人类文化经验的重大意义,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掌握人类的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可以分为三大类:文化要素、民主理想、智慧要素。
(3)结构课程论
这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一种课程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布鲁纳(J.S.Bruner)。其基本主张是不论教什么学科,必须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说要以学科的基本结构组成教学的基本内容,并按照学科的逻辑体系加以编排,使教材出现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结构课程理论的关键是“结构”。在布鲁纳看来,结构是指学科的一般原理(general principles)、基本观念(fundamental ideas)和基础概念(basic concelts)。换言之,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科的一般原理、基本观念、基础概念,但这些原理、概念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被综合成概念结构的。
结构课程一般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学问化:教学内容必须由来自学问的知识构成,因为只有学问才能以教授的方式提示知识。二是专业化:结构课程反对教育内容的相关化、融合化,反对学科的综合,而强调独立的专门的学问。因为每门学科都有不同的结构,因而只能采用专业化的方法。三是结构化:结构课程理论强调结构性地掌握知识,即以构成某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探究形态为中心组织各门学科的知识。
6.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1)社会需求
(2)科学知识
(3)学习者身心的发展
(4)课程理论。
7.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2)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3)理论与实践统一
(4)传授知识、技能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5)教科书的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8.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特征
(1)强制性
(2)普遍性
(3)基础性
9.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这一评价模式由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提出,其目的在于确定课程方案达成目标一致的课程评价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可分为七个步骤或阶段:
①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
②根据行为和内容来界定每一个目标;
③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
④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
⑤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
⑥确定评定时使用的计分单位;
⑦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
(2)背景、输入、过程、(CIPP)评价模式
CIPP是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倡导的课程评价模式。他认为课程评价是一种过程,旨在描述、取得及提供有用的资料,为判断各种课程计划、课程方案服务。
该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①背景评价,即确定课程计划实施机构的背景;明确评价对象及其需要;明确满足需要的机会;诊断需要的基本问题;判断目标是否已反映了这些需要。背景评价强调应根据评价对象的需要对课程目标本身作出判断,看两者是否一致。
②输入评价,主要是为了帮助决策者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手段,而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课程计划进行评价。
③过程评价,主要是通过描述实际过程来确定或预测课程计划本身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如何修正课程计划的有效信息。
④成果评价,即要测量、解释和评判课程计划的成绩。
(二)理解
1.课程内涵的发展。
(1)课程即教材;
(2)课程即活动;
(3)课程即经验。
2.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是困扰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
1)现代教育中课程与教学的分离
220世纪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第一次努力:杜威的贡献与局限
320世纪课程与教学的重新整合:“课程教学”的理念
3.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1)安排课程表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4.泰勒原理  目标 内容 方法 评价
1949年,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该书从此成为课程研究与开发领域的经典之作。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泰勒开宗明义地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 第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 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这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构成著名的“泰勒原理”。
5.三级课程管理
我国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试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教育部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最高权力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国家基础教育的方针政策、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国家本位课程的标准以及具体实施的建议方案。省一级的教育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能是为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制定具体的方案,开发好地方本位的课程,以及指导学校合理地实施地方制定的课程计划。学校的责任一是保证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二是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
6.选修课与必修课
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
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发的课程。
7.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它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有5个基本特征:1)基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2)立足于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3)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学生与家长等而不是专家;4)校本课程开发的性质国家课程的补充;5)校本课程开发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学校教育哲学。
8.课程研制的程序与模式(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
课程研制的程序
(1) 课程规划
① 课程设置依据的选择
② 课程标准的确立
③ 课程目的与目标的确立
④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2) 课程实施
① 课程实施程序的设计
② 课程实施方式方法的选择
③ 课程内容教材化
(3) 课程评价及调整
① 课程评价指标的确立
② 课程评价程序及方法制定
③ 课程研制方案的调整
课程研制模式可以概括为六种模式:
(1)走向社会控制的目标模式
(2)立足于教育内在价值与实践的过程模式
(3)植根于文化分析的情境模式
(4)着眼于具体实用方法的实践与折中模式
(5)致力于个体主体意识提升与解放的批判模式
(6)走向教师、学生本位的课程研制政策学思想(学校本位课程研制)
9.过程模式与目标模式
(1)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the objectives model)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开发的模式。目标模式是20世纪初开始的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因此,它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其主要代表是“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创立的“泰勒模式”。
目标模式在设计课程必须回答四个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怎样判断教的效果?这四个问题也被看做是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四个步骤。目标模式具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第一,以明确而具体的行为目标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其它设计步骤都要围绕着预先制订的行为目标来进行;第二,强调目标的行为导向,要求确立明确、可以测量的外显性行为目标。
(2)过程模式
“过程模式”(a process model)是由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L·Stenhouse)系统确立起来的。
过程模式把课程设计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反对用预先确定的目标,尤其是行为目标来规定课程的进程和结果,主张在设计中详细说明要学的内容,需要采用的方法及活动中固有的价值,然后根据儿童的需要不断调整,以使教育教学产生最大限度的效益,促进儿童最大限度地学习与发展。
过程模式的最大特征是具有开放的设计思路。
过程模式的设计程度是:
①设定一般目标;
②实施有创造性教学活动;
③论述;
④评价教学活动引起的结果。
10.课程资源开发
(1)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与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
(3)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
(4)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5)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6)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三)运用
1.目标模式的利弊。
目标模式的优点在于课程设计的条理性和简易性:
第一,课程设计条理清晰。
第二,增强了教育者的目的性。
第三,课程评价简单易行。
这一模式的显著缺陷则在于它的机械性和“工具化”倾向:
第一,课程目标的行为化必然导致其分解和细化,可能造成教育视野的局限,“只见树林,不见森林”。
第二,强调目标的行为化、可预期性和可测量性,必然忽视非预期的、没有明显的外部表现、缺乏可测量性的学习结果,如情感体验、态度方面的学习。
第三,课程评价重结果,不重过程:重定量测量,轻质的分析,课程评价难以为改进课程提供有用的信息。
第四,过于强调课程设计的“科学性”、“技术性”的一面,而忽视它的“艺术性”和“人性”,即个性和创造性。
2.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
(1)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合理性;其次是和谐性;第三是明确性;第四是简约性。
(2)教师
教师是课程实施成败的决定性力量。教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参与。
第二,教师的态度。
第三,教师具备的能力。
第四,交流与合作。
(3)学校
第一,学校领导和行政部门的态度和工作。
第二,学校支持系统的保障。
第三,学校环境的氛围支撑。
(4)校外环境
校外环境包括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社会各界如新闻媒介、社会团体、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3.课程资源利用与教学效率的关系。
(1)教师是课程资源利用与教学实施的主导
(2)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效率的提高互为保障
(3)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助于课程资源共享。
4.活动课程与结构课程比较。
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活动课程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活动课程以学习者当下活生生的直接经验为课程开发的核心,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经验及其生长需要。第二,在活动课程中,学习者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存在。第三,在活动课程中,学习者是整体的存在。第四 ,活动课程重视学习者的个性差异
学科课程(结构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学科课程具有如下两个显著特征:第一,以学科知识或文化的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课程开发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学科知识的优先性;第二,课程组织遵循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
5.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1)校本课程的开发价值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个:一是学生个性成长,二是教师专业发展,三是学校特色形成。三者的关系是学生的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追求,教师专业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追求,学校特色的形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自然追求。
(2)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
开发校本课程的操作模式主要应该包括六大步骤:1)组织建立;2)现状分析;3)目标拟定;4)方案编制;5)解释与实施;6)评价与修订。
(3)校本课程的开发途径
①合作开发
②课题研究与实验
③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6.课程开发与教师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更重视教师的发展,而不是课程文本的开发。换言之,课程开发是手段,教师发展才是目的。教师要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使自己的专业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
(1)知识结构的完善
(2)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3)精神世界的提升
六、教学
(一)识记
1.教学、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教学工作的意义: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教学工作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基本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
(1)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发展说):代表人物从苏格拉底到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杜威、皮亚杰、布鲁纳、赞科夫等。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过程(实践说)
(3)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往活动(交往说):最先在德国提出。
3.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与结构。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 历史性
(2) 周期性
(3) 整体性
(4) 个性
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4.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直接感知学习对象。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
①要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学科的不同、教学任务的不同、学生年龄特等的不同,所需要的直观手段也不同。
②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③要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
(2)启发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在教学活动中贯彻启发性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
①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②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③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3)巩固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牢固地掌握和保存。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如孔子的学习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保证巩固的科学性。
③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
④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4)循序渐进原则
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有系统地进行。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上述几个方面都对教学活动的进行产生影响作用,一般来说,学科课程的体系和学生发展规律是最主要的。
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要求:
①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
②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5)因材施教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而提出的。因材施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孔子本人的教学实践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典范。
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要求:
①充分了解学生。
②尊重学生的差异。
③面向每一个学生。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是为了解决和防止理论脱离实际、书本脱离现实而提出的。
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这一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要求:
①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
②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③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入手。首先,应当尽可能广泛地让学生接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次,应当尽可能地结合本地区的特点;最后,应当注重中小学生发展的实际。
④帮助学生总结收获。
5.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是最古老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讲授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具体地说,又可以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2)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谈话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进行学习。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讨论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借助独立思考和交流进行学习。
(4)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使唤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5)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练习,从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练习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实践性学习。
(6)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观察和研究这种操作引起的现象和过程,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实验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自主的学习。
(7)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苏格拉底通过对话式的问答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法”或“产婆术”。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称为定义,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6.课的类型与一般结构。
1)课的类型:
以传授系统书本知识为主要任务,他们将课划分为两大类别:单一课和综合课。单一课指在一节课中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又可细分为若干种类: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测验课等。综合课指在一节课中承担两种以上教学任务的课,还进一步提出了综合课的一般结构,按照顺序依次为: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
2)课的一般结构:
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7.教学组织策略、特点及主要类型。
教学组织是指有关教学内容应按何种方式组织、次序应如何排列以及具体教学活动应如何(即如何做出教学处方)的策略。
教学组织的特点有:
(1)集体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2)更加强调个别化教学和自学指导;
(3)分级教学的广泛运用和多种辅助形式相结合。
教学组织的类型有:
(1)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
(2)个别教学
个别教学是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班级授课制的一种辅助形式。
(3)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是指在按年龄编班或取消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按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
(4)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8.有效教学的内涵、特点与标准。
有效的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有效教学有五个特点:
1)引起学习者学习的动机;
2)明晰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3)基于学生的接受方式授课;
4)引导学习者投入学习过程;
5)指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有效教学的标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国内主要从基础性和发展性两个维度来进行限定。美国联邦教育部所属的“多元化与卓越化教育研究中心认为有效教学有五个标准:
1)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
2)发展学生语言 ;
3)教学生活化 ;
4)发展高级思维技巧;
5)对话式教学。
(二)理解
1.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教学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是直接而具体的,并在其个性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所表现。它作为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能够使学生的认识突破时间和空间以及个人直接经验的局限,从而扩大认识范围,赢得认识速度;它也可以使学生的政治思想、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它还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总之,教学对学生影响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在教学中,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都是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进行的,并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的。
因此,在现代教学中,要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首先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制订个性化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其次要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是自主发展的个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教学过程是学生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的过程。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活动是在有经验,受过专门的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掌握一定教学方法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3)教学需要及时巩固。
(4)教学过程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3.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1)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2)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直接经验的作用;
(3)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应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只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独立探索去积累经验,获取知识;二是只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积累知识而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系统讲授。
4.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实质教育派与形式教育派)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2)能力的发展又能有效的促进知识的掌握,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为他们进一步掌握知识创造了条件。
(3)要使知识的掌握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
学生的智力,只有在高度智力活动的教学活动中,即在启发式的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启发式教学是实现知识向智力转化的条件。
5.教学的教育性。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我不承认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同样,我也不承认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教学如果没有道德,教育只能是一种无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推动了手段的目的。”
学生在教学认识中,不仅仅是掌握各种科学知识,他们的各种情感、态度、价值观,他们的各种能力也在经历着变化发展。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3)贯彻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时必须的问题
在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二是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6.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规律。(教师中心说与学生中心说)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双方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缺一不可。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的关系。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2)学生是教学活动中具有能动性的主体
(3)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能动性相统一必须注意的问题
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有赖于教师自身的条件,即具备应有的知识和能力素质、品德及人格;另一方面,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还必须具备各种客观条件,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是否得到应有的,教师工作的条件是否得到基本的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依赖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学中既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又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使学生陷入盲目探索状态,只有教师、学生两方面互相配合,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7.有效教学的原则及理解。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①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要
②注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适切性
③差异教学与统一要求相结合
④指导学生自我组织学习
(2)以学科内容为载体
①明确教学目标
②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③控制教学难度与速度
④讲述清楚明了
⑤理论和实践结合
⑥学习时间最大化
(3)以融洽师生关系为基础
①尊重学生
②信任学生
③关爱学生
④有效交流
(4)以学生良好状态为保障
①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②与每一位学生进行个人的、积极的交流
③全程关注学生的学习
④采用合理的管理、监控、维持形式
(三)运用
1.教师应如何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只有做好备课工作,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和熟悉学生
(3)确定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师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
(1)学年教学计划;
(2)课题计划;
(3)课时计划(教案)。
2.如何组织学生复习。
为提高复习效果,复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复习要及时
(2)复习要讲究方法
①在期末复习全学期的功课时,采用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更好。
②在复习时,要把学过的知识总结成简缩而概括的记忆材料。
③复习方式要多样化。
④让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活动。
3.发展教学论、掌握学习论、范例教学论、最优化教学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1)发展教学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发展教学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前苏联的赞可夫和美国的布鲁纳。这种理论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赞可夫提出发展教学的五原则。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原则。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5)使全班同学(包括最差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布鲁纳的发展是指智力发展。他主张通过改变教材的质与运用发现教学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2掌握学习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掌握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布鲁姆。在布鲁姆看来任何人只要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就能完成任何学习课题,亦即“人人都能学习”。这种理论以掌握为学习目标,以教育目标分类学与形成性评价为基础,以即时反馈与矫正为保障,以充足的学习时间为条件,以班级授课制为形式进行教学,从做好教学准备与提高教学的质两个方面来保证教学效率,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
(3)范例教学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范例教学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克垃夫基和瓦根舍因。所谓范例就是指好的、特别清楚的、典型的例子,范例教学就是用这种例子去教学。范例教学就是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抽象出相关的范例,并通过这种范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其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三四五”,即“三个性”、“三个统一”、“四个阶段”、“五个分析”。“三个性”是指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三个统一”是指解决问题与系统学习的统一、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主体与客体(学生与教材)的统一;“四个阶段”是指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范例性地阐明“类”的阶段、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和范畴的阶段、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性经验与生活经验的阶段,即“个-类-规律-体验”四个阶段。“五个分析”是指基本原理分析、智力作用分析、未来意义分析、内容结构分析、内容特点分析。
4最优化教学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巴班斯基认为教学最优化就是从特定的标准出发,有科学根据地进行探索,选择并实施这种场合是最好的教学方案。具体做法分三步:1)选择经验。把所有导致过最佳结果的方案都找出来,并进行优化选择,形成一个最优的教学体系;2)优化。将这些经验上升到理论水平,揭示教学最优化的原理;3)还原。将这些最优化的经验还原到教学实践。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有两个标准:一是效果标准,即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获得的发展;二是时间标准。教师和学生遵守学校规定的课堂教学与家庭作业时间与定额。为了达到这两个标准,必须运用下述六项措施:1)综合规划并具体落实各项教学任务;2)依据教学大纲分出教学重点;3)选择合理的方法与手段;4)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实行区别教学;5)调查修改教学过程,提高活动效率;6)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时间消费的合理性。
4.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
(1)教学目标的制定策略
教学目标的制定策略具体分为学生现有背景分析策略、教学内容分析策略和教学目标的表述策略三个方面。分析学生一是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二是了解学生的起始能力;三是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教学内容分析一是建构教材内容的知识体系;二是确定知识点;三是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求做到: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的、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必须限定;规定学生达到的最低目标。
(2)教学实施策略
在教学实施前,应该考虑教师自身条件、教学条件的分析,以及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多媒体的选择五个要素。在实施教学中,教师要做两件事:1)引导学生参与教学;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了提供教学实施的效率要注意:1)重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2)发挥课堂上教师的主体作用;3)树立现代效率观。
(3)课堂管理策略
课堂管理策略的有效运用要注意如下一些基本问题:1)让学生知道教师随时随地知道他们的每一个行为;2)同时处理不同的事件;3)使分段教学活动的运作顺利进行;4)始终维持全体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5)营造生动活泼的多样化的教学情境;6)惩罚某一个学生时避免产生涟漪效应。

七、学校德育
(一)识记
1、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德育的意义
(1)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 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 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和保证。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6)自觉纪律教育
(7)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
(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2、德育过程本质、结构与基本矛盾;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育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的本质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通过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指教育过程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和各要素、各各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等。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3、德育原则概念、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德育的途径:
(1)教学
(2)课外、校外活动
(3)社会实践活动
(4)共青团、学生会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
(6)班主任工作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我爱我活动方式的总和。常用的德育方法有:
(1) 说理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这是一种坚持正面理论教育和正面思想引导,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促进道德发展的重要方法。
(2) 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3) 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4) 实际锻炼法: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
(5) 品德修养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6) 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二)理解
1、德育的目标确定依据、我国初级阶段中学的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确立的依据:
(1)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
我国初级阶段中学的德育目标
(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初步具有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优质服务等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有基本的民主与法制的观念,知法、守法。立志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积极参加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
(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能力。
高中阶段德育目标的总要求
(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形势,具有与祖国休戚与共的感情。有振兴中华、建设家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够把个人前途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进一步树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和改革开放的意识。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社会现象。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有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劳动观念,有良好的劳动习惯、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遵守公民道德,懂得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礼仪。
(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养成坚毅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对不良影响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思想品德的基本因素;思想品德形成基础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
①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②德育过程一般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具体实施。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①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
②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
③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斗争的过程。根据这一规律,要求教育者在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①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教育性活动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②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学校德育应在多方面影响中发挥主导作用,将多方面教育影响统一到教育目的上来,形成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促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①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②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③德育过程的长期、反复、渐进性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抓反复,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思想品德的形成基础
(1)个人特质
(2)家庭
(3)教育
(4)惩罚与奖励
(5)校风
(6)大众传媒和舆论
3、德育的基本原则: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讲明道德,疏导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相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②严格要求学生。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一股统一的教育力量,按照一致的培养目标和方向,统一教育的计划和步骤;
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学校应与家庭和社会的有关机构建立和保持联系,形成一定的制度,共同努力,来控制环境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③对学生进行教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一致。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这是进行德育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正确地因材施教的前提和基础;
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4.德育的组织形式:教学,团队、学生会及其活动特点、内容和形式,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特点、内容和形式,社会实践活动特点、内容和形式
(1)教学
(2)课外、校外活动的特点、内容和形式
课外、校外活动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课外、校外活动具有自愿性、灵活性与实践性等特点;
课外、校外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科活动、科技活动、文学艺术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和课外阅读活动等。
课外、校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三种,即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
(3)社会实践活动特点、内容和形式
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包括三种类型:一是社会生产劳动;二是社会宣传和服务活动;三是社会调查,包括参观、访问、考察等。
(4)团队、学生会及其活动特点、内容和形式
共青团活动的内容包括教育类活动、生产类活动、科技类活动、公益类活动、组织类活动、文娱类活动和体育类活动。学生会活动内容包括结合学生实际,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科技、文体、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
共青团活动的形式有团日活动和各种文体活动,其中团日活动是最有团味的活动。
(三)运用
1、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解德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
2、运用德育基本理论分析新时期德育教育中的新问题、新方法;
八、班主任工作
(一)识记
1、班集体概念、班级管理的功能和目的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班级管理的功能和目的: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习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2、班主任概念、班主任的地位作用和工作的意义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班主任的地位作用:
(1)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 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3) 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1)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
(2) 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
(3) 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中各任课教师的纽带;
(4) 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
5)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教育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二)理解
1、班集体的特征与发展阶段
班集体的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班集体的形成期;
(2)班集体的巩固期;
(3)班集体的成熟期;
2、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的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班主任领导方式: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4.班级管理内容
(1)班级组织建设;
(2)班级制度管理;
(3)班级教学管理;
(4)班级活动管理。
5、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内容与方法
(1)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了解学生的方法有:
①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包括记载学生各种情况的登记表、统计表和学生活动成果记录表等;
②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谈话、问卷、座谈等;
③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
(三)运用
1、运用所学班集体和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理论分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的程度低。
2、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解班集体及班主任基本理论和观点;
九、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
(一)识记
1、教育研究的内涵、性质、类型
(1)教育研究的内涵
教育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是指人们运用科学的方法探求教育事物的本质和性质,摸索和总结其教育规律,取得科学结论,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研究活动过程。
(2)教育研究的性质
教育研究具有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可验证性。
(3)教育研究的类型
①根据研究任务不同,教育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②根据方法上是否关心对象的数量变化,要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③描述性研究和干预性研究
2、教育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就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
定性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定性研究就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
定量研究是基于数字和量表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定量研究就是用数字和量表来描述现象。
3、教育改革含义、作用
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过程中源于社会政治及经济需求的宏观变革。
教育改革的作用表现为教育改革使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水平跃升,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受教育人数大幅加,教育体制和结构灵活多样。
(二)理解
1、教育研究发展趋势
(1)“科学――实证”取向教育研究的自身嬗变;
(2)人本主义取向教育研究的崛起;
(3)实践取向教育研究的复兴;
(4)整体、系统观取向的教育研究;
(5)未来取向的教育研究;
(6)跨学科取向的教育研究。
2、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1)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3、掌握教育研究中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方法和手段;掌握叙事、随笔等反思性、质性研究方法。
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盥洗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
教育随笔顾名思义,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的随笔、教学随笔,也可以说“教学心得”,主要是写教学中某一点体会的心得。它的主要特点是题目小,篇幅短,层次和结构比较简单,内容单纯,涉及面比较小,写作材料便于收集、整理和使用。
4、了解国外教育改革背景和趋势。
(1)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
(2)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提高教育质量;
(3)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4)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
(5)重视提高师资水平;
(6)教育公平渐成教育改革的主题。
5、理解国内教育改革的历史、现状和背景;了解国内近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具体进展情况。
(1)我国教育改革的历史与背景
(2)了解国内近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具体进展情况。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20007月至2001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日前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9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价值取向:
新一轮课改,直接关系到能否赋予基础教育乃至整个中国教育以应有的活力和持续发展的后劲。这次课改各门课程均呈现出强烈、共同的价值取向--体现对每一生命个体全面发展需求的深切关注和尊重。
   一、变课程的统一和求同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
   旧课程观过度偏重于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统一化要求,作为课程计划的被动执行者,教育缺乏灵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而作为课程目标的消极实施对象,学生更是置于一种毫无自主性和选择性的狭小的教学空间,双方互被课程工具化和功利化。有鉴于此,课改提出了一系列旨在鼓励课程生成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建设性教学策略。其中包括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富有个性地学习;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包括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驾驭知识的情感态度。
   二、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在传统课程高度封闭、工业流水线一般的课程进展中,教师从课程目标到课程材料均需依赖事先的规定而无任何修正的必要和可能。这样,因排斥课程动态中的非预期性和不可确定性因素而导致对课程主体(师生双方)的创造性能量的抑制。而今《纲要》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即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学生则要"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有可能使同一学科内容在不同课程主体参与和塑造下呈现出个性化的课程形态。在这种课程境界中,教师摆脱了课程计划和目标的执行人角色而创造性地引发学生潜智潜能的多向发散;学生则以生命体验的融入而激活课程内容和知识结构,并赢得对课程知识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建构。
   三、变课程内容和课程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
   课改前,教学的过程往往是重认知而轻育人,致使课程运作与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与学生情意要素和谐健康的发展相疏离。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要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促进学生个体的全方位发展。换言之,课程核心要从"文本课程"转向"体验课程",从静态的知识型转向动态的生命型,即从教科书、教学计划和大纲而转向师生对课程进展的真切体验,感受领悟这一心灵过程,而不能将""从课程上"剥离"出来。这样,最终学生摆脱了因把知识本身视作目的的这种"知识奴隶"的厄运而回归生命、回归自我、回归心灵,超越了从教师手中承受"知识"这种直观外在的线性关系而追求完整意义上的"人之发展"
(三)运用
1、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我国教育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2、能够运用各种教育研究方法开始教育科学研究。
注: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教育叙事和教育随笔。
第三部分 教育政策法规
一、教育政策法规基础知识
(一)识记
1.教育政策、教育法规的概念。
教育政策是政党和国家为实现教育目标、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教育方针、政策的统称。
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2.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的体系、类型、结构及特征。
我国教育政策的体系、类型、结构及特征
(1)我国教育政策的特征
①政治性与原则性
②目的性与可行性
③稳定性与阶段性
④合法性与权威性
⑤系统性与多功能性
(2)教育政策的类型
①根据政策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党的教育政策、国家的教育政策、社会团体的教育政策。
②根据政策内容与层次的不同,可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③从政策效力范围的角度,可分为全局性政策和区域性政策。
④从政策所起作用的角度,可分为鼓励性政策与限制性政策
(3)教育政策的体系结构
教育政策的体系结构,可从教育政策表现形式和纵横两个角度加以阐述:
A教育政策的表现形式
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①党的政策性文件
②国家的政策性文件
③党和国家机关联合制定发布的文件
④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教育问题的讲话、指示
B教育政策的纵横结构
①教育政策的纵向结构指依照教育政策的内在逻辑关系作出的纵向排列。如依照政策阶段性过程划分的长期教育政策、中期教育政策、短期教育政策和即时教育政策,依照政策空间系列划分的教育总政策、基本教育政策和一般教育政策。
②教育政策的横向结构是指不同领域的教育政策依横向并列关系加以排列形成的组合方式和秩序。从横向结构来说,教育政策可划分为:高等教育政策、普通教育政策、职业和成人教育政策以及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残疾人教育政策等。
我国教育法规的体系、类型、结构及特征。
(1)我国教育法规的基本特征
①遵循教育规律与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结合
②系统性与独立性相结合
③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④针对性与可行性相结合
⑤体现教育民主性与保障教育公共性
(2)教育法规的类型
①依据教育法规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还可以分为制定法、判例法和习惯法。我国现行的教育法规基本上都属于制定法、成文法之列。
②依据教育法规的效力等级和内容重要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或称之为基本法与单行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基本法。
③依据教育法规规定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在我国现行教育法规中,尚没有纯粹的程序法,通常是实体性内容与程序性内容同时出现在同一部教育法规中。
④根据教育法规的适用范围不同,可分为一般法和特殊法。
(3)教育法规的体系结构
A纵向结构
①《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
《宪法》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一切法律法规制定的依据。《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是我国教育立法的根本依据,是教育法规的最高层次,其他形式的教育法律、法规都不得与之相违背。
②教育基本法律
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律为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它对整个教育全局起宏观调控作用,或称为“教育宪法”“教育母法”。
③教育单行法律
教育单行法律一般是由人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定教育领域某一方面具体问题的规范性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对教育的相关规定等。
④教育行政法规
教育行政法规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依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善于教育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教师资格条例》等。
⑤地方性教育法规
⑥教育规章
包括部门教育规章和地方政府教育规章。
B横向结构
①教育基本法
②基础教育法
③高等教育法
④职业教育法
⑤成人教育或社会教育法
⑥学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
⑦教师法
⑧教育投入法或教育财政法
3.教育法律规范、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律适用、教育行政执法、教育法律责任、教育法律救济等教育法学基本概念。
教育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教育法律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教育法律适用简称教育司法,一般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运用教育法律、法规处理案件的诉讼活动。
教育行政执法即教育法规的执行,专指教育法律的执行。
教育法律责任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因实施了违反教育法的行为依法应承担的带有强调性的法律后果。
教育法律救济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
(二)理解
1.教育政策、法规在国家政策、法规体系中的地位;教育政策、法规的功能。
(1)教育政策在国家政策体系中的地位
①教育政策是国家政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②在现代国家的政策体系中,教育政策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
(2)教育法规在国家法规体系中的地位
①依法治国要求加强教育法规建设。
②完善教育法规体系是完善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
③加强教育法规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实践需要。
(3)教育政策、法规的功能
①保障功能
②规范功能
③制约功能
④管理功能
⑤激励功能
2.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价、调控与教育法规的制定、执行(适用)、监督等过程程序。
(1)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价、调控
A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
①确定教育政策议题
②明确教育政策目标
③设计教育政策方案
④选择教育政策
B教育政策的实施
实施途径
①通过党的报刊及其他宣传工具
②通过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在学校还包括教育工会、学生会、少先队等群众组织;
③通过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
④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着力增强执行者的政策意识,把政策偏差和政策失真现象控制在最低限度。
②创造性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政策
③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强化教育政策执行中的统筹协调
④加强对教育政策执行中的督导检查
⑤加强教育政策执行中的信息反馈和跟踪研究。
C教育政策评价、调控过程
①制定调控计划
②进行政策观察
③开展政策评价
④纠正政策偏差
⑤用好调控成果
(2)教育法规的制定、执行(适用)、监督等过程程序
A教育法规的制定程序
①教育法律草案的提出
②教育法律草案的审议
③教育法律的表决和通过
④教育法律的公布
B教育执法的原则和形式
教育执法应遵循以下原则:合法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公开性原则、权责统一原则、不停止执行原则、应急原则。
教育执法的形式分为教育行政许可、教育行政处罚、教育行政强调措施、教育行政强制执行和教育行政奖励五种形式。
C教育法规监督的内容
①合宪性监督
②合法性监督
③合理性监督
3.有关教育法律规范、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律适用、教育行政执法、教育司法、教育法律责任、教育法律救济等教育法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1)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与类别
A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
从逻辑结构上看,教育法律规范通常由法定条件、行为准则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
①法定条件
②行为准则
③法律后果
B教育法律规范的类别
①按照教育法律规范要求人们行为的性质,可以分为义务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
②按照法律规范表现的强制性程度,可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③按照法律规范的法律后果,可分为制裁性规范和奖励性规范
(2)教育法律关系
A教育法律关系的理解
①教育法律规范是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行为规则。
②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是以教育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只有适用教育法律规范调整的教育关系才能转化成为教育法律关系。
③教育法律关系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
B教育法律关系的分类
①依据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社会角色不同,可以分为教育内部的法律关系和教育外部的法律关系。
②依据主体之间关系的类型,可以区分为隶属型教育法律关系和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
③根据教育法律规范的职能,可以区分为调整性教育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教育法律关系。
C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者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会导致原有法律关系的变更。
D教育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法律事实是教育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
(3)教育法律适用的要求、基本原则
教育法律适用的要求有:公正准确、合法合理、及时高效。
教育法适用的基本原则:
①尊重事实、依法办案原则
②司法平等原则
③司法独立原则
(4)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归责要件及归责形式
教育法律责任有行政法律责任和民事法律责任两种形式。(P272)
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有四个:有损害事实;损害的行为必须违法;行为人有过错;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形式有:
①教育行政机关及其他国家机关
②教育行政机关及其他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③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学校、校长与教师
④就学学生
⑤家长或其他监护人
⑥其他负有遵守教育法义务的公民和法人。
(5)教育法律救济的作用及途径。
A教育法律救济的作用
①保护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②维护教育法律的权威
③促进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
④有利于推进教育法制建设
B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
①诉讼救济渠道
②行政救济渠道
③其他救济渠道
二、现行主要的教育政策及重要规定
(一)识记
1.《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5月)
2.《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2月13日印发)
3.《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1998年12月24日制定,国务院1999年1月13日批转)
4.《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5月29日)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年6月8日 教育部印发)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2日)
7.《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1994年8月23日 中共中央发布)
8.《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年9月20日 中共中央颁发)
9.《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2000年12月14日)
10.《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2月26日)等教育政策文献的名称、颁布时间及其与中学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政策规定。
(二)理解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教育政策文献的基本精神和它们对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意义。
(三)运用
能够运用上述教育政策文献的主要思想、观点及其有关的政策规定,分析小学教育中的政策问题案例。
三、现行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及重要规定
(一)识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教育的主要条款;
2.我国现行教育法律的的名称、颁布与开始施行的时间。
3.我国教育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关于教育方针、教育(办学)基本原则、公民受教育权、教育基本制度、学校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法律责任等方面的重要法律规定。(P331-334)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教育单行(专门)法律关于义务教育的制度、方针、领导与管理体制、实施主体与职责、学生、学校、教育教学、经费保障与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资格和任用、培养和培训、考核、待遇、奖励及法律责任等方面的重要法律规定。(P334-339)
5.《教师资格条例》关于教师资格的获得条件(P360)和撤销、丧失法定情形(P362)等规定。
  (二)理解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性质、地位和意义。
2.《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教育法律的相关内容及法律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相关法律的主要内容及其有关规定。
4.《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禁止使用童工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教育行政法规的主要内容及其有关小学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规定。
4.《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中学德育纲要》、《中学管理规程》、《中小学德育规程》、《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以及《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试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规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浙江省中小学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等教育规章和教育规范性文件的主要内容及其有关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规定。
(三)运用
1.能够识别不同的教育法规类型: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部门教育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等。
2.能够运用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及有关法律规定,判别现实中的教育违法现象,分析教育违法问题。
四、“依法执教”、预防常见违法行为(侵权)等方面的知识内容
(一)识记
1.“依法执教”的涵义
依法执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法制化和规范化。
2.依法执教的标准(或要求)。
(1)知法、懂法(前提);
(2)规范地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3)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师职责
(4)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坚决同违法行为做斗争。
3.教师侵权行为的涵义
教师侵权行为即指教师出于故意或由于过失而侵害他人(主要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
(二)理解
1.依法执教的意义。
(1)依法执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2)依法执教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
(3)依法执教是人民教师的必需。
2.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类型及表现特征
(1)侵犯学生受教育权
常见的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第一,侵犯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权。
第二,侵犯学生的入学权。
第三,侵犯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
第四,随意开除学生。
此外,还有侵犯学生上课学习的权利、侵犯学生受教育的选择权、侵犯学生升学复学方面的同等权利、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延误学生录取通知书的发放等。
(2)侵犯学生的人身权
第一,侵犯学生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这类侵害主要是由体罚或变相体罚,校舍、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不案例以及学校、教师的不作为侵权等造成的。
第二,侵犯学生的肖像权、名誉权
第三,侵犯学生的人格权
第四,侵犯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侵害学生人身自由的表现形式有:非法拘禁和限制学生、非法搜查学生、非法限制学生表达自由的权利等。
第五,侵犯学生的隐私权
表现形式有:故意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学生信件,披露、宣扬学生自身及家庭成员的资料,提供学生成绩的方式不适当等。
第六,性侵害
其中最主要的性侵害案件是强奸和猥亵儿童。
(3)侵犯学生财产权
教师侵犯学生财产权的表现形式有:损坏学生财物、非法没收学生物品、乱罚款、乱摊派、推销商品等。
(4)侵犯学生著作权
中小学生的作文也是作品,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文字作品。
(5)不作为违法侵权
其表现形式有:
第一,对学生身体状况关照不力。
第二,教师对生病或者受伤学生救护不力。
第三,在履行职责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
第四,学校活动组织失职。
第五,饮食安全事故。
第六,未及时向学生监护人履行告知义务。
3.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法律责任。
(1)一般来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违反教育法规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行为。构成此项违法责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主观上是“故意的”;第二,客观上要有“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后果。
二是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违法行为。
三是品德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违法行为。
(2)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凡有上述三种违法行为之一者,应按以下方式追究实施违法行为的教师本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第一,按现行教师管理权限,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教育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第二,教师有上述违法行为中的后两种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人民法院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对学校、其他教育机构和学生造成损害或损失的,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则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
4.预防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必要措施。
(1)建立完善的教育法规体系;
我国已经形成《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以及各级政府颁布的有关教育的行政法规等教育法规体系。同时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两者为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
(2)建立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
(3)建立全面的教育法律监督机制;
(4)增强法制观念,宣传、普及教育法规;
(5)加强学校的规范管理;
(6)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
(7)加强学生对自己法定权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8)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三)运用
能够按照“依法执教”标准(或要求),进行案例分析,判别现实中的教师违法现象和侵权行为,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能提出必要的预防措施。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5-10 18:47 , Processed in 0.307838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