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381|回复: 0

[习题] 2015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6 09: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1.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论演说的教育》,其作者者者是 (B )
  A.柏拉图 B.昆体良 C.夸美纽斯 D.苏格拉底
  2,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C )
  A.《教育论》 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3"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B ) A.洛克  B.杜威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A )  A.课堂教学 B.个别教学 C.小组教学 D.现场教学
  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B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戌癸丑学制
  6.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主张体现了 (B )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7.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 (C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制度 D.民族文化传统
  8.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一定有教育,这说明教育具有 (C )
  A历史性 B.阶级性 C.永恒性 D.继承性
  9.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 (D )
  A.基本规律 B.基本方法 C.基本途径 D.基本要求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备课 B.上课 C.个别辅导 D.布置作业
  11"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对应 (C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2.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哪个环节? (B )
  A.开端 B.中间 C.终端 D.外部
  13.识记过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是 (B )
  A.暂时遗忘 B.永久遗忘 C.干扰遗忘 D.逆向遗忘
  14"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是 (C ) A.知觉 B.嗅觉 C.嗅觉适应 D.嗅觉感受性
  15.下列哪个选项是影响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 (D )
  A.线条透视 B.空气透视 C.运动视差 D.视轴辐合
  16.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B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紧张性与集中性 D.紧张性与选择性
  17"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是 (D )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 (A )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19.个人同时面临两种有意义的活动目标,二选一的冲突是 (A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20.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 (C )
  A.无条件反射 B.本能的行为 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1B 2C 3B 4A 5B 6B 7C 8C 9D 10B 
  11C 12B 13B 14C 15D 16B 17D 18A 19A 20C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社会学  D.教育经济学

  3.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  )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4.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  )

  A.美育  B.劳动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D.美育、劳动教育

  5.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  ) A.目的  B.内容  C.方法  D.功能

  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A.演示法  B.练习法  C.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

  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 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9.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0."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1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1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3.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实践活动影响

  14.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  ) A.交感神经  B.副交感神经  C.中枢神经  D.周围神经

  15.有预定目的,用专门方法的识记是(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16.长系列的材料,中间部分记忆的效果差,两端效果好,这是由于中间部分要受哪种抑制干扰?(  )

  A.前摄  B.倒摄  C.单一  D.双重

  17.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A.动力系统  B.自然前提  C.心理基础  D.核心成分

  18.年龄智商的公式是(  ) A.IQ=MA/CA×100%  B.IQ=CA/MA×100%  C.IQ=MA/CA×100  D.IQ=CA/MA×100

  19.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  ) A.兴趣  B.需要  C.动机  D.理想

  20.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  )

  A.现实与人  B.人与人  C.现实与人的需要  D.生理与心理需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空1分,共3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____________相结合。

  22.我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大体分为官学和______两种。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思想是______教育和骑士教育。

  23.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____________

  24.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______。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或课堂教学)。

  25.课的类型大致分为______课和______课两大类。

  26.教学是__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7.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的主要表现是自觉性、____________

  28.三结合教育一般是指学校、____________的三结合教育。

  29.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______。班主任有效地进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______

  30.人最原始(或基本)的情绪有快乐、____________和恐惧。

  31.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____________和想象。

  32.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____________

  3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主要有生理、安全、社交、____________等五个层次。

  34.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一般包括____________两个阶段。

  35.直接兴趣与引起______注意有密切关系;间接兴趣与引起______注意有密切关系。

  36.成败归因的两个维度是______,四个方面因素是能力、______、运气和______

  37.自由联想与____________治疗的基本方法。

  38.原型内化的教学要求之一是活动在言语水平上先______,以后再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39~46每小题6分,共48分。

  39.说明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40.教师如何备好课?

  41.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有哪些知识素养?

  42.德育的任务有哪些?

  43.人的思维分哪些种类?

  44.学生良好兴趣品质应具备哪些特点?

  45.韦氏智力测验的言语分量表、操作分量表包括哪些项目成分?

  46.知觉有哪些基本特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题13分,共26分。

  47.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48.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5-13 21:23 , Processed in 0.406277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