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观念八理论)
一、现代教育观 :
(一)现代教育的特征:当代世界, 政治民主化、工业现代化、社会主义成为强大潮流。科技改变世界,教育成为国家追赶现代化的法宝。教育在数量上扩张,观念上変化。具体表现为教育全民化、民主化、终身化、多元化、电子技术化。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幼、义、职、高、历、世。
1. 学前教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系统并与小学衔接; 2. 普及初等、中等义务教育並延长其年限; 3.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並重,互相渗透; 4. 高等教育的类型、内容、入学目的、考试评价日益多样化、大众化; 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 教育制度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国际交流。
二、义务教育观:
(一)概念:义务教育是指国家立法规定的适苓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強制性国民教育。它是現代文明的标志,是国家教育机会均等的民主国家的基础和工具。
(二)我国义务教育和法律: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新中国第一次立法实行初中和小学的义务教育。法律规定在办学经费上,由政府予以保证。并规定了政府对教育拨款的“双增长”:“ 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三)义务教育的开始实行有三点意义: 1。为普及教育开辟了道路;2。加強了教育的基础;3。保障了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四)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地方政府沒有真正按法律规定执行。我国的教育经费占 GDP的比例多年来一直低于世界各国平均数(4%)。“双增长” 并未在我国政府实践中切实执行。进入新世记后仍有二千万儿童失学缀学。至今全面的义务教育在我国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三、素质教育观:(两全一新一能)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反对只注重少数儿童的发展,反对剝夺大多數儿童受教权利的 “应试教育”“精英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反对 “智育第一”。
(三)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和实践能力教育。创新精神不仅是智力特征,而且是人格特征和心理倾向,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和环境的应変能力。是否重视创新精神,这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
(现今教育实践中,推行素质教育受到既得利益集团及陈腐教育观念的阻挠。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尚任重道远)。
四、学生观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 1)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2)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二 .、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了世界各国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岐视原则”。
三、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定位: A是国家公民;B是未成年公民;C是正在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四、少年儿童的具体法律权利: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公正评价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
五、 教师观
一、教师职业性质与特点
(一)教师职业性质:职业是专门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是教育者。
(二)教师职业特点: 6种角色集于一体——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父母与朋友、研究者。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资格标准:
(一) 专业知识素养:精通所 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熟悉学科知识的结构及各部联系;了解相关知识与学科发展动向、新研究成果、学科思惟方式和方法论。这些知识是教师安身立命的基础。
(二)文化素养:教师教书教做人教学习教做亊教健体,还必须有广博的各学科文化俢养。举凡天文 地理;古今中外;人情心性;世亊社会;万物変化;未来发展;都要有所涉猎,略知一二。
(三)教师职业素质: 1敬业——热爱教育与学生,关心尊重信任并严格要求学生;2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新时代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3教育理论——熟知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学;懂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个性及品德形成规律、教育方法等;4教育能力——加工处理知识、传知培人的语言及管理能力;5研究能力。
三、教师人格特征
(一)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二)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三)心胸开阔兼容并包。
六、教学理论
1. 简述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进步主义”学说
1 ).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与学习是生活经验的改造与重组,
2 ).主张“在做中学”, 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学习主要不是“靜听” 而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
3). 教学的任务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惟,使他们掌握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杜威对赫尔巴特传统理论“教育目的外铄论”的批判。
4). 杜威反对赫尔巴特 “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 的传统教育理论,提出教育教学“以儿童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生活经验为中心”的新“三中心” 教育理论。
5). 提出“情境(教师提示迂到的困难)——问题(学生思考需解决的关键)——假说(学生讨论提出解决办法或方案)——验证(讨论或操作以证明方案可行)——结论(教师总结明确知识)” 的“五步教学法”。
2.. 科学的教学过程的特点是: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3. 小学教学的教学原则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实际原则。
4. 当前小学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谈话、讨论、演示、練习。
5. 一节综合课的结构是: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
6.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1)上课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2)上课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3)教学中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4)恰当的教学方法:(5)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规范清淅的板书;(6)严密组织好教学活动进程:(7)布置课外作业。
7. 小学语、数、美六年所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 语文大纲缩写:拼识读写
* 学会汉语拼音和普通话;会查字典。了解三千汉字的音形义,写字端正行款整齐。爱读少儿书报,朗读流利,默读较快。会写见闻感受,会用标点苻号,勤于动笔。六年背诵诗文150篇。阅读150万字。
2. 数学大纲缩写:数形思探
* 整、小、分、百分数和比例的基础知识及四则运算;会解应用题。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统计的初步知识。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测,学会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观察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探索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美育大纲缩写:审愛表创
引导学生发现和认识艺术美、自然美、生活美;增进审美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使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享受美,热爱美;美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美的素质; 培养学生在教学和生活中学会表现美的技能,再现美的情境;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8. 什么是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无论运用哪一种方法,都应以启发式来指导。它的实质和要点是:教学从一开始就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愿意学;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和練习操作;練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有所提高。这三条也是衡量教学优劣的简易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