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
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
:了解和研究学生 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C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统一各方面教育力量
2.
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文件时 ( )
A
:教学大纲 B:教学计划 C:课程 D:教材
3.
不再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指定自考参数书、布置作业,并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
:个别教学制 B:道尔顿制
C
:分组教学制 D:设计教学法
4.
皮亚杰所划分的认知阶段中。11~15岁属于 ( )
A
:感知运算阶段0-2 B:前运算阶段2-7
C
:具体运算阶段7-11 D:形式运算阶段11-15
5.
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是 ( )
A
:迁移 B:技能 C:态度 D:心向
6.
通过列提纲或利用图形整合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是
( )
A
: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7.
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为 ( )
A
:强迫性 B:焦虑性 C:恐惧性 D:抑郁症
8.
教师职业劳动过程具有 ( )
A
:历史继承性 B:时代同步性
C
:艺术创造性 D:未来发展性
9.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 )
A
:忠于职守 B:全心全意为人名服务
C
:集体主义 D: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10.
《教师资格条例》属于 ( )
A
: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法律
D
: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法规
11.
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 )
A
:英国 B:德国 C:法国 D::日本
12.
教学技能属于 ( )
A
:交际技能 B:操作技能
C
:心智技能 D:言语技能
13.
教师在对教具和实验进行演示操作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必须 ( )
A
:讲解操作要领 B:讲解相关的书本知识
C
:指导学生观察 D:激发学生的兴趣
14.
预防问题行为的关键是 ( )
A
: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 B:建设优良的校风与班风
C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D:改善学生的人际环境
15.
学生管理的终极目的是 ( )
A
:学业成功 B:人性完善 C:适应社会 D:身心健康
16.
教学方法现代化最为明显的标志是 ( )
A
:自动教学机 B:程序教学机器
C
:电影和电视 D:计算机辅助教学
17.
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是 ( )
A
:教学方法 B:教学内容 C:教学目标 D:教学评价
18.
情境教学法的首倡者是 ( )
A
:刘京海 B:李吉林 C:邱学华 D:倪谷音
19.
汇集学生作品样本,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的教学评价方法教 ( )
A
:档案评价法 B:专题作业法
C
:测验法 D:实验法
20.
当前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是 ( )
A
:选拔适合于教的学生 B:培养拔尖人才
C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D: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
二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
2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1.
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 ( ABD )
A:
对学生的研究 B:对社会的研究 C:对教育目的的研究
D
:对学科的研究 E:对教法的研究
2.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得外部条件有 ( ABC )
A
:家庭教养方式 B:社会风气 C:同伴群体
D
:态度定势 E:道德认可
3.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是 (ABCDE)
A
: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
B
: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C
: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D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
E
:教师职业道德影响广泛性和深远性
4.
教育政策的特点具有 ( ABCD )
A
:政治性 B:可行性 C:原则性 D:权威性 E:战略性
5.
依照顺序,教学技能训练的分解原则要求 (BCD )
A
:将教学技能体系分解成单一的教学技能逐一训练
B
:由简到繁掌握基本动作
C
:把基本动作联合成简单的技能操作
D
:把若干简单的技能合成完整的技能教学
E
:把若干单一的教学技能还原成教学技能
6.
属于口语表达修饰要素的有 ( BCD )
A
:语音 B:语速 C:声调
D
:节奏 E:词汇
7.
班级常规管理建立的检查监督系统,包括以下检查监督方式 (ABCDE )
A
:自检 B互检 C:班干部检查
D
:班集体检查 E:班主任抽检
8.
品性问题行为特点有 (ACDE )
A
:外显性 B:内隐性 C:直接指向性
D
:破坏性 E:叛逆性
9.
在中文、外语、历史等文科课程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有 (BCE)
A
:演示法 B:讲演法 C:讲述法
D
:实验法 E:讲读法
10.
新授课不可缺少的因素是 (ABCDE)
A
:组织教学 B:检查复习 C:学习新的教材
D
:巩固新教材 E:布置课外作业
三 判断题(本题共
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判断下列命题正误,请将正确的再题后的括号内大
“√”号,错误的打“×”号
1.
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叫锻炼法。 ( F)
2.
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 T )
3.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 (F )
4.
循序渐进原则就是指教学要求按照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去进行。 ( F )
5.
学习是有反复经验引起的,但学习引起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时暂时的。 ( F )
6.
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T )
7.
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是由于某种高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 F )
8.
教师的幸福记时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感受到或意识到自己教育理想和目标的实现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 T )
9.
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职业的最基本活动。 ( T )
10.
后定法的法律效力优于前定法的法律效力。 ( T )
11.
损害的发生不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 ( F )
12.
作业分析技能是一种教学反馈技能。 ( T )
13.
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的方法是,列出每个知识点,并确定每个知识点达标的要求。( T )
14.
马克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教师集体”。 ( F )
15.
《团章》规定,团员在30人以上的单位,可以建立总支部。 ( T )
16.
传授新知识的问答法是以学生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为前提条件的。 ( T )
17.
各种教学方法既有启发性质,又有注入性质。 ( T )
18.
尝试教学的方法特点是教师先讲解然后学生尝试练习。 ( F )
19.
目标教学时依据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析”。 ( T )
20.
按评价的方式,教学评价方法科分布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 F )
四、简答题(本题共
6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
简述高中德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1.
答案要点:
①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与祖国休戚与共的感情;振兴中华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市场经济的观念、意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2分)
②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和交往礼仪。(
2分)
③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2分)
2.
现代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2.
答案要点:
①发展性或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1.5分)
②主体性或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1.5分)
③完整性或学生的身心必须得到的全面的发展。(
1.5分)
④个性化或者差异性或学生是具有个人不同兴趣、爱好、追求、品格的人。(
1.5分)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促进迁移?
3.
答案要点:
①精选教材;(
1.5分)
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1.5分)
③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1.5分)
④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1.5分)
4.
高创造者具有哪些个性特征?
4.
答案要点:
①遇有幽默感;(
1分)
②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1分)
③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1分)
④喜欢幻想;(
1分)
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1分)
⑥具有独立性。(
1分)
5.
教师应如何发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
5
答案要点:
①
发掘教材知识和智力教育因素;(1.5分)
②
发掘教材情意教育因素。(1.5分)
③
发掘教材技能教育因素。(1.5分)
④
发掘教材思想教育因素。(1.5分)
6.
惩罚的负效应有哪些?
6.
答案要点:
① 过多的惩罚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导致退缩、逃避及说谎行为的发生。(
1分)
② 过多的惩罚会使学生把避免惩罚行为的目的,为逃避惩罚而养成虚伪的不良性格。(
1分)
③ 过多的惩罚会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师生关系的对立。(
1分
④ 不恰当的惩罚会降低学生的内在惩罚机制(
1分)
⑤ 不恰当的惩罚会使学生产生压抑心理,从而妨碍智力及创造力的健康发展。(
2分)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
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
、张老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某高级中学任教。通过多年的努力,他讲课深入浅出,生动形象,效果很好。他为人正直,工作认真,他看到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就非常生气,经常采取不许进教室,甚至罚站、罚跑步,有时还训斥家长,要求家长采用严厉手段管教。校长多次做他的工作,但他不以为然。试运用所学习得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张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1.
答案要点:
① 张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
2分)
② 张老师违背了依法执教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
2分)
③ 张老师违背了尊重家长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
2分)
④ 张老师违背了热爱学生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
2分)
2
、某校学生甲和乙因贪玩上网,上学迟到了半个小时。班主任老师非常生气,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责令他们写检查,不准进教室上课。俩个学生陈王老师不注意跑到学校附近洗澡,结果学生甲溺水而死。请问:王老师应负什么法律责任?说明理由。
2.
答案要点:
王老师应负行政和民事法律责任(2分)王老师对学生批评教育是应该的。(1分)但擅自决定学生听课,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属违法行为。(1分)王老师的行为是导致学生甲死亡的一个条件,应负一定的法律责任。(2分)但王老师的行为并未构成犯罪,其行为不是导致学生甲死亡的必然原因,因此不负刑事责任。(2分)
六、 论述题(本题共
3题,第1、2小题每小题13分,第 3小题12分,共38分)
1
、对照传统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区别,分析制度化教育的弊端。
2
、试结合实际论述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3.
为什么教育 要以人为本?你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六 论述题
1.
答案要点:
①网络教育一方面指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中,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另一方面指在网络上的构建
“网络学校”。(2分)
②区别。形式上:传统学校教育是
“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选择上: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年龄上:传统学校教育是较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段教育”,而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者是“无年龄段教育”;时空上:传统学校教育存在时空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6分)
③制度化教育的弊端。
划一性:制度化教育通过统一的课程、固定的教材、同步的进度、相同的评价,对学生进行成批加工。(
3分)
封闭性:制度化教育依据自身的规范,形成对其他系统、其他过程的封闭。(
2分)
(只答要点,没有论述扣
3分)
2
,答案要点:
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4分)
正确运用变式;(
3分)
科学地进行比较;(
3分)
启发学生自觉概括。(
3分)
(只答要点,没有论述扣
5分)
3.
答案要点:
①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或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3分)
②教育活动的顺序进行和卓越有成效,必须建立在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基础之上。(
3分)
③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些内容不要求都涉及到,允许就某一点或举例说明,只要论述合理即可)(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