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569|回复: 0

[体育] 《体育与保健》说课稿范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0 10: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教材内容:1、投掷:投准   2、跑:变向跑(沿圆圈快跑)

二、教材分析
    根据指导纲要要求,初二第一学期共安排了五次投掷课,第一课次是投准,轻物投击目标;第二课次是原地和转体掷实心球的掷远练习;第三课次是投击空中目标、上步推铅球;第四课次是上步推铅球;第五课次是铅球投远考核。这样的安排符合了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循序渐进原则。本课学习的是第一课次的内容投准,即轻物投击目标。投掷物抛射得既远又准是投掷动作的具体目标,只有兼顾准而远,投掷才有意义。投准在小学时已出现过,学生已学过几种投准方法。这一教材在中学段各年级都有安排,但出现的次数不多,本学期仅出现一次。本课选用自制沙包作为练习器材,将以前所学的动作,结合本课的要求进行综合练习。投准是投掷中最基本的抛掷动作,主要锻炼上肢、肩背肌肉韧带、发展力量素质和协调性,在投掷过程中,不仅要用手臂的力量,还要用两脚蹬地的力量和身体各部分肌肉的力量,特别是腰腹力量。所以本课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是让学生提高投掷的准确性,做到协调用力;重视培养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通过练习,在已学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投掷能力,增加体质,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步解决和提高控制投掷的力量和出手角度这一技术难点。
    第二个内容是学习变向跑:沿圆圈快跑,根据指导纲要规定,变向跑在本学期只安排了一个课次。变向跑要在跑进中改变行进方向,当跑速较慢时,变向跑是轻而易举的。但在快速的跑进中改变跑向,尤其是幅度较大的变向,是比较困难的。它需要有较强的控制身体、调整速度和判断的能力。因而,变向跑既有快速跑的特点和作用,又有培养学生动作灵敏的特殊价值。本课既是初一往返跑和变向追逐跑的延续,又为今后弯道跑教学打下基础、作准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运用启发性教学和通过学生反复练习,向学生讲解变向跑的技术要求,从而使他们理解这些知识,达到本课教学的认知目标。
   把这两项内容安排在同一课次,一是根据身体全面发展的原则。既有上肢为主的练习,也有下肢为主的练习,既有发展力量的练习,又有发展灵敏、速度的练习,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得到全面、协调的锻炼和发展。二是依据合理安排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原则,结合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将运动强度较小的投掷安排在基本部分的第一个内容,而运动强度相对较大的变向跑安排在第二个内容,又结合学生心理活动起伏变化的规律,在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时,学习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在意志力较强的时候提高运动强度进行锻炼,这样的安排,也是经过全面分析后得出的。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奉化市锦屏中学初二实验班学生

,共40人,男、女各一半,该班学生各方面素质普遍较好,但也存在着个别差异,班风很好,同学间团结互助,有较强的凝聚力。学生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上进心强,平时活泼、好动,心理素质较好。

四、教学目标
  根据上面的教材分析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一)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投掷的基本技术原理和变向跑的技术要求,明确投掷的目的是发展力量和协调性,跑的目的是提高灵敏度、发展速度。
(二)技能目标:初步学会合理的投掷动作,进行器械投准的方法。学会变向跑的技术动作,掌握好适当的身体倾斜角度和合理的摆臂方法。发展学生速度、灵敏、柔韧、协调等素质。
(三)情感目标:通过投掷和变向跑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勇于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

五、教学过程
这是本课的组织队形示意图。

ÖÖÖÖÖÖÖÖÖÖ
ÖÖÖÖÖÖÖÖÖÖ
ÖÖÖÖÖÖÖÖÖÖ
ÖÖÖÖÖÖÖÖÖÖ


(开始部分)四列横队





(准备、基本部分)圆圈队形





(结束部分)


  根据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将本课分为四部分:开始部分时间安排4',准备部分时间安排7',基本部分安排30'和结束部分时间安排4'
  开始部分两个内容:一是组织教学所需的常规内容,主要是迅速地把学生组织起来,使学生明确课的内容和目的。二是队列练习,队列的内容是蹲下及起立。它既是大纲规定的学习内容,又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振奋学生的精神。后面安排的反应练习弹钢琴,既是对队列练习效果的检验,又能提高学生练习兴趣,为以下的教学作好准备。开始部分组织为四列横队,要求学生精神饱满,步调一致,反应迅速。
  准备部分包括游戏组点着地和配乐韵律操。把
平时枯燥的跑步活动寓于游戏活动之中,把机械的徒手操配上音乐,乐与律的结合,造成艺术的氛围,给以美的感受。这样安排一是旨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二是使学生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从相对较低水平逐渐调动起来,为人体进入工作状态作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如在组点着地游戏中,通过学生组点的不同方式,教师通过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统计评比,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在游戏过程中练习了反应能力。准备操编排了肩部运动、体侧运动等五节配乐韵律操,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边跟着做的形式,随着音乐的节奏,一气完成。在直径20米的圆周上,要求学生游戏时能快速作出反应,组对着地点,配乐韵律操的动作要求准确、到位、协调。
  基本部分第一个内容是投准,时间安排16'。投准与一般的投掷有所不同,一般的投掷重点是正确的用力顺序,难点是协调用力,而投准的重点是投掷的准确性,难点是控制投掷的力量和出手角度,为了解决这一重难点,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步骤:
  (一)将投掷物上抛接住练习。采用多种方法将投掷物上抛接住练习,既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又发展学生上肢力量,最后采用自创动作上抛接住练习,既能发展学生积极思维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学生练习对地投。体会正确的挥臂、鞭打动作,为以下的教学作好准备。
  (三)将投掷物投中地上小圈练习,练习时距离由近及远,目的是使学生控制投的力量和出手角度,从而提高投掷的准确性。对较远目标的投准,用正面投的方法难以击到目标,需要用侧向投掷的方法。因为侧向投可以把投掷物置在远离出手点的身后,这样,在迅速用力投掷时,工作距离长了,投掷出手的速度更大,投掷距离更远。
  (四)将投掷物投中目标练习,根据学生练习情况,适当调整投准的距离。让学生自选投准的方法,在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基础上,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适当进行引导,在提高趣味的同时,又紧扣教学重点。最后分组进行投准比赛,采用比赛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练习的效果,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组织均为直径20米、22米的两个同心圆上,看上去既有视觉形状上的美感,又便于教师集中观察,教学指导。第二个内容就在这紧张、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体现出了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
  基本部分第二个内容,是变向跑:沿圆圈快跑,时间安排14'。该内容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合理的身体倾斜角度和正确的摆臂动作。难点是控制重心,克服离心力。初二学生往往不明确身体重心在圆圈快跑时的作用,从而导致各种错误动作。以下的教学手段,就是围绕这样的一个重点、难点展开,根据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原则,一步一步进行的。
  (一)原地练习沿圆圈跑时身体倾斜和手臂摆动的练习。依据学生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由易到难进行练习,先在原地体会正确的动作要领,再通过讲解,掌握圆圈跑控制离心力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
  (二)逆时针方向跑练习。依据顺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安排了从原地练习过渡到逆时针方向跑进的教学顺序,是为了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这样的安排不仅对掌握技术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对发展跑所必需的身体素质也有重要意义。
  (三)顺时针方向跑动练习。为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训练学生控制身体的能力,故安排了顺时针方向跑动这一练习方法。
  (四)沿圆圈快跑接力。由于学生不随意注意占优势,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运用接力跑竞赛游戏,来检查学生圆圈跑技术的掌握情况,并以此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快速奔跑能力。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自由组织交接棒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再根据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同时寓思想教育于竞赛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关心他人,自觉锻炼习惯。
   以上各个练习的采用意在充分体现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力求采用多种练习手段的教学原则。组织均为直径20米和22米的两个同心圆上。要求学生在练习时能集中注意力,相互配合默契,且能跑得快。
  最后结束部分用配舞蹈《幸福拍手歌》进行放松,第一遍原地踏步加击掌,第二遍原地跑跳步加拍肩,第三遍行进间跑跳步加跺脚,第四遍原地跑跳步加甩臂。多样化的练习安排,既提高了学生的趣味性,同时起到放松上、下肢作用,使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得到放松,在进行美的教育的同时,又一次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之后,作课堂小结,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达到鼓励学生和继续提高的目的。然后布置器材收回,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爱护集体财产的习惯。最后师生道别,再次拉近师生距离,养成文明礼貌习惯。组织直径为13米的圆。要求学生在放松时做到轻松、快乐,听讲时认真。

六、预计课的效果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投准完成率在85%左右,沿圆圈快跑能基本掌握正确动作要领。
   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35%左右,最高心率大概出现在38--40',为150--160/分,平均心率达到120--130/分。

七、场地器材
   场地:400米田径场草坪;
   器材:自制沙包每人一只,拨河绳一根,气球四只,录音机一台,录音带一盒。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29 08:35 , Processed in 0.371317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