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445|回复: 0

[地理] 地理学科教案典型案例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4 12: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地理学科内容特点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学科。它有两个特点:综合性和地域性。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初中地理学习内容从所选的区域实际出发,不要求面面俱到;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课与选修课组成。将教学目标融入教学活动之中,以活动带知识和技能,将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揉合在一起;从地理环境问题和学生的体验入手,重视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实践能力;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主线,着力培养学生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地理学科教学特点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突出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
  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强调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运用多种素材等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2.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
  选择地理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学校条件,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实,增强地理学习能力。提倡探究式学习,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3.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地理教学的开放性,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观点、对问题展开辩论,鼓励和尊重学生对所学地理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如野外考察,增强学生地理实践的能力。
4.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
   教师应重视利用地理图像,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逐步发展学生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在有条件的地方,教师要积极利用网络中的地理信息资源、电子地图和信息技术优化地理教学。在条件尚不具备的地方,以教科书中的地理图像、地图册为主,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以及采用访谈、调查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会从多种途径获取需要的地理信息,并学会应用。
三、地理学科教案及评析
    (一)初中阶段
  【课题】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陆地和海洋的名称与分布特点,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的理解。通过对海陆位置的认识与学习,形成正确的海陆分布观。能运用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等概念,正确指认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地图和地球仪判断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与分布,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在地球上的分布。通过共同观察与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难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读图,开展同桌、小组互相讨论与检查,活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氛围,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课文让学生综合历史、文学等知识学习地理,促进了各学科间的综合联系。
  【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位置。
【教学难点】大陆、大洲、岛屿、海峡等的概念。
  【教学准备】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原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认为,从太空看去,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的“水球”,为什么呢?
[投影显示]《世界海陆分布》图
(教师板书: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
?【点评】以宇航员加加林的话导入,引起学生兴趣,进而进入到地球上海陆面积的比例思考。
  二、讲授新课
[投影显示]《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例示意图》
 [教师提问](1)陆地和海洋的面积哪个大?(2)估算一下陆地和海洋分别占地球总面积的比例。学生观察、回答并请学生评判。
(教师板书:二、世界海陆分布)
[教师讲解]地球上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连成一片,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块。地球表面是以海洋为主体,海洋是生命物质的起源地,陆地是人类生息的繁衍地。
(教师板书:1、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教师提问]读图对比:“世界海陆分布图”、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
(教师板书:2、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
[教师讲解]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北极地区几乎是一片海洋,南极地区却是一块陆地。
【点评】通过读图让学生得出结论,地球上实际以水体为主,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地图的感觉很直观,可以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投影显示]读“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图
(板书 三、七大洲和四大洋)
[教师提问]未被海水淹没的这样大块的陆地,我们称它什么?
[学生回答](读图)大陆
(板书:1、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的概念)
[教师提问]这块面积较小的,四周被水包围的陆地称什么?它一般都散布在哪里?
[学生回答](读图)岛屿
[教师讲解]三面临水、一面与大陆连接的陆地称半岛。
[教师提问]你知道哪些岛屿或者半岛的名称?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上寻找岛屿和半岛。 [教师讲解]请同学们课外去查查世界最大的半岛、最大的岛屿是哪一个。
     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如琼州海峡,连接北部湾与南海北部。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大洲与大陆的区别吗?
[教师讲解]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大洲。
【点评】学生结合地图,自学课本上“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地理概念本来是很抽象的东西,而结合着地图学生会更直观的理解,地图在这里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投影显示](读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
[教师提问]地球上共有几个大洲?
[学生回答]七大洲
学生看图回答七大洲的名称。教师用多媒体在空白的《世界地图》上,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现名称。
(板书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教师提问]七大洲中,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哪些?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哪些?
[学生回答]学生阅读《东西两半球》图并回答。亚洲、欧洲、大洋州、非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南美洲、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教师提问]南极洲呢?学生观察讨论。
[教师提问]除南极洲外,哪些大洲的位置是两两对应的?
[学生回答]学生观察一一分析得出:南美洲与北美洲是对应的,亚洲和大洋洲相对应,欧洲与非洲相对应。
[教师提问]赤道横穿哪几个洲的大陆?哪几个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哪几个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
[学生回答]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大陆;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非洲、亚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州大部分在南半球。
[教师提问]谁能说一说亚洲的位置?
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从亚洲所在半球、纬度位置等方面进行描述。
[教师提问]你们会按照上述描述亚洲的方式,描述其他各大洲大洋的位置特征吗?
学生仿照前面的方法进行描述,以掌握各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
[教师提问]读“东、西半球图”找出四大洋的名称与位置。比一比、认一认,看谁能准确、快速地说出。教师辅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四大洋的名称、相对位置。
【点评】通过师生活动、学生互动,了解七大洲、四大洋在地球上的位置与大小,给予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形成教学问题场与教学情景场的叠加。
[教师讲解]同学们了解了七大洲,现在了解大洲的分界线。
[投影显示]“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和“东、西半球图”,掌握下面几条洲际分界线。亚、欧洲分界线,亚、非洲分界线,南、北美洲分界线。
  (板书:3、大陆上的洲际分界线)
[教师小结]
    先由学生归纳小结本节内容,在学生小结的同时,教师用多媒体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条理清晰地展示出来。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
二、世界海陆分布
1、 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 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
三、七大洲和四大洋
1、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的概念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3、大陆上的洲际分界线
【专家点评】
1、本课从知识点来看,难度不是太大,且学生对七大洲、四大洋知识已在生活中或
各种媒体中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系统地学习新知识。
2、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互动、师生互动、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
表现性,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引导学生要学以致用,并在课外拓展知识,锻炼自学与整理资料的能力,养成终
身学习的习惯。
  4、本节课教师用问题情境方式处理,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思索,尤其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更使情景交融,达到理解深化的意图。不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设置是否有利,是否有更好的方式?比如对于海峡及其重要作用的认识,还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展示,通过海峡在军事上、交通上、商业上、历史上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理解其重要战略地位。
(二)高中学段
【课题】《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水圈的概念和各种水体存在形式及所占比重;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及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水圈的概念、组成、特征与意义
  2、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教学难点】 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准备】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地球被称为“水的星球”,大量水体的存在与水的运动,使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充满神奇,水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必要前提之一,水的存在及其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人类的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水以三种形态(固、液、气)存在海洋、陆地以及大气之中,那么存在于海洋、陆地以及大气之中的水之间有没有联系呢?
  [投影显示] 图3.1 水圈的构成 
    (板书一 、水圈)
  [教师提问]地球上的水体主要有哪些?它们所占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学生回答]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其中海洋水占到全球的96.53%。
  (板书1 、构成)
   [教师提问]陆地上哪种淡水资源储量最多?
  [学生回答]冰川是陆地淡水资源的主体。
  [教师追问] 冰川是否方便人类利用?水资源的利用性质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学生回答] 不,主要是冰川远离人们的生活居住区,不便使用,而且冰的更新周期比较长。
  [教师提问]哪些水体是方便人类利用的呢?
  [教师引导]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各种为人们所利用的淡水资源。结合这一概念,读此统计图表,你有何认识?
  [学生回答]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教师追问]那么,这些水体在地球水体中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呢?
  [学生回答]淡水资源及方便人类利用的水体所占的比例太少了,淡水资源占地球水体总量的2.5%,方便人类利用的淡水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教师提问]那请说一说为什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主要依赖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学生回答]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较短,利用后在较短时期可恢复。因此,它们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也是我们目前开发利用的主要水体。
  【点评】通过阅读分析水圈的构成图,使学生了解到地球水圈的构成,各种水体所占的比例,让学生对地球上水体有总的认识;让学生明确了地球上虽然水很多,但是能供人们直接利用的并不多,从而形成珍惜节约水的观念。
  [分组活动]阅读教材图3.2思考:
 (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
  (2)河流与湖泊关系十分密切。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它们的补给关系。
  [学生讨论](略)
   (板书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
  [教师讲解]大气降水是大多数陆地水体的补给来源,我国东部绝大多数河流的径流与降水相关,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靠降水补给的河流,其汛期的出现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一致。要注意的是汛期都在雨季,而非夏季,因为不同的气候类型,降水的季节并非都在夏季。
  在内陆地区,河流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所以,河流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有直接的相关,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但是应该注意,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我国东部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在夏季降水丰富;而冬季我国大多数河流进入枯水期,河水主要靠地下水补给。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湖泊对河流水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洪水期,沿河湖泊及水库会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
[问题过渡]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上的水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但是为什么没有用完呢?是因为地球上的水总处在不断的循环运动之中。面对滔滔黄河水,李白曾叹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但如果水真的不复回的话,黄河早就干涸了。那么,黄河水是怎样更新的呢?
(板书二 、水循环)
【点评】以李白诗句引起学生质疑,导入水循环,学生会想着如何找到答案,以此开展后面问题的讲解。
[教师讲解]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的连续运动的过程。
[放投影图](或教师画水循环示意图)图3.3。
[教师提问]水循环包括哪些环节?
[学生归纳]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植物蒸腾和蒸发、水汽输送、 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教师提问]根据水循环发生的范围可以把水循环分为哪几类?分别说明其循环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学生讨论]略
[老师归纳]海陆间循环(也叫大循环),陆地水循环,海上水循环。
   海陆间循环: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大海
    (板书1 、海陆间水循环)
[教师板图]海陆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陆地循环:陆地→蒸发(蒸腾)→降水→陆地
  海上循环:海洋→蒸发→降水→海洋
【点评】这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通过让学生阅读水循环图活动,分析各循环过程,使学生明白正是海陆间水循环,使海洋水蒸发,源源不断变为水汽输送到陆地,实现了海洋水、大气水和陆地水之间相互转化,维护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了陆地淡水资源的不断更新,海陆间水循环对人们生活、生产影响最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师提问]水循环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讨论,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产生影响。
(板书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老师讲解]水循环的作用及其意义——概括起来有四点:
一是维护了全球水量平衡(通过各个环节,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有机地联系成为一个水循环系统,水在不断地运动、转化)。
二是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乃至与海洋水之间形成不断更新的水循环系统)。
三是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
四是水循环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教师提问]根据水循环的原理和转化规律,我们了解到水资源是持续更新的,那么水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为什么在全球范围内还会发生水资源的严重危机呢?
[教师讲解]由讨论得知,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和季节、年际变化大等自然原因以及人口膨胀、过度利用、不合理利用、环境污染等人为原因。
【点评】适时提出新问题,拓展学生思维,明确地理事物之间彼此发生联系。
[教师提问]水循环这种规律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下面请同学们思考:我国许多地方修建水库,以及“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解决什么问题,有何作用?
[教师归纳]修水库,主要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大)的问题。水库的作用是在河流的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南水北调”工程,以及城市引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引滦入津”等,均属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水圈
1、构成
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
二、水循环
1、海陆间循环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专家点评】
这节课通过读图,师生的双向活动,学习了水圈的构成和特点,各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从而明白了是水循环维持着地球上各种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并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气候、生态、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习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应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认识到水资源是可以更新的,但它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3-29 19:26 , Processed in 0.096233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