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8460|回复: 12

[习题] 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专家押题试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9 20: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押题试卷(一)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
(满分100分 时间 150分钟)
  
题号
  
总分
核分人
题分
20
18
24
24
14
100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日本历史上第一家幼儿园是(    )
A.东京幼儿园                     B.东京师范幼儿园
C.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     D.东京女子幼儿园
2.(    )是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
A.福禄贝尔    B.夸美纽斯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3.按照“癸卯学制”的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  )
A.蒙养园        B.幼儿园
C.幼稚院        D.幼稚园
4.幼儿常常“好心办坏事”,如将米洗好了放在锅里,却没有放水。这是幼儿思维的(   ) 所致。
A.固定性   B.片面性   C.近视性   D.经验
5.1996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的领导体制为(   )
A.园长负责制   B.园长责任制   C.园长职级制   D.园长级别制
6.儿童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期是(    )
A.1~2岁    B.2~4岁    C.4~5岁   D.5~6岁
7.儿童腕骨全部钙化,约在(      )
A.12岁左右    B.10岁左右
C.8岁左右     D.6岁左右
8.对幼儿进行语言训练时应注重(  )
A.丰富幼儿的词汇
B.教幼儿说完整的话
C.通过讲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
D.培养幼儿表达的兴趣和理解他人的语言,与人交流
9.儿童想象的萌芽时期是(    )
A.1.5~2岁     B.2~2.5岁
C.2.5~3岁     D.3~3.5岁
10下列关于婴儿动作发展规律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B.从小肌肉动作到大肌肉动作
C.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D.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11.(    )特质的人是以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为特征的。
A.粘液质    B.多血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2.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创办于(    )
A.1640年,英国      B.1789年,法国
C.1837年,德国     D.1840年,意大利
13.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时快时慢   D.均匀递减
14.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的游戏被称为(    )
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
15.家园联系中最快捷也是最灵活的一种方式是(  )
A.咨询活动     B.家长委员会    C.家长学校    D.电话联系
16.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思维发展的顺序为(    )
A.具体形象思维、直观动作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B.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直观动作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直观动作思维
17.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活动室布置原则的是(    )
A.教育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   C.创造性原则   D.色彩性原则
18.英国保育学校的创始人是(    )
A.卢梭     B.欧文    C.麦克米伦   D.洛克
19.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    )
A.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师生关系     B.教师的保育意识
C.保育员的工作态度             D.幼儿的自理能力
20.幼儿园小朋友不爱吃肥肉,就偷偷把吐在地上的肥肉踢到旁边小朋友的桌子下,以防老师发现。根据态度和品德的定义,这种行为反映的是儿童的(   )
A.品德    B.不良品德    C.不能确定    D.嫁祸于人
  
得分
  
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教育制度
2.人的发展
3.恩物
4.表象
5.中期目标
6.结构游戏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现代社会的儿童观包括哪些内容?
2.福禄贝尔认为儿童有哪四种本能?
3.幼儿性格有哪些年龄特点?
4.从可操作性程度看,学前教育目标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得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简述幼儿判断、推理的发展趋势。
2.简述幼儿教师教育技能素养的具体内容。
  
得分
  
评卷人
五、分析应用题(共14分)
一项研究表明:缺乏自尊感的儿童很容易形成自卑、退缩、不合群等性格特征;有自尊的儿童是积极、富有朝气、机智、好与人交往的。在儿童成长的早期阶段,自尊的感受主要来源于周围的人们,而教师、父母是最重要的影响力量。为了保护、培植、发展幼儿的自尊感,幼儿教师必须走出减弱、损害幼儿自尊的误区。
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帮助儿童建立自尊。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20: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押题试卷(二)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
(满分100分 时间 150分钟)
  
题号
  
总分
核分人
题分
20
18
24
24
14
100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第一个专门对学前教育提出深刻认识并有系统论述的教育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
2.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
A.购买大型玩具                      B.安装塑胶地板
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    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3.“视觉悬崖”实验的设计者是(  )
A.皮亚杰      B.吉布森      C.伊扎德      D.布里奇斯
4.我们在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祝福》中关于祥林嫂的文字描述时,想象出祥林嫂的形象属于(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有意想象
5.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
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
6.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   )提出来的。
A.互补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7.儿童按照故事和童话的内容去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的游戏被称为(   )
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
8.由工厂兴办,由厂工会负责管理监督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
A.托儿所    B.幼儿园     C.托幼园所一体化     D.学前班
9.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的基本要素是(    )
A.数、形、词       B.读、写、算
C.音、体、美       D.数学、语文、外语
10.有一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难以主动地去探究周围环境,表现出明显的陌生和焦虑。当母亲离开时相当忧伤,但重逢时又难以安慰,这类儿童与母亲的依恋关系是( )
A.安全型依恋         B.回避型依恋  
C.反抗型依恋           D.无依恋
11.一般认为,儿童早期,特别是(    )以前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
A.2岁      B.3岁       C.4岁      D.5岁
12.教育幼儿的前提是(  )
A.细心      B.耐心      C.爱心    D.童心
13.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
A.痛觉      B.听觉      C.味觉    D.视觉
14.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建立了欧洲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
A.欧文      B.卢梭      C.傅立叶    D.圣西门
15.由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
A.定势      B.定义     C.变式     D.同化
16.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    )
A.形象记忆      B.运动记忆
C.情绪记忆      D.语词逻辑记忆
17.幼儿园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    )
A.中期目标       B.近期目标     C.远期目标    D.活动目标
18.编织学校是近代学前教育设施的萌芽,它是由(    )牧师奥柏林创设的。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19.提出“做中学”理论的教育家是(    )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杜威     D.福禄贝尔
20.儿童的身心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期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得分
  
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毕生发展
2. 同伴关系
3.直观形象法
4.创造性游戏
5.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6.公共产品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我国制订学前教育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2.学前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表现在哪些方面?
3.教师在组织儿童开展角色游戏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4.幼儿园规章制度的制定要注意哪些问题?
  
得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简述学前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2.简述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得分
  
评卷人
五、分析应用题(共14分)
小凡今年4岁了,可是对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适应很慢,入园时哭闹得非常厉害,不肯参加课内兴趣班活动,也不能与同伴合作分享玩具,出现明显的不合群现象。
结合案例,分析影响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20: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押题试卷(三)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
(满分100分 时间 150分钟)
  
题号
  
总分
核分人
题分
20
18
24
24
14
100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国创办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是(    )
A.湖南幼稚园   B.河北幼稚园   C.湖北省立幼稚园   D.鼓楼幼稚园
2.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育家是(    )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杜威   D.福禄贝尔
3.1990~1994年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合作进行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   )
A.主体的适应性问题
B.师生关系的变化问题
C.幼儿园与小学的环境差异问题
D.课程的问题
4.佝偻病也叫软骨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营养性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体内(  )水平不足。
A.维生素B       B.维生素C      C.维生素D      D.叶酸
5.儿童学习书面语的最佳期是(  )
A.1~2岁     B.2~4岁     C.4~5岁     D.5~6岁
6.记忆过程包括(    )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7. 提出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的教育家是(   )
A.陈鹤琴     B.陶行知
C.蔡元培     D.张雪门
8.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是(    )
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
9.教师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
A.语言法     B.行动操练法    C.环境体验法    D.移情法
10.下列选项中属于权威型教养方式的是(    )
A.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对儿童提出明确的要求
B.倾向拒绝和漠视孩子
C.对儿童缺乏基本的关注
D.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让其随意控制,协调自己的一切行为
11.人身心发展的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发展具有(  )
A.系统性    B.能动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12.当两眼向前平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即称为(     )
  A.斜视                              B.弱视
  C.近视                              D.斜视性弱视
13.幼儿教师在示范时往往采用“镜面示范”,原因是(    )
A.幼儿是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的
B.幼儿好模仿
C.幼儿分不清左右
D.幼儿看得更清
14.(  )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
A.广义的亲子关系     B.狭义的亲子关系
C.有差别社会性关系   D.无差别社会性关系
15.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是(     )
A.铁                           B.锌
C.碘                           D.钙
16.发展适宜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    )
A.个体适宜性    B.性别适宜性
C.个性适宜性    D.身体适宜性
17.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    )目标的范畴。
A.智育     B.体育     C.德育    D.美育
18. 在儿童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社会关系属于(    )
A.同伴关系     B.师生关系     C.交往关系    D.一般关系
19. 幼儿身心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可塑性是由(    )提供的。
A.遗传素质    B.环境    C.学校教育    D.社会
20.1881年法国通过《费里法案》,提出国民教育的三个原则是:“免费” “世俗化”和“ (    )”。
A.强制    B.公立    C.义务    D.社会化
  
得分
  
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记忆广度
2.心理断乳期
3家长开放日制
4.分离焦虑
5.保育员
6.表演游戏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经过哪几个阶段?
2.哪些家庭因素会影响学前家庭教育的效果?
3.对学前儿童听力的保护和培养,应注意哪些方面?
4.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
  
得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简述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
2.简述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得分
  
评卷人
五、分析应用题(共14分)
某省教育厅日前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幼儿园一律不得使用幼儿教材、课本等变相教材,严禁“小学化”教学。此举一出,却招来部分家长反对。很多对自己所经历的教育深恶痛绝的家长,在面对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却表现出一种矛盾心态。一方面,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学习机器,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结合案例,试分析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及危害。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20: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押题试卷(四)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
(满分100分 时间 150分钟)
  
题号
  
总分
核分人
题分
20
18
24
24
14
100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托幼机构的基本活动形式是(    )
A.上课      B.日常生活     C.娱乐    D.游戏
2.福禄贝尔在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实践中创制的活动玩具被称为(    )
A.思物    B.积木    C.恩物    D.念物
3.教育部1951年制订(    ),将幼稚园改名为幼儿园。
A.《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B.《幼儿园暂行规程》
C.《奏定学堂章程》                       D.《幼儿园规程》
4.儿童最先掌握的词性为(    )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代词
5.(    )的人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
A.粘液质    B.多血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6.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7.乳牙共20颗,于(     )全部长齐。
  A.1.5岁左右                          B.2岁左右
  C.2.5岁左右                         D.3岁左右
8.让三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是很困难的,只有当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了一定的条件后,才能为学习一定的知识技能提供可能。这反映了遗传素质的(   )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A.可塑性    B.差异性    C.成熟程度    D.先天性
到了比较完备的阶段。人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9.婴儿期的呼吸为(  )
A.深呼吸     B.浅呼吸     C.腹式呼吸    D.胸部呼吸
10.下列不属于幼儿园建筑设计原则的是(    )
A.安全原则     B.经济原则      C.卫生原则      D.豪华原则
11.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华生    B.皮亚杰     C.格塞尔    D.福禄贝尔
12.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是(    )
A.家庭    B.托儿所    C.幼儿园    D.学前班
13.陶行知批评20世纪初在中国各大城市的幼儿教育机构存在(   )三大弊病。
A.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    B.城市病、外国病、富贵病
C.读书病、外国病、花钱病    D.城市病、读书病、外国病
14.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是(    )
A.德国的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  B.美国心理学家霍尔  
C.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      D.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15.儿童开始能辨别前后是在(    )
A.2、3岁     B.4岁   C.5岁     D.7岁
16.向家长系统宣传教育理念和指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的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形式是(   )
A.咨询活动    B.家长委员会
C.家长学校    D.电话联系
17.婴幼儿大肌肉动觉准确性的发展,比小肌肉动觉的发展(    )
A.要晚些      B.要早些     C.要不明显些     D.时间差不多
18.提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人”“儿童是教育的中心”口号的是(    )
A.《普洛登报告》          B.《都市发展纲要》
C.《教育:扩展的架构》    D.《教育白皮书》
19.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抚养方式是(    )
A.权威型     B.专制型    C.溺爱型    D.忽视型
20.幼儿眼手(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
A.抓握反射          B.伸手能够抓到东西
C.手的无意性抚摸    D.无意的触觉活动
  
得分
  
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家长开放日
2.兴趣诱导法
3.角色游戏
4.转折期
5.艺友制
6.年龄特征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我国的学前教育目标是什么?
2.家庭中如何创设属于儿童的天地?
3.皮亚杰提出了哪些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
4.幼儿园建筑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得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试述幼儿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2.试述我国当代学前教育实践的几项原则。
  
得分
  
评卷人
五、分析应用题(共14分)
某市坚持把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推动了基层农村的和谐稳定与发展。他们在建设新型社区的同时,配套同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规划设有“一园一校一场”:即幼儿园、居民学校和文化健身广场。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幼儿园和社区合作的方式有哪些。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20: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押题试卷(五)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
(满分100分 时间 150分钟)
  
题号
  
总分
核分人
题分
20
18
24
24
14
100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   )
A.专门职业          B.非独立的社会职业
C.独立的社会职业    D.非专门职业
2.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A示范性       B.主体性      C.间接性    D.连续性
3.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学前教育中的现象和规律      B.幼儿学习中的现象和问题
C.幼儿教师的教学行为和问题    D.幼儿发展中的行为和问题
4.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育建议的研究方法属于(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5.“男女同化”的人格一般被认为是一种(    )
A.完美人格     B.变态人格     C.双重人格    D.反社会人格
6.我国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管理主要是(  )
A.中央政府负责    B.地方政府负责
C.民间团体负责    D.幼儿园自治
7.幼儿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一些简单的、较低级的经验和感性知识,这说明幼儿的学习具有(   )
A.直观性      B.具体性     C.初浅性    D.细致性
8.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应该以(    )
A.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兴趣为基础     B.幼儿园现有条件为阈限
C.教师的个人经验和教材为基础     D.幼儿家长要求为导向
9.小朋友听到老师讲《西游记》的故事,仿佛看见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景,这是(    )
A.逻辑思维      B.创造思维     C.综合想象    D.再造想象
10.喜欢发出各种声音,音节比较清楚,喜欢自己嘟嘟囔囔,用不同的声音招呼别人,这是言语开始萌芽的阶段,发生在(   )
A.婴儿早期      B.婴儿晚期     C.先学前期     D.新生儿期
11.3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这是儿童心理发展中(    ) 的现象。
A.最近发展期     B.敏感期     C.转折期     D.关键期
12.心理学家布鲁姆通过研究发现,出生后头4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最快,已经发展了(   )
A.70%      B.60%     C.65%     D.50%
13.“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    )提出来的。
A.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4.湖北省立幼稚园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于1903年在(    )创立。
A.武昌       B.汉阳      C.汉口     D.襄樊
15.起支撑身体、执行动作、保护内脏器官作用的是(    )
A.运动系统     B.神经系统     C.循环系统    D.感觉系统
16.儿童(    )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
A.2、3岁       B.4岁     C.5岁     D.7岁
17.在安静的活动室里,突然一位幼儿的玩具盒掉在地上,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向他望去,这种现象是(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效刺激物
18.自(    )开始,我国各地相继实行了幼儿教师资格制度。
A.1992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5年
19.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出现“自我中心”是在(    )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0.提倡教育要适合孩子的“敏感期”的教育家是(    )
A.蒙台梭利      B.卢梭     C.福禄贝尔    D.杜威
  
得分
  
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 教学做合一
2. 最近发展区
3.学前教育
4.社区幼儿教育
5.儿童的发展
6.情商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我国幼儿教育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
2.什么是依恋?婴儿的依恋包括哪几种类型?
3.学前儿童同伴关系有哪些类型?
4.美国开端计划有哪些特点?
  
得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简述影响自尊的因素。
2.试述教育引导发展原则的要求。
  
得分
  
评卷人
五、分析应用题(共14分)
上课坐不住、不听课、爱打架、注意力不集中……新学期刚开始两周,不少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就常因各种小毛病受到批评。对此,一些教育专家总结,出现这些问题,和一些幼儿园“养成教育”的培养缺失,孩子们在幼儿园时该学的东西没学到有直接关系。
结合案例分析幼儿园常规训练的重要性及其养成策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20: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押题试卷(六)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
(满分100分 时间 150分钟)
  
题号
  
总分
核分人
题分
20
18
24
24
14
100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多半建于城镇、农村,附设在小学,作息制度仿照小学进行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
A.幼儿园          B.托儿所
C.托幼园所一体化  D.学前班
2.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是(    )
A.发展要走在教学的前面
B.发展和教学齐头并进
C.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D.发展和教学相互决定
3.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蒙台梭利    D.福禄贝尔
4.人们形容幼儿教师是幼儿“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这说明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   )的特点。
A.纯真美好     B.教育效果长期性
C.精神生产     D.多重角色
5.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    ),规定学前教育机构为“蒙养院”。
A.《学校系统改革案》     B.《蒙养堂章程》
C.《钦定学堂章程》    D.《奏定学堂章程》
6.增进抗龋齿能力的最主要的微量元素是(     )
  A.钙                                B.氟
  C.磷                                D.维生素D
7.“寓教于乐”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    )的体现。
A.游戏化方法      B.生活化方法
C.移情法          D.直接法
8.儿童能辨别上下的年龄是(    )
A.2、3岁    B.4岁    C.5岁    D.7岁
9.下列选项中与夸美纽斯的儿童观相悖的是(  )
A.儿童是上帝最珍贵的恩赐        B.儿童是带有原始的罪恶来到世上的
C.儿童是国家的未来              D.儿童生来是颗没有被玷污的纯洁的“种子”
10.小儿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小儿的这种现象称为( )
A.粉碎性骨折                    B.青枝骨折
C.脱臼                          D.开放性骨折
11.(  )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小学教育      B.学前教育     C.初中教育    D.义务教育
12.(  )提倡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系统地教授给儿童。
A.吸收的心智   B.整个教学法
C.全面教育     D.教、学、做合一
13.人具有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具有规划自己的未来和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的能力。由此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能动性    C.主观能动性    D.互补性
14.在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的是教师的(   )
A.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丰厚的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15.教育的(    )是指教育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A.公益性    B.社会性    C.时代性    D.历史性
16.“培养小班幼儿愉快地进餐,正确地使用小勺,饭后擦嘴”,这属于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目标层次中的(   )
A.远期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活动目标
17.学前期,若(    )机能不足,可能会发生呆小症,主要出现身材矮小等症状。
A.肾上腺    B.甲状旁腺    C.甲状腺    D.脑垂体
18.某儿童遇到难题时,会仔细思考,甚至连最爱的动画片也不去看,表明该儿童具备(   )品质。
A.独立性     B.果断性     C.坚定性    D.自制力
19.活动开始时,个别幼儿喊口渴想喝水,老师的正确做法是(    )
A.立即让该幼儿离座去喝水   B.让该幼儿坚持到活动结束
C.批评后再让其喝水         D.停止活动,督促所有幼儿喝水
20.人类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是(    )
A.感知觉    B.记忆    C.思维    D.想象
  
得分
  
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混龄教育
2.现代儿童观
3.危机期
4.常规
5.榜样示范法
6.家庭辅导站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幼儿园和社区合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幼儿教师的培训形式有哪些?
4.3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哪些特征?
  
得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简述幼儿教师的基本权利。
2.简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得分
  
评卷人
五、分析应用题(共14分)
幼儿2岁以后,开始逐步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用语言来调节自己的动作和行为,基本上能用语言与人交往,语言成了这一阶段幼儿社会交往和思维的工具。3岁以后,幼儿总喜欢问“这是什么”或“为什么”之类的问题,他们从成人的答案中学到许多新词。
结合案例分析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趋势。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20: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押题试卷(七)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
(满分100分 时间 150分钟)
  
题号
  
总分
核分人
题分
20
18
24
24
14
100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幼儿教育机构的主体部分是(    )
A.社区活动中心     B.游戏小组     C.亲子班    D.幼儿园
2.幼儿教师晨间接待幼儿入园工作的重点是(    )
A.提醒幼儿尽早进入学习状态       B.与家长交流,沟通情感
C.检查孩子的身心状况             D.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3.对待幼儿出声的自言自语,成人正确的处理方式为(    )
A.发展为对话言语       B.发展为真正的外部言语
C.任其自然发展         D.发展为真正的内部言语
4.(  )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
A.粘液质      B.多血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5.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都应以(    ) 为主要衡量标准。
A.综合性     B.启蒙性     C.科学性    D.现代性
6.一位新入园的儿童问老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老师最好的回答应是(    )
A.“老师不知道。”
B.“你现在很想念妈妈,是吗?妈妈4点半就来接你。”
C.“妈妈4点半就来接你。”
D.“妈妈马上就来接你。”
7.关于婴儿喂养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应过量喂养,使婴儿肥胖
B.0~6个月大的婴儿人工喂养优于母乳喂养
C.喂养过程是建立亲子关系和依恋关系的重要时期
D.无论人工喂养、母乳喂养方式,科学喂养能促进婴儿生长发育,与心理发展无关
8.小孩子边搭积木边思考,这属于(     )
A.直觉思维   B.直观动作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9.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称,即指南京有陈鹤琴,北京有(   )
A.张汉良     B.张之洞    C.张宗麟    D.张雪门
10.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发表《情感智力》一书,提出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与高否的关键因素是( )
A.IQ      B.TQ      C.EQ      D.BQ
11.新生儿爱听(    )
A.低音调的声音    B.中音调的声音    C.强烈的声音    D.高音调的声音
12.下列家庭教育的做法中较为合理的是(  )
A.在孩子未成年时,父母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身上,一切为了孩子
B.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C.当父母亲的教育观念与爷爷奶奶相抵触时,以父母的观念为准
D.即便是最民主的家庭,也对孩子有所保留,有时还要适当回避
13.教师根据研究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育因素,从而考察该因素与随之产生的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14.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下来的是(    )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新学制    D.壬戌学制
15.(    )是一种招收残疾儿童的社会福利机构。
A.幼儿园      B.学前班
C.儿童福利院  D.托儿所
16.“揠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17.创建于河北省滦平县山区的社区学前教育形式是(    )
A.巡回辅导站     B.儿童游戏场
C.游戏点         D.家庭辅导站
18.以下关于儿童眼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5岁以前会出现生理性远视
B.晶状体缺少弹性
C.治疗弱视的最好时机是在10岁以前
D.斜视无法矫正
19.3岁以前,脑部的发育已达到成人的(    )左右。
A.70%     B.80%     C.60%     D.90%
20.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6、7~11、12岁的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皮亚杰认为这是儿童思维(  )的表现。
A.获得客体永久性           B.泛灵论    
C.自我中心                  D.获得守恒概念
  
得分
  
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有规则的游戏
2.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托儿所
4.关键期
5.无意注意
6.幼小衔接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学前儿童的游戏有哪些特点?
2.幼儿园园长负责制包括哪些内容?
3.5、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哪些特征?
4.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工作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得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试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2.简述学前教育的经济价值。
  
得分
  
评卷人
五、分析应用题(共14分)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问题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围着一个孩子转,不免让这些孩子产生“娇、骄”二气。针对这种现象,幼儿园老师在组织生活活动时,应注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试分析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有哪些要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20: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押题试卷(八)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
(满分100分 时间 150分钟)
  
题号
  
总分
核分人
题分
20
18
24
24
14
100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学前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
A.教师与儿童的关系      B.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C.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D.家长与儿童的关系
2.南京鼓楼幼稚园由中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家(    )创办。
A.陈鹤琴      B.张雪门     C.陶行知     D.晏阳初
3. 大脑左半球对(    )和(    )负责。
A.空间能力 积极情感     B.空间能力 消极情感
C.言语能力 消极情感     D.言语能力 积极情感
4.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以揭示儿童发展普遍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质的研究    D.个案研究法
5.1907年,(    )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幼儿。
A.杜威     B.蒙台梭利    C.维果斯基    D.皮亚杰
6.幼儿教师了解幼儿最好的信息来源是(    )
A.同龄人      B.社区人士     C.家长     D.教养员
7.中班幼儿喜欢告状,这体现的幼儿情感是(    )
A.理智感      B.美感      C.道德感     D.实践感
8.儿童注意开始受到表象影响的年龄是(    )
A.1岁以前     B.1.5~2岁      C.3~4.5岁     D.4.5~6岁
9.(   )认为教育应该把重心放在儿童的身上,以儿童为中心,因此儿童在托幼机构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均应根据儿童的兴趣来进行,活动方式灵活多样,不受任何拘束。
A.杜威     B.蒙台梭利     C.维果斯基    D.戈尔曼
10.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调查访问法
11.以下对保育工作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保育者的工作是帮助教师做好一些教学辅助工作
B.保育者的工作是搞好卫生
C.保育者的工作是保证在园儿童吃好、穿好
D.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一体化
12.3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    )
A.具体形象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觉思维    D.直观行动思维
13.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
A.个别的心理特征    B.所有的心理特征
C.典型的心理特征    D.笼统的心理特征
14.在幼儿的交往关系类型中,被拒绝型的幼儿主要表现出(  )的特点。
A.社会交往的积极性很差
B.既漂亮又聪明,总是得到教师的特殊关照,鹤立鸡群
C.长相难看衣着陈旧,不爱干净
D.精力充沛,社会交往积极性很高,常有攻击行为
15.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
A.儿童中心论      B.遗传决定论      C.环境决定论      D.教育万能论
16.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强化
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D.社交技能的发展
17.通过分析儿童的手工、绘画等去了解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称为(    )
A.教育实验法    B.观察法    C.作品分析法   D.调查访问法
18.促进幼儿心理发展最好的活动形式是(    )
A.游戏    B.学习    C.劳动    D.交往
19.教师在向小班幼儿描述常规时应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语句,这是由于(    )
A.按规定不能用                 B.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
C.可以用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     D.容易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
20.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第三阶段的特点是(    )
A.开始知道自己的性别      B.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
C.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      D.较灵活地认识性别角色
  
得分
  
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幼儿常规
2.幼儿园环境
3.保育
4.幼小衔接
5.遗传
6.生态系统观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学前儿童情绪的社会化有哪些表现?
2.幼儿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3.托马斯和切斯把学前儿童气质划分成哪几种类型?
4.简述学前教育内容选择的依据。
  
得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简述幼儿园保育活动实施的要点。
2.如何正确理解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观?
  
得分
  
评卷人
五、分析应用题(共14分)
楠楠今年5岁,已经上大班了。在家里,妈妈对他百依百顺,爸爸却很粗暴。在幼儿园里,楠楠总是和小朋友争抢玩具,还和其他小朋友打架。一开始,老师很耐心地教育楠楠,但他依然我行我素,久而久之,谁也不去管他,楠楠妈妈为此很烦恼。
结合案例,分析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合作的价值及原则。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20: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押题试卷(九)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
(满分100分 时间 150分钟)
  
题号
  
总分
核分人
题分
20
18
24
24
14
100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教育价值的是(   )
A.福禄贝尔             B.卢梭
C.蒙台梭利              D.夸美纽斯
2.对儿童身心影响最大的家庭因素是(    )
A.家庭生活方式     B.家庭经济状况
C.家庭结构         D.家庭主要成员的文化程度
3.小明在滑梯上突然被小朋友从后面推了一下,飞快地滑了下来,吓得大声哭叫,作为幼儿教师最为合理的处理方式是(   )
A.立刻制止小明哭叫,力图尽快恢复秩序
B.察看小明是否受伤,同时不制止他哭,让他把内心的恐惧发泄一下
C.马上寻找闯祸的小朋友,批评他,以安慰小明
D.旁观
4.被誉为“中国幼儿园之父”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张雪门     C.陈鹤琴    D.晏阳初
5.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遗传素质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
6.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期是( )
A.7~8岁      B.8~9岁
C.3~6岁      D.9~12岁
7.学前教育目标即(    )
A.教育目的
B.学前教育方针
C.学前教育政策
D.教育目的在学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8.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由于(    )
A.记忆范围的扩大
B.记忆广度的扩大
C.工作记忆的出现
D.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
9.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这表明个体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
C.阶段性                               D.社会性
10.幼儿时期的语言学习主要是(    )
A.阅读训练      B.书面语言
C.口头语言      D.识字教学
11.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2.与中小学相比,我国对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管理相对较宽松,因此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   )
A.无意性         B.自主性
C.随意性         D.被动性
13.关于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    )
A.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占据越来越大的地位
B.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
C.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D.选择性注意范围的扩大,定向性注意的范围缩小
14. 幼儿爱听表扬,不喜欢挨批评,所以幼儿德育要坚持(    )
A.负面教育的原则      B.全面教育的原则
C.侧面教育的原则      D.正面教育的原则
15.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最大特点是(    )
A.破坏性      B.情绪性     C.目的性     D.情境性
16.儿童对实词的掌握(    )
A.动词比代词晚       B.代词比形容词早
C.动词比数词晚     D.形容词比数词早
17.(    ) 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
A.演示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示范法
18.对于刚初生至2、3个月的婴儿,应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有(    )
A.手工、绘画材料       B.用手穿的大木珠
C.色彩鲜明的小球       D.不倒翁,拨浪鼓
19.3岁左右的幼儿,让他跨过前面一条线,他往往会踏在线上,这是因为(    )
A.距离知觉发展不完善      B.观察的持续性不够
C.形状知觉发展不完善      D.视力较弱
20.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    )
A.最初诱发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B.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C.最初生理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D.最初自发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得分
  
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角色游戏
2.依恋
3.个体社会化
4.自我意识
5.行动研究
6.创造想象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有哪些要求?
3.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
4.建立正确儿童观应注意哪些问题?
  
得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简述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保健要点。
2.简述学前家庭教育的特点。
  
得分
  
评卷人
五、分析应用题(共14分)
琪琪和表姐小薇差半岁,同时上了幼儿园小班。由于小薇的爸爸妈妈工作忙,不久她被送到镇上的奶奶家。小镇幼儿园的老师非常强调知识学习。一年后,小薇已经能认许多字了,而琪琪却整天沉浸在游戏中,几乎不用学习,一个字也不认得。琪琪的爸爸妈妈开始为此担心,怕幼儿园这样的教学会影响琪琪今后的学习。
结合案例,分析游戏活动在幼儿园活动中的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20: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押题试卷(十)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
(满分100分 时间 150分钟)
  
题号
  
总分
核分人
题分
20
18
24
24
14
100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林哈德与葛笃德》是(    ) 的教育理论专著。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贝尔
2.学前幼儿美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儿童(    )
A.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B.表现美的技能
C.鉴赏美的能力              D.评价美的能力
3.对幼儿园幼儿活动的正确理解是(    )
A.儿童尽情地随意玩耍
B.在安全的前提下按课程的要求活动
C.为儿童舒展筋骨而进行活动
D.教育过程就是活动过程,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4.进入3岁后,儿童(    )
A.个性萌芽                 B.个性尚未发生
C.出现较稳定的个性特征     D.个性的独特性迅速发展,而稳定性发展缓慢
5.当教室中一片喧哗声时,教师突然放低声音或停止说话,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这是(   )
A.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B.与幼儿的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C.在成人的组织和引导下,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D.利用活动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6.思维处在直觉思维阶段,思维和动作行为紧密联系,一旦动作停止或转移,思维活动也随之停止或转移。这是(   ) 的思维特点。
A.托班幼儿      B.小班幼儿     C.中班幼儿    D.大班幼儿
7.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是(   )
A.视觉敏度     B.颜色视觉     C.精细视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是(  )
A.创造性游戏       B.有规则游戏   
C.表演游戏         D.个人游戏
9.儿童性别角色发展(    )的特点是: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10.下列选项中符合儿童动作发展规律的是(    )
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    B.从边缘部分到中央部分
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
11.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被称为(    )
A.依恋     B.合作     C.移情    D.社会化
12.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研究发现,儿童入学后学业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A.儿童的遗传素质      B.家长的文化素养     
C.儿童的早期经验      D.学校的教育方式
13.方位知觉有跃进的倾向出现在(    )
A.3岁     B.6岁     C.4岁    D.5岁
14.矫正幼儿口吃的重要原则性方法是(    )
A.密切关注    B.严格要求其改正    C.让幼儿多说话    D.解除紧张
15.幼儿认为物体会浮是因为它想洗澡,球会从椅子上滚下去,是因为它不愿意呆在椅子上。这种判断是按(   ) 来进行的。
A.直接的逻辑     B.生活的逻辑     C.客观的逻辑     D.类比的逻辑
16.幼儿看到故事书中的“坏人”,常常会把它抠掉,这是(    )的表现。
A.情绪冲动性       B.情绪易变性     C.情绪两极性      D.情绪感染性
17.幼儿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代词      B.名词     C.动词     D.语气词
18.儿童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是(    )
A.探究性注意    B.定向性注意     C.选择性注意     D.状态性注意
19.(    )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20. 以下几种游戏中,(    )属于创造性游戏。
A.智力游戏     B.体育游戏     C.音乐游戏    D.角色游戏
  
得分
  
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白板说
2.个案研究法
3.形象记忆
4.园长负责制
5.学前全纳教育
6.幼儿园活动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我国幼儿园的管理体制包括哪些内容?
2.4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哪些主要特征?
3.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需要遵守哪些原则?
4.幼儿园有哪些基本特征?
  
得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试述幼儿语言教育的途径。
2.简述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得分
  
评卷人
五、分析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7分,共14分)
“看着孩子这副样子,我们做父母的心都揪起来了,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面对已经6岁但还懵懵懂懂、口齿不清的儿子,嘉兴市的李氏夫妇无奈的眼神中带着凄楚。对于6岁的小杰而言,他的心灵大门是关闭的。患有自闭症的他,怯怯的,宁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里,也不愿和人交流。“孩子曾到附近的幼儿园上了近一年学,可因为不适应学校环境又回到了家里。这两年,孩子一直由爷爷奶奶带,老人家年纪也大了,长期这样肯定吃不消的……”李氏夫妇为儿子上幼儿园的事伤透了脑筋。
1.结合案例,分析学前全纳教育的可行性。
2.根据我国学前全纳教育的现状分析其产生原因。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20: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押题试卷(十一)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
(满分100分 时间 150分钟)
  
题号
  
总分
核分人
题分
20
18
24
24
14
100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陈鹤琴创建“五指活动”课程的基本原则是(  )
A.适合中国国情
B.以游戏为主
C.快乐教学
D.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2.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3.对蒙养院的教育宗旨、招生对象、设置范围和地点、科目、教学方法、屋场设备、保教人员、行政管理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的是(   )
A.《蒙养院令》
B.《幼稚园令》
C.《幼儿园规程》
D.《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4.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是(    )
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
5.提倡“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杜威    C.陶行知    D.福禄贝尔
6.现代社会初期,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
A.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施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
B.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
C.促进儿童身体、情绪、智能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D.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
7.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是在(    )
A.2、3岁      B.4岁     C.5岁    D.7岁
8.尽管刺激不完整,但人们仍把一个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因为知觉具有(    )
A.恒常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整体性
9.社区教育起源于(    )
A.二次大战后的丹麦    B.十九世纪的丹麦
C.二次大战后的美国    D.十九世纪的美国
10.(  )创建于内蒙古锡林浩特的草原牧区。
A.流动幼儿园
B.巡回辅导班
C.游戏点
D.儿童游戏场
11.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达到学前教育的(      )
A.民主化         B.社会化          C.义务化          D.普及化
12.日本第一个独立的幼教法规是(    )
A.《幼儿园规程》     B.《幼儿园令》
C.《蒙养院令》       D.《幼稚园令》
13.学前教育目标即(    )
A.教育目的
B.学前教育方针
C.学前教育政策
D.教育目的在学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14.加强2~3岁幼儿的口语训练是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5.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于(    )
A.2~3个月      B.3~4个月     C.4~5个月     D.5~6个月
16.某中班一次美术活动“画熊猫”,教师制定的目标之一是:让幼儿掌握画圆和椭圆的技能。这一目标属于幼儿园的(   )
A.中期目标     B.近期目标     C.活动目标     D.远期目标
17.血液里的钙质主要用于(    )
A.运送气体         B.运送食物
C.影响激素的效能    D.血液凝固
18.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是(    )
A.注意广度     B.注意分配     C.注意稳定性     D.注意转移
19.对客观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是(    )
A.感觉     B.时间知觉    C.运动知觉    D.知觉
20.从儿童听觉发展看,新生儿的听觉特点是(    )
A.没有听觉        B.听觉个别差异小
C.听觉个别差异大  D.听觉没有差异
  
得分
  
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2.家长学校
3.惩罚
4.整个教学法
5.直观形象法
6.家长参与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有哪些具体要求?
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是怎么划分的?
3.学前儿童概括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4.幼儿教师在儿童的游戏中有什么作用?
  
得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简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
2.简述教师对幼儿实施惩罚时应注意的事项。
  
得分
  
评卷人
五、分析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7分,共14分)
   随着幼儿园数量的不断增长,幼儿园里各方面的问题也广受社会关注,诸如幼儿园的环境建设、课程建设、幼儿园教师的能力素质等等,但最让社会关注的还是孩子们的安全问题。“社会安全最重要的是人身安全,最让人牵挂揪心的是孩子安全。”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综治委主任周永康在2010年5月3日上午召开全国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他强调,针对近期一些地方发生的校园安全事件,要以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履行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立即行动起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为孩子们学习成长创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1.请分析我国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与幼儿园快速发展的关系。
2.如何理解幼儿园的环境?联系实际谈谈如何从外部环境建设上保护幼儿的安全?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20: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押题试卷(十二)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
(满分100分 时间 150分钟)
  
题号
  
总分
核分人
题分
20
18
24
24
14
100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    )
A.手眼协调动作     B.独立性的出现
C.坚持性的出现     D.分离焦虑的出现
2.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特征进行概括,这是(    )
A.直观的概括     B.言语的概括
C.动作的概括     D.知觉的概括
3.幼儿对语法的意识(    )
A.从4岁开始明显出现     B.从5岁开始明显出现
C.从3岁开始明显出现     D.从6岁开始明显出现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手眼协调动作的出现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B.儿童从出生起就有触觉反应
C.手的触觉作为探索手段早于口唇的触觉探索
D.触觉在儿童的人际关系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5.教幼儿掌握词语,最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是(    )
A.利用卡片等教学工具     B.反复细心地说明和解释
C.与练习相结合           D.结合日常生活活动
6.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出现在(  )
A.4.5~5.5岁     B.4~5岁      C.5~6岁     D.6.5~7.5岁
7.儿童因为长期精神压抑或紧张而导致厌食、自闭、孤独等症状,这是由于(    )
A.学校与家庭教育不一致所致
B.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条件不够好所致
C.现在的医疗条件不够好所致
D.儿童心理上积聚的能量得不到及时发泄所致
8.婴儿看见物体时,先是移动肩肘,用整只手臂去接触物体,然后才会用腕和手指去接触并抓取物体。这是儿童动作发展中的(   ) 所致。
A.近远规律      B.大小规律      C.首尾规律     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9.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这是幼儿常出现的(   )
A.记忆扩张现象        B.记忆恢复现象
C.记忆潜伏现象        D.记忆提取现象
10.我国于(    )年正式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
A.1994      B.1995      C.1996     D.1997
11.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 )原则。
A.活动性
B.综合性
C.发展适宜性
D.独立自主性
12.依赖事物的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联系而进行的思维是(    )
A.具体形象思维     B.直观行动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思维
13.儿童的发展是通过(    )
A.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
B.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
C.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
D.观看电视卡通节目而发展的
14.下列不符合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条件的是(    )
A.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B.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C.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
D.身体健康的成年女性
15.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16.没有预定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属于( )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17.美国的“提前开端计划”是对家庭环境不佳的儿童提供(      )
A.经济帮助                          B.卫生保健服务
C.免费的学前教育                    D.特殊教育
18.中国第一所幼稚教育实验中心是(    )
A.燕子矶幼稚园       B.南京鼓楼幼稚园      C.湖北省立幼稚园    D.河北幼稚园
19.幼儿教师在幼儿面前的角色首先是(    )
A.监护人     B.追随者     C.旁观者     D.教育者
20.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动机,往往是(    )
A.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是不一致的
B.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是一致的
C.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是一致的
D.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是不一致的
  
得分
  
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幼儿园生活活动
2.青枝骨折
3.幼儿园环境
4.《母育学校》
5.幼儿期健忘
6.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幼儿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2.皮亚杰认为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可分为哪两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3.如何正确处理“规范”与“尊重”之间的关系?
4.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经过哪几个阶段?
  
得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简述学前教育的双重任务。
2.简述蒙台梭利关于儿童教育的主要观点。
  
得分
  
评卷人
五、分析应用题(共14分)
沫沫今年三岁了,最喜欢吃冰激凌。有一次因为天冷,妈妈没有给沫沫买冰激凌,她就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爸爸给了她一块巧克力糖,沫沫立刻又笑了起来。又有一次,她看见隔壁家的小朋友哭了,也跟着哭了起来。
根据材料,试分析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及培养学前儿童良好情绪的基本策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20: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考二维码
(学前教育)                            一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1876年日本历史上第一家幼儿园——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诞生。
2.D【解析】裴斯泰洛齐是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
3.A【解析】1904年1月,清政府颁发《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规定学前教育机构名称为“蒙养院”。
4.B【解析】由于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幼儿的思维常常是片面的,会出现“好心帮倒忙”的情况。
5.A【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领导体制为园长负责制。
6.B【解析】2~4岁时幼儿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时期。
7. B【解析】儿童的腕骨在10岁左右才全部钙化完成。
8.D【解析】幼儿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理解别人的语言,并且运用语言与人交流。
9.A【解析】刚出生的婴儿没有想象,到1.5岁以后开始出现想象的萌芽。
10.B【解析】新生儿动作发展遵循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原则。
11.A【解析】粘液质的人是以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为特征的。
12.C【解析】福禄贝尔于1837年在德国创建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并于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成为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13.B【解析】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14.A【解析】规则游戏是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去游戏,旨在促进教
育教学任务的完成。
15.D【解析】电话联系是家园联系中最快捷、最灵活的方式。
16.B【解析】个体的发展遵循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顺序。
17.D【解析】幼儿园活动室的布置要遵循教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美观和经济的原则。
18.C【解析】麦克米伦姐妹是英国保育学校的创始人。
19.B【解析】教师的保育意识在保教结合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20.C【解析】儿童的过错行为,并非是由不良品德引起的,而是因为他们通常 “不知错”。因此,幼儿教师应在日常生活和专题活动中,利用多种方式向孩子讲明白道德要求,使孩子在思想上明白该怎么做,切实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
二、名词解释
1.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
3.恩物是福禄贝尔创制的一套教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幼儿认识自然、扩大知识和发展能力,这套恩物的基本形状是圆球、立方体和圆柱体。
4.表象是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的形象。
5.中期目标即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也就是说,在幼儿园教育总目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6.凡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都称之为结构游戏。
三、简答题
1.(1)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人的一切基本权益,具有独立的人格;
(2)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
(3)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4)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适当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应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潜力;
(5)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
(6)男女平等,不同性别的儿童应享有均等的机会和相同的权益,受到平等的对待。
2.(1)活动创造本能;
(2)认识求知本能;
(3)艺术创作本能;
(4)宗教本能。
3.(1)好奇心强;
(2)独立性不断发展;
(3)坚持性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
(4)自制力不断发展。
4.(1)幼儿园教育总体目标;
(2)幼儿园课程目标;
(3)幼儿园年龄阶段目标;
(4)单元目标;
(5)教育活动目标。
四、论述题
1.(1)判断的形式从直接判断为主,开始向间接判断发展;
(2)判断、推理的内容从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开始向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发展;
(3)判断、推理的根据从自我中心逻辑开始向客观逻辑发展;
(4)判断、推理的论据从不明确到逐渐明确;
(5)推理的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发展,方式由展开式向简约式转化。
2.教师的教育技能素养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
(1)观察与评估的能力。观察和了解孩子是教育过程的开端,是教育活动的第一步。
(2)组织能力。托幼机构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幼儿教师要善于依据幼儿保教目标和本班孩子的身心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妥善安排本班的保教活动,使孩子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3)创设与利用环境的能力。幼儿教师要善于发动幼儿参与环境的建设,充分利用已有的空间和材料设施,创造性地使用废旧材料和自然材料,为幼儿创设活化的物质环境。
(4)与幼儿交往的能力。幼儿教师要善于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能与孩子平等交往、友好合作。
(5)开展家长工作与社区工作的能力。幼儿教师要善于以保教目标为中心,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做好家园合作工作,并能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幼儿教育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6)自我发展的能力。幼儿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机会提升自己,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虚心接受别人的合理建议,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五、分析应用题
(1)对儿童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爱护;
(2)对其行为多予以积极评价,并教会他们对他人评价做出更积极的解释;
(3)学会对失败和挫折进行合理的自我归因,不要完全否定自我;
(4)多选择同自己年龄、性别、职业、能力、态度和经济社会地位相近或相似的人进行社会比较;
(5)多出现在能显示自我真实价值和品质的场合,以获得正确的信息反馈和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夸美纽斯第一个专门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深刻认识并有系统论述的教育家。
2.C【解析】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3. B【解析】“视觉悬崖”是由吉布森和沃克选取6.5~14个月的儿童进行的旨在测查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后来被称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
4.A【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5.C【解析】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枕叶最先成熟。
6.D【解析】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提出来的。
7.D【解析】表演游戏是儿童按照故事和童话的内容去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的游戏。
8.C【解析】托幼园所一体化主要由工厂兴办,由厂工会负责管理监督。
9.A【解析】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的基本要素数、形、词。
10.C【解析】这类儿童属于反抗型依恋。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愤怒的矛盾心理,并且对母亲缺乏信心,不能把母亲当作探究的“安全基地”。
11.B【解析】3岁以前是幼儿视觉发育的敏感期。
12.C【解析】爱心是教育幼儿的前提。
13.C【解析】婴儿刚出生时各项感觉能力都很弱,其中味觉是最为发达的感觉。
14.A【解析】1816年欧文在苏格兰纽兰纳克创办了一所幼儿学校,这堪称是欧洲最早的幼
儿教育机构。
15.A【解析】定势是由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16.B【解析】运动记忆约在婴儿出生后第一个月内出现。
17.B【解析】近期目标也称短期目标,指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18.D【解析】法国新教派的一名牧师奥柏林于1776年创办了编织学校,被看作是近代学前教育设施的萌芽。
19.C【解析】“做中学”理论是由杜威提出的。
20.B【解析】儿童身心的两个高速发展期是新生儿期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性的反映。
二、名词解释
1.毕生发展是指所有人类成员从受精卵开始,逐渐发育成熟,直到死亡的生命全程中,与年龄有关的那些变化过程。
2.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
3.直观形象法是指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要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来获得表象和直接经验的方法。
4.创造性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想象为中心,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5.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6.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三、简答题
1.(1)教育目的;
(2)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可能性;
(3)社会要求和时代要求。
2.(1)记忆范围的增加。记忆范围指幼儿记忆中内容种类的多少。幼儿记忆的范围的扩大,不仅表现为能记忆更多的对象,而且还包括幼儿逐渐能将得到的知识、经验进行系统化。
(2)记忆广度不断扩大。记忆广度指幼儿在单位时间内所记住材料的最大数量。
(3)记忆保持时间不断加长。记忆保持时间指从铭记材料开始到能对材料再认或再现之间的间隔时间,有时也可称为潜伏期。幼儿记忆保持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3.(1)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
(2)尊重儿童的意愿;
(3)善于在游戏中观察儿童的表现;
(4)根据儿童游戏的情况参与到游戏中,促进儿童游戏情节的发展。
4.(1)要切合实际,具有可行性;
(2)内容要明确具体,便于执行;
(3)规章制度的制定要有群众性;
(4)规章制度要有相对稳定性。
四、论述题
1.(1)儿童观的演变与发展;
(2)教育观的形成与变革;
(3)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4)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和评价;
(5)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与实施;
(6)幼儿园游戏的价值与指导;
(7)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原则;
(8)幼儿教师的素养与培训。
2.近年来,在学前教育研究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趋势和学术潮流,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从以往的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向现在的质的研究和行动研究方向发展。
(1)调查法。调查法是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建议的一种研究方法。
(2)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的方法。
(3)实验法。实验法是教师根据研究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育因素,从而考察该因素与随之产生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
(4)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揭示儿童发展普遍规律的研究方法。
(5)质的研究。质的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的研究方法。
(6)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目的的研究方法。
五、分析应用题
(1)家庭因素
①家长的教养方式。家长的教养方式影响着幼儿期的亲子交往。早期亲子之间的交往经验无疑给儿童的同伴交往带来影响。幼儿期的同伴交往行为几乎都是来自于更早些时候与父母的交往。儿童对同伴的态度和行为特征大多是其父母与人交往特征的“翻版”。
②家庭居住环境。现代住宅大多是单元结构,独门独户,这使儿童的活动空间大大缩小,失去了与其他小伙伴在一起玩耍的场地;家庭缺少兄弟姐妹,儿童所有的行为几乎都受到家长保护。这使得儿童在社会性游戏方面所花的时间大大减少,和同伴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少,导致许多儿童不会和同伴一起玩,甚至根本不想和同伴一起玩。
(2)托幼机构的因素
①教师对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教师经常通过表扬或批评的方法,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同时,教师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处理方式、对儿童的信任程度,也会影响儿童在同伴中的社会地位和受欢迎程度。
②游戏活动对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游戏是儿童最初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对儿童整个身心发展都起到促进作用。特别是进入幼儿园之后,游戏活动对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的。
(3)儿童自身的因素
①社会性行为。教育者必须努力培养儿童积极的亲社会行为,减少或避免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以利于儿童良好的同伴关系的建立。
②社会技能。社会技能与认知技能都与儿童是否被同伴接受有联系。一般说来,受欢迎的儿童比不受欢迎的儿童表现出更高的智力成熟度,或能做更多的好游戏。
(4)其他
除了儿童社会性行为和社会认知技能对儿童同伴关系有重要的影响外,研究者还发现身体特征、气质类型、姓名以及出生顺序等也会对儿童的同伴交往发生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湖北省立幼稚园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于1903年在武昌创立。
2.B【解析】“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是由维果斯基提出的,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3.A【解析】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是主体的适应性问题,幼小衔接的目的是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4.C【解析】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并保证钙、磷正常地沉着在骨骼生长部位,以保证骨骼的正常发育。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D,钙、磷就不能正常沉着在骨骼生长部位,导致骨骼钙化不足,孩子在临床上会出现佝偻病的症状。
5.D【解析】5~6岁是幼儿学习书面语的最佳时期。
6.D【解析】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7.D【解析】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张雪门提出了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
8.B【解析】凡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都称之为结构游戏。
9.B【解析】行动操练法是幼儿通过实际动手操作从而巩固其技能技巧的方法。
10.A【解析】权威(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特点是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爱,在多数情况下被普遍认为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抚养方式。
11.B【解析】人身心发展的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人的能动性能否较好地发挥是决定人的发展能否达到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
12.A【解析】斜视即两眼向前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
13.A【解析】由于幼儿只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所以幼儿教师在示范时往往采用“镜面示范”。
14.B【解析】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
15.C【解析】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是酪氨酸和碘。
16.A【解析】发展适宜性包括年龄适宜性和个体适宜性。
17.C【解析】“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德育范畴。
18.A【解析】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就构成了儿童的同伴关系。
19.A【解析】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20.C【解析】《费里法案》提出国民教育的免费、世俗化、义务三个原则。
二、名词解释
1.记忆广度也叫记忆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心理断乳期是指13、14岁至16、17岁的少年期,在这个阶段,少年常常因为缺乏认识和准备,被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而惊慌失措,有些心理学家就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3.家长开放日是指幼儿园可定期邀请家长来园参观,参加园内的活动,能够增进家长对幼儿
园教育工作的感性认识,了解教育内容,掌握教育方法。
4.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与母亲或照顾他(她)的熟悉的人分离时,面对陌生的环境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和不安的行为。
5.保育员是在托幼园所、社会福利机构及其他保育机构中,辅助教师负责婴幼儿保健、养育和协助教师对婴幼儿进行教育的人员。
6.表演游戏是儿童按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的游戏。
三、简答题
1.(1)儿童自我认知的内容从反映外部的、可以直接观察的、具体的、有明确参照系统的特点向与其相反的方向发展;
(2)儿童自我的结构从简单的结构发展到分化的、多重的结构,最后才逐渐出现层次,形成复杂的、整合的自我结构系统;
(3)儿童的自我评价从以他人评价为标准发展到独立的自我评价,同时儿童又在不断地脱离自我中心,自我评价的客观度逐步提高;
(4)儿童自我的功能体现出社会性逐渐提高。
2.(1)家庭结构因素;
(2)家庭经济条件和物质条件;
(3)家长因素。
3.(1)重视听觉器官的卫生;
(2)不用锐利工具挖耳;
(3)尽量避免噪音;
(4)定期进行听觉器官的健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1)知识文化素养
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扎实的幼儿教育理论基础。
(2)教育技能素养
观察与评估的能力、组织能力、创设与利用环境的能力、与幼儿交往的能力、开展家长工作与社区工作的能力、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论述题
1.(1)幼儿教师劳动的艰巨性。幼儿教师不仅承担教育任务,还要承担保育任务,同时还要负责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卫生的维护,这样无疑增加了幼儿教师的劳动量。
(2)幼儿教师劳动的细致性。由于幼儿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较差,幼儿教师几乎要对他们生活、学习中的每一件事都给予关心和帮助,因此,幼儿教师所做的工作非常细致、具体和琐碎,幼儿教师需要细心和耐心。
(3)幼儿教师劳动的自主性。与中小学相比,我国对幼儿教师的管理控制相对较松,幼儿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教师的独立自觉性。
(4)幼儿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幼儿自身的特点和幼儿教育的特点决定的。
(5)幼儿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和感染性。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0~6岁的幼儿,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好奇心强、好模仿、易受教师的感染、对教师无限尊重和信任,这就需要幼儿教师为人师表,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6)幼儿教师劳动的整体性。幼儿教师工作的任务是保教合一,幼儿园教师应使保教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相互联系,构成网络和层次,形成整体的工作流程,以便实现保教工作的终极目标。
2.福禄贝尔是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被誉为“幼儿园之父”。他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福禄贝尔于1837年创建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并于1840年正式更名为“幼儿园”,成为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2)明确提出了幼儿园的任务:通过直观的方法来培养学前儿童,使他们参加各种必要的活动,发展他们的体格,锻炼他们的外部感官,使他们正确认识人和自然,使儿童在游戏、娱乐和天真活泼的活动中增长知识,做好升入小学的准备。
(3)创制了“恩物”。恩物是供幼儿使用的活动玩具,其基本形状是圆球、立方体和圆柱体。恩物作为幼儿认识万物的初步手段,适合幼儿教育的要求,与幼儿天性发展相适应,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流传。
(4)强调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需要和冲动的表现,游戏作为儿童最独特的自发活动,成为幼儿教育过程的基础。
(5)强调作业的重要性。福禄贝尔认为,作业活动是幼儿体力、智力和道德和谐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通过作业活动,可以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教育。
五、分析应用题
由于我国学前教育的不成熟以及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前教育目标容易出现小学化的倾向,特别是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目标小学化的倾向更为严重。幼儿一日活动和小学生相似,注重读、写、算的学习,教师讲、幼儿听,这些都是我国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会严重阻碍婴幼儿的发展,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1)不利于幼儿正常发育,危害幼儿身体健康。学前儿童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比较弱,强制幼儿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很容易使幼儿大脑疲劳,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同时不利于孩子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导致幼儿近视、驼背等,严重危害幼儿的身体健康。
(2)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过早地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信等健全人格,严重地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3)不利于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习的欲望被扼杀,被动接受式的学习不利于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很容易错过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4)不利于儿童天性的发展,容易形成错误的儿童观。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做法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不顾幼儿年龄特点,剥夺幼儿游戏的做法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托幼机构的活动包括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其中游戏活动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
2.C【解析】福禄贝尔在教育实践中创造的玩具取名为恩物。
3.B【解析】教育部1951年制订《幼儿园暂行规程》,将幼稚园改名为幼儿园。
4.A【解析】幼儿最先掌握实词,然后掌握虚词,实词中首先掌握名词、动词,然后掌握形容词。
5.D【解析】抑郁质的人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
6.D【解析】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的发展。
7.C【解析】一般情况下,婴儿差不多到5个多月左右就开始长出第一颗乳牙了,2.5岁左右应该全部长出来了,上下颌左右侧各5颗,一共20颗。
8.C【解析】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
9.C【解析】婴儿期的呼吸肌发育不完全,胸廓活动范围小,呼吸时表现为膈肌上下移动明显,呈腹式呼吸。
10.D【解析】幼儿园的建筑设计必须遵循安全、卫生、实用、经济、美观、舒适的原则。
11.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12.A【解析】家庭是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
13.A【解析】20世纪初陶行知指出国内的幼稚园有三大弊病:一是外国病,二是花钱病,三是富贵病。
14.C【解析】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
15.B【解析】学前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是:3岁仅能辨别上下;4岁开始辨别前后;
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6岁也只能达到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4个方位的水平。
16.C【解析】家长学校主要是面向家长开放,其主要宗旨在于向家长系统地宣传教育理念和指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17.B【解析】婴幼儿大肌肉动觉准确性的发展比小肌肉动觉要早些。
18.A【解析】《普洛登报告》提出 “儿童是学习的主人”“儿童是教育的中心”的口号。
19.A【解析】权威型抚养方式的特点就是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爱,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抚养方式。
20.B【解析】伸手能够抓到东西是幼儿眼手协调现象出现的主要标志。
二、名词解释
1.家长开放日是幼儿园偏重于从实践方面来指导家长的一种重要形式。幼儿园可定期邀请家长来园参观,参加园内的活动,能够增进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感性认识,从不同的侧面认识自己的孩子,发现孩子与同伴的差距,进一步改进家庭教育。
2.兴趣诱导法指的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通过各种机会了解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的需要,捕捉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使孩子的个性得到生动活泼发展的方法。
3.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
4.转折期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出现的心理发展在短期内急剧变化的情况。
5.艺友制是指学生(又称为艺友)与有经验的教师(称导师)交朋友,在实践中学习当教师,边干边学,在实践中积累教学经验。
6.年龄特征是指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身心发展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点。
三、简答题
1.托儿所的保教目标:
(1)发展小儿的基本动作,进行适当的体格锻炼,增强儿童的抵抗力,提高婴幼儿的健康水平,促进身心正常发展;
(2)发展小儿模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语言认识周围事物,使小儿智力得到发展,并获得简单知识;
(3)进行友爱、礼貌、诚实、勇敢等良好的品德教育;
(4)培养小儿的饮食、睡眠、衣着、盥洗、与人交往等各个方面的文明卫生习惯及美学的观念。
幼儿园的保教目标:
(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强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4)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2.(1)放置基本设备;
(2)放置儿童玩具;
(3)由儿童自己布置,自己管理;
(4)儿童天地中的物品与儿童活动连接。
3.(1)教育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避免儿童教育成人化的倾向;
(2)发展儿童的主动性;
(3)强调儿童的实际活动;
(4)重视儿童的社会交往。
4.(1)安全原则;
(2)适应需要的原则;
(3)经济原则;
(4)卫生原则;
(5)美观原则;
(6)舒适的原则。
四、论述题
1.(1)智力发展迅速。人出生后头几年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智力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但增长不是等速的,一般是先快后慢,到一定年龄就停止增长,而后随着人的衰老智力又开始下降。
(2)某些特殊能力有所表现。
(3)模仿能力发展较快。
(4)创造能力发展缓慢。儿童的创造能力发展较晚,到幼儿晚期才出现创造能力的萌芽。
(5)认识能力发展,并出现有意性。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各种认识能力也不断发展,并逐步向比较高级的心理水平发展,认识活动的有意性开始发展。
(6)操作能力发展最早,各种动作能力逐渐完善。幼儿言语的连贯性、完整性和逻辑性的发展,为幼儿的学习和交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7)社交能力逐渐显现。
2.(1)保教结合的原则,也称保教合一或保教并重,指对幼儿保育和教育要给予同等的重视,并使两者相互配合。
(2)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即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实践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人格、个性和年龄特点等,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好奇心、自尊心等不被伤害。
(3)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即要在保证每一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的基础上,使每一个幼儿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幼儿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幼儿,同时还要做到因材施教。
(4)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即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保育员,以及家庭、社区等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与学前教育目标和任务互相配合,步调一致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5)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的原则,即幼儿的教育要渗透在儿童的一日生活和游戏等各项活动中完成。
(6)环境育人的原则。幼儿园内部环境,指幼儿园里能对幼儿身心自发发生影响的一切因素,包括幼儿园内部的物质条件、人际关系和精神氛围。
(7)整体综合教育的原则,即将幼儿教育各因素、各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设计,综合考虑,共同作用于幼儿。
(8)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即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要根据每个幼儿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促进和引导每一位幼儿的进步,使每位幼儿都能实现最佳发展。
五、分析应用题
(1)请进来的方式,即幼儿园根据自身教育的需要利用社区资源
①请社区里的人员为孩子组织活动。如请清洁工人讲环保的重要性和方法,来增长幼儿的见识;
②利用社区的物、景和设施教育孩子。幼儿园可在社区内寻找和利用教育所需的玩教具材料和场所,以扩大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丰富幼儿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
③利用社区开展的活动和日常发生的事情教育幼儿。如社会树新风活动、帮助孤寡老人和贫困孤儿等事,都具有教育的意义。
(2)走出去的方式,即幼儿园与社区携手,共同为社区提供便民教育和服务
①建立儿童活动机构。如儿童玩具室、儿童图书馆等;
②开展流动幼儿教育服务。对农村,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农村的散居儿童,一般适于提供这种非正规的幼儿教育;
③建立家庭教育辅导站,开展指导家庭教育的活动。该机构及其开展活动的对象主要是幼儿家长。如新婚班、准父母班、家长夜校、托儿班等;
④与社区联手,优化社区环境的活动。该类活动尽管不直接为幼儿和幼儿家长服务,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净化社区,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幼儿园与社区各部门、居民之间的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
2.A【解析】以上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3.A【解析】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教育中的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4.A【解析】调查法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5. A【解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双性化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男性与女性的心理特征。它是指抛开男女两性生理上的差异,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性征的比重。研究表明完美的人格应是“男女双性化”的人格。
6.B【解析】我国幼儿园管理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负责。
7.C【解析】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具有初浅性的特点。
8.A【解析】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应该以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兴趣为基础。
9.D【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述,在
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10.B【解析】言语开始萌芽一般发生在婴儿满半岁以后。
11.C【解析】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会表现出各种反抗或执拗现象。
12.D【解析】根据布鲁姆的研究,儿童的智力水平从出生到四岁已发展到50%。
13.D【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在不同层次上都存在,要求幼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发现并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
14.A【解析】湖北省立幼稚园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于1903年在武昌创立。
15.A【解析】运动系统主要支撑身体、执行动作、保护内脏器官。
16.D【解析】儿童7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
17.A【解析】无意注意是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8.C【解析】自1994年1月1日开始,我国各地相继实行了幼儿教师资格制度。
19.B【解析】自我中心是处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典型特征。
20.A【解析】蒙台梭利把“敏感期”的观点引入到教育中,对儿童发展“敏感期”的论述是她的一大突出成就。
二、名词解释
1. 教学做合一源自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视 “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强调“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还要求“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
2.最近发展区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3.学前教育是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它的教育对象包括胎儿、婴儿(0~3岁)、幼儿(3~6、7岁)
4.社区幼儿教育是指在我国以学前儿童及家庭为对象开展的各种形式的优生、优育、优教活动,目的在于尽可能使社区内所有学前儿童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发展。
5.儿童的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地得到改造并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
6.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萨罗威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玛伊尔提出的,它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三、简答题
1.(1)发展的整体观;
(2)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
(3)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
(4)教育促进与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
(5)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基础的教育途径观。
2.依恋是亲子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它包括以下类型:
(1)安全性依恋;
(2)回避性依恋;
(3)反抗性依恋。
3.(1)受欢迎型;
(2)被拒绝型;
(3)被忽视型;
(4)一般型。
4.(1)政府以立法的形式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并为此持续投入资金;
(2)提供综合性服务,保障儿童未来发展的公平;
(3)重视与家庭和社区的合作,发挥家庭、社区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
1.(1)父母的教养方式。在自尊发展过程中,儿童的父母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自尊儿童的母亲表现出更多的爱心和宽容,能够为儿童设立明确的行为规范,允许他们自由表达间接并参与家庭决策。
(2)社会比较。社会比较是指个体在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中将自己与他人作比较的过程。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社会比较逐渐增多并在强调竞争的团体氛围中更为明显。
(3)成功体验和失败体验。在学业和工作中有更多的成功体验时,个体会表现出高自尊,反之,失败的体验带来较低的自尊水平。
(4)儿童的自身特征。儿童的性别和体貌特点都能影响儿童的自尊,对自己的体表和身体特征有积极感受并看重他人对自己外部体貌评价的个体通常有较高的自尊。
2.(1)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儿童。幼儿教师应该克服对幼儿的“静态假设”,同一个儿童在不同的人面前,不同时间、地点和场合,面对不同的事情,会有不同的反应,教师应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儿童。
(2)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应难度递增。一方面,各部分的难度应随时间的推移和孩子的发展逐步提高,梯级上升;另一方面,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复杂性也应随时间的推移和幼儿能力的提高而难度递进。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在幼儿的教学活动中,要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三种教育形式,促进不同水平和倾向的幼儿向前发展。
(4)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儿童的特点,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育途径、方法和方式。
(5)多样化和纵向的教育评价。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和劣势领域,教育评价应多样化。
五、分析应用题
常规是指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规则,具体是指幼儿园对于幼儿什么时候应进行什么活动、活动中应遵循什么要求、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活动要采取什么方式等方面的要求,常规训练对幼儿非常重要。
(1)常规可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常规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学习在集体中生活;
(3)常规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维持班级的秩序;
(4)常规能够增强幼儿的安全感,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
养成策略: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给孩子平等、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环境,在平等融洽的环境中与孩子们共同讨论他们的要求。
(2)引导幼儿建立自信,鼓励幼儿主动发展。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最富有权威的人,他们对孩子正确的评价、肯定及支持的态度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极为重要,这些积极引导能帮助孩子勇敢地面对困难。
(3)规范行为,为儿童树立榜样,促进幼儿养成自觉的行为习惯。日常生活中,教师必须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给幼儿树立好榜样。
(4)与家长沟通,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幼儿的一致性。教师应和家长做好配合工作,形成教育幼儿的一致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常规的养成。
(5)给幼儿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幼儿在实践中获得了有关常规的认知、体验和经验,逐步形成一系列正确的行为方式,并在反复实践中得到强化,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常规。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学前班多半建于城镇、农村,附设在小学,作息制度仿照小学进行。
2.C【解析】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是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3.D【解析】福禄贝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4.D【解析】幼儿教师具有多重角色,其作用贯穿于儿童一日生活始终。
5.D【解析】1904年1月,清政府颁发《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学前教育机构为“蒙养院”。
6.B【解析】增进抗龋齿能力的最主要微量元素是氟。
7.A【解析】幼儿园教育要遵循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的原则,也就是游戏化方法。
8.A【解析】2、3岁的儿童能辨别上下。
9. B【解析】在《母育学校》里,夸美纽斯以满腔的热情,把儿童比作“上帝的种子”,比作比金银珠宝还要珍贵的“无价之宝”,并警告那些欺悔儿童的人,要他们象尊敬上帝那样去尊敬儿童,表达了夸美纽斯将未来新社会理想的实现寄于新生一代的热切愿望。
10.B【解析】由于小儿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就像新鲜的杨柳枝,被折后外皮还连着,小孩儿的这种骨折被称为“青枝骨折”。
11.B【解析】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终身教育的开端。
12.B【解析】整个教学法是陈鹤琴先生提倡的,他反对分科教学,主张综合的单元教学。
13.C【解析】人的主观能动性从综合的意义上把主体与客体、个体与社会、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成为推动人本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4.B【解析】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
15.A【解析】公益性是指教育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16.B【解析】中期目标即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
17.C【解析】甲状腺机能不足容易发生呆小症。
18.D【解析】自制力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19.A【解析】老师正确的做法是立即让学生去喝水。
20.A【解析】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感知觉是人类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
二、名词解释
1.混龄教育是指将年龄相差12个月以上的幼儿编排在一个班级,让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幼儿身处同一环境共同学习和生活。
2.现代儿童观是指现代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3.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如常与人发生冲突,违抗成人要求等。
4.常规是指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规则,具体是指幼儿园对于幼儿什么时候应进行什么活动、活动中应遵守什么要求,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活动要采取什么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5.榜样示范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己和别人的好思想、好言语、好行为,形象生动地影响孩子的一种方法。
6.家庭辅导站设立于乡或村中,由该地区中的幼儿教师或幼教专职干部,负责向本地区的儿童家长普及保育与教育儿童的知识,并解答儿童家长的咨询,指导儿童家长改善家庭教育。
三、简答题
1.(1)多动症;
(2)自卑、嫉妒与骄横;
(3)模仿;
(4)错误引导。
2.(1)经常性原则;
(2)地方性原则;
(3)简便性;
(4)互利性;
(5)教育性;
(6)幼儿园、社区和家庭教育一体化原则。
3.(1)职前培养和在职提高相结合;
(2)脱产进修和业余学习相结合;
(3)广播电视教育、函授面授辅导和教师自学相结合;
(4)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观摩活动结合。
4.(1)由行为和动作引起思维活动;
(2)思维缺乏可逆性和相对性;
(3)行为受情绪支配;
(4)喜爱模仿。
四、论述题
1.幼儿教师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幼儿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研究;
(2)从事幼儿教育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幼儿教育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幼儿的学习和游戏,评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幼儿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5)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幼儿园教育行政部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2.(1)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教育性,即环境设计的目标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
(2)发展适宜性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3)幼儿参与性原则。幼儿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
(4)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幼儿教育系统。
(5)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
五、分析应用题
(1)对话语言的发展和独自语言的发生。口语可分为对话式和独白式。对话是在两个人之间交互进行谈话,独白则是一个人独自向听者讲述。儿童的语言最初是对话式的,只有在和成人共同交往中才能进行,幼儿期对话语言有进一步发展。
(2)情境语言的发展和连贯语言的发生。对话语言常常带有情境性。连贯语言的特点是句子完整,前后连贯,能够反映完整而详细的思想内容,使听者从语言本身就能理解所讲述的意思,不必事先熟悉所谈及的具体情境。
(3)讲述逻辑性的发展。幼儿在独立讲述中,逻辑性水平逐渐提高,主要表现在讲述主题逐渐明确,层次逐渐清楚。
(4)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幼儿园在整个幼儿教育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2.C【解析】幼儿教师晨间接待幼儿入园工作的重点是检查孩子的身心状况。
3.B【解析】成人应留心幼儿自我中心言语的同时,应尽可能地通过幼儿的自言自语去观察他们、了解他们、帮助他们,使其发展成为真正的外部语言。
4.B【解析】多血质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
5.B【解析】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都应以启蒙性为主要衡量标准。
6.B【解析】幼儿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使幼儿经常处于快乐的情绪之中,B选项教师不仅安抚了幼儿的情绪,而且将妈妈来园确切时间告诉了幼儿,这样可以缓和幼儿在等待妈妈来接时的焦虑。
7.C【解析】婴儿的喂养过程是建立亲子关系和依恋关系的重要时期。
8.B【解析】动作思维亦称直观动作思维,其基本特点是思维与动作不可分,离开了动作就不能思维。动作思维一般是在人类或个体发展的早期所具有的一种思维形式。
9.D【解析】“南陈北张”是指南京有陈鹤琴,北京有张雪门。
10.C【解析】戈尔曼在《情感智力》一书中明确提出“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情商(EQ)而非智商”。
11.D【解析】新生儿听觉有一定偏好,一般来说,新生儿爱听高音调的声音。
12.D【解析】即便是最民主的家庭,也对孩子有所保留,有时还要适当回避。
13.B【解析】实验法是教师根据研究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育因素,从而考察该因素与随之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14.A【解析】癸卯学制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了下来。
15.C【解析】儿童福利院也称儿童教养院,是一种招收残疾儿童的社会福利机构。
16.B【解析】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违背这个顺序。
17.A【解析】巡回辅导站创建于河北省滦平县山区。
18.A【解析】学前儿童的眼球较小,可因为眼球前后轴较短而产生生理性远视,以后随着眼轴的变长,视力可逐渐转为正常;晶状体位于瞳孔之后,有弹性;弱视贵在早治,年龄越小,
疗效越好,3~6岁是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机;眼睛的斜视可以通过手术进行矫正。
19.B【解析】3岁以前,脑部的发育已达到成人的80%。
20.D【解析】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守恒概念出现于具体运算阶段(6、7岁到11、12岁)。
二、名词解释
1.有规则的游戏是指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去设计游戏,旨在促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因而又叫教学游戏。
2.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幼儿教师在个人的工作中,通过个人的努力和集体的培养,其教学品质(技能)和教育素养逐渐成熟的过程。
3.托儿所是3岁前儿童的集体保教机构,实行以保为主,保教并重的方针,负有教养3岁前幼儿及其为父母亲参加工作提供方便的双重任务。
4.关键期是指由生物学因素决定的、个体做好最充分准备来获得新的行为模式的发展时期。
5.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6.幼小衔接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此时期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三、简答题
1.(1)游戏是自发的,自愿的;
(2)游戏是自由自在的;
(3)游戏是愉快的;
(4)游戏是充满幻想和创造的。
2.(1)园长负责制的核心是园长对幼儿园工作全面负责;
(2)党的领导是园长负责制的保证;
(3)教职工参与管理,完善园长负责制。
3.(1)爱问、好学;
(2)抽象思维发展;
(3)会话性讲述能力明显进步;
(4)有意行为的增多;
(5)个性初步形成。
4.(1)促进幼儿的体智德美的全面和谐发展;
(2)尊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3)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
(4)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
(5)创设与教育相适宜的环境;
(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7)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
四、论述题
1.(1)帮助幼儿适应环境的变化,消除分离焦虑。幼儿入园适应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分离焦虑和不适应集体生活,幼儿教师应帮助幼儿适应环境的变化,消除分离焦虑。
(2)积极主动地与幼儿交往。教师与幼儿交往的态度影响师幼交往的效果与师幼关系的性质,为了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教师要学会积极主动地与幼儿交往。
(3)对幼儿和幼儿的活动真正关注并感兴趣。关注和感兴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和态度,其外在表现是教师与幼儿交往时所处的位置,身体朝向、首饰、面部表情,甚至是所用的感叹词等。
(4)理解与宽容地对待幼儿的错误。教师对幼儿所犯错误处理不当会对和谐师幼关系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教师要理解和宽容地对待幼儿的错误。
(5)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群体性是幼儿在托幼机构生活的一个主要特点,也是教师应当重视利用的教育资源。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组织教育活动。
(6)帮助幼儿摆脱不良行为习惯。幼儿的性格、认知能力,尤其是行为特征是师幼关系形成的基础。教师应增强发展性反应意识,对具有不良行为特征的幼儿要有耐心、有恒心,帮助幼儿摆脱不良行为习惯。
2.(1)学前教育对人具有全面的影响作用,学前教育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儿童,对经济发展发生作用;
(2)学前教育通过陶冶儿童的思想和道德情操,提高儿童的精神文明程度,从而提高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间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学前教育将儿童的父母从照料与看护幼儿中解脱出来,使得幼儿的父母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学业与职业发展前景,国家因此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劳动力资源,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4)全社会齐心协力为学前教育服务,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保持社会稳定,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使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五、分析应用题
(1)从实际出发,建立合理的生活常规;
(2)在生活活动中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3)日常生活活动是施教的机会,保教目标的实现,包括日常生活活动中,切不可忽略;
(4)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保育与教育,需要保育员与教师的良好配合,且要配合默契。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师幼关系是学前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2.A【解析】南京鼓楼幼稚园由陈鹤琴创办的。
3.D【解析】大脑左半球对言语能力和积极情感负责。
4.D【解析】个案研究法是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
行全面系统地研究,以揭示儿童发展普遍规律的一
5.B【解析】蒙台梭利在1907年创设了“儿童之家”。
6.C【解析】家长是教师了解幼儿的一个重要和最好的渠道。
7.C【解析】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
8.B【解析】1.5~2岁的儿童表象开始发生,从此儿童的注意开始受到表象的直接影响。
9.A【解析】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10.A【解析】观察法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
11.D【解析】使用排除法可选择保育工作要求“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一体化”。
12.D【解析】3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直观行动思维。
13.C【解析】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14.D【解析】被拒绝型幼儿的特点是:被拒绝型幼儿和受欢迎型幼儿一样,喜欢交往,在交往中活跃、主动,但常常采取不友好的交往方式,如强行加入其他小朋友的活动、抢夺玩具、大声叫喊、推打小朋友等。攻击性行为较多,友好行为较少,因而常常被多数幼儿所排斥、拒绝,在同伴中地位低,关系紧张。
15.B【解析】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认为认知发展由先天的遗传基因所决定,人的发展过程只不过是这些内在的遗传因素的自我展开的过程,环境的作用仅在于引发、促进或延缓这种过程的实现。
16.C【解析】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17.C【解析】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去了解儿童的心理。
18.A【解析】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19.B【解析】教师避免使用否定性语句,是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
20.C【解析】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第三阶段的特点是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
二、名词解释
1.幼儿常规是指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规则,具体是指幼儿园对于幼儿什么时候应进行什么活动、活动中应遵守什么要求,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活动要采取什么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2.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既包括幼儿园内部小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
3.保育是指幼教机构中教养人员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而从事的卫生保健和安全防护工作。
4.幼小衔接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小学一年级,此时期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5.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6.生态系统观是由布朗芬布伦纳提出来的,他的生态系统观是指:有这样一个结构,它能够对儿童在多元情境下受到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的排列,并且有助于考察这些影响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简答题
1.(1)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2)情绪交往内容的增加和表情社会化;
(3)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
2.(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
(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3)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
(4)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
(5)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
3.(1)平易型;
(2)行为缓慢型;
(3)难对付型。
4.(1)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制约着学前教育内容的选择;
(2)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学前教育内容的范围和难易程度;
(3)课程和课程论的历史传统影响学前教育内容的选择。
四、论述题
1.保育是为幼儿的生存、发展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提供物质条件,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养育,帮助其身体和技能良好地发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地发展。幼儿园在实施保育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
(2)保教有机结合;
(3)幼儿的户外活动是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抗病能力的重要活动;
(4)加强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5)加强保教人员的保育意识,认真学习 “保育员工作职责”,明确保育工作目标;
(6)强化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幼儿安全。
2.(1)全面发展是针对片面发展而言的,偏重任何一个方面或忽视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不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个体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齐头并进地发展,也不意味着个体的各个发展侧面可以各自孤立地发展。因此,幼儿园的全面发展教育在保证 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可以允许幼儿个体在某方面突出一些,同时,还要注重幼儿各方面发展的和谐与协调。
(2)体、智、德、美诸方面统一于幼儿个体的身心结构之中,体、智、德、美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来说,不能偏废任何一个方面,体、智、德、美四育融会在一起,形成一种整体教育力量,落实在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之中。只有正确认识四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
五、分析应用题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有利于学前教育法规的落实。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开展合作活动,是贯彻教育法规的需要。
(2)有助于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是学前教育的两个重要场所,两者协调一致,有助于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
(3)有益于学前儿童全面的发展。儿童的发展受到学前教育机构、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合作,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4)有利于家长教育素质的增强。家长参与孩子在托幼园所的活动,与托幼园所密切合作,不仅能使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角色,也能使他们的教育行为进一步向着科学化、艺术化的方向发展。
(5)有助于顺应世界学前教育的趋向。我国学前教育机构加强与家庭的合作和联系,是与国际学前教育接轨的重要举措。
为了保证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活动达到预定的目标,托幼机构在设计、实施、评价家园合作活动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平等性原则,家庭教育机构的领导和教师要尊重家长,平等对待家长。
(2)整体性原则,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合作活动要面向全体家长和全体儿童,使他们都有机会参加,均能受益。
(3)针对性原则,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合作活动要根据儿童、家长、教师的具体情况,妥善安排,有的放矢。
(4)求实性原则,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合作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符合托幼机构和家庭的基础条件和物质设施,不搞形式主义。
(5)娱乐性原则,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合作活动要寓教于乐,使儿童、家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长见识、发展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福禄贝尔是教育史上第一个强调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人。
2.D【解析】家庭主要成员的文化程度是对儿童身心发展影响最大的家庭因素。
3.B【解析】此时教师应该察看小明是否受伤,同时不制止他哭,让他把内心的恐惧发泄一下。
4.C【解析】陈鹤琴被誉为“中国幼儿园之父”。
5.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6.C【解析】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期是3~6岁,8岁以后再治疗效果会比较差,超过12岁基本无法治愈。
7.D【解析】学前教育目标是学前教育阶段的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学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8.C【解析】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工作记忆的出现。
9 .A【解析】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其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都表现出一种稳定的顺序,所表现出的这种顺序是固定不变的。
10.C【解析】幼儿期的语言学习主要是指口头语的学习。
11.D【解析】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2.B【解析】自主性体现在我国对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管理相对宽松。
13.C【解析】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14.D【解析】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并给予表扬。
15.C【解析】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
16.D【解析】儿童对实词的掌握顺序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17.C【解析】观察法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
18.C【解析】对于初生至2、3个月的婴儿,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应为色彩鲜明的小球。
19.A【解析】距离知觉是一种以视觉为主的复合知觉,3岁幼儿距离知觉发展还不完善,他把握不住距离。
20.B【解析】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二、名词解释
1.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
2.依恋是婴儿寻找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这个人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家庭里其他的抚养者或与婴儿联系密切的人。
3.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们关系的认识。
5.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的研究方法。
6.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三、简答题
1.(1)目的逐渐明确;
(2)时间逐渐延长;
(3)方法逐渐得当;
(4)细节逐渐全面;
(5)概括逐渐深入。
2.(1)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年龄特点;
(2)尊重和保护幼儿的人格特点;
(3)尊重和保护儿童的个别差异。
3.(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2)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3)从想象的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4.(1)儿童有各种合法权利;
(2)儿童的成长受制于多种因素;
(3)儿童发展的潜力要及时挖掘;
(4)儿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
(5)儿童发展具有差异性;
(6)儿童通过活动得到发展;
(7)儿童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
四、论述题
1.(1)从胎儿期就应提供充足的营养,为大脑发育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2)保证学前儿童有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作息制度,动静交替,防止兴奋后产生过度疲劳;
(3)教育活动过程中,注意为儿童选择生动有趣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同一类型的活动时间不宜太长;
(4)培养学前儿童对事物探究的兴趣,发展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积极的思维能力;
(5)有意识地让幼儿进行左侧肢体的锻炼,促进右脑机能的发展。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它具有以下特点:
(1)时代性和社会性。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也是如此。
(2)亲情性和感染性。家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这种天然的情感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具有的。
(3)针对性和随机性。幼儿和父母朝夕相处,父母有大量的时间和充足的机会对幼儿进行教育,但是父母究竟应该对孩子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如何进行教育等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程序,这体现了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随机性。
(4)连续性和一贯性。家庭生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本身就是在对孩子进行一致性和一贯性的教育,这种持续不断、反复进行的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权威性和专制性。家长是家庭生活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家长在家庭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权威性和专制性。
五、分析应用题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游戏对幼儿的身体、智力、创造力、情感、社会性、美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1)促进幼儿体力的发展。幼儿的许多游戏都包含生理活动,这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促进幼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增强幼儿的体质。
(2)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游戏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动力,对幼儿智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游戏,幼儿开始认识世界,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知识、技能、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3)促进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幼儿对游戏充满了兴趣,在游戏中无拘无束地玩耍,产生许多新颖的想法和独特的行为,激发了幼儿创造性的萌生和发展。
(4)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游戏能满足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需要,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良好情绪,控制他们的不良情绪。
(5)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游戏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并为幼儿提供了大量交往的机会,使幼儿逐步学会认识自己和同伴,并能正确处理自己和同伴间的关系,加快了幼儿的社会化进程。
(6)发展幼儿的美感。游戏是幼儿产生美感的重要源泉,在游戏中,幼儿能自由自在地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林哈德与葛笃德》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代表作。
2.A【解析】学前幼儿美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幼儿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3.D【解析】在幼儿园中,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是融为一体的。
4.C【解析】个性不是生来就有的,3岁以后儿童的个性开始形成,出现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
5.A【解析】这是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6.A【解析】托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思维处在直觉思维阶段,思维和动作行为紧密联系,一旦动作停止或转移,思维活动也随之停止或转移。
7.A【解析】视觉敏度是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
8.B【解析】有规则的游戏:是成人为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而编写的、有明确规则的游戏,如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等。
9.B【解析】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第二阶段的特点是: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
10.C【解析】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从整体动作发展到局部动作;从上部动作发展到下部动作;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从中央部分动作发展到边远部分动作;从无意动作发展到有意动作。
11.A【解析】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
12.D【解析】儿童学业成败与诸多因素都有关系,其中学校教育方式占有重要地位。
13.D【解析】5岁时儿童的方位知觉有跃进的倾向,开始能正确的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
14.D【解析】解除紧张是矫正幼儿口吃的重要原则性方法。
15.B【解析】生活的逻辑没有一般性原则,不符合客观规律,而是从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出发,属于“前逻辑思维”。
16.A【解析】幼儿的情绪冲动性常常表现在他用过激的动作和行动表现自己的情绪。
17.A【解析】代词是幼儿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
18.C【解析】选择性注意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19.D【解析】陶行知说“6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20.D【解析】角色游戏是指幼儿在做游戏过程中通过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属于创造性游戏。
二、名词解释
1.“白板说”是经验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由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的。他认为人出生后心灵如同一块白板,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的。
2.个案研究法是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以揭示儿童发展普遍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3.形象记忆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是直接的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软硬、冷热等具体形象和感觉的记忆。
4.园长负责制是指幼儿园在上级宏观领导下,由园长全面负责幼儿园的教养工作管理和行政工作管理,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非行政组织进行监督的完整的领导体制。
5.学前全纳教育是一种让有残疾的儿童在限制最小的环境里和正常儿童一起生活、游戏和学习的教育模式。
6.幼儿园活动即儿童在幼儿园中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包括幼儿的生活活动、保育活动、教育活动、幼儿一日活动和幼儿的游戏活动。
三、简答题
1.(1)幼儿园的组织;
(2)幼儿园的领导体制;
(3)幼儿园的规章制度。
2.(1)活泼好动;
(2)具体形象思维;
(3)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
3.(1)平等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针对性原则;
(4)求实性原则;
(5)娱乐性原则。
4.(1)幼儿园以3周岁至入小学前年龄段儿童为对象;
(2)幼儿园是社会公共教育机构;
(3)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
四、论述题
1.(1)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幼儿进行的语言学习活动,把语言作为幼儿学习的对象,这是专门的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语言教育的主要途径。
(2)日常言语交往中的指导。在日常的生活和游戏中,对幼儿实际的言语交往能力给予指导,把语言教育贯穿于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这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环境。
(3)其他教育领域的配合。语言教育不仅仅是语言领域的事,幼儿在健康、自然、社会、艺术等领域的学习中,同样离不开语言工具。
(4)幼儿园与家庭的配合。语言教师指导和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使家长了解自己对孩子语言发展的影响,父母与孩子言语交际应注意什么等。
2.(1)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陈鹤琴反对照搬外国教材、教法,全然不顾中国国情的做法,主张进行适合我国国情的幼儿教育。
(2)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他吸取了杜威及陶行知等人的教育思想,创立了“活教育”的理论,其核心是要让儿童从“做”中获得身心全面发展,手脑并用。
(3)提出幼儿园课程理论。陈鹤琴认为幼稚园的教育内容可称为“五指活动”,取义为幼稚园的各项教育内容就像人手掌上的五个手指头,是可以活动、互相联系的整体。
(4)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陈鹤琴认为,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多方配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提出整个教学法。陈鹤琴提倡“整个教学法”,把各种功课“打成一片”,所学的功课是无规定时间学的;所用的教材是以故事或社会或自然为中心的,但是所用的故事或关于社会自然的教材,总以儿童的生活、儿童的心理为根据。
五、分析应用题
(1)可行性
“学前全纳教育”是一种让有残疾的儿童在限制最小的环境里和正常儿童一起生活、游戏和学习的教育模式。学前全纳教育主张普通幼儿园接受所有儿童,特别是有特殊教育和保育要求的儿童。实践证明,学前全纳教育是可行的。
①法律基础。1994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正式为学前全纳教育拉开了序幕。1990年12月,我国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普通中小学必须招收能适应其学习生活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应当接收能适应其生活的残疾幼儿。
②道德基础。从理论上讲,残疾幼儿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社会主流群体爱护、尊重和同情的人。按照我国传统的“仁爱”道德观,幼儿及其家长应当接纳、尊重和关心残疾幼儿;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除应接纳、尊重和关心残疾幼儿外,还应努力为他们提供适宜其个体需求的保育和教育服务。
③教育基础。学龄前儿童对残疾的偏见尚未建立,他们更容易接受和尊重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对有残疾儿童的早期干预使他们在将来更容易被同龄的普通人接受。
(2)现状及原因
全纳教育在我国幼儿园的推广很缓慢。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发达城市和地区开始了学前全纳教育的试点工作。就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四个:
①教育经费短缺;
②普通幼儿教育体制和特殊幼儿教育体制融合困难;
③幼儿园教师教育残疾儿童的能力不足;
④全纳教育的支持体系不健全。
十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A【解析】陈鹤琴反对照搬外国教材、教法,全然不顾中国国情的做法,主张进行适合我国国情的幼儿教育。
2.C【解析】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3.D【解析】清政府于1904年颁布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这一章程对蒙养院的教育宗旨、招生对象、设置范围和地点、科目、教学方法、屋场设备、保教人员、行政管理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4.C【解析】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
5.B【解析】杜威提倡“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6.C【解析】现代社会初期,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儿童身体、情绪、智能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7.C【解析】儿童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8.D【解析】知觉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9.B【解析】1844年丹麦教育学家科维隆在乡村创建国民高等教育学校,是成人形式的社区教育。
10.A【解析】草原流动幼儿园创建于内蒙古锡林浩特的草原牧区。
11.B【解析】社区学前教育是指在我国以学前教育及其家庭为对象开展的各种形式的优生优育优教活动,目的在于尽可能地使所有学前儿童获得良好的教育与发展,重要的目标是达到学前教育的社会化。
12.D【解析】1926年日本第一个独立的幼教法规《幼稚园令》出台。
13.D【解析】学前教育目标是学前教育阶段的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学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14.B【解析】发展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的身心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现象,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如2~4岁是幼儿的最佳口语训练期。
15.D【解析】5~6个月的婴儿能抓住物体。
16.C【解析】活动目标是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
17.D【解析】血液里的钙质主要功能是促进血液凝固。
18.C【解析】注意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19.B【解析】时间知觉是对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20.C【解析】新生儿的听力有明显的个别差异,可以经过训练得到提高。
二、名词解释
1.广义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狭义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则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2.家长学校是对在家庭里承担抚养教育幼儿责任的父母和其他长着进行系统教育和训练的学校。幼儿园举办家长学校,聘请儿童保健专家、幼儿心理专家、幼儿教育专家,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家长传授保育、教育幼儿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惩罚是一种对儿童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性评价,从而使其改正不良行为或习惯的极其负面的强化方法。惩罚以不伤害儿童身体和人格为原则。
4.整个教学法是由陈鹤琴提倡的,即“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
5.直观形象法即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现象)、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6.家长参与是指家长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幼儿园的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协助教师的工作,以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达到家庭与幼儿园的相互配合和协调一致。
三、简答题
1.(1)坚持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面性;
(2)坚持儿童身心发展的协调性;
(3)坚持儿童发展的个性化。
2.(1)乳儿期(出生~1岁);
(2)婴儿期(1~3岁);
(3)幼儿期(3~6、7岁);
(4)学龄初期(6、7岁~11、12岁);
(5)学龄中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岁);
(6)学龄晚期或青年期早期(14、15岁~17、18岁)
3.(1)动作概括水平;
(2)形象概括水平;
(3)本质抽象概括水平。
4.(1)尊重幼儿的游戏;
(2)支持幼儿的游戏;
(3)参与幼儿的游戏;
(4)引导幼儿的游戏;
(5)干预幼儿的游戏;
(6)评价幼儿的游戏;
(7)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四、论述题
1.(1)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表现在胎儿的保健和教养上,也表现在婴幼儿的养育和训练上。
(2)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智力潜能的最大开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能促进儿童智力的迅速发展,也能预防儿童潜能递减现象的出现。
(3)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有助于孩子了解社会的规则,形成健全人格,并养成顽强的意志。
(4)家庭教育提高了儿童的审美才能,有助于陶冶孩子的性情、培养孩子的兴趣、发展孩子的才能。
(5)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为孩子将来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影响着孩子的职业取向。
2.(1)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不良行为的性质选用不同的惩罚方法;
(2)幼儿教师的惩罚必须要有针对性;
(3)惩罚必须做到公正合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发展为前提;
(4)惩罚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别特点,在不伤害幼儿的基础上进行;
(5)惩罚要注重实效性,应有一定教育效果。
五、分析应用题
(1)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教育又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生产力水平决定着学前教育的形态,决定了社会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和社会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生产力水平还决定学前教育内容与手段的变革,并决定学前教育的目标变迁;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导致学前教育目标、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变革。同时,幼儿教育作为国民教育基础的基础,又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2)幼儿园环境按其性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类。物质环境包括园舍、家具设备及玩具、教具、图书、室内外装饰和布置等一切物质性的东西。精神环境包括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及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等。以幼儿教育目标为出发点,创设儿童化、教育化、美化、绿化的物质环境和和谐、宽松、友爱、自由、平等的精神环境,就成为幼教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幼儿园外部要建设和谐的社会环境,公安部门需加强对校园的保护。和谐的社会环境需要社会、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形成合力。
十二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独立性是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
2.B【解析】言语的概括作用使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
3.A【解析】婴儿对语法结构的意识出现较晚,一般在4岁以后。
4.C【解析】婴儿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早是通过口唇的活动进行的。
5.D【解析】教幼儿掌握词语,最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是结合日常的生活活动。
6.C【解析】幼儿5岁以后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7.D【解析】儿童因为长期精神压抑或紧张而导致厌食、自闭、孤独等症状,这是由于儿童心理上积聚的能量得不到及时发泄所致。
8.A【解析】儿童动作发展的近远规律是指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肩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9.B【解析】记忆恢复现象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10.C【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于1996年颁布,自1996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11.B【解析】综合性原则是指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体、智、德、美应该互相渗透、有机结合。
12.A【解析】具体形象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的表象。
13.A【解析】儿童的发展受到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的影响。
14.D【解析】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认证没有对性别作出要求。
15.D【解析】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16.B【解析】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的想象。
17.C【解析】美国的“开端计划”是以联邦政府及州政府为主投入资金,由受过培训的教师对家庭环境不佳的儿童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
18.B【解析】南京鼓楼幼稚是中国第一所幼稚教育实验中心。
19.D【解析】幼儿教师认为自身对于儿童所处的角色地位依次是教育者、组织者、保育者、学习者。
20.C【解析】幼儿行动的动机往往是直接动机,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动机和目的的关系是一致的。
二、名词解释
1. 幼儿园生活活动是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除教学、游戏活动以外的一切日常活动。生活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来园、离园、进餐、睡眠、盥洗、散步、自由活动等。
2.“青枝骨折”是常见于儿童的一种骨折类型。由于儿童的骨骼中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包裹骨质的骨膜又比成年人明显要厚,这决定了其在力学上有很好的弹性和韧性,即使受到和成人相似的外力,也可能不会完全折断,仅表现为骨质劈裂。就像植物的青嫩树枝受到外力一样,出现“折而不断”的情形,故称之为“青枝骨折”。
3.幼儿园环境包括广义的环境和狭义的环境。广义的环境指学前儿童自身以外的,影响学前儿童发展或者受学前儿童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的一切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狭义的幼儿园环境则是指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
4.《母育学校》是由夸美纽斯所著,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集中体现了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夸美纽斯认为学前教育应该在家庭中进行,家庭就是母语学校,母亲就是母育学校的教师。
5.心理学上把幼年时的记忆不能永久出现的现象叫做“幼儿期健忘”。这与儿童脑的发育有关。儿童脑的各区域的成熟不是同时完成的,先发育的脑区域在3岁左右承担了记忆的任务,但随着脑的其他区域的发展,晚成熟的脑结构控制了先成熟的脑区域,从而妨碍了原先所学习的东西,使人回忆不起更早发生的事情,表现出幼儿期健忘。
6.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是指要在保证每一个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的基础上,使每一个幼儿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幼儿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幼儿,同时还要做到因材施教。
三、简答题
1.(1)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敏感性、兴趣和爱好;
(2)发展幼儿审美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培养幼儿初步的鉴赏美的能力;
(4)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1)感觉运动阶段
在感觉运动阶段,婴儿能协调感觉输入与运动能力,形成行为图式,以此作用并理解周围环境。
(2)前运算阶段
这个时期的儿童认知特征是以“自我中心”去认识和感知世界的。所谓“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总是从自己的视角看待客观事物,而不能从别人的角度来观察问题。其主要方法是象征和直觉思考方法。
3.(1)“规范”不等于“就范教育”,不能把幼儿当作被动的管教对象;
(2)充分利用幼儿的社会性交往动机,发挥社会性情感与需要对于幼儿行为的调节作用;
(3)尊重和保护幼儿的独立人格与自尊心。
4.(1)为本专业生涯的生存而适应的阶段;
(2)具备了适应本专业能力的阶段;
(3)开始厌倦与儿童一起做同样事情的阶段;
(4)对本专业的相对成熟阶段。
四、论述题
1.(1)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以幼儿园为代表的幼儿教育机构是我国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组织。
(2)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幼儿园不仅是一个教育机构,也是一个社会福利机构,负有为在园幼儿家长服务的任务。
2.蒙台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她的教育思想主要有:
(1)推崇遗传,重视引导儿童的自发冲动;
(2)提出教育必须跟儿童发展的敏感期相吻合;
(3)注重感官教育;
(4)通过“工作”,使自由与纪律相协调;
(5)爱护信任儿童,细心观察和机智、及时地指导儿童;
(6)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五、分析应用题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或者说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时而产生的体验。随着幼儿需要的不断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和自制力的增强,幼儿的情绪发展逐渐呈现以下趋势:
(1)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幼儿情绪的丰富化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继续分化和引起体验的动因不断增多;情绪的深刻化则表现为情绪从指向事物的表面想象转化为指向事物的内在特征。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幼儿的情绪常带有明显的情境性,很容易随着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幼儿脑的发育和言语的发展,幼儿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不断社会化。幼儿最初的情绪主要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
幼儿情绪的发展,对其以后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大影响,我们应十分重视幼儿早期良好情绪的培养。
(1)合理的生活制度、丰富的生活内容,能让幼儿处于愉快的情绪之中。依据幼儿身心特点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并为幼儿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也有助于幼儿情绪的稳定。
(2)和谐的家庭生活、良好的情绪示范和教养态度对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作用极大。幼儿期的生活仍以家庭为中心,所以愉快、和谐的家庭生活,亲情的给予对其情绪发展影响极大。
(3)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幼儿高级情感。文学艺术作品最富有感染力,也为幼儿所喜爱,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儿童文学艺术作品,在培养幼儿的高级社会情感方面容易见效。
(4)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幼儿家长和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方法,帮助幼儿克服各种不良情绪。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5-18 22:54 , Processed in 0.144348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