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化学科考试说明.doc
(140 KB, 下载次数: 153)
一、考试性质 浙江省中小学 教师录用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 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 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因此,全省 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范围和要求 考试范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中学 化学教学内容;与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大学化学知识;化学教育教学技能。 Ⅰ 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涵盖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即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于性质”“实验化学”“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的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化学 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学基础和化学实验五个方面。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利用物质的量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 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8)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3.溶液 (1)了解溶液的含义。 (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3)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5)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以I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知道离子键的概念和成因以及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知道共价键的概念和成因以及共价分子的特点。 (9)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以水为例初步了解氢键。 (10)了解几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及其性质。 5.化学反应与能量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焓变和反应热等概念。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5)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6)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7)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和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了解焓变和熵变是与反应方向有关的两种因素。 (4)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5)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6)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7)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7.电解质溶液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能正确书写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4)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5)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7)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8)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转化过程。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Mg、Al、Fe、Cu等)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1)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四)有机化学基础 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的成键特征及官能团。能正确表示常见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4)从碳的成键特点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立体异构不作要求)。 (5)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6)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3)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了解它们的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6)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3.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 (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了解油脂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3)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了解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5)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 (3)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4)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五)化学实验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2.了解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和安全性要求,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掌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 4.了解中学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初步掌握天平、酸碱滴定管等仪器的使用方法。初步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5.能应用过滤、蒸发、萃取、蒸馏等方法分离和提纯常见的物质。了解层析是一种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 6.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和分析。初步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检测方法,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7.了解对物质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8.认识反应条件控制在化学实验研究中的意义,初步掌握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9.了解常见气体和一些简单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10.能发现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研究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 11.能绘制和识别简单的实验仪器装置图。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能对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优化和改进。 12.能通过化学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和事实,并科学地进行分析和处理。 Ⅱ 与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大学化学知识 (一)无机化学 1.物质结构: (1)了解原子结构有关术语和概念。 (2)了解四个量子数的意义和相互关系。 (3)会用四个量子数写出1-4周期常见元素的电子结构式,并由电子结构式确定元素所在的周期、族、区、特征电子构型和元素名称。 (4)了解原子结构和周期系的关系。 (5)了解共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会用上述理论确定常见共价小分子的杂化类型、分子构型和基本性质,了解分子轨道理论,会用分子轨道理论写出第二周期常见分子、离子的分子轨道表达式,并比较其稳定性。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并确定常见共价分子的空间结构。 (6)掌握分子间力、氢键的概念和应用。 (7)了解七大晶系和十四种晶格。知道晶体的四种基本类型和各种晶体的特点。 2.热力学和化学平衡 (1)了解状态函数的概念和特性,掌握U、H、S、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U、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S、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H、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fH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f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和S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的概念和性质。 (2)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盖斯定律;了解用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fH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f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和S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求算标准状态和非标准状态下体系的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H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S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和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的方法。 (3)了解吉-赫公式的计算和应用,会用其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程度。 (4)了解化学反应等温式的意义和用途,应用公式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r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RTlnK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进行有关计算 (5)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解平衡常数的意义及多重平衡的规则。 (6)了解酸碱理论的发展概况,掌握酸碱电离和酸碱质子理论。 (7)了解同离子效应、盐效应的概念和应用。 (8)了解缓冲溶液的组成、原理,掌握缓冲溶液pH的计算。 (9)掌握Ksp的意义及浓度积规则,掌握Ksp与摩尔溶解度(S)的关系、换算及Ksp的有关计算。 3. 化学反应速率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方法。 (2)了解反应速率方程、初始速率法、浓度与时间的定量关系。 (3)掌握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rrhenius方程式及其应用。 (4)会用活化分子、活化能(Fa)解释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氧化还原和电化学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基本概念和氧化数法、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式。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6.gif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6.gif(2)理解电极电势(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的意义,了解用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选择适当氧化剂、还原剂的方法。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6.gif(3)能用(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计算并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程度的方法。 (用公式lgK = nE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 0.059) (4)能用标准元素电势图判断歧化反应极其反应程度。 (5)能运用Nernst方程进行有关计算。 5.配位化合物 (1)了解配合物的有关基本概念。掌握配合物的命名。 (2)能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常见配合物杂化类型、分子构型、稳定性、磁性等性质的方法。 (3)理解配合物稳定常数K稳的意义并进行有关计算,能判断配位离解反应的限度及配离子生成和破坏的方法。 6.元素部分 (1)掌握主族元素、副族元素的特性。了解金属的通性。 (2)掌握常见元素:卤素、氧、硫、氮、磷、碳、硅、硼、铝、铜、银、金、锌、汞、铬、锰、铁、钴、镍单质和主要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掌握某些常见化学试剂的俗名。 (3)掌握“缺电子原子”、“等电子体”、“惰性电子对效应”、“大∏键”、等基本概念及实例。了解常见无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二)有机化学 1.绪论 (1) 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常见官能团的名称与结构,表示方法:分子式、构造式。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研究的一般方法。 (2) 了解有机酸碱概念;亲核试剂;亲电试剂。 2.烷烃和环烷烃 (1) 掌握烷烃的异构现象:构造异构、构象异构及其表达方法。 (2) 理解反应机理在有机反应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3) 熟悉环烷烃的分类、命名,环状化合物的顺反异构。 3.立体化学基础 (1) 掌握费歇尔投影式,对映异构体构型的命名:RS命名法、旋光异构体的数目、非对映体、内消旋体。 4.卤代烷 (1) 掌握卤代烷的化学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反应、还原反应、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生成(格氏试剂)。 (2) 掌握亲核取代反应机理SN1、SN2及影响因素。 (3) 了解诱导效应、亲核试剂、碳正离子的结构和相对稳定性。 5.醇和醚 (1) 掌握醇的分类、命名、物理性质、氢键对沸点的影响。 (2) 掌握醇的结构,化学反应:取代、消除反应、成酯反应、氧化和脱氢的反应。 (3) 掌握醇的一般制备方法。 (4) 掌握醚的分类、命名、结构和物理性质。 6.烯烃 (1 ) 掌握单烯烃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顺反构型(Z和E构型)命名法。 (2)掌握烯烃的化学反应:催化加氢、亲电加成反应、马尔科夫尼柯夫规则 (3) 掌握烯烃的一般制备方法。 7.炔烃和二烯烃 (1) 掌握炔烃的结构、命名;熟悉其物理性质。 (2) 掌握炔的化学反应:炔氢的酸性、还原反应、亲电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应、氧化与聚合、炔化物的生成。 (3) 了解乙炔及其他炔烃的制法。 (4) 熟悉二烯烃的分类、结构与命名。 (5) 掌握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点,共轭体系的类型,共轭二烯烃的反应(1,2—加成与1,4—加成)。狄尔斯—阿尔德反应。 8.芳烃 (1) 熟悉芳香族化合物及芳香性的概念。 (2) 掌握苯的结构特征及表示方法、苯衍生物的异构、命名,熟悉苯的物理性质及波谱特征。 (3) 掌握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及其机理:卤代、硝化、磺化、博瑞德尔—克拉夫茨反应。 (4) 掌握一取代苯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和定位规律:两类定位基团、定位规律的应用。 9.醛、酮 (1) 掌握羰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 掌握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加氢氰酸、亚硫酸氢钠、氨及其衍生物、与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加成。 (3) 掌握羰基的其他重要反应:a--—H引起反应(卤化、羟醛缩合反应)、氧化和还原反应。 (4) 熟悉醛、酮的制备的一般原理。 (5) 熟悉不饱和醛酮的结构特点、反应特性、亲核加成 10.羧酸和取代羧酸 (1) 熟悉羧酸的分类、命名、物理性质。 (2) 掌握羧酸的结构与酸性,羧酸的化学反应:成盐、羧羟 的取代、还原、a—H以及脱羧反应、二元羧酸的热解反应 11.基础有机化学实验 (1) 掌握鉴定有机化合物的简便易行的方法, (2) 掌握以下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熔点的测定、分馏和蒸馏、水蒸气蒸馏、萃取、重结晶和过滤 Ⅲ 化学教育教学技能 (一)了解中学化学教学的学科特点与学生学习心理特点,能对教学案例进行科学分析。 (二)认识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三)了解研究性、探究性教学化学教学模式,并能设计 教案(四)了解不同化学知识的化学学习策略,并能指导学生学习 (五)掌握中学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熟悉常见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程序和方法,了解中学实验教学研究,能对常见的中学化学实验进行改革和创新。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 2.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3.题型 试卷一般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计算题、简答题等题型。 4.内容比例 中学化学教学内容、与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大学化学知识、化学教育教学技能的内容各占30%、40%、30%。 5.试题难度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四、题型示例 (实考题型、题分可能变化,以实考为准) Ⅰ化学教育教学技能(3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共15分) ⒈ 研究性学习 强调以问题为依托,以探究,发现的方法来习得知识和技能,与接受式学习相对。 ⒉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就是教学中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 ⒊ 探究性学习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自己或者集体探究一个虚或真实的现象并得出结论。 ⒋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任务,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⒌ 动机量表 主要用于测量学生的学习动机,勤奋程度,学习行为自律和是否愿意努力学习等方面。 Ⅱ中学知识(30分) 二、选择题(每题2分 共8分) ⒍ 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烷烃是:( D ) A.(CH3)2CHCH2CH3 B. (CH3CH2)2CHCH3 C.(CH3)2CHCH(CH3)2 D. (CH3)3C—CH2CH3 7 .某无色透明溶液,经测定只含Cl-,NH4+等四种离子,上述溶液中另二种离子是( A )。 A.H+,OH- B.K+, OH- C.Na+, OH- D.Ca2+, Br- 8 .取PH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完成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 A.醋酸与锌反应放出氢气多 B.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C.醋酸与锌反应速率大 D.醋酸盐酸分别与锌反应的速率一样大 9.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lA和1molB,发生反应2A(气)+B(气)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8.gif3C(气)+D(气),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mol/l,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L的是( D) A.4molA+2molB B.2molA+1molB+3molC+1molD C.3molC+1molD+1molB D.3molC+1molD 10. 常温下,某烃与氧气的混合气体体积为VL,烃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气体体积缩小了一半,求该烃的分子式以及混合气体中烃与氧气的体积比。(15分) 解:设该烃分子式为CXHY,另设有z L气体未反应。则有 CXHY+(X +Y/4)O2→X CO2+Y/2H2O 1 X+Y/4 X (3分) 1/2(1+ X +Y/4+Z)== X+Z 1-X+ Y/4==Z≥0 4X-4≤Y≤2X+2 (2分) 讨论如下: 当X=1时,0≤Y≤4,CH4 (2分) 当X=2时,4≤Y≤6,C2H4 C2H6符合(2分) 当X=3时,Y=8,C3H8符合 (1分) 当X=4时,Y=12,无解 (1分) △V=1+Y/4= V/2,Z=1-X+Y/4,烃完全反应 (2分) 若为CH4,X =1,Y =4,V =4,Z =1 V(CH4):V(O2)=1:3 (1分) 若为C2H4,X =2,Y =4,V =4,Z =0 V(C2H4):V(O2)=1:3 (1分) 若为C2H6,X =2,Y =6,V =5,Z =1/2 V(C2H6):V(O2)=1:4 (1分) 若为C3H8,X =3,Y =8,V =6,Z =0 V(C3H8):V(CO2)=1:5 (1分) 11. 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7克,在50克水中放入多少克氧化钙才能恰好全部溶解并且得到饱和氢氧化钙溶液?(7分) 解:设需放入X克氧化钙,由此推算跟氧化钙反应的水的质量(18X/56克)、生成的氢氧化钙的质量(74X/56克)以及剩余的水的质量(50-18X/56克),(4分) 再利用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数据列出比例式0.17:100=74X/56:(50-18X/56),解得X=0.06(克)。(3分) Ⅲ大学化学(40分) 一、选择题 ( 每小题 2分 ,7题共14分 )
12. H2(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0.gifO2(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2.gifH2O(l) 的Qp与QV之差(kJ·mol-1)是………………………( A ) (A)-3.7 (B) 3.7 (C) 1.2 (D)-1.2 13. 第二电离能最大的原子,应该具有的电子构型是…………………………………( C ) (A) 1s22s22p5 (B)1s22s22p6 (C) 1s22s22p63s1 (D) 1s22s22p63s2 14.化学反应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4.gif + Br-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2.gifAgBrˉ + 2NH3按照路易斯酸碱理论,它应属于……………………………………………………………………………………………( A ) (A) 碱取代反应 (B) 置换反应 (C) 酸取代反应 (D) 沉淀反应 15.如下图化合物被EtONa/EtOH作用,主要得到………………………………………………………………………(C) (A) C6H5CH(CH3)CH=CH2 () (B) C6H5C(C2H5)=CH2 (C) (E)-C6H5C(CH3)=CH(CH3) (D) (Z)-C6H5C(CH3)=CH(CH3)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6.gif 16.5-氯-2-己烯共有几种立体异构体………………………………………………………………………………(C) (A) 2 (B) 3 (C) 4 (D) 5 17.化合物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7.gif中碳铁键为…………………………………………………………………………………(B) (A)离子键 (B)配价键 (C)共价键 (D)弱离子键 18.下列化合物具有内消旋的是…………………………………………………………………………………(D)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8.gif 二、填空题 (3小题共9分) .19.(5分) 在下列体系中: (1) Cu2+ + I- (2)Cu2++ CN- (3) Cu2+ + S2O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20.gif (4)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22.gif+ I- (过量) (5)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22.gif+ NH3·H2O(过量) (6) Cu2O + H2SO4(稀) (7) Hg2++ Hg (8) Hg2Cl2+ Cl- (过量) (9)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22.gif+ H2S (10)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22.gif+ OH- 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1) (2)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5) (6)(8) (9) 发生歧化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同化(反歧化)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20.(2分)合成高聚物的两种主要反应是( 连锁聚合 )、( 逐步聚合)。 21.(2分)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有机产物或所需之原料、试剂(如有立体化学问题请注明)。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24.gif 答案: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25.gif 三、问答题(4小题共17分) 22.( 5 分) 分别举例写出K2MnO4显示还原性、氧化性以及歧化反应的方程式。 答案: 还原性 2K2MnO4 + Cl2= 2KMnO4 + 2KCl 氧化性 K2MnO4 + 2KI + 2H2O= MnO2 + I2 + 4KOH 歧化 3K2MnO4 + 2H2O= MnO2 + 2KMnO4 + 4KOH 23.(4分) 为了打击市场上假冒含碘盐,请你设计一种试纸,可以方便地检验市场上出售的盐是否含碘(设含碘盐为NaCl中加入了NaIO3)。简述操作过程,写出有关反应式。 答案: 试纸可用滤纸制作,方法如下:滤纸+溶液+淀粉溶液(即KI淀粉试纸)。 检验:滴一滴食盐水于试纸上,向被盐水湿润的试纸上滴一滴0.1mol·dm-3 HCl溶液,试纸应变蓝色,不变色者为无碘盐。 5I-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27.gif + 6H+ = 3I2 + 3H2O 24.(4分) 某化合物A,分子式为C4H8,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与稀的KMnO4 溶液呈负反应,1molA与1molHBr作用生成B,分子式为C4H9Br,它在NMR谱中,H:(ppm)为: 1.1(3H,三重峰) 1.6(2H,多重峰) 1.8(3H,双峰) 2.4(1H,多重峰) 试推测A、B的结构式。 答案: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28.gif 25.(4分) 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正戊醇 , 3-戊醇 , 2-甲基-2-丁醇 , 3-丁烯-2-醇 答案: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29.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