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7208|回复: 3

[资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复习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9 22: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复习题一
一、填空题
1、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 713-14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共设有4部分,22章,70条,约27000字,实施时间是2010728日。
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4、《纲要》的“20字”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其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5、《纲要》中教育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6、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7、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
8、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
9、增强学生体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10、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实行县()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
11、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12、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 继续学习通道。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
13、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推进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职务评聘等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14、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
1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16、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简答题:
简述《教育规划发展纲要》的指导思想。
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论述题:请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试论述怎样贯彻落实“德育为先,立德树人”。
考查题目为以下三题中任选两题(总字数不少于 1800 字):
1 、请论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我国的教育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意义何在?
   《教育规划纲要》是 21 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 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 础在教育。制定并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需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 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 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 势潜能。
   《教育规划纲要》对我国的教育在多方面进行了改革:
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由来已久,原因复杂,涉及考试制度、学校管理、用人制度、家长观念以及传统文化消极影响等多个因素。为此,《教 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 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针对升学压力导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加重的深层次原因,《教育规划纲要》也 提出改革措施: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在明确政府和学校的责任后,《教育规划纲要》也对家 庭教育提出了要求: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
    为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建设积极性,《教育规划纲要 》提出: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针对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师资短缺的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 师型 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
   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缺乏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对此, 育规划纲要》在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改革措施中分别提出: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教育规划纲要》的提出对我国教育改革有着重大意义。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直指应试教育的弊端,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的理念。
教育规划纲要有四大亮点:
第一个亮点是目标非常明确,开宗明义讲要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纲要非常重要的目标。
第二个亮点,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的高水平高等学校。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建设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第三个亮点,各级各类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各类教育都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
第四个亮点,整个教育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到 2020 年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90% ,这对中国教育改革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提 高。
复习题二
1、简答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意义?
2、谈谈在你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怎样具体体现《规划纲要》关于“育人为本”方针。
3、教育优先发展体现为哪“三个优先”?
4、简括《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八项任务。
5、《规划纲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提出了哪六项改革任务?
6、《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是什么?素质教育理论、理念怎样更好地落实到你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
7、《规划纲要》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有提出了哪些重要举措?
8、《规划纲要》对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有哪些要求?
9、《规划纲要》多次强调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谈谈中小学教师当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
10、结合《规划纲要》相关内容,谈谈语文教育要更新怎样的人才培养观念?这和提高语文素养的理念有什么一致的地方?
11、分析论述题:一位家长讲,我孩子上小学3年级,语文老师每天布置的 作业特别的多,基本上光语文作业完成都需要2个小时,做作业到晚上10点以后是经常的事情,每天写一篇日记,难为的我天天上网找,抗议这种添鸭式的教育方式;忘了说了,这个语文老师是农村学校的老师招聘到市里的学校的,估计是由于招聘的,工作压力大,转嫁到了孩子身上;作为一名家长,我提议学校的知识在学校解决,不要将应在学校进行的练习变成作业的形式占用学生放学后的时间。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有时少不了必要的练习,完全可以在自习课上由教师指导进行。想一想,现在的小学生每天能有自习时间吗?教师还像我们当年上学时那样用心辅导学生的练习吗?小学生回到家里做作业,得家长辅导,但有时家长辅导不了。有时,家长的辅导和教师的要求不一致,结果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1)该家长指出了多少年来社会一直在关注的“减负”,就此谈谈小学课业负担原因?《规划纲要》对减轻学生负担做了哪些要求?(2)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中小学教育怎样从“减负”入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12、材料辩析题:近几年来,互联网上有一些反映教师的痛苦、无奈、烦恼和职业倦怠感的文章在教师群体中广为流传,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例如这是一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亲历,他说,我所在的中学是******县山头中学,我每天5.30起床,早自习从6:20开始,初一初二20:50放学,学生在校时间14小时30分钟,全天共11节课,节节课都要求老师上课,初三别外还要再加一节课自习,即初三每天要上12节课,另外,初三的学生每周日还要补一天课,对于学生而言,这无疑是对他们身心的巨大摧残,而对老师而言,也大大加大了他们的工作强度.而老师的待遇怎么样呢,以我为例,1994年参加工作,16年的教龄,每月能领到手的钱1300,平时一分钱的福利没有,一年两次过节费,一次150,这就是我的全部收入.按理说,最能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应该是评优,评先和职称晋升制度了,可是学校对此又是怎么操作的呢?他们实行加分制,即校领导每年加7(以当领导的年限累加),班主任每年加5(需考评),普通教师无任何加分项目,校长不代课,中层领导以每周六课时为满课时,考试评比以只占职称晋升的25%,高于平均分的,无论你高出多少,不加分,低于平均分的,低多少分扣多少分,25分扣完为止.试想,这样的制度能调动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吗?我自毕业一直在该校任教,教学质量每况愈下.老师住的怎么样呢,每人一间单身宿舍,且年久失修,屋顶,墙上的泥巴直掉.....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可是这种不科学的管理制度让奉献者心寒,不公正的分配制度让奉献者心酸……”对类似这些文章进行认真梳理和审视之后,有人认为是教师道德精神正在日益走向世俗化;也有的认为这些文章所描述的现象以及所揭示的问题虽然不无偏激,但都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当前教师的生态状况。结合《规划纲要》请就此谈谈你对教师职业素养(心态)建设的看法。3、教育优先发展体现为哪“三个优先”?
答:教育优先发展体现的“三个优先”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5、《规划纲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提出了哪六项改革任务?
答:提出的六项任务是:
1)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内容包括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2)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内容包括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
3)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4)改革办学体制。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大力支持、依法管理民办教育。
( 5)改革管理体制。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
6)扩大教育开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提高我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6、《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是什么?素质教育理论、理念怎样更好地落实到你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
答:★《规划纲要》中指出: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重提高学生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责任感,勇于探索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规划纲要》把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作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纲要》中指出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来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理论、理念在我的教育教学中是这样落实的:
1)尊重每一位学生。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学习方式,接受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而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辅导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教学实施关注每一位学生。教学中,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情感体验,又得培养孩子们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又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
3)教学实施关注过程。也许结果对我们教师很重要,但学生的学习过程却不能忽视,学生自己获得的知识远比老师交给的重要的多。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让学生逐渐由不会学到会学。
4)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语文含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刻的。因而,在教学中借助文本对学生进行爱家,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学,同时注意对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另外,利用“五一”“十一”“三八”“中秋”等节假日对学生进行教育。
5)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我的教学中,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借助文本让学生敢于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教学《北大荒的秋天》时,在欣赏流云的美丽时,让学生想象流云还会有什么颜色呢,然后仿照作者的写法接着往下写。);同时,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和语文学习的契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9、《规划纲要》多次强调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谈谈中小学教师当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
答: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教育公平、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每一个教师的理想,也是责任和义务,要切实地把这种关注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当中。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无力保证消除义务教育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但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去实现课堂上的公平这一理想境界。那么,我们教师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呢?
1)要树立“教育公平”的观念。教师要实现教学公平,必须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今天的教师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输者,而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教师要实现这种转变,首要的前提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学生观的转变。
    正确的学生观的要义是尊重学生,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人”来对待。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人天生就具有差异性,因此,我们要容忍学生的差异存在,并将其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考虑;人是具有复杂情感的高等动物,因此,我们需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并有效地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2)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不是一句空话,要把这个理念落实在教学中去,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当然,课堂上的学习自始至终充满着“接受”与“亲历”的矛盾,而且,学生不能事事都亲自经历一番,必须向老师请教,向书本请教,必须学习大量的间接知识。但这不能作为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借口,就是接受间接知识,也需要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因此,教师不能以知识传授者、施与者的身份对待学生。否则,教育公平就是一句空话。
3)在大班额集体教学的环境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都是具体的人,都是有个性的人,就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尊重孩子就要尊重他们的个性。现实的问题是,我们仍在实行班级授课制,而且班额较大,这是促使“教育不公平现象”产生的客观原因之一。试想,面对几十个孩子甚至上百个孩子,我们的教师该有多大的“神力”才能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和发展呢!但是,教师也不是完全的无能为力,也不能因此就放弃对学生个性的关注。我们的老师们在实践中创造了很多集体教学条件下关注个体的好经验、好方法。比如,组织小组教学,就是关注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充分开发学生资源的一个好策略。改变形式僵化的排位方式,实行座位轮换或实行“小组圆桌”式排座,也能实现学生在教室这个“学习场”中有公平的机会,是解决由于空间位置占有的不同而产生的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有效途径。
4)在教学行为中追求“教育公平”。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有意无意地做出对学生“不公平”的举动,如习惯性地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喜欢表达的学生,把关注的目光始终投在离自己所处位置较近的区域内的学生,对自己欣赏的学生赞赏有加等等。我们不经意间的“不公平”举动,可能会影响某些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对教师的态度,甚至是对整个人生的态度。而这种结果显然是与基础教育的初衷——“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背道而驰的。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公平是相对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尽量克服意识形态中存在的偏见,时刻提醒自己“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并对自己以往“不公平”的教学行为作出适当调整,使其努力接近“教育公平”。
10、结合《规划纲要》相关内容,谈谈语文教育要更新怎样的人才培养观念?这和提高语文素养的理念有什么一致的地方?
答:《教育规划纲要》第十一章第三十一条指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根据《纲要》里的相关内容,语文教育要更新这样的人才培养观念
1)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3)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
4)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5)树立系统培养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积极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出这与“全面发展的观念”、“人人成才的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相一致。
11、分析论述题:一位家长讲,我孩子上小学3年级,语文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特别的多,基本上光语文作业完成都需要2个小时,做作业到晚上10点以后是经常的事情,每天写一篇日记,难为的我天天上网找,抗议这种添鸭式的教育方式;忘了说了,这个语文老师是农村学校的老师招聘到市里的学校的,估计是由于招聘的,工作压力大,转嫁到了孩子身上;作为一名家长,我提议学校的知识在学校解决,不要将应在学校进行的练习变成作业的形式占用学生放学后的时间。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有时少不了必要的练习,完全可以在自习课上由教师指导进行。想一想,现在的小学生每天能有自习时间吗?教师还像我们当年上学时那样用心辅导学生的练习吗?小学生回到家里做作业,得家长辅导,但有时家长辅导不了。有时,家长的辅导和教师的要求不一致,结果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1)该家长指出了多少年来社会一直在关注的“减负”,就此谈谈小学课业负担原因?《规划纲要》对减轻学生负担做了哪些要求?(2)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中小学教育怎样从“减负”入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答:造成小学课业负担的原因有:
(一)价值观问题
1)教师和家长的功利主义伦理价值观(把考分作为评价标准)。对老师来说,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往往以学生的成绩为主,一个教师教的好与坏也和学生的成绩密切相关,在这种评价的指导下,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其它方面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成绩,那就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成绩,往往就往会采取增加学生的作业作为解决的手段之一。就像文中的老师布置那么多的作业,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和心理健康范围,但其实就是想通过学生的作业提高教学成绩,以次实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证明自己。从家长的角度来讲,孩子的成绩好就高兴,就认为孩子有出息,有许多家长往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于是自己给孩子买了许多学习资料,逼着孩子去写,去算,去做,结果增加了孩子的学习负担。
2)“不吃苦不能成人”的传统。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加重学生负担是天经地义的,在这种情况下,谁要是不能承受重负就被指责为不求上进,老师不对学生加重学业负担就被指责为不负责任。
(二)教育自身问题。
教育本来的目标是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应该以社会需求作为评估教育质量的标准。而在现实中,我们的评价被直接效果的升学考试作为标准。就拿六年级的毕业考试来说,如果学生的成绩不好,就会影响学校在教委的排名,也会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无形之中,学生的休息时间被成堆的考卷所代替。
(三)经济问题
   当应试成为教育目标,在考试中追求高分为最大的功利价值的时候,当学校采取低效率高消耗的过程来促进学习的时候,课后补课、假期补习、专家讲座、暑期讲座、练习题、考试题、模拟题、题库、题海等出版物大行其事。补习班和补习出版物都已经形成产业,而与其相呼应的就是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规划纲要》对减轻学生负担做了以下要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过程,就是不断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具体从三个方面来推进:
①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
②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③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第二个问题
我认为中小学教育从“减负”入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有:
①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积极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不断地进行反思,精心设计作业,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努力向40分钟要效益和质量。同时,学校、教育部门要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搭建平台,营造氛围。
②解放学生,改革对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制度。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同时又是一名科学教师,就拿科学这门学科来说,怎样考察学生的科学成绩呢,往往就是学生在期末的考试成绩,成绩就是作为教师考核学生的标准之一,而学生的成绩又作为学校考核教师的依据之一。可是,开设科学这门学科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科学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学会去探究,去动手,获得能力,但现实是,教师把要考的内容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去背,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因此,为了减负,就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大脑,同时改革对一些学科的考察方法,改革评价制度。
③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我们应该开展一些活动,对家长进行教育。
12、材料辩析题:近几年来,互联网上有一些反映教师的痛苦、无奈、烦恼和职业倦怠感的文章在教师群体中广为流传,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例如这是一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亲历,他说,我所在的中学是******县山头中学,我每天5.30起床,早自习从6:20开始,初一初二20:50放学,学生在校时间14小时30分钟,全天共11节课,节节课都要求老师上课,初三别外还要再加一节课自习,即初三每天要上12节课,另外,初三的学生每周日还要补一天课,对于学生而言,这无疑是对他们身心的巨大摧残,而对老师而言,也大大加大了他们的工作强度.而老师的待遇怎么样呢,以我为例,1994年参加工作,16年的教龄,每月能领到手的钱1300,平时一分钱的福利没有,一年两次过节费,一次150,这就是我的全部收入.按理说,最能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应该是评优,评先和职称晋升制度了,可是学校对此又是怎么操作的呢?他们实行加分制,即校领导每年加7(以当领导的年限累加),班主任每年加5(需考评),普通教师无任何加分项目,校长不代课,中层领导以每周六课时为满课时,考试评比以只占职称晋升的25%,高于平均分的,无论你高出多少,不加分,低于平均分的,低多少分扣多少分,25分扣完为止.试想,这样的制度能调动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吗?我自毕业一直在该校任教,教学质量每况愈下.老师住的怎么样呢,每人一间单身宿舍,且年久失修,屋顶,墙上的泥巴直掉.....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可是这种不科学的管理制度让奉献者心寒,不公正的分配制度让奉献者心酸……”对类似这些文章进行认真梳理和审视之后,有人认为是教师道德精神正在日益走向世俗化;也有的认为这些文章所描述的现象以及所揭示的问题虽然不无偏激,但都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当前教师的生态状况。结合《规划纲要》请就此谈谈你对教师职业素养(心态)建设的看法。答: 《教育规划纲要》第十七章第五十二条指出: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可见,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对学生、对教育,对自己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很有必要。案例中老师的感慨从一方面写出了现实的无奈,也从另一方面写出了一部分教师的生活状态,如果我们能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也许这种无奈和状态会随着教师职业的幸福感而有所改变。那怎么提升和建设自己的职业素养呢?
   1)提升教师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良好的思想素养。良好的教育思想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教师道德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它在调节教师全部道德品质中起重要作用。如:增强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提升自己对教师职业的幸福感。第一,做积极的自我。这种积极地自我包括教师积极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教师的自我意识在支配着教师的行为,因为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为自己的幸福做出努力。自尊是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感受。当教师觉得自己有价值时,教师具备强烈的自尊心,即教师的自我评价。自尊同时还源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人评价高时,教师则表现出强烈的自尊。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来获得自信并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并获得他人的肯定和评价。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当教师对自己的能力持肯定态度的时候,会帮助教师建立积极的自我。第二,用社会的努力来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社会对教师的积极关注,以及为教师的幸福创造条件;为教师的生活提供较好的物质保障。其次,社会肯定教师的职业定位和作用。社会对教师的重视,使得教师职业逐渐受到重视。最后,社会还应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保证,同时社会可以通过社会文化引领教师感受教师的职业幸福。
3)享受教师的职业幸福。实际上,教师在奉献的同时也造就了自我,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教师最大的收获就是人才,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桃李满天下。要把最好的东西教给学生,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自己的价值观。教师需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情怀,因为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事业,教师的收获是“迟来的爱”,所以,教师要舍得等候,要付出更多的期待。      
总之,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素养,把教书育人当作一项事业来做,享受那种无法言说的幸福感,同时社会也要关注教师,努力提高教师的待遇,也还要有极其健全的管理制度,为教师的职业幸福创造,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也许就不会出现案例中教师那种无奈的诉说吧。
复习题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业题目及答案
一、谈谈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答: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那么,这一历史任务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呢?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
1、教师要认识人力资源的得重要性。
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的必要的先决条件。从中国的人口数量看,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力资源数量的丰富性都是不容置疑的。而且,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飞速发展的时期,农村人口急速向城镇人口转移,因此,中国人力资源数量过剩将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2、教师要了解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
我国已经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但是,我国人力资源现状不容乐观。首先,表面数量多,实际数量少,造成人力资源供给不足。其次,质量不高,结构失衡,低层操作型人才缺少,中层次人才过剩。
3、教师要认识我国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面对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广大教师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的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4.认识强国必先强教的伟大战略
教育强则国家强,这是近现代以来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历史经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实现“世界追赶”,首先要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先发展,要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这既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也是教育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因此,新时期的教育之爱,应该表现在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高质量的教育,真正承担起增生人力资本的历史重任。
5. 教师要认识教育承担的历史责任。
当今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根据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进行教育创新。
6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教师的道德水平,既包括专业道德,又包括职业道德,教师应在这两方面提高自己。
7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要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
二、举例说明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答: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提高人,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我作为一名地理教师,下面我以地理教学为例,谈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1、在教学思想上,必须树立科学的“地理观”,重视课堂教学的人文价值。在地理新课程标准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比如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没有规定具体的知识内容,只是提出了要达到的目标。且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在课程中的体现和提升。在教学内容上,适当突破教材,活化内容。
2、在地理教学方法上,优化方法;在教学考评方面,多元评价,鼓励为主
例如,我在地理课堂的导入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俗话说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方式,总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激情,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一道探究新知识,还能营造亲切、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在合作中得到共同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如,我在给学生讲《地球的运动》时,我提出问题,国庆节过后学校下午上学时间的调整的原因,很快的把学生调入到一种渴望知识,迫切求知的情境当中,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另外在我在教学考评时,经常多元评价,以鼓励为主。
3、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很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能力
新的理念呼唤我们体育学科教学要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过程,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技能。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精力放在怎样使学生参与教学中来,从而获得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比如,我们学校现在开展的“学案教学法”,就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节课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真正的课堂小主人。从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展示反馈—拓展延伸,各个环节都是学生直接参与,那么老师的任务也就放在了课下设计导学方案上。这样学生参与多了,才会增强主人翁意识;时间长了,学生便养成了善于发表自己意见,积极参与教学的习惯。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问题。这就正式把研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设置中重要的课程之一。其基本方法是:通过查阅资料,参观访问,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处理、分析、研究信息,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解决办法。
例如在学习《气温和降水》时,我就在课前组织学生做了一次有关天气知识信息的收集,学生实践中亲身体验,通过实践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比枯燥的理论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放手鼓励学生开展调查,参与实践,与时俱进。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书本上根本没有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得以运用,不断深化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将会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总之,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在教育教学中,理应站在课改前列,牢固地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创新为中心,以实践为基础,以知识为桥梁,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学新理念。在人格上,师生要相互尊重,相互敬爱。在教学中要民主平等,创设真诚、友爱,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还可以通过尝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现学生的亮点,鼓励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三、举例说明教师如何将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答: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是一个举世公认的事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已经提升为全党、全国、全民族的一个重要任务。我在教育教学中是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呢?
1、从思想上,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具体措施是:调整科学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综合考试评价制度和考核办法;加强课内外活动场的强化,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
2、从执行课程方案上,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这些改革措施是学校的责任,更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
3、更要在落实上下功夫,我把减负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环节中,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我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教师的课业设计应立足于学生实际,结构要优化,课业内容要注重学科联系,把握好数量限度、时间跨度和难易程度。笔答式作业要注重巩固基础,课堂作业应注重新知,课外作业注重知识的拓展性、启发性、综合性、趣味性,克服重复练习、无效练习、惩罚练习和粗制滥造练习的现象。我设计的课业量更要把握好“度”,严禁把增加作业量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只有把握好作业时间和量这个“度”,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只有这样才能使减负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
我认为,最实际也最有效的行动就是抓住作业这个关键点,采取有力措施,减少作业的数量,提高作业的质量。精简作业,既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可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效益,同时,使家长调整认识,学校和政府改革选拔和评价制度,从而加速素质教育的推进步伐。
四、你觉得在教育教学中实现教育公平可行吗?谈谈你的对策。
答: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促进教育公平,让孩子同顶一片蓝天,平等享有教育权利,这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所以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有公平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发展,这样在教育教学中实现教育公平是可行的。作为教师,我们都应该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1、要树立“教育公平”的观念。
教师要实现教学公平,必须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今天的教师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输者,而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教师要实现这种转变,首要的前提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学生观的转变。正确的学生观是尊重学生,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人”来对待。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人天生就具有差异性,因此,我们要容忍学生的差异存在,并将其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考虑;人是具有复杂情感的高等动物,因此,我们需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并有效地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2、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尊重学生不是一句空话,要把这个理念落实在教学中去,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当然,课堂上的学习自始至终充满着“接受”与“亲历”的矛盾,而且,学生不能事事都亲自经历一番,必须向老师请教,向书本请教,必须学习大量的间接知识。但这不能作为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借口,就是接受间接知识,也需要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因此,教师不能以知识传授者、施与者的身份对待学生。否则,教育公平就是一句空话。
3,要在集体教学的环境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都是具体的人,都是有个性的人,就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尊重孩子就要尊重他们的个性。现实的问题是,我们仍在实行班级授课制,而且有的班额较大,这是促使“教育不公平现象”产生的客观原因之一。试想,面对几十个孩子甚至上百个孩子,我们的教师该有多大的“神力”才能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和发展呢!但是,教师也不是完全的无能为力,也不能因此就放弃对学生个性的关注。我们的老师们在实践中创造了很多集体教学条件下关注个体的好经验、好方法。比如,组织小组教学,就是关注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充分开发学生资源的一个好策略。改变形式僵化的排位方式,实行座位轮换或实行“小组圆桌”式排座,也能实现学生在教室这个“学习场”中有公平的机会,是解决由于空间位置占有的不同而产生的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有效途径。
4、在教学行为中追求“教育公平”。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有意无意地做出对学生“不公平”的举动,如习惯性地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喜欢表达的学生,把关注的目光始终投在离自己所处位置较近的区域内的学生,对自己欣赏的学生赞赏有加,等等。我们不经意间的“不公平”举动,可能会影响某些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对教师的态度,甚至是对整个人生的态度。而这种结果显然是与基础教育的初衷——“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背道而驰的。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公平是相对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尽量克服意识形态中存在的偏见,时刻提醒自己“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并对自己以往“不公平”的教学行为作出适当调整,使其努力接近“教育公平”。
5、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去做:首先,从思想上树立教育公平的观念,让其指导自己的教学思想。其次,优化课堂教学,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放飞学生的奇思妙想。第三、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第四、在课堂教学中,多关注那些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为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帮他们树立自信,发现自己的长处。
五、你认为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答: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好奇心也是激发其主动参与的又一积极的心理因素。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改变“要我学”的被动学习态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的教学过程。
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仅有教师的积极性是不够的,必须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非常有利于我们地理的教育和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努力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1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情境。为创设最优的教学情境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一成不变的命令式教学,不但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反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形成离心力。教师应该经常同学生一起参与教学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使创造的情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热情去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2、在教学内容上,精心设计,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我在地理教育和教学中很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感,推动学生的内部动力,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发地参与到教学之中。
3、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好动、追求新鲜感是学生的天性。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变化多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竞赛法和游戏法。在练习中,由于学生好胜心理的驱使,做一些比较有竞争性的练习或游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寓教于乐的教法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使他们自觉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采用多样化的学习形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4、在教学导入的设计上,力求新颖与情感化,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学习的兴趣,产生好奇心。
5利用适当的教学环境刺激学生,适当增加教学内容的意外性,超出学生的生活经验、出乎他们的意料的教学内容极易引发其好奇心。
6利用问题设计的别致性,适当地增加问题的开放性,问题答案的开放性、多元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动机。
5创造恰当的认识冲突,在学生经验和认知不同的基础上,与学生的经验、态度不一致、相冲突的内容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好奇心。通过讨论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7课堂上利用地理故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8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不扼杀学生的好奇心。不要过分注重结果,由好奇心激发的探究活动弥足珍贵,它比让学生记忆知识、练习技能更重要。
9给学生充分的合作探究时间,由好奇心激发的探究活动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教师已成功地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那么就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探究时间,力争由他们自己找到答案。
10增强教学内容的意外性,超出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激发其好奇心。
11、适当运用奖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6、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答: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与学习的效果有直接关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愿望,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只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
2、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经验,特别是生活经验。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一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
3、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动脑,还要动手,多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实践出真知”,实践更有利于创新。所以,我们要开创一切条件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例如,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到课外去联系实际,如参观工厂、农村、部队、大自然、搞社会调查等,可获得更直接的信息,也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即不仅让学生学会知识,还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事做人,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
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
第一,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体,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引导学生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比如,可以让学生登台试讲,讲出自己的认识,并给予适当鼓励。
第二、 多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获得知识,培养实践能力。
第三、 多让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四、 设置实践作业,如让学生写调查报告等,激励学生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第五、要求教师不能只着眼于让学生掌握知识,过分注重接受性学习、机械记忆和被动模仿,还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等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我曾尝试活动课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讨论、模拟等活动,并把音乐引进课堂。例如,在讲完《气温与降水》和《天气》后,课前3——5分钟进行气象预报并简要评析;选择教学重点与现时生活中容易产生困惑的问题,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这样以来既拓宽了教学内容,把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热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增强了实践能力。有时,针对某些难度不大的重点内容,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每个学生充分准备,让他们上讲台过一把教师瘾,效果很好。这样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唤起了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实践能力。
7、你认为应如何加强师德建设?
答:师德建设关系到教师队伍素质的优劣,加强师德建设至关重要。解决师德建设热点问题,是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师修炼师德的当务之急。
1、不体罚,守住教师职业的底线
体罚是“教师职业道德底线”,是“高压线”,触摸不得。触摸了,就可能受到行政甚至法律的制裁。教师应该对其有“躲之犹恐不及”的警觉,不能再怀疑体罚是否有用,是否有道理了。
在学生没有认识错误的时候,体罚只能增加其逆反心理,还会挫伤其自尊和自信。体罚是最愚蠢的教育方法,是教师无能的表现。教师要坚决拒绝体罚。
2、不搞有偿补课,遵守教师的职业操守
教师应该自觉抵制有偿家教。极少数教师身上存在“该讲的内容上课不讲,而是放到课后有偿家教的时候讲”的情况,甚至有极个别教师利用职务之便,组织学生进行有偿家教,以谋取私利。这样的行为违背了教育的宗旨,也影响了教师的职业形象。
3、不迁怒于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也会感染学生的情绪。教师心情愉快、热情饱满地面对学生,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上课。相反,如果教师郁郁寡欢,那学生也会无精打采。教育是心灵、人格的塑造。情感、情绪、情操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如果将沮丧的心理状态带到教室,非但课上不好,还会把学生当作“出气筒”、发泄对象,生出各种各样的事端来。快乐地当教师,这不仅是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崇高的职业追求。任凭教室外红尘滚滚,我保持教室里一片净土。这样教师就能收获快乐,学生同样也能收获快乐。
4、去贪欲,享受教师的职业幸福
幸福是人的主观内心感受。幸福就是干自己喜欢的事,结果得到大家认同,社会认同。一个人喜欢什么工作,不仅是天赋方面对这项工作比较适应,也是内心深处的一种需要。喜欢是什么?喜欢本身就是持久的动力,就意味着自觉地投入,并预示事业的成功。教师不仅有爱的奉献,也有爱的获得,不能收获爱的职业谁也难以坚持。
5教师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
6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
7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教书育人是宗旨。
8坚决抵制教师有偿补课,有偿家教,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操守。
9着力解决好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10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11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
12教师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8、谈谈你对“教师培训既是义务,又是福利,既是前行的加油站,又是整装的训练场”的理解。
答:教育部提出的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紧扣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加大教师培训支持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师资保障。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青少年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那么作为教师进行学习培训为自己的知识充电就成为一种必须的功课,积极的参加培训学习是每位教师应尽的义务。教师培训,不但是一种在教育经验上互相的交流,其实也是一种互相的学习,有时候在比较之中学习,冷静下来思考,大家取长补短,有时候获得的是双赢的局面。
1、我国要实现教育现代化,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有强有力的师资做保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培训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每一个教师的义务。
2、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3、通过教师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教师的业务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培训是从中受益的,是福利。
4、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这个角度讲,教师培训既是教师前行的加油站,又是教师整装的训练场。
总之,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担负着国家兴盛的历史重任,积极的参与到教师培训中来,是每一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们才能更好的服务于自己的工作,服务祖国,服务社会,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接班人
9、为什么说合作与交流是放大个体研究成果、保障校本研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答: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教书育人,同时还要善于学习,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注入学习的活力,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和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校本研修可以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校本研修是以学校发展为本的,通过合作与交流,让所有教师的研修成果融汇在一起,有集体智慧的结晶,能促进学校校本研修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合作与交流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不仅是同一个学校,还可以走出校园,接触更多的先进成果,以此来推动本校的校本研修。
1、校本研修不能是教师个人的分散研究。校本的行动研究具有分散、个案的特点。一个人的一个教育叙事,可能只是一个个别的经验,一个教师的案例研究只能涉及到一个小小的教育行动。这样的研究优势是扎根于教育实践,弊病是研究过于细小。有人把这样的研究称作“草根研究”是不无道理的。合作交流,研究成果共享,就能克服这样的研究的细小弊端。教师群体的教育叙事就可能涉及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教师群体的行动研究就可能构成一个庞大的课题。教师的群体行动研究则可以使个体的研究成果积累起来,积沙成塔,积腋成裘,使研究成果得以放大。而且,经常坚持群体研究,可以造就一个合作学习、合作研究的氛围、气势,使学校的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研究中来,使每个人的智慧都汇入集体的洪流。总之,合作能使研究深入发展,持续发展,能使研究成果得以放大,能使研究逐渐成为日常生活,造就一个学校的研究文化。
2、校本研修也不能局限于校内。从宏观层面看,校内的教师合作还不足以克服校本研修分散、个案的弊端。一个学校的教师人数不多,总体水平有限,如果把研究局限在校内,就会产生“萝卜炖萝卜还是一锅萝卜”的局面,校本研修也不会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用区域性联合教研克服这样的弊端。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把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把校和校的隔阂打通了。我们完全可以把校本研修活动放置到网上,开展区域性联合教研,或者把校本研修做到全国去,做到海外去。这样的“校本”,既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又有开阔的研究视野,它对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建设的意义是难以估量的。
3、专业引领。专业引领是校本研修的高级形式。校本研修不能只局限于个体研究,局限于行动研究,局限于本园的研究。校本研修不能“坐井观天”,更不能“坐井研究井”。开阔教师眼界,拓展教师思维,提高教师研究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专业引领。
一是骨干教师引领。专业引领的第一种方式是骨干引领,也就是骨干教师对全体教师的带动。二是专家引领。专家是指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有专门研究和深刻实践的人员,包括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和师范院校的教师。三是专业理论引领。专业理论引领,是指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教育、课程、教学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被引领”的过程。值得指出的是,以上三种引领方式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综合在一起使用。不能简单地分类,更不能机械地应用。
10、举例说明教师如何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答: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走入每一个教师的生活,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1、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适应时代的要求。
2、要加强自身信息化能力的培养,提高信息素养。当前教育应为信息素养的教育,如今的教育要面向网络信息化社会,只有实施课程改革方案,才能适应知识创新型的信息素养的素质教育,因此以培训教师信息素养为宗旨的教育方式是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是在职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全员培训的,通过培训,教师的信息素养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层次水平。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师信息化教学整合能力是密切相关的,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最终是体现在教学实践之中。能够有效地运用各种数字化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将逐步成为教师职业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
3、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与思品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上课过程中播放,利用信息技术的载体将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育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4、要学会多媒体网络教学与其他各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从生理学及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无论是有意注意还是无意注意,变换方式最有效果。如果不是特别必要,尽量避免45分钟全程计算机教学。否则学生的视觉疲劳、心理疲劳将会抑制大脑对信息的接受。
5、积累自己的教育资源库。众所周知,新课程强调的是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擅于在平时的工作中和学习中收集有效的各种资源,并注重积累和整理,形成自己特有的专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做到随时有资源可取,随时有资源可用,促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更加顺利地进行,有效提高本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6、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接触信息技术,正确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问答题:
一、制订《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制定本《教育规划纲要》。
    二、制订《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是什么?
    答: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三、党的教育方针的内容是什么?
    答: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怎样做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答: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完善体制和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五、为什么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政策?
    答: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六、学前教育发展的任务是什么?
    答: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
    七、普及学前教育政府的职责是什么?
    答: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
    八、义务教育发展的任务是什么?
    答: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九、如何减轻中小学作业负担?
    答: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
    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
    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十、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任务是什么?
    答: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十一、如何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答: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
    十二、职业教育发展的任务是什么?
    答: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十三、高等教育发展的任务是什么?
    答: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十四、怎样办好继续教育?
    答: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十五、怎样办好民族教育?
    答: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
十六、怎样办好特殊教育?
    答: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十七、如何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答: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树立科学人才观,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
    十八、如何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答: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加强考试管理,完善专业考试机构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考试改革方案,指导考试改革试点。
    十九、依法管理民办教育的方法?
答: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规范民办学校法人登记。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民办学校依法设立理事会或董事会,保障校长依法行使职权,逐步推进监事制度。积极发挥民办学校党组织的作用。完善民办高等学校督导专员制度。落实民办学校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依法明确民办学校变更、退出机制。切实落实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依法建立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学校资产、抽逃资金或者挪用办学经费。建立民办学校办学风险防范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扩大社会参与民办学校的管理与监督。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评估。
    二十、如何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
    答: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二十一、各级政府应如何保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
答: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社会投入是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培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调整学费标准。完善捐赠教育激励机制,落实个人教育公益性捐赠支出在所得税税前扣除规定。
二十二、如何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答:学校要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依法办学,从严治校,认真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尊重教师权利,加强教师管理。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对学生实施的奖励与处分要符合公平、公正原则。健全符合法治原则的教育救济制度。
二十三、什么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答: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均衡配置、合理布局。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集中开展危房改造、抗震加固,实现城乡中小学校舍安全达标;改造小学和初中薄弱学校,尽快使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基本达标;改扩建劳务输出大省和特殊困难地区农村学校寄宿设施,改善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条件,基本满足需要。
二十四、如何推进农村学前教育?
答:支持办好现有的乡镇和村幼儿园;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充分利用中小学富余校舍和社会资源,改扩建或新建乡镇和村幼儿园;对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二十五、如何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
答:提高中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建设有效共享、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国家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较完备的国家级和省级教育基础信息库以及教育质量、学生流动、资源配置和毕业生就业状况等监测分析系统。
二十六、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应做到哪几条?
答: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提出实施方案,制定配套政策。鼓励探索创新,加强督促检查。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环境。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jp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6.jp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8.jp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9.jp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0.jp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2.jpg
《教育规划纲要》学习竞赛题(试卷)
各位老师:
   感谢您参加此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学习竞赛活动。此份答卷共包括40道题目,第一部分为填空题,第二部分为单项选择题,请在《教育规划纲要》文本及《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中寻找正确答案。谢谢您的参与!
一、填空题
    1.指导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20字工作方针是:                           
                                               
    2.《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                                                                        
                              
3.《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逐步实现                           ,缩小区域差距。
4.教育优先发展主要体现为“三个优先”,即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               ,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5.《教育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6.《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实现途径是“三个坚持”,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  ________________,基本要求是_________               ,重点是________                                                   ,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8.《教育规划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9.《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八项任务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__________________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10.《教育规划纲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提出教育改革的六项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__________________       、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
    11.《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六大保障措施是:_______       ___________、保障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__________________       、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加强组织领导。
12.《教育规划纲要》以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重点,在2010-2012年组织实施的十个重大项目是: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_______     ___________       、推进农村学前教育、_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发展民族教育、发展特殊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13.《教育规划纲要》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的十个重大改革试点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             _______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试点、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
14.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率先实现__         减负。
15.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缩小三大差距,即:                            ,着力解决择校问题;                         _                                   
16.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                      为主、以                     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17.为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                              
18.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立继续教育               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19.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必须树立“五个观念”,即:                                                                                                                     
20.为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注重学思结合、                                                 
21.为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逐步形成                                                   的考试招生制度。
22.《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三大原则是:                                                                          
23.为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
                                                            的现代学校制度。
24.为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                           _                                                             的办学体制。
25.为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以__________________            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
26.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
27.为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的具体措施是:                                    
                                                   ,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贴标准。
28.《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逐步实行               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
29.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各级政府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保证教育投入实现“三个增长”,即:                                                                        _                                                                           
                                                                           
30.按照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为推进依法治教,要制定有关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
  31.《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_______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
  A.十                     B.十五                   C.二十
  32.《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________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_______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_______年教育。
  A.三、二、一             B.一、二、三                C.二、三、一
  33.《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__      
  A.70%                    B.80%                       C.90%
       34.《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__________。
  A.30%                    B.40%                       C.50%
  35.《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     年。
  A.13                    B.13.5                       C.14
  36.《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______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_______。
  A.12,30%               B.12,20%                    C.11.2,20%  
  37.《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对教师实行每_____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A.五                   B.三                       C.八
  38.《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明确______年要达到________。
  A.2012;4%             B.2012;5%                 C.2020;4%
  39.《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设置________教师职务(职称)。
  A.正高级              B.副高级                    C.中级
  40.《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_________。
  A.骨干教师            B.教育家                   C.特级教师   
答案
1、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2、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3、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4、教育投入
5、学生健康成长
6、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学生的主动发展。( i1 7、机会公平,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0 G  o) ?7
8、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
9、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10、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  l1 u) m- U p, A# e
1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依法治教
12、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X$ l.a% q' i% i( b
1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 m5
14、小学生! B/ r$R! ]$ `  m* I
15、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 J  i" J:
16、输入地政府管理,全日制公办中小学1 P2 u2n9 X, e0 O1 b
17、分类管理
18、学分积累与转换
19、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
20、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 s) r:l/ D9 [7 r  v1 T' e
21、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1 P+n  R" M+ W- K5 U7 z9 22、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 x3 u6i5 23、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0 z; P5E# j8 K9 f* P 24、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 Y7 N/ R.
25、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2 v; l!l4 Q2 Y  o! W
26、多层次、宽领域( X0 a2H2 T' R7 b, l$ U; q
27、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Q% i  
28、城乡统一+ _3 }0?( n7 D3 _* @
29、 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30、学校、终身学习、学前教育、家庭教育
31、A# p3  32、B/   S33、C       34、B     35、B1 T#
36、C       37、A; g4 38、 A      39、A;     40、B
《教育规划纲要》远程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格1分)
1、本次基础教育远程专题培训对象范围是中小学校长、中职校长、教育行政管理干部。
2、本次远程专题培训要求开班典礼时间是2010年12月1日。
3、本次远程专题培训登陆的网站是“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
4、本次远程专题培训三个教学环节是学习课程、交流互动、撰写研修成果。
5、本次远程专题培训提供的本参考图书是《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局长读本》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小学校长读本》。
6、胡锦涛总书记在在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指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20字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0、《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包括: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三个方面。
二、简答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1、本次远程专题培训的目标是什么?
答:通过深入学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使参训人员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准确把握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提高教育理论修养、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2、本次远程专题培训包括哪些内容?
答:以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为主要内容,围绕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与任务,结合我省教育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学习和理解《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战略意义。
3、《远程专题培训实施方案》将本次培训划分为几个阶段?请写出各阶段起止时间和主要内容。
答:第一阶段从11月10日开始至20日为培训前的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从11月25日至12月7日为了解学习任务、熟悉操作流程阶段。
第三阶段从12月8日至31日为正式学习阶段。
第四阶段从2011年1月1日至15日为质量检测阶段。
4、本次远程专题培训每班要求配备几名管理人员?他们的角色分别是什么?
答:本次远程专题培训每班要求配备三名管理人员,分别是总负责人、班主任、技术员。
5、你班是否制定了远程培训学员管理制度?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答:制定了培训制度,名称是“平泉县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学员管理办法”。
6、学习课程环节设必修课多少学时?选修课多少学时?
答:必修课16学时,选修课34学时,总学时50学时(每学时60分钟)。
7、本次远程专题培训交流互动环节包括哪些内容?
答:(1)班级专题研讨。由班主任结合培训内容和本地实际,从中小学校长培训平台的培训计划中选择研讨题目,组织学员在“我的班级-主题研讨”栏目开展网上集中研讨,各班至少开展两次。
(2)专家指导。此项活动在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论坛进行。届时将聘请相关专家(以《教育规划纲要》十个战略专题组研究人员及教育部相关司局领导为主)对参训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集中指导解答。
(3)论坛交流。根据培训内容及需求,将策划组织主题论坛,并聘请知名专家参与主持研讨,为学员与专家间的对话搭建桥梁。
8、本次远程专题培训必修课有哪几门?主讲人分别是谁?
答:(1)、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宏观形势和政策走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点分析    主讲人:张 力
(2)、基础教育未来十年的发展任务与工作重点——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主讲人:陈小娅
(3)、全面贯彻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主讲人:袁贵仁
(4)、关于《教育规划纲要》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内容的解读  主讲人:杨银付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解析   主讲人:孙霄兵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几点解读  主讲人:袁振国
(7)、深入理解纲要精神,推动素质教育和教育家办学   主讲人:郭振有
9、《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六项保障措施是什么?
答: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保障经费投入;3.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4.推进依法治教;5.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6.加强组织领导
10、袁贵仁部长在《全面贯彻第四次全教会精神深入学习<教育发展规划纲要>》讲座中讲了哪六个方面的内容?
答:一、关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背景
1.应对国际竞争新形势的迫切需要;2.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3.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盼;4.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关于《教育规划纲要》制定的特点
1.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为《教育规划纲要》的研究制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2.开放、民主、透明的方式为《教育规划纲要》的研究制定提供了坚实的民意基础;3.牢牢把握了基本原则为《教育规划纲要》的研究制定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三、关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基本精神
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五个必须”
1.必须优先发展教育;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3.必须坚持改革创新;4.必须促进教育公平;5.必须重视教育质量
四、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学前教育;2.义务教育;3.高中阶段教育;4.职业教育;5.高等教育;6.继续教育;7.民族教育;8.特殊教育
五、关于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1.人才培养体制改革;2.考试招生制度改革;3.建设现代学校制度;4.办学体制改革;5.管理体制改革;6.扩大教育开放
六、关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保障经费投入;3.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4.推进依法治教;5.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6.加强组织领导
三、写作题(40分)
结合本次远程专题培训内容和工作实际,写一篇论文。
要求:主题鲜明,结构完整,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在2000-3000字之间;用A4纸打印,字体为宋体小三号。严禁下载或抄袭。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发表于 2013-3-18 17:27: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xxxxxxxxxxxxxxxx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发表于 2013-3-18 17:27: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xxxxxxxxxxxxxxxx
发表于 2014-11-15 21: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5-5 17:34 , Processed in 0.17816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