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5390|回复: 16

[习题] 80块的网购资料大放送——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1 00: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全真模拟试卷(一)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传统教育学的创始者是( )
  A.杜威
  B.孔子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
  A.心理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学
  D.教育经济学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 )
  A.促进作用
  B.制约作用
  C.决定作用
  D.促进或延缓作用
  4.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 )
  A.智力发展
  B.知识的增长
  C.身心发展
  D.体质的增强
  5.划分课的类型的依据是( )
  A.课的任务
  B.课的内容
  C.课的方法
  D.课的活动形式
  6.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模拟教学
  D.课堂教学
  7.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
  A.道德认识
  B.活动和交往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8.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决定作用
  B.领导作用
  C.纽带和桥梁作用
  D.核心作用
  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 )
  A.延伸
  B.必要补充
  C.发展
  D.改革形式
  10.学生的主体性最主要地体现在( )
  A.自觉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D.能动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教育学是研究______揭示______的一门社会科学。
  12.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______教育和______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
  13.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______;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是______。
  14.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______教育和______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1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_;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______。
  16.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______的特殊______过程和发展过程。
  17.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中的“进”是指:①______②______。
  18.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和实践性。
  19.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______计划和______计划。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21.德育为什么把说服教育作为主要方法?
  22.教育目的有何重大意义?
  23.如何正确理解教师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24.论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5.在心理科学体系中,基础学科是( )
  A.实验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26.科学的反射观念是由下列哪一位心理学家建立的?( )
  A.笛卡尔
  B.谢切诺夫
  C.巴甫洛夫
  D.韦克斯勒
  27.感性材料是想像活动进行的( )
  A.原因
  B.动力
  C.基础
  D.目标
  28.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要经历四个阶段,下列哪一项是其关键的阶段( )
  A.提出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29.行为主义疗法常用下列哪项心理治疗法( )
  A.疏导宣泄
  B.当事人中心
  C.自由联想
  D.系统脱敏
  30.有的青少年抽烟、喝酒,打扮怪异,以此显示自己的( )
  A.独立性
  B.自我认识
  C.自尊
  D.对抗性
  31.能力形成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
  A.遗传素质
  B.早期营养
  C.环境
  D.实践活动
  32.盲人可以借助自己的触摸觉来代替自己的视觉,这是感觉的( )
  A.补偿
  B.相互作用
  C.对比
  D.适应
  33.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
  D.集中性与紧张性
  34.直接表现为对事物的倾心和迷恋是( )
  A.需要
  B.目的
  C.动机
  D.兴趣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5.心理学是研究______及其______的科学。
  36.认知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______、______的反映。
  37.定势也叫心向,是指心理活动的______,它影响着后继的同类心理活动的______。
  38.人的性格形成的途径有家庭、学校教育、______和______。
  39.激情具有短暂性、______和______等特点。
  40.一般能力包括______、记忆力、想像力与______能力等。
  41.______比______更能激发学习动机,所以教学过程应从多种角度积极称颂、表扬学生。
  42.知觉是人脑对______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______的反映。
  43.原型内化,即智力活动离开物质或物质化客体及______形式,从而转向头脑内部,______常作用于观念对象,从而对事物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并使其发生变化。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4.意识有哪些基本特征?
  45.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有哪些?
  46.气质和性格的关系是怎样的?
  47.注意分配的条件是什么?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48.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全真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D 2.C 3.D 4.C 5.A 6.D  7.B 8.C  9.B 10.C

  二、填空题
  11.教育现象 教育规律
  12.教会 骑士
  13.社会分工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4.法纪 道德品质
  15.教书育人 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16.个体 认识
  17.教学速度 教学内容深度
  18.自愿性 灵活性
  19.学期 具体行动

  三、简答题
  20.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而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和最关键因素。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术,成为专门的人才。这些人进入生产过程之后,就能不断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教育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科学技术是第—生产力。通过教育,可以使科学技术知识从原来为少数人掌握到为更多人所掌握,并且运用到生产实践中,由此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但它也能承担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任务,这在高等学校表现得尤为明显。新的研究成果和发明一旦在生产中被应用,就能提高社会生产力。
  21.说服教育法的特点在于正面教育,启发自觉,以理服人。在德育方法体系中,说服教育法是运用最广泛、最经常的一种基本方法。这是由于:
  (1)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政治观点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是不能自发产生的,需要全面系统地进行教育才能获得。
  (2)凡属思想性质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不能强制。
  (3)说服教育的作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而且还能影响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的进一步完善。
  可见,说服教育法对每个学生都普遍适用,在每一年龄阶段都离不开,而且教育者不论采用哪一种德育方法,都要伴之以说理教育法。
  22.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要求,其意义在于:
  (1)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归宿。一切教育工作都是围绕着教育目的这个中心进行的。确定学习内容和组织形式,选择教育方法,都要从教育目的出发,使之符合教育目的要求。反之,教育质量的高低,教育工作是否成功,必然要以教育目的为标准进行衡量,看教育目的实现状况,所以,教育目的又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2)教育目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指导意义。由于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复杂活动,周期较长,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必须有计划和有系统地进行。因此,制定一个明确的教育目的,才能给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指出共同遵循的方向,使大家步调一致,紧密合作,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这就是教育目的指导意义和导向功能。
  23.主体性是教师劳动手段的重要特点,与其他劳动明显的不同。这种主体性包含两层意思:
  (1)教师劳动的基本手段存在于教师主体本身,即教师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人格等是教师劳动的重要手段。在这里,教师本身既是劳动者又是劳动手段。
  (2)教师在使用教材、挂图、模型等这样一些物化的劳动工具时,必须经过一个主体化过程,将凝聚在其中的智能和情感完全转化为教师主体的东西。

  四、论述题
  24.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虽然受社会生存方式制约,但具有自己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
  (1)教育有自身的继承关系。社会政治经济的改变会引起教育性质和目的等方面的变化,但不是所有方面都会改变。任何一种教育,就其思想、内容、制度、方法各方面看,都是在以往各个历史时期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教育有其自身的继承性。所继承的一切,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作为意识的教育,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同时又和上层建筑其他意识形态发生密切联系,与教育相互作用。其他意识形态对教育的影响,一是表现在教育观点上,二是反映在教育内容上。
  (3)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教育与政治经济关系来说,教育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的存在。当旧的政治经济制度灭亡之后,与其相适应的教育,并不立即消亡,仍然会存在一个相当时期。与此相反,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和观点,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超越当时政治经济的局限性而产生,表现出不平衡性。
  总之,一定的教育由一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教育的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我们既不可否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又不能把它夸大到绝对程度。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25.B 26.C 27.C 28.C 29.D 30.A  31.A  32.A  33.B  34.D

  六、填空题
  35.心理现象 规律
  36.由表及里 由现象到本质
  37.准备状态 趋向
  38.职业活动 社会实践
  39.爆发性 指向性
  40.观察力 思维
  41.奖励 惩罚
  42.直接作用于 整体属性
  43.外显 借助语言

  七、简答题
  44.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意识具有自觉地目的性。表现为行动之前具有预见性、计划性和目的性。
  (2)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表现为人类不断地积极地认识世界,并且改造着世界。
  (3)意识具有社会历史制约性。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意识的内容、特点和发展水平不同。
  (4)意识是人类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
  45.(1)问题情境与问题表达方式。
  (2)联想与原型启发。
  (3)定势的影响
  (4)迁移的作用
  (5)情绪与动机的影响
  (6)个性因素的作用
  46.气质与性格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二者均属于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范畴,是在统一的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二者互相渗透,又彼此制约。
  一方面,气质是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并影响着性格的动态表现形式,以及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另一方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的某些特征。
  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一性格特征;同一气质类型的人也可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气质与性格的区别表现在:
  (1)气质与性格的概念本质不同。
  (2)气质受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影响,反映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性格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
  (3)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不是衡量人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性格有好坏之分,是衡量人的品性以及社会价值地位的主要指标。
  (4)气质的可塑性较小,变化较慢;性格的可塑性较大,变化较快。
  (5)不同年龄阶段,气质和性格在个性结构中的作用不同。
  47.(1)在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中,只能有一种是生疏的。
  (2)几种同时进行的活动,应形成动作反映系统。

  八、论述题
  48.(1)加强科学的思维方法论的训练。辩证唯物主义要求人们的思维必须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思考问题,它为思维活动指明了方向,它是正确的思维路线,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世界观。它要求人们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
  (2)运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启发式教学能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地探索过程,即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在学生解决问题的适当时机予以提示,通过作业的回答,或教学中新旧知识的联系,来启发学生思路。
  (3)加强言语训练。思维逻辑是评价人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教学语言修养和学生的语言修养。语言要有逻辑性和系统性,要完整、清晰、简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在同样条件下,定势会使人顺利、快速地解决问题。但是也要善于变通,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实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通过实际培养思维的批判性、灵活性、独立性品质。
  (6)加强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①培养创造动机。
  ②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有机地结合。
  ③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
  ④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0: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真模拟试卷(二)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陶行知
  C.布鲁纳
  D.柏拉图
  2.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师说》
  3.普及教育始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4.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是一个( )
  A.积极过程
  B.能动过程
  C.被动过程
  D.主动过程
  5.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始于( )
  A.明初
  B.清末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中国成立
  6.智育中的“智”是指( )
  A.知识
  B.知识技能和智力
  C.智力
  D.技能
  7.古人所说的“学不躐等”体现了( )
  A.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8.教师教育观的核心是( )
  A.质量观
  B.素质观
  C.教学观
  D.学生观
  9.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
  A.政治观点的教育
  B.思想品质的教育
  C.世界观的教育
  D.品德的教育
  10.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
  A.组成集体领导核心
  B.开展了班级活动
  C.形成班集体正确的舆论
  D.全班支持班主任工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教育是一种______现象,是______的活动。
  12.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______;______。
  13.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和教育。
  14.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______,又是教育工作的______。
  15.德育过程与个体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二者之间是一种______和______的关系。
  16.在一定年龄阶段内,年龄特征表现的是学生身心特征的______性;个别差异表现的是学生身心发展的______性。
  17.“发现法”的倡导者是______;“掌握学习”的创立者是______。
  18.学校、______、______三结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
  19.我国的道德核心是______精神,是德育的重点内容;自觉纪律既是教育手段又是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在学校工作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以教学为主?
  21.为什么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学生为什么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23.建立学制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24.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试论述这一德育过程规律。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5.下列哪一项更准确地表达了人的心理过程的内容( )
  A.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
  B.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C.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过程
  D.个性、情绪、情感和认知过程
  26.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
  A.反射弧
  B.反射
  C.感应性
  D.感受性
  27.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或形态的不同,可以将思维分为( )
  A.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B.动作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和非形式逻辑思维
  C.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求同思维
  D.形象思维、动作思维和形式逻辑思维
  28.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以下哪一项( )
  A.知识的感知
  B.知识的理解
  C.知识的巩固
  D.知识的运用
  29.“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是受下列哪种情绪影响(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30.下列哪项不是测验量表应具备的条件( )
  A.信度
  B.效度
  C.常模
  D.主试
  31.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 )
  A.真实坦诚
  B.互相接纳
  C.自然、适度
  D.第一印象
  32.感觉是对( )
  A.直接作用于自己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种反映
  B.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C.直接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一种反映
  D.直接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一种反映
  33.人的技能也被称之为( )
  A.天才
  B.能力
  C.才能
  D.熟练
  34.尽管刺激不完整,但人们仍把一个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这是因为知觉具有( )
  A.恒常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整体性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5.想像是人脑对已有______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______的过程。
  36.感受性是指人对______的感觉能力。它是动物心理反映的______形式。
  37.集中思维的主要特点是______;发散思维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38.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的______,而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______。
  39,智商是指一个人______与______之间的比值。
  40.行为疗法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______和______。
  41.注意的两大基本特征是______和______。
  42.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有______、原型操作和______。
  43.动机按其持续的时间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七、简答题

  44.影响创造想像的因素有哪些?
  45.简述遗忘规律的内容。
  46.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怎样?
  47.注意的品质特征是什么?

  八、论述题

  48.举例分析制约能力形成发展的条件。


全真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A 2.C 3.C 4.B 5.B 6.B  7.C 8.D 9.D  10.C

  二、填空题
  11.社会 培养人
  12.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3.遗传 环境
  14.出发点 归宿
  15.教育 发展
  16.共 个
  17.布鲁纳 布卢姆
  18.家庭 社会
  19.集体主义 目的

  三、简答题
  20.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这是由学校的性质决定的。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要做到以教学为主,首先要求在时间上,大部分用于教学,使教学有时间上的保证;其次,在内容上,以学书本知识为主,教材吸取人类的科学成果,价值高,有严密的学科体系。此外,在组织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当然,以教学为主,并非教学惟一,应注意防止不正确倾向的出现。
  21.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1)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这一矛盾,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2)教育方针及政策的落实,教学任务的完成,要通过教师来实现;
  (3)教师总是一定社会利益的代表者,决定了学生思想政治方向。教师的思想观点和立场,对学生的政治态度有着直接影响;
  (4)教师闻道在先,经过专业训练,懂得教育方法,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引路人。
  22.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从而决定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客体地位;同时,学生本身所具备的可塑性、依附性和向师性的特点,也说明学生处于客体地位。
  从另一方面看,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始终是教育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特点,作为有自觉性和独立性的人,决定了他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23.建立学制的依据是多方面的,受许多因素影响,但归结起来,主要依据有4点:
  (1)学制建立首先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科学不发达,不可能出现技术和专业学校。到了资本主义时代,大工业机器生产的发展,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才出现了现代学校体系。
  (2)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学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反映一定社会政治经济要求,并为其统治阶级利益服务。因此,学制在专业设置、入学条件和教育目的等方面的确立,必然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3)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成长经历不同的年龄阶段。每一阶段,各有其年龄特征。在确立学制时必须适应这种特征。
  (4)依据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参照国外学制经验。每个国家的学制都有自己形成和发展过程,建立学制时,要吸收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适合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同时也要参照和吸收外国学制中有益的经验。

  四、论述题
  24.知、情、意、行,是品德构成的四个要素,对其培养和提高,达到统一和谐发展,是德育过程一个基本规律。
  知即品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行为准则的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和评价,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原因。
  情即品德情感,是指人们伴随着品德认识所出现的爱与恨、喜欢与厌恶等内心情感体验,对品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
  意即品德意志,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行为过程中顽强努力和克服困难的心理品质,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行即品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作出的反应,是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
  在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几个因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学生品德的这四个因素,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又具有不平衡性。因此,德育可以视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具有多种开端。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25.C  26.B 27.A  28.B 29.B 30.D  31.C 32.D 33.D 34.D

  六、填空题
  35.表象 新形象
  36.适宜刺激 初级
  37.求同 求异
  38.生理基础 心理表现
  39.智力年龄 实际年龄
  40.系统脱敏 厌恶疗法
  41.指向性 集中性
  42.原型定向 原型内化
  43.长远动机 暂时动机

  七、简答题
  44.(1)创造性动机。它是创造想像得以开展的动力。
  (2)原型激发与联想。创造想像往往要靠联想来启发人们的思维,进行创造想像。
  (3)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想像是一种严密的构思过程。受思维活动的控制、支配和调节。
  (4)灵感和艰苦劳动。灵感产生时具有极高的工作效率。灵感是人类长期劳动的结果。
  45.学习后的不同时间里的保存量是不同的。即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识记之后遗忘即产生,在识记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里遗忘得比较快,比较多,以后逐渐减缓,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不再遗忘。即“先快后慢”。
  46.能力与知识技能既有区别,又密切地联系着。
  能力与知识、技能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首先,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前提,它制约知识、技能形成的速度、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其次,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二者基本呈同向发展。
  能力与知识、技能是有区别的,不能把它们等同起来。区别表现在:
  (1)所属范畴不同;
  (2)概念不同;
  (3)表现形式不同;
  (4)迁移的水平不同;
  (5)二者发展不同步。
  47.(1)注意广度;
  (2)注意稳定性;
  (3)注意分配;
  (4)注意转移。

  八、论述题
  48.在制约能力形成与发展条件的问题上,历史上有过长期的争论。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就是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我们认为制约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有以下几方面:
  (1)遗传与早期营养条件在能力发展中有重要作用。遗传通过素质影响能力的发展,素质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前提。例如,天生的盲人难以发展他在绘画方面的能力:先天脑发育不全的人,不可能发展正常水平的智力。可见,离开了素质条件就谈不上能力的发展。但是,素质不是能力,它只为能力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早期营养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如胎儿期营养不良,尤其是蛋白质缺乏,会导致脑细胞数量低于正常数量,造成智力缺陷。因此,加强孕期及婴幼儿营养供给是智力开发的重要因素。
  (2)环境条件对能力的发展起决定影响。一般而言,个体之间能力发展的差异主要是由环境条件的差异造成的。
  早期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儿童在家庭环境中获得的早期经验对其智力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有人对我国特殊民俗育儿方式(如沙袋育儿)的比较研究结果证明,在丰富的、有多种正常刺激的环境中生长的儿童,智力水平明显优于在单调、贫乏环境中成长的儿童。
  教育在个体能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同时也发展着能力。研究证明,教学方法对儿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作用。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运用一套个别训练法使那些已被断定为缺乏音乐素质的学生形成音乐听觉能力。可见,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可以把似乎缺乏能力的儿童塑造成才。
  (3)社会实践活动。人的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环境、教育作为能力发展的外部条件,只有通过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发挥它们的重要作用。有关“狼孩儿”和“野生儿”的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这——点。
  此外,能力的发展与一个人的勤奋努力等主观心理条件也是密不可分的。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0: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全真模拟试卷(三)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启发式教学最早可见于( )
  A.孔子
  B.柏拉图
  C.杜威
  D.卢梭
  2.学校教育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教育生物起源论和教育心理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否定了教育的( )
  A.阶段性
  B.社会性
  C.永恒性
  D.继承性
  4.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
  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治
  C.个人魅力
  D.举止端庄
  5.评定学生操行是班主任工作的( )
  A.前提
  B.基础
  C.方法
  D.中心
  6.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是( )
  A.课外活动
  B.各科教学
  C.政治课
  D.班主任工作
  7.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动力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8.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 )
  A.直接感知事物
  B.间接经验
  C.学生的实践活动
  D.交往
  9.在青少年学生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 )
  A.10、11~11、12岁
  B.11、12~14、15岁
  C.13、14~15、16岁
  D.7、8~9、10岁
  10.我国封建社会官学的最显著特点是( )
  A.封闭性
  B.垄断性
  C.等级性
  D.阶级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教育的发展,从历史上看分为三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的教育、______教育和______教育。
  12.德育的实质,就是把一定社会的______转化为受教育者的______。
  13.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______和______的主体。
  14.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____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______。
  15.教学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一个双边活动。
  1b.在我国,组成课程的三个部分是课程计划、______和______。
  17.教师劳动手段具有______性和______性。
  18.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所提出的______同受教育者已有的______之间的矛盾。
  19.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包括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班级授课制有什么意义?
  2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22.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23.家庭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

  2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试论述这一德育规律。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5.心理学独立的时间标志是下列哪一项( )
  A.1789
  B.1689
  C.1879
  D.1897
  26.下列哪—项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成分,并且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
  A.语词
  B.概念
  C.分析
  D.抽象
  27.在巴甫洛夫所讲的两种信号系统中,第二信号系统属于( )
  A.人类与动物共同具有的
  B.动物独有的
  C.人类特有的
  D.无条件反射
  28.下列哪种记忆类型,符合俗语所说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恨不休”( )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29.“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是气质具有( )
  A.可塑性
  B.稳定性
  C.天赋性
  D.动力特性
  30.爱国主义情感居于下列哪项情感( )
  A.美感
  B.道德感
  C.理智感
  D.责任感
  31.下列选项哪项不是心理咨询的原则( )
  A.理解
  B.保密
  C.自然适度
  D.促进成长
  3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称做(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理解性
  33.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稳固的动作系统是( )
  A.知识
  B.能力
  C.智力
  D.技能
  34.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
  A.注意
  B.观察
  C.感觉
  D.知觉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35.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______反映,能揭示事物______和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36.灵感是指______劳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功能达到高潮的心理状态,是由疑难而转化为______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
  37.联想的规律主要有对比律、______、______、因果律。
  38.原始情绪可分为快乐、悲哀、______和______等四类。
  39.性格的情绪特征表现在情绪活动的强度、______ 、______三个方面。
  40.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______、______、追求与爱恋三个阶段。
  41.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即指注意品质的______特性,这种特性是有条件的,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______。
  42.兴趣的品质主要包括______;兴趣的广博性;兴趣的稳定性和______。
  43.练习初期,技能成绩提高较快,经过一个阶段以后,成绩就上升得______。这就是说,技能发展的速度是______。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4.良好识记所依赖的条件有哪些?
  45.简述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
  46.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47.有效练习的条件是什么?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48.怎样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全真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A 2.B 3.B 4.A 5.C 6.B 7.C 8.B 9.B 10.C

  二、填空题
  11.古代社会 现代社会
  12.品德规范 个体品德
  13.自我教育 发展
  14.质量规格 总要求
  15.教师 学生
  16.学科课程标准 教材
  17.主体 示范
  18.道德要求 品德基础
  19.全面总结 专题总结

  三、简答题
  20.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个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意义在于:
  (1)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一个教师可以在同一时间内面对几十个学生施教,使学生获得统一的系统的知识,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学生社会化,又能促进学生互相启发,相互帮助,发挥集体教育作用。
  (3)有利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提高教学质量。
  21.教育的性质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性质的教育。具体来说,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人。在一定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样政治立场的人,集中反映在教育目的上。统治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社会统治和地位,根据政治经济制度的需要,制定教育目的。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在阶级社会里,统治者为了使教育按自己的意志施行,千方百计地把教育的领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在政治上颁布教育政策和规定办学方向;在经济上通过拨款等方式来控制学校;在思想方面,审定教科书,创办各种书刊杂志,以确保思想上的领导权。
  (3)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是不平等的,反映在受教育权上,是否能接受教育也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受教育权一般由国家法律明文规定,或由受教育者的经济条件及其他方面的条件所决定。
  22.选择教学方法:
  (1)首先依据教学任务。这指的是每一节课的具体任务。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不尽相同,由此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依据教学内容。就是说,要依据所讲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
  (3)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有自身的学习的认识特点和知识水平,因此,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此外,学校的设备条件和教师的自身教学风格,也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
  23.与学校教育不同,家庭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其特点是:
  (1)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家庭教育不是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而是主要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进行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教育方式的情感化。父母与子女间的特有亲情,使得家庭教育往往比其他教育方式更有力量;情感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运用,不但使子女易于接受,还能受到独有的熏陶和感染。
  (3)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没有固定的模式,比较自由,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子女的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育。

  四、论述题
  24.德育过程之所以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这是因为:
  (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方面,德育内容和方法等总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总会不断地有所发现和有所创造,整体水平在逐步提高;在另一方面,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身心发展水平的提高,就个人来说,学校和社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也要逐渐提高。
  (2)青少年由于处于成长时期,思想不成熟,缺乏生活经验,或表现为思想进步缓慢,或表现为思想品德忽高忽低,甚至出现偶然的倒退,都属于正常现象,这说明了德育过程的反复性和渐进性。
  (3)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点滴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需要长期反复的教育培养,才能逐步提高。
  (4)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四因素经常出现不平衡,往往需要经过反复斗争,要求教育者长期抓,既要反复抓还要抓反复。
  (5)意识形态领域里无产阶级思想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正确思想同错误思想、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之间斗争的长期性、反复性,也决定了德育过程的长期性和反复性。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25.C 26.B 27.C 28.C 29.B 30.B 31.C 32.D 33.D 34.A

  六、填空题
  35.间接的概括的 本质特征
  36.创造性 顿悟
  37.接近律 相似律
  38.愤怒 恐惧
  39.稳定性 主导心境
  40.疏离与排斥 关注与接近
  41.分配 熟练的或非常熟练的
  42.兴趣的倾向性 效能性
  43.缓慢了 逐渐下降的

  七、简答题
  44.(1)识记的目的任务愈明确,识记效果愈好。
  (2)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不同,识记的效果也不同。
  (3)不同分析器对识记的效果的影响是不同的。
  (4)主观心理条件,诸如知识经验、意识倾向、情绪、意志等因素也影响着识记效果。
  (5)识记活动的性质,如技能学习与抽象知识的学习,由于活动性质不同,识记的效果也不同。
  45.(1)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有主导的地位,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仍起重要作用。
  (2)思维活动的组织性、灵活性与敏捷性、创造性、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发展。
  (3)思维品质还未完全成熟,还容易产生片面性与表面性。
  46.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联系十分紧密。
  首先、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都强调工作过程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其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遵循的理论、方法、原则是一致的。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还是有区别的:
  (1)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困惑的正常人;心理治疗的对象是有心理疾病的人。
  (2)心理咨询遵循的是发展与教育模式;心理治疗遵循的是医疗模式。
  (3)心理咨询重在预防和促进心理健康;心理治疗重在补救和矫正。
  47.A.明确练习的目的、要求;
  B.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知识;
  C.适当安排练习次数和时间;
  D.利用信息反馈原理。

  八、论述题
  48.(1)良好的记忆力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培养学生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准备性、准确性。
  (2)加强记忆目的性及自觉性的培养。记忆的目的性及任务,可以增强记忆效果。要培养学生养成善于主动、自觉地提出学习和记忆的任务,要有长远记忆目标和意图。
  (3)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识记方法。要指导学生多用意义识记,少用机械识记,引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参加记忆,加强大脑皮层多方面联系;多用生动的形象和表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内容。用形象记忆法加强对抽象内容的识记。
  (4)正确地组织学生、指导学生的复习与练习。
  ①要及时复习与经常复习相结合。
  ②合理地分配复习的时间和内容。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机械性材料宜分散复习,思考性材料宜集中复习。
  ③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使复习更有目的性与积极性。
  ④复习方法要多样化。动用多种感官参加,把动手操作与口头提问、书面回答相结合。
  ⑤指导学生练习、实验、活动操作,以利于记忆。
  ⑥采用“记忆术”提高复习效果。如“PA4R”法。其步骤如下,预习、提问、阅读、思考、复述、复习。
  (5)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能力与习惯,注意正确对待再认与回忆。如自我测验、自我复述、自我回忆、自问自答,独立作业等都是自我检查的有效方法。其中自我测验与自我复述效果好。
  (6)合理使用大脑。科学用脑要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注意脑的营养,积极参加运动,防止脑损伤等。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0: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真模拟试卷(四)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育是一种( )
  A.生物现象
  B.心理现象
  C.自然现象
  D.社会现象
  2.教育学的源泉是( )
  A.教育理论
  B.教育规律
  C.教育实践
  D.教育需要
  3.学科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罗杰斯
  D.赞可夫
  4.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社会( )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经济制度
  D.意识形态
  5.古希腊的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 )
  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
  C.天文数学教育
  D.多方面发展教育
  6.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
  A.1862年
  B.1901年
  C.1911年
  D.1949年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检查
  D.成绩评定
  8.研究德育过程,主要是探索德育的( )
  A.目标
  B.内容
  C.方法
  D.规律
  9.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
  A.社会实践
  B.各科教学
  C.班主任工作
  D.课外活动
  10.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主要应训练学生思维而轻视传授知识的理论被称为是 ( )
  A.现代教育理论
  B.传统教育理论
  C.形式教育理论
  D.实质教育理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教育是与人类______出现的;教育的本质属性是______。
  12.教育的社会属性一般包括______、历史性和______。
  13.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教育体系是______教育和教育______。
  14.品德是一种______现象;道德是一种______现象。
  15.教师劳动具有时间的______性和空间的______性。
  16.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______性、______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
  17.教材是知识接受活动中的主要______,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______。
  18.课的类型大致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19.在教育目的确立依据问题上,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我国学制改革应坚持哪几条基本原则?
  21.班主任怎样组织培养班集体?
  22.德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有什么重要区别?
  23.教师的素养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24.论述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这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5.心理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
  A.实验心理学
  B.普通小理学
  C.发展小理学
  D.生理心理学
  26.下列哪一位心理学家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真正独立成为一门科学( )
  A.艾宾浩斯
  B.巴甫洛夫
  C.冯特
  D.谢切诺夫
  27.记忆表象的基本特征是( )
  A.形象性和系统性
  B.抽象性和逻辑性
  C.具体形象性和直观性
  D.直观形象性和概括性
  28.当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时,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若仍保持不变,这会影响对问题的顺利解决。这个现象是下列哪个因素造成的( )
  A.问题情境
  B.知识的迁移
  C.原型启发
  D.定势
  29.—种爆发性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是( )
  A.愤怒
  B.激情
  C.应激
  D.心境
  30.下列哪种选项是一般能力( )
  A.思维力
  B.自制力
  C.绘画能力
  D.数学能力
  31.通过医院或咨询中心的心理门诊进行的心理咨询是( )
  A.现场咨询
  B.面谈咨询
  C.小组咨询
  D.间接咨询
  32.在同一个图形中,我们既可以把它看成是甲,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乙,这是知觉的( )
  A.理解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选择性
  3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感觉的( )
  A.适应
  B.对比
  C.补偿
  D.相互作用
  34.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 )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绝对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阈限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5.思维的过程有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具体化和系统化。
  36.倒摄抑制是指______的材料对______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37.记忆表象的特点是______、形象概括性、______、个别差异性。
  38.心理治疗传统的三大理论体系指______、______和人本主义疗法。
  39.情绪、情感是指人对______是否满足自己的______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40.性格的机能类型差异分为理智型、情绪型、______和______。
  41.需要是个体因为______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______。
  42.注意的品质特征主要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______和______。
  43.技能可以分为两种: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4.意志品质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45.影响遗忘的因素有哪些?
  46.心理健康的“未来新人类”标准是什么?
  47.感觉和知觉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48.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全真模拟试卷(四)参考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D 2.C 3.B 4.A 5.D 6.A 7.B 8.D 9.C 10.C

  二、填空题
  11.同时 培养人
  12.永恒性 相对独立性
  13.雅典 斯巴达
  14.个体 社会
  15.连续性 广延性
  16.自觉 独立性
  17.信息媒介 展开和具体化
  18.综合课 单一课
  19.卢梭 涂尔干

  三、简答题
  20.我国学制改革应遵循四大基本原则: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首先要使教育内部各级各类学校结构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其次,要使教育同外部的比例关系合理,把整个学校系统纳入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轨道,使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作出科学的宏观预测。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所谓统一性,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应有统一的教育目的,作出统一的发展规划,形成统一的教育体系;所谓多样性,是指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应具有多层次,多规格的具体培养目标及各种类型的办学形式和管理体制,以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多样性要求。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普及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首先应面向社会对全体成员进行普及教育。学制系统中,义务教育是一个重要阶段,承担普及任务。其次,考虑提高,培养高一级人才。总之,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
  (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较长的时期内,教育体系应与经济建设相适应,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稳定性;在稳定的前提下,随着不同情况的出现,可对学制的某一方面适当做些调整,这就是灵活性。在学制改革过程中,把稳定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21.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有: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班主任要引导班集体不断前进,必须统一全班学生的意志和行动,为此,班主任要善于不断提出既能振奋学生精神又符合本班实际的班集体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主任要选择和培养积极优秀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并教给他们一定的方法,鼓励他们大胆工作。使之真正成为班集体的核心。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集体舆论是集体生活和集体成员意愿的反映,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班风是指一个班的集体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而形成的一种风气,对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起着支配作用。班主任要通过讲道理、树榜样,严格要求,反复实践等手段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活动是班集体的生命线。班级学生共同参加的活动使班集体形成和发展起来。所以,班主任要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吸引广大学生,增加班集体的凝聚力。
  22.德育过程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之间是一种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它们的差别在下表中看得很清楚。 
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与德育过程的区别
过程        性质        影响因素        结果
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个体思想品德自我发展过程        受各种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形成的思想可能与社会要求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德育过程        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        受有目的、由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形成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要求一致
  23.教师的素养是进行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首先是职业道德素养。要求教师要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有集体协作精神,并能严格要求自己,诲人不倦,学而不厌。
  其次是知识素养。教师在有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的基础上,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这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还应有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能力素养是教师素养又一重要构成部分,直接影响教育效果。主要应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管理和自我调控能力。

  四、论述题
  24.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也就是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的规律。
  教育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没有教育性的教学是不存在的。教材内容本身具有思想性、美感因素和较高的科学价值,是学生主要掌握的东西。因此,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材的知识内容上。
  同时,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程,他们的思想品德状况对学习的积极性起着决定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动机,培养科学热情,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从而促进对知识的掌握,保证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有赖于他们对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因为科学的世界观和先进的思想都是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作为基础的。不仅如此,学习本身是艰苦的劳动,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我们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提高了思想,教师必须善于把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遵循教学的教育性规律,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25.B 26.C 27.D 28.D 29.B 30.A 31.B 32.D 33.A 34.A

  六、填空题
  35.比较 抽象和概括
  36.后继学习 保持与回忆
  37.形象直观性 模糊性和片断性及不稳定
  38.精神分析疗法 行为疗法
  39.客观事物 需要
  40.意志型 混合型
  41.某种欠缺 心理状态
  42.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
  43.操作技能 智力技能

  七、简答题
  44.(1)意志的自觉性和盲目性的差异。
  (2)意志的果断性与寡断性的差异。
  (3)意志的坚韧性与动摇性、执拗和顽固性的差异。
  (4)意志自制力强弱的差异。
  (5)勇敢献身精神与怯懦贪生的差异。
  45.(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内容容易遗忘。
  (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容易遗忘。
  (3)时间是影响遗忘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遗忘规律而得出)
  (4)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或是有干扰,能产生遗忘。
  (5)情绪和动机影响着遗忘。
  46.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卡尔·罗杰斯,在《一种存在方式》一书中提出了他对未来世界和未来人的看法。他认为未来的新青年是身心两方面健康的“未来新人类”。其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1)对经验开放;
  (2)拒绝伪善和欺诈;
  (3)对现代科技存疑;
  (4)追求生命的完整;
  (5)渴求亲密关系;
  (6)重视生活过程;
  (7)热诚帮助他人;
  (8)有强烈的生态意识;
  (9)反对因循守旧;
  (10)信赖自身经验;
  (11)不注重物质享受;
  (12)渴望精神生活。
  47.概念——区别:
  联系(要点):同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八、论述题
  48.(要点)(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2)做好充分的观察准备;
  (3)加强观察过程中的指导;
  (4)做好观察记录,并予以小结;
  (5)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0: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全真模拟试卷(五)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德育可以有多种开端,但按一般教育顺序,开端于( )
  A.知
  B.情
  C.意
  D.行
  2.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倡导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教育的( )
  A.心理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意识起源论
  D.需要起源论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上层建筑
  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制度
  D.社会生产力
  4.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方法是( )
  A.考核法
  B.谈话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5.义务教育的根本性质是( )
  A.全民性
  B.基础性
  C.强迫性
  D.普及性
  6.“分组教学”的分组主要是按学生的( )
  A.年龄
  B.学习成绩
  C.智力发展水平
  D.学习兴趣
  7.教学改革的核心是( )
  A.更新教学观念
  B.采用现代教学技术
  C.改革教学内容
  D.实施个别教学
  8.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
  A.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C.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9.经常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自己检查,这所体现的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 )
  A.独立性
  B.多样性
  C.实践性
  D.自愿性
  10.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是( )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生产方式
  D.生产关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人的发展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12.教学的直观手段有实物直观、______和______三种。
  13.培养目标一般是指______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______。
  14.教学大纲主要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
  15.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______知识经验;关于______的知识经验。
  16.教师备课首先要做好钻研教材、______和______三方面的工作。
  17.课外校外教育形式有群众性活动、______活动和______活动。
  18.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素养、知识素养和______素养三个方面。
  19.德育主要解决为谁服务的______问题;智育主要解决为谁服务的______问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我国普通学校应遵循哪些主要的德育原则?
  2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为什么会起主导作用?
  22.为什么把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
  23.在教学实际中,怎样正确贯彻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24.试论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5.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为0.25~2秒之间的记忆,属于( )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形象记忆
  26.一个简单的反射弧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A.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效应器、反馈、传出神经
  B.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C.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反馈
  D.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7.在思维过程中,从看似相似或相似的事物中寻找其不同点的比较,属于下列哪种比较形式?( )
  A.同中求异
  B.异中求同
  C.同时对比
  D.前后对照
  28.下列选项哪一项是正确的气质类型差异( )
  A.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黏液质
  B.胆汁质、黄胆汁、黑胆汁、黏液质
  C.活泼型、安静型、弱型、不可遏制型
  29.“己所不砍,勿施于人”反映了下列哪项内容( )
  A.第一印象
  B.积极主动
  C.移情理解
  D.相互接纳
  30.下列选项中哪项是情感产生的基础( )
  A.生理需要
  B.需要
  C.态度
  D.社会需要
  31.首次使用智商概念来表示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人是( )
  A.比奈
  B.西蒙
  C.雅孟
  D.韦克斯勒
  32.黑人的牙齿总给人以特别洁白的感觉,“月明星稀”,都是感觉的( )
  A.补偿
  B.适应
  C.同时对比
  D.继时对比
  33.有目的、有计划、较长久的知觉是( )
  A.思维
  B.注意
  C.识记
  D.观察
  34.练习到了后期,出现了成绩的暂时停顿现象,也叫( )
  A.高原现象
  B.顶点原理
  C.绝对停滞现象
  D.效果率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5.知识的理解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的______去认识教材中有关事物的______的思维活动。
  36.意志行动的目的就是意志行动所要达到的______。行动目的的确立是意志行动的______。
  37.分析和综合既是教师传授知识的______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______方法。
  38.素质是有机体生而具有的______。它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______。
  39.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的______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______。
  40.情绪按强度和持续时间可分为______、______和应激状态。
  41.知觉的基本特征有______、整体性、理解性和______。
  42.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它受环境因素、主体的______与______以及客体的复杂程度和活动任务单一与复杂的影响。
  43.技能的形成与知识的掌握是______、相互促进和______。

  七、简答题

  44.怎样防止遗忘现象的产生?
  45.学校心理咨询与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关系?
  46.列举气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关系。
  47.青少年学习动机有什么特点?

  八、论述题

  48.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全真模拟试卷(五)参考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A 2.B 3.C 4.D 5.C 6.B 7.C 8.D 9.C 10.C

  二、填空题
  11.生理 心理
  12.语言 模像
  13.教育目的 具体化
  14.说明 正文
  15.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 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
  16.了解学生 设计教法
  17.小组 个人
  18.职业道德 能力
  19.方向 本领

  三、简答题
  20.我国普通学校在德育工作中主要遵循八条德育原则,它们分别是:
  (1)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答题提示:
  这类问题只要回答条目,一般一条1分,分行写最好。此外,又比如教师劳动有哪些特点?教学有哪些原则?德育有哪些途径?课外校外活动有什么意义等都属于这一类问题,应采取这种答题模式,不必再做解释,以节约应考时间。
  21.从本质上讲,教育是一种特殊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原因主要是: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这种目的性,可以对各种环境因素加以控制,克服或排除不利因素,选择对人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给学生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他们按一定思想政治方向发展,健康成长。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按照严格的计划,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目的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环境中其他方面的教育往往是自发的、偶然的,无法与学校教育相比。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教师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形成教育工作需要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知识结构。他们明确教育的目的,懂得教育的方法,“闻道在先”,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
  22.教学生学会学习之所以是教学的主要任务,这是因为:
  (1)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方法,让他们发挥创造性,主动积极地去学习。
  (2)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18世纪时,知识量失效一半的周期为十代人,平均每代人失效10%;到20世纪末,获得的知识六年失效一“半,应用科学和尖端科学甚至缩短为三年。学生必须会学习,才能不断更新知识。
  (3)现代社会是知识密集的信息社会,出现了知识经济。社会越向前发展越需要知识,文化水平也要求越高。每个人都必须努力和善于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知识和获得生动表象,使理性认识建立在感性认识之上,从而比较深刻地掌握知识。贯彻这一原则主要有三点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内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无论使用哪种直观材料,除了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外,还要注意它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形成学生清晰和生动的表象。
  (2)教师运用直观手段必须与讲解密切配合,让学生从观察中认识事物的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在教学中,教师语言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语气的激昂,能够引发学生的想像,给予丰富的感性认识,起到直观作用。

  四、论述题
  24.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决定的。为了搞好教学工作,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中塑造发展中的人。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对不同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上。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儿童。班级中往往几十个学生,个性形形色色。所以,教师不仅要针对学生的共同特征,而且还要针对学生个别特点进行教育。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断变换和创新上。教师教学是—个长期过程。教师备课和上课,就是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的再认识、再加工的过程,发现新的教学方法,这都体现了教师创造性劳动。
  (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也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就是说教师对教育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和偶然变化的情况,能迅速恰当地加以处理。这些偶然情况事先不能预料、无固定模式和程序。因此,迅速机敏地采取恰当措施,既表现了教师的应变能力,又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25.A 26.D 27.A 28.A 29.C 30.D 31.C 32.C 33.D 34.A

  六、填空题
  35.知识经验 本质和规律
  36.目标或结果 标志
  37.基本 基本
  38.生理解剖特点 自然前提
  39.稳定态度 行为方式
  40.心境 激情
  41.选择性 恒常性
  42.知识经验 个性特征
  43.相互影响 相辅相成的

  七、简答题
  44.防止遗忘现象的产生,就要组织好复习与练习。
  (1)及时复习与经常复习相结合。
  (2)合理地分配复习的时间和内容。
  (3)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
  (4)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5)指导学生练习、实验、技能训练、活动操作有助于记忆。
  (6)采用“记忆术”提高复习效果。
  45.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有密切联系,二者的工作目标都是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二者都是学校整体工作的组成部分。
  心理咨询与政治思想工作的区别:
  (1)工作目标和范围不同;
  (2)工作方法与手段不同;
  (3)遵循的理论原则不同;
  (4)工作人员的专业方向不同;
  (5)工作效果的评估标准不同。
  46.气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之间有相对应的关系。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具有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性。这三种特性的独特结合就形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其中有四种类型分别与人的气质类型一一对应:
  强、不均衡型————胆汁质
  强、均衡、灵活型——多血质
  强、均衡、惰性型——黏液质
  弱型————————抑郁质
  47.(1)由直接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占支配地位,向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动机占主导过渡;
  (2)由不很自觉稳定的动机向自觉稳定动机转变。

  八、论述题
  48.(1)加强动机与目的教育,培养正确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提高认识,坚定信念。
  (2)严格管理教育,养成自觉守纪习惯。①遵守校纪校风,国家法规等;②管理要严;③管理要适度。
  (3)加强行为练习,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让学生善于自我管理。
  (4)针对个别差异与意志弱点,培养良好意志品质。
  (5)启发学生自觉性,加强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0: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真模拟试卷(六)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育起源于( )
  A.无意识的模仿
  B.本能
  C.劳动
  D.心理意志
  2.在前苏联教育家的代表作中,对我国教育界曾经产生过最大影响的是( )
  A.马卡连柯的《教育诗》
  B.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
  C.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D.凯洛夫的《教育学》
  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癸卯学制
  4.“出污泥而不染”,这句话反映出人接受环境影响具有( )
  A.独立性
  B.主动性
  C.能动性
  D.被动性
  5.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经常性工作是( )
  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C.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D.指导学生课余生活
  6.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内容是( )
  A.教育知识
  B.学科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知识
  D.政治理论知识
  7.一节课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是指( )
  A.教学环节
  B.教学计划
  C.课的类型
  D.课的结构
  8.启发式教学本质上是一种( )
  A.教学方法
  B.教学原则
  C.教学规律
  D.教学思想
  9.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
  A.循序渐进
  B.防微杜渐
  C.教学相长
  D.因材施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实用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______;结构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______。
  12.义务教育即依______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 ______的国民教育。
  13.普通中学教育的双重任务是指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各行各业的______;为高一级学校输送______。
  14.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______和______。
  15.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青少年在—定年龄阶段内,身心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一般的、______的和______的特征。
  16.教师在教育科学知识方面的素养,具体包括______、______和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17.教学的辅助形式有______、______和现场教学。
  18.学制是______的核心;教师爱学生是______的核心。
  19.《论语》中的“温故而知新”所体现的是______教学原则;《学记》中的“道而弗牵”所体现的是______教学原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美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1.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有哪些重要区别?
  22.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3.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有什么意义?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24.试论教学过程中的认识规律。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5.在相当程度上体现着人类心理活动的共性规律的是( )
  A.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倾向性
  B.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个性心理
  C.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
  26.一个人在思维中或者自以为是,或者人云亦云,都是缺乏( )
  A.思维的逻辑性
  B.思维独立性
  C.思维的灵活性
  D.思维批判性
  27.对遗忘现象进行系统的首创性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
  A.法国的心理学家比奈
  B.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C.美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D.美国的心理学家斯坦福
  28.下列哪项是原始情绪分类( )
  A.心境激情应激
  B.心境愤怒悲哀快乐
  C.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D.快乐悲哀愤怒绝望
  29.下列选项哪一项不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特性( )
  A.强度
  B.均衡性
  C.惰性
  D.灵活性
  30.比率智商的计标公式是( )
  A.IQ=CA(实龄)/MA(智龄)×100
  B.IQ=MA/CA
  C.IQ=MA/CA×100
  D.IQ=100十15E
  31.下列哪项是对心理咨询对象的正确表述( )
  A.正常人
  B.有心理困惑的正常人
  C。有心理疾病的人
  D.异常人
  32.注意是一种( )
  A.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
  B.心理活动
  C.个性
  D.气质
  33.一个学生以语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心智活动,这主要属于智力技能形成的( )
  A.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B.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C.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D.内部言语阶段
  34.我们刚从电影院走入阳光灿烂的室外,突然觉得阳光很刺眼,但过不了多久,这种感觉就减弱或是消失了。这属于感觉的( )
  A.适应
  B.对比
  C.补偿
  D.相互作用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18个空,每空1分,共18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5.意识是以______为基础的—个有系统的整体,是一个人______的总和。
  36.个体心理是在心理过程中______起来的,也是在心理过程中得以表现,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又 ______着心理过程。
  37.反射是指在______的作用下,有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作的______的反应。
  38.从气质与性格的性质看,气质更多地受到______的影响,性格更多地受到______的制约。
  39.积极的情绪具有______作用,而消极情绪具有______。
  40.技能是通过训练而获得的自动化的______或______。
  41.动机的产生有两大条件,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42.我们衡量一个人的感觉能力可借助于______和______。
  43.练习后期,成绩出现暂时停顿现象,即所谓的______。在练习过程中,技能发展的速度时而加快,时而减慢的现象,称为练习成绩的______现象。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4.怎样丰富学生的想像力?
  45.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联系与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46.能力测验标准化工具应具备哪些条件?
  47.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48.成功地掌握某种技能,应注意哪些问题?



全真模拟试卷(六)参考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C 2.D 3.A  4.C 5.A 6.B 7.D 8.D 9.A 10.D

  二、填空题
  11.杜威 布鲁纳
  12.法律 保证
  13.劳动后备力量 合格新生
  14.启发式 注入式
  15.典型 本质
  16.教育学 心理学
  17.个别教学 分组教学
  18.国民教育制度 职业道德
  19.巩固性教学原则 启发性教学原则

  三、简答题
  20.美育有三大基本任务:
  (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正确的审美观是感受美和理解美的基础。高尚的审美观使人精神焕发,积极向上,追求卓越。在此基础上,给学生传授一些美学知识,进而培养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和评价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这方面,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艺术创作能力占有重要地位,因为艺术是美的最高表现形式。通过这种训练,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绘画、唱歌、舞蹈和文艺创作等基本技能,并能运用这些艺术形式创造性地表现美。
  (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追求美好的事物,憎恨丑恶现象,使学生思想健康,情趣高雅,“做一个纯粹的人”;在行为上要举止文明,仪表端庄,朝气蓬勃,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答题提示:教育学中关于“任务”方面的问题较多,比如教学任务,德育任务,体育任务以及智育任务等,这类问题也较重要,注意区分,以对比记忆为佳。
  21.德育与智育不同,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区别,从其任务到活动形式,从教育影响到活动效果,都明显地反映出来,请看下表:
智育过程与德育过程的区别
性质        智育过程        德育过程
主要任务        使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使学生识别是非、善恶,掌握道德规范,解决学生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态度和行为习惯问题
活动形式        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个别指导、小组教学        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活动、班级活动和整个学校文化生活,实践教育,社会教育
活动方法        教育者传授知识和受教育者的作业、实验、实习、练习        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自我教育、品德评价
教育影响        比较单一(主要是学校)        较复杂(学校、社会、家庭)
活动效果        见效快,时间短,稳定性强        见效慢,时间长,易反复,不稳定
   22.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这是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在历史上,社会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的出现,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这是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2)社会生产方式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人提出培养要求,人才规格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这就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在阶级社会里,教育目的总是决定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集中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3)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根据人的自身发展需要。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的发展,主要通过教育去实现,反过来,就形成对教育的需要。制定教育目的,就必须根据人的自身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各级各类学校制定的具体培养目标,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
  答题提示:在这一问题的回答中,“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这个问题也包含在其中,可以同时记住。
  23.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意义主要有四点:
  (1)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取新知识;
  (2)课外校外教育是对青少年实施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3)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各种能力;
  (4)课外校外教育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也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四、论述题
  24.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引导下,以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把他人的认识转化为自己的认识,把人类认识转化为个体认识,这是学生认识的本质。
  可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主要不是探求新的真理,而是学习和继承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掌握间接经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主要表现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这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其中,理解教材,形成概念,是学生认识过程的中心环节,再通过巩固和运用的训练,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接受间接经验,吸取他人的认识成果,决不是不需要直接经验。学生要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知识,还必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作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要处理好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25.C 26.D 27.B 28.C 29.C 30.C 31.B 32.B 33.C 34.A

  六、填空题
  35.心理过程 心理体验
  36.形成和发展 制约
  37.中枢神经系统 规律性
  38.生理条件 社会生活条件
  39.增力 减力
  40.动作方式 动作体系
  41.内部需要 外部诱因
  42.绝对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
  43.高原现象 起伏

  七、简答题
  44.(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获得感性材料,以丰富学生的想像。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唤起学生的想像,促进其想像力的发展。
  (3)引导学生参加科技、文艺、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为发展想像力创造条件。
  (4)培养学生大胆幻想和富于幻想的能力。
  45.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联系表现在:(1)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2)情绪、情感对认识过程有促进作用。
  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区别表现在:(1)二者反映的对象不同;(2)二者发生和改变的方式不同;(3)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
  46.作为标准化测验工具应具备以下条件:
  (1)常模,解释测验结果的依据;
  (2)信度,显示测验工具的可靠程度;
  (3)效度,希望测量某种行为特征的有效程度;
  (4)施测与评分标准化。
  47.(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4)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5)正确引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八、论述题
  48.(要点)(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知识;
  (3)适当安排练习次数和时间;
  (4)利用反馈信息及时改进。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0: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真模拟试卷(七)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出现的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其作者是( )
  A.昆体良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
  2.教育心理起源论的创始人是( )
  A.利托尔诺
  B.孟禄
  C.涂尔干
  D.沛·西能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对人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是( )
  A.环境
  B.教育
  C.遗传
  D.社会活动
  4.经常被人称为“危机期”的年龄阶段是( )
  A.幼儿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5.因材施教原则针对的( )
  A.天才儿童
  B.后进生
  C.特长生
  D.每个学生
  6.“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以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在( )
  A.1958年
  B.1982年
  C.1990年
  D.1995年
  7.课外校外活动经常在教室和校园以外开展,是为了( )
  A.实践课堂所学的知识
  B.扩大学生活动领域
  C.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
  D.利用校外教育资源
  8.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所必须遵循的( )
  A.教学原理
  B.教学程序
  C.基本要求
  D.教学模式
  9.我国中小学生主要应用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演示法
  C.练习法
  D.谈话法
  10.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是其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变化的根本( )
  A.目标
  B.途径
  C.动力
  D.内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社会意识形态对教育的主要影响,一是表现在______上,二是反映在______。
  12.课程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科以及目的、内容、范围、______和______的总和。
  13.陶冶教育主要有人格感化、______和______三种方式。
  14.教师的能力素养,一般包括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______能力;______能力;以及自我调控能力。
  15.教学原则是根据______和______提出的,是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6.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中的“序”,是指______和______。
  17.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它的内容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18.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______和______。
  19.体育以______为基本内容,体育的根本任务是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教育的两大职能是什么?
  21.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22.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23.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有哪些?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24.试论教育如何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5.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现象,属于下列哪项的表现?( )
  A.联想
  B.迁移的作用
  C.原型启发
  D.问题表达方式
  26.在下列哪一项活动中,运用了再造想像( )
  A.作家塑造新的人物形象
  B.科技人员研制出了一台新机器
  C.舞蹈演员编排新动作
  D.建筑工人根据图纸想像新建筑物的形状
  27.意志行动以下列哪一项为其行动的基础( )
  A.自觉地行动目的
  B.受意识能动地调节支配
  C.随意运动
  D.克服内外困难
  28.理性情绪理论认为,引起情绪障碍的是( )
  A.诱发事件本身
  B.对事件的评价
  C.当事人的情绪与行为结果
  D.A、B、C都是
  29.“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表现了( )
  A.情绪的两极性作用
  B.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C.情绪与认识的关系
  D.A、B、C都不是
  30.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素质
  B.环境
  C.教育
  D.主体活动
  31.下列选项中哪项是情绪产生的基础( )
  A.生理需要
  B.社会需要
  C.态度
  D.需要
  32.通过外部分析器的活动,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是( )
  A.外部感觉
  B.感觉
  C.内部感觉
  D.视听觉
  33.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性注意
  34.按需要的性质,它可以分成( )
  A.生理与社会需要
  B.物质与精神需要
  C.外部和内部需要
  D.低级和高级需要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18个空,每空1分,共18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5.实现反射活动的______称为反射弧,它由______部分构成。
  36.创造想像比再造想像更为复杂和困难,具有新颖性、______、______的特点。
  37.语词是概念的______,同时,概念又赋予了语词以一定的______。
  38.高级神经活动具有______、______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
  39.在智力测验中,作为测验量表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效度及施测与评分的标准化。
  40.心理治疗传统的三大理论体系指精神分析疗法、______和______。
  41.技能包括______的技能和______的技能(或技巧)。
  42.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形状恒常性______、______和颜色恒常性。
  4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______和______。

  七、简答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4.怎样掌握科学的概念?
  45.青少年智力发展有哪些特点?
  46.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有什么关系?
  47.空间知觉包括了哪些亚类知觉?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48.联系实际分析气质差异对实践活动的作用。


全真模拟试卷(七)参考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A 2.B 3.A 4.C 5.D 6.D 7.B 8.C 9.A 10.C

  二、填空题
  11.教育观点 教育内容
  12.分量 进程
  13.环境陶冶 艺术陶冶
  14.语言表达 组织管理
  15.教育目的 教学规律
  16.学科内在的逻辑系统 学生的认识顺序
  17.道德知识 道德判断
  18.基础 可能
  19.身体活动 增强体质

  三、简答题
  20.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教育有两大职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2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启发思维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准确地阐发了自觉思维与学习知识的关系,并据此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这就是启发性原则的来源。
  贯彻启发性原则,首先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重点;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因势利导地进行教学;其次、教师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为此。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开阔视野,活跃学习气氛,并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认真钻研的习惯;最后,教师要循循善诱,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为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态度,对学习活动起着巨大作用。
  22.选择德育方法,首先依据的是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有总目标和具体目标,选择德育方法要考虑这两方面的要求.既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德育内容,形成相应的品德能力,以符合总目标的要求;又要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不同时期有不同侧重,相应的德育方法也不同,以符合具体目标的要求。
  其次,选择德育方法要依据德育内容。德育内容不同,决定采用的德育方法也必然不一样。比如: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主要运用说服教育法;而伦理道德方面的内容则主要运用榜样示范法和陶冶教育法。
  最后,选择德育方法还依据德育对象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应常用榜样示范法,而少用或不用自我教育法。从个性差异上看,对骄傲自满有虚荣心的学生,奖励应慎重运用;而对懦弱、缺乏自信的学生,则应多表扬并给予精神鼓励和支持,激发他们继续进步的勇气和增强战胜困难的意志。
  答题提示:此题和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这一问题相类似,可联系在一起加以区别和记忆。
  23.班主任要带好班级,教好学生,必须有自己的工作方法。班主任共有五种主要工作方法: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这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这也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要求处理好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工作。
  (4)家庭与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目的是步调一致,构成合力。
  (5)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总结一般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四、论述题
  24.人的发展在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对开展教育活动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甚至受到某种限制。那么,教育应如何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呢?
  (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儿童从出生到成人,其身心发展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这就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从量变产生质变,使人的身心发展又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在每—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会出现一些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即学生的年龄特征,这决定了教育工作的阶段性,要注意教育内容上的过渡和衔接工作,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活动。
  (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加强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教育。所谓不均衡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在某一时期快些,另一时期慢些。现代科学研究发现:3岁~5岁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培养独立性的最佳期,4岁~5岁儿童视听觉发展到较高水平。青少年时期抓紧教育,采用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相应的方法,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相应的变化,加速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稳定性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和阶段,每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致是相同的,各阶段的年龄特征也大致一样。可变性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人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会发生某种变化。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可变性,开发学生潜能,以加速学生的发展。
  (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个别差异是同—年龄阶段中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这种差异,既可能表现在不同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发展上,也可能表现在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上,因此,因材施教,才能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发展。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25.B 26.D 27.C 28.B 29.B 30.C 31.A 32.A 33.B 34.B

  六、填空题
  35.神经机构 五个
  36.独立性 首创性
  37.物质外壳  意义和内容
  38.速度 强度
  39.常模 信度
  40.行为疗法 人本主义疗法
  41.低级水平 高级水平
  42.大小恒常 亮度恒常
  43.指向 集中

  七、简答题
  44.(1)合理利用日常概念;
  (2)充分利用感性材料与经验;
  (3)注意“变式”在掌握概念中的作用;
  (4)注意词与感性材料的结合;
  (5)正确及时地下定义;
  (6)在实际运用中进一步掌握概念。
  45.青少年智力发展的特点表现为两个阶段的特点:
  (1)少年期智力发展的特点:
  ①各种基本能力如:言语、感知、记忆、想像、思维等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②少年期出现了新的认知结构,能运用假设、抽象概念、逻辑法则及逻辑推理等解决问题。
  (2)青年期智力发展的特点:
  ①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首先具有了假设性、预计性和内省性;形式逻辑思维能力占优势;抽象逻辑思维逐渐进入成熟阶段;
  ②辩证逻辑思维能力迅速发展。
  46.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在于二者的倾向和发挥作用的领域不同。一般能力是人们完成各种活动所共同需要的最基本的能力;特殊能力是在完成某种专业活动所必须的能力,只在特殊领域发挥作用。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紧密联系着。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特殊能力的发展又会促进一般能力的发展与完善。
  47.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

  八、论述题
  48.了解气质的差异对人的实践活动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1)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类型的气质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任何一种气质类型的人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都有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熟,为社会做出贡献。例如,俄国历史上四位著名的作家就是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普希金有明显的胆汁质特征;赫尔岑具有多血质特征;克雷洛夫有明显的黏液质特征;果戈理具有抑郁质特征。因此,了解气质差异,有助于我们扬长避短,提高工作效率。
  (2)气质差异可以作为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每一项活动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都有一定的要求。有的需要从业者有较强的耐受性,注意力持久;有的要求从业者反应敏捷,有较高的兴奋性。如果个人气质类型与职业要求相吻合,就会激发出人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工作成效。因此,气质可以作为选择职业的参考指标。
  (3)了解气质差异能有效地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气质与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医学实践证明,两种极端类型(不均衡)的人,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各种气质类型中的消极因素会诱发个体身心功能弱化,导致各种躯体或心理疾病。因此,在实践中注意培养和发展气质的积极方面,克服消极方面的不良影响,有助于个体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4)气质差异在协调人际关系时可起到同质吸引或互补的作用。
  在生活实践中,人与人总是要建立交互关系。如何协调人际关系?气质发挥着独特的影响。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彼此个性特征的相似性越大,越容易相互吸引,形成密切关系。如同属黏液质类型的人,双方在对事物的感受性、情绪表达方式、行为反应特征等方面,有很大的共同性,双方容易成为知己。另外,当交往双方的气质特征正好构成互补关系时,也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双方各取所需,使人际关系更融洽。
  (5)了解气质差异有助于因材施教。实践证明,同—种教育方式对不同气质特征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如:尖锐的批评可能使多血质的学生受到震动,使其改正自己的缺点;也可能使胆汁质的学生被激怒,产生逆反;还可能使抑郁质的学生受到重创,丧失自信。因此,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上都应有所区别,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效能。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0: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真模拟试卷(八)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文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是教育的对象》的作者是( )
  A.裴斯泰洛齐
  B.乌申斯基
  C.斯宾塞
  D.福禄倍尔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历史时期是( )
  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
  C.近代社会
  D.现代社会
  3.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
  B.师生共同参与的
  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D.学生自愿选择的
  4.智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 )
  A.方向保证
  B.精神条件
  C.物质基础
  D.认识基础
  5.班主任对团队组织起( )
  A.领导作用
  B.主导作用
  C.组织作用
  D.指导作用
  6.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是( )
  A.课堂教学
  B.现场教学
  C.复式教学
  D.个别教学
  7.在以下四种教学方法中,哪一种为教学的辅助方法(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8.我国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止读经,并且充实了自然科学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戌学制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名言指的是要重视( )
  A.陶冶教育
  B.实际锻炼
  C.榜样示范
  D.品德评定
  10.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力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______和______教育。
  12.义务教育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阶段,具有强制性。
  13.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尊师爱生、______和______。
  14.品德评价法主要包括奖励、______和______三种具体方式。
  15.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有______法和______法、
  16.第一个从理论上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______。我国最早于清朝末年在北京设立的______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
  17.教师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即学期教学进度计划、______计划和______计划。
  18.学业成绩评定的两种记分法是______记分法和______记分法。
  19.社会教育的途径主要有:①社区的影响;②______的影响和______的影响。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德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1.怎样评价一堂课?
  22.德育有哪些途径?
  23.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之间的关系应怎样正确理解?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24.试论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5.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题多解”的现象,这种思维的类型属于( )
  A.发散思维
  B.集中思维
  C.形象思维
  D.形式逻辑思维
  26.再认能力的最佳年龄研究表明,青少年对词的再认高峰期是( )
  A.小学高年级
  B.初中时期
  C.高中时期
  D.大学时期
  27.下列哪一项属于个性倾向性的内容( )
  A.需要、动机、兴趣
  B.需要、能力、性格
  C.动机、能力、性格
  D.能力、气质、性格
  28.人在遇到突发事变时表现出来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是( )
  A.激情
  B.恐惧
  C.应激
  D.热情
  29.下列哪项是表示能力的水平差异( )
  A.智力落后
  B.大器晚成
  C.早慧
  D.中年成才
  30.性格是个性心理的核心,它是人对客观现实的( )
  A.稳定态度
  B.习惯化行为方式
  C.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行为方式
  D.能动反映
  31.心理咨询中的电话咨询属于哪一项( )
  A.直接咨询
  B.小组咨询
  C.间接咨询
  D.面谈咨询
  32.一切较高级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是( )
  A.思维
  B.记忆
  C.回忆
  D.感觉
  33.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钟表,它都是圆形的,这是知觉的( )
  A.大小恒常性
  B.颜色恒常性
  C.形状恒常性
  D.亮度恒常性
  34.动机是指( )
  A.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
  B.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驱动力
  C.通过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
  D.个人对认识和探究活动的一种倾向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18个空,共18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35.在解决问题中,通过了解其他事物的发展变化,凭借______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现象叫______。
  36.记忆是人脑对______反映的心理过程,是人脑______的功能反映。
  37.联想是指人们在事物之间建立了______,由一事物就会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它是回忆的______。
  38.情绪是情感的______;情感是情绪的______。
  39.健康不仅使人免于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保持体格方面、______和______的完善状态。
  40.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就是______,______的高度完善与创造性发展就是天才。
  41.注意的功能主要有______功能;信息整合、加工功能;______功能;调节、监督功能和预测与预见功能。
  42.需要按照起源进行分类。可分为______(也称天生的需要),和______(也称习得需要)。
  43.感觉是______对直接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观事物的______的反映。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4.意志行动有哪些基本特征?
  45.青少年性格发展有哪些特点?
  46.什么是激情?如何控制人的激情?
  47.简述人的个性倾向性的结构成分。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48.教师怎样培养育少年的高尚情感?





全真模拟试卷(八)参考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B 2.B 3.C 4.D  5.D 6.C 7.C 8.B 9.C 10.A

  二、填空题
  11.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12.初等教育 初级中等教育
  13.民主平等 教学相长
  14.惩罚 操行评语
  15.演示 参观
  16.夸美纽斯 京师同文馆
  17.单元 课时
  18.百分制 等级制
  19.各种校外机构 大众传播媒介

  三、简答题
  20.德育任务,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德育的首要任务。教育学生拥护中因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立志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学校要通过德育为学生奠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正确认识世界,养成尊重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还有一个建立科学的革命人生观问题。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从小就逐步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国民公德。养成诚实、勇敢、谦虚、助人为乐等优秀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心理素质。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一般是由品德认识、品德情感、品德意志、品德行为等因素构成的。学校德育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这些品德心理因素,并做好品德心理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个性心理的教育工作。
  21.评价一节课,要看能否达到上好课的基本要求。一般说来,上好课有七点基本要求:
  (1)教学目的明确。一堂课要干什么,以什么为中心组织教学,首先决定于教学目的。
  (2)内容正确。这是对教师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必须保证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3)结构合理。一堂课有它的组成部分和时间分配,组织合理,结构紧凑,一张一弛,要有高度的计划性。
  (4)方法恰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年龄特征,选择教学方法。
  (5)语言艺术。生动性、准确性和形象性,是对教师的语言的基本要求。抑扬顿挫,富于情感,带有幽默性,才能形成良好的表达能力。
  (6)板书有序。字迹要规范化,大方,看得清楚。板书的内容要突出重点,脉络清晰,过程完整,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
  (7)态度从容自如。教师教学应当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轻松自如,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22.德育有六大途径:
  (1)教学。应当注意,这是德育的主要途径;
  (2)社会实践活动。这一途径,有利于学生进行实际锻炼;
  (3)课外校外活动。这一途径,开拓了学生的活动领域,密切了与社会的联系,有利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治学习;
  (6)班主任工作。这是德育的一条特殊途径。
  23.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教育目的,回答把学生要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全面发展教育是指教育内容,回答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
  答题提示:不能把全面发展理解为“平均发展”,并不抹杀个性。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

  四、论述题
  24.我们首先看到,知识不等同于智力。知识是一种经验系统;智力通常被看做人的综合认识方面的能力,所以。这二者之间不是一回事情,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他智力的高低。
  其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条件和基础。这是因为知识是学生进行认识活动的工具,他们只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去认识世界。学生智力的发展过程必须依赖于知识的掌握。
  反之,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和结果。有了较高的智力,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快,理解力强,能更好地接受知识,发挥创造性,提高学习效率。
  在历史上,形式教育论者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实质教育论者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需特别训练。显然,这两派的观点是片面的,因而是错误的。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相辅相成,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知识可以转化为智力。根据这一规律,我们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智力的开发。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25.A 26.B 27.A 28.C 29.A 30.C 31.C 32.D 33.C 34.B

  六、填空题
  35.联想 原型启发
  36.过去经验 积累经验
  37.联系 基础(或主要形式)
  38.外在表现 本质内容
  39.精神方面 社会适应方面
  40.才能 才能
  41.选择 保持
  42.生理需要 社会需要
  43.人脑 个别属性

  七、简答题
  44.(1)有自觉的行动目的。
  (2)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3)受意识能动调节与支配。
  (4)要克服内外困难。
  45.青少年性格发展的特点表现为:
  (1)少年期的性格特点:
  ①自我意识的发展:少年对自己的认识首先是有了成人感;其次,对自己的评价与对他人的评价能力发展起来;
  ②以行为支配和调节的独立性增强,并有对抗倾向;
  ③道德理想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
  (2)青年期的性格特点:
  ①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青年对认识和评价自我充满了浓厚兴趣;自尊心增强;
  ②行为的目的性更明确,独立性、自制力和坚韧性进一步增强;
  ③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与发展起来。
  46.激情是一种爆发性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人在激情状态下,不能用理智约束自己的行为。控制激情的爆发应做到以下几点:
  (1)尽力保持理智、头脑清醒,逐渐缓解激烈情绪;
  (2)依靠意志转移注意力,减弱激情爆发的程度;
  (3)采用艺术升华、合理释放的方式;
  (4)加强自身修养和意志力锻炼,养成冷静处事的习惯。
  47.(1)需要是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2)动机是发动、维持活动,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3)兴趣是人积极活动与认识事物的倾向性;
  (4)理想、信念和世界观,是个性倾向性的集中表现。

  八、论述题
  48.首先,帮助青少年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个人的情绪、情感,受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和支配。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就会有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具有高尚的人生价值观的人,胸怀大志,豁达大度,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有持久不衰的、巨大的热情和忘我的献身精神。因此,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感,就必须把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放在首位。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端正思想认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其次,通过多种途径,丰富青少年的情感体验。
  (1)提高思想认识觉悟,不断丰富情感观念。通过专门的课程(政治课、品德课)的教学,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富有表情的讲解,使道德观念深入浅出,让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对道德观念的颂扬与谴责形成鲜明的对比;形成积极的集体舆论,即使青少年学生的情绪情感互相感染,又能诱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2)充分利用艺术作品与生动的实例进行形象教育,激发青少年学生的情感共鸣。青年学生喜欢文艺和影视作品,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着它的影响,并把作品中的人物的典型特征作为模仿对象。生活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的美好情操、崇高品德及献身精神,最能激发青少年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获得追求美好人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有目的地指导青少年阅读、欣赏文学艺术作品,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
  (3)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青少年的健康的情感体验不断巩固、概括和深化,形成稳定而深刻的情感体验。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0: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真模拟试卷(九)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的基本上是(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结构课程
  D.核心课程
  2.“六学二馆”是我国唐代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其中“二馆”是( )
  A.教馆和学馆
  B.书学馆和算学馆
  C.崇文馆和弘文馆
  D.文馆和武馆
  3.德育原则是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 )
  A.德育原理
  B.德育规律
  C.基本要求
  D.具体途径
  4.德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边活动的( )
  A.方式
  B.中介
  C.过程
  D.结果
  5.之所以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是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 )
  A.不平衡性
  B.个体差异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阶段性与顺序性
  6.从实质上说,教学过程是( )
  A.一殷认识过程
  B.感性认识过程
  C.特殊认识过程
  D.理性认识过程
  7.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于( )
  A.教材内容
  B.学生学习目的
  C.教师教学态度
  D.教学组织形式
  8.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校外教育主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 )
  A.个性
  B.思维
  C.兴趣
  D.品德
  9.在教育发展史上,首次明确提出“美育”一词的是( )
  A.王国维
  B.席勒
  C.蔡元培
  D.斯宾塞
  10.“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格言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自我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现代社会教育包括______社会教育和______社会教育,从本质上看,现代教育是建立在现代生产上的教育。
  12.教育的两大职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______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里作为______的工具。
  13.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______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______性。
  14.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______、______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5.教师在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中起______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起______作用。
  16.运用教学方法要注意综合性、______性和______性。
  17.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③______;④______。
  18.考试的方式有口试、______和______。
  19.我国古代社会教育的内容称为______;欧洲封建社会骑士教育内容称为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21.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22.德育的根本原则是什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23.学校与家庭建立联系的方式有哪些?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24.启发式和注入式是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对这之间的对立点试加以论述。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5.再认能力的最佳年龄研究表明,青少年抽象图形再认的高峰期是( )
  A.小学高年级
  B.少年期
  C.高中阶段
  D.大学时期
  26.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呈下列哪种关系( )
  A.V型曲线
  B.倒转的U型曲线
  C.W型曲线
  D.呈正比例关系
  27.在个体发展中,思维发展的顺序为( )
  A.人形象思维、动作思维、抽象思维
  B.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C.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动作思维
  D.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动作思维
  28.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青少年人际关系( )
  A.亲子关系
  B.朋友关系
  C.合同关系
  D.师生关系
  29.特殊能力指下列哪一选项( )
  A.记忆力
  B.想像力
  C.音乐节奏感
  D.观察力
  30.下列选项中哪项是情绪的外部表现( )
  A.皮肤电变化
  B.呼吸变化
  C.脑电变化
  D.言语表情
  31.对客观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 )
  A.感觉
  B.知觉
  C.运动知觉
  D.时间知觉
  32.“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 )
  A.注意的指向性
  B.注意的集中性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33.鲁班借助丝茅草而发明了锯。这是属于( )
  A.定势
  B.原型启发
  C.联觉
  D.迁移
  34.依靠视觉、触觉和动觉、平衡觉及听觉协同获得的对物体在空间所处位置和方向的知觉是( )
  A.空间知觉
  B.运动知觉
  C.时间知觉
  D.社会知觉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18个空,共18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5.个性是指一个人具有一定______的______的总和。
  36.遗忘曲线即描绘遗忘______的曲线,它表明了______变量与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
  37.由意志______的行动称为意志行动。意志行动是人类特有的,是人意识______表现。
  38.心理咨询是介于______和______之间的一种职业性顾问行为。
  39.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的______、______和指向性等特点。
  40.智力超常是指智力______远远超过______。
  41.青少年学习动机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由直接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占支配地位,向远大的与______相联系的动机占支配地位过渡;由______的学习动机,向自觉和稳定的学习动机转变。
  42.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水平______,越有利于______。
  43.我们对物体的连续和顺序性进行知觉时,可以借助如下参照指标:______、人造计时工具、人体活动和活动对象的变化以及______。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4.为什么说心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45.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途径和条件有哪些?
  46.影响随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47.马斯洛把需要分成哪些层次?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48.教学过程中应用哪些感知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全真模拟试卷(九)参考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A 2.C 3.C 4.B 5.D 6.C 7.A 8.A 9.B 10.A

  二、填空题
  11.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12.生产斗争 阶级斗争
  13.生理 可能
  14.入学条件 修业年限
  15.桥梁 主导
  16.灵活 创造
  17.实习作业法 实践活动法
  18.笔试 实践考核
  19.六艺 骑士七技

  三、简答题
  20.现代社会的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但是,这是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教育。那么,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有什么特点呢?可以概括为五点:
  (1)教育权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掌握,教育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反映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2)共产党统一领导。
  (3)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反对宗教迷信,提倡唯物主义。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把它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强有力手段。
  (5)实行民族平等教育,各族人民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反对民族压迫和歧视。
  21.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学的任务是: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这是教学的中心任务。基础知识是指构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等及其系统,它是组成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技能是指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能力,而技巧是指一种操作或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智力一般指学生的认识能力,以思维能力为最主要。所谓能力,是保证人们顺利进行实际活动的稳固的心理特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发展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教学卫生,关心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2.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是我国德育的根本原则。因为,这条原则要求学校在德育工作中,把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把对学生的德育同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联系起来。这条原则体现了我国德育的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学校德育区别于剥削阶级学校德育的根本标志。
  贯彻这一原则,首先要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次,要培养学生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如价值观、人才观和效率观。最后,要把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渗透到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一切领域中,教育学生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一切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3.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对学生形成教育合力的关键性措施。这种联系方式有:
  (1)互相访问。这是最有效果的联系方式。
  (2)建立通讯联系。通讯方式很多,可以通过书信、电话和口信等方式加强联系。
  (3)举行家长会。这是短时间内与大多数家长取得联系的最佳途径。
  (4)组织家长委员会。这是家长直接参与学校工作的有效组织形式。
  (5)举办家长学校。这主要为了给家长传授教育科学知识以及好的家庭教育经验,从而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质。

  四、论述题
  24.所谓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就是指分别受这两种对立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方法系统。其对立主要反映在五大方面:
  (1)理论基础不同。启发式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注入式则以主观唯心主义为理论基础,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进行教学。
  (2)教学目的不同。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能独立思考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注意发展学生智力;注入式旨在培养唯书和唯上的人,教学主要是向学生灌输知识。
  (3)学生观不同。启发式把学生看做发展中的人,是学习的主体,特别注意维护学生自尊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入式把学生则看成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培养适合教育的儿童。
  (4)信息输送方式不同。启发式重视学生的课堂反应,教学实际上是双向或多向交流的反馈过程;注入式注意教师的活动,教学只是教师向学生单方面传递知识信息的过程。
  (5)心理相融度不同。启发式能激发学生情感,课堂气氛融洽,教师和学生心灵易沟通;注入式偏于压抑学生,限制多,教师与学生心理难以交融。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25.B 26.B 27.B 28.C 29.C 30.D 31.D 32.B  33.B 34.A

  六、填空题
  35.倾向性 心理特征
  36.速度 遗忘
  37.支配 能动性
  38.医疗 思想教育
  39.强度 均衡性
  40.发展水平 同年龄儿童
  41.社会需要 不很自觉和稳定
  42.适中 提高成绩
  43.自然界的变化规律 人体的生物钟

  七、简答题
  44.反映是物质普遍具有的属性。心理现象是客观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心理对客观现实具有依存性;
  (2)人的心理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3)人的心理反映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45.性格是比较复杂的个性心理内容,性格形成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对性格形成与发展有决定意义的途径和条件有:
  (1)家庭途径。家庭中的各种因素如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气氛、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等,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2)学校教育途径。教师、学校中的班集体、少先队、共青团等组织,对学生性格的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3)职业活动。职业本身对人的性格特征有一定的要求。职业对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
  (4)社会实践。个体的性格是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46.(1)目的任务越明确,随意注意越持久;
  (2)坚强的意志力和较高的抗干扰能力是注意保持的重要条件;
  (3)社会需要和间接兴趣也是保持条件;
  (4)积极主动的操作和智力活动有利于注意的保持和集中。
  47.生理(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八、论述题
  48.(要点)(1)运用被感知事物的强度律;
  (2)运用背景和对象差别的知觉规律;
  (3)运用静止背景上的对象活动性容易被知觉的规律;
  (4)运用感知的对比律、适应律、补偿律等。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0: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真模拟试卷(十)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 )
  A.《论语》
  B.《大学》
  C.《孟子》
  D.《学记》
  2.在中国近代史上,蔡元培第一次把美育列为学校教育组成部分是在( )
  A.1908年
  B.1912年
  C.1922年
  D.1931年
  3.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必然有教育现象,这说明了( )
  A.教育的历史性
  B.教育的阶级性
  C.教育的永恒性
  D.教育的继承性
  4.上好课的前提是( )
  A.目的明确
  B.备好课
  C.选择好教学方法
  D.了解学生
  5.教学的中心任务是( )
  A.发展学生智力
  B.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
  C.培养学生品德
  D.塑造学生个性
  6.课外校外教育中具有普通性的组织形式是( )
  A.群众性活动
  B.自发活动
  C.小组活动
  D.个人活动
  7.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主张体现了( )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D.社会效率论思想
  8.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教育学生学好功课
  B.组织培养班集体
  C.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D.了解和研究学生
  9.“春风化雨”,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陶冶教育法
  C.自我教育法
  D.品德评定法
  10.初中生生理发展最重要的特征是( )
  A.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B.脑重增加
  C.心脏增大
  D.性成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教育学的任务是______、______。
  12.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与“泛智”教育思想是______所提出的主要教育理论;“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是______的著名教育主张。
  13.赫尔巴特对教育学有很大贡献,他试图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______,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______,并提出了符合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阶段教学”。
  14.学科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______形式编定的有关______的指导性文件。
  15.“壬戌学制”颁布于______年,又称六三三制,是以______学制为蓝本而制定的。
  16.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缺点有两个方面: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17.学生是______中的人。在学校里,学生的主要任务______。
  18.庠、______和______等是我国奴隶社会所设立的学校。
  19.从“人性善”的观点强调教育重要性的代表人物是______;从“人性恶”的观点重视教育作用的代表人物是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区别在哪里?
  21.德育的内容是什么?
  2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23.什么是“分组教学”?意义何在?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24.论述德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记忆属于下列哪种记忆类型( )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26.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思维的起点和动力是下列哪一项( )
  A.发现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27.一个人在旅游的过程中,既想多观光风景、游玩,又害怕多花钱的心理冲突,属于下列哪一项(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28.人们对英雄行为、文化古迹等做出的赞美和感叹是下列哪项情感( )
  A.美感
  B.道德感
  C.理智感
  D.正义感
  29.马斯洛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 )
  A.“自我”
  B.“自我实现”理论
  C.学习理论
  D.无意识理论
  30.一个人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待人诚实,乐于奉献。表现出他性格的( )
  A.态度特征
  B.情绪特征
  C.理智特征
  D.意志特征
  3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之间存在(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相互影响关系
  D.不相关关系
  32.动机产生的条件是( )
  A.内在需要
  B.外在刺激诱因
  C.兴趣和爱好
  D.内在需要和外在诱因
  33.有的颜色可以引起温觉或冷觉,而有的颜色带有接近感和深远感。这是感觉的( )
  A.明适应或暗适应
  B.对比特性作用
  C.联觉作用
  D.补偿作用
  34.对活动的目的和结果的一种倾向是( )
  A.主导动机
  B.社会需要
  C.直接兴趣
  D.间接兴趣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5.感应性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其自身的______对______机体生命的刺激的应答性反应。
  36.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在人脑中______出该事物的形象,称之为记忆表象,简称______。
  37.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______,从而______实现预定目的。
  38.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是______、了解问题、分析诊断、______和结束咨询。
  39.掌握知识技能基本属于______范畴,能力属于______范畴。
  40.气质的类型差异表现为______、多血质、______和抑郁质。
  41.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有:操作定向阶段、______ 、操作的整合阶段和______。
  42.动机的三个功能是______、______和激励功能。
  43.技能的特点包括:一是______得来的,有别于本能行为;二是一种______,区别于知识;三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主动。

  七、简答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4.如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5.情绪、情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6.注意的基本品质有哪些?
  47.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高原现象?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48.怎样对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全真模拟试卷(十)参考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A 2.B 3.C 4.B 5.B 6.C 7.B 8.D 9.C 10.D

  二、填空题
  11.揭示教育规律 指导教育实践
  12.夸美纽斯 杜威
  13.教育方法论 教育目的论
  14.纲要 课程内容
  15.1922  美国
  16.不能充分照顾个别差异 容易造成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
  17.发展 学习
  18.序 校
  19.孟子 荀子

  三、简答题
  20.教学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教学原则是人们制定的,属于第二性东西,也就是说,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它可能符合教学规律,也可能背离教学规律。
  教学规律是教学内部的本质联系,表现的是一种必然性;教学原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强调的是“必须”,需要很好地去贯彻。
  自然,教学规律是稳定的,教学原则由于是人们制定的,不同时代会提出一些新的原则,具有一定的变化性。这种区别,可以列成下表: 
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的区别
教学规律        教学原则
是客观的        具有主观性
是稳定的        有变化
反映的是“必然”        表现的是“必须”
  21.德育内容规定了学生发展的政治方向和应掌握的道德规范,是指用什么样的思想意识和人生观来教育学生。我国的德育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无限热爱的一种崇高思想感情,同时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理想教育。理想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发,每个学生都应有自己的理想。
  (3)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人生观,与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人生观有本质的区别,是衡量一个人思想觉悟高低的标志。
  (4)劳动教育。劳动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任何学生不管他干什么,首先是一个劳动者。
  (5)自觉纪律教育。自觉纪律既是教育手段又是教育目的。
  (6)民主与法制教育。
  (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8)道德教育。
  2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几经变换,虽然提法不同,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总的来说,包括这样几个基本点: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教育目的的这个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
  (2)要求全面发展。这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另一个基本点。它的含意,既指学生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同时,又指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3)具有独立个性。一个追求驾驭自己的人,才能自强和自立,才能有崇高的理想。所以,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还在于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性,也就是说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充分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这也是现代人的重要特征。
  23.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分组教学大致有两类:一类称内部分组,即在传统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再按学生成绩将他们分为若干小组,教师进行侧重点各不相问的教学;一类称外部分组,即取消年龄编班,改为按学生的能力或某些测验成绩编班。分组教学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曾受到尖锐批评。现在,由于教育竞争加剧,分组教学重新受到重视。
  分组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培养。但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容易使一些学生自卑,一些学生骄傲。再者,教师和家长的意愿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特别是在分组时,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四、论述题
  24.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其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培养有道德有文化的革命事业接班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目的,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就离不开德育。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必须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而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的人,其思想品德和政治觉悟对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德育就成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学校教育的培养和个人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青少年处在一个长知识和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可塑性极大。因此,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才能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新人。在这个过程中,这一切得主要靠德育去实现,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是重要组成部分,是灵魂,对其他各育起着统帅作用,“是照亮一切的光源”,保证了人的培养方向。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25.C 26.A 27.C 28.A 29.B 30.A  31.A  32.D 33.C 34.D

  六、填空题
  35.活动或状态 直接影响
  36.重现 表象
  37.克服困难 最终
  38.建立关系 帮助指导
  39.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40.胆汁质 黏液质
  41.操作模仿 操作的完善阶段
  42.引发功能 指向功能
  43.练习 活动方式

  七、简答题
  44.(1)创设情景,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2)提供感性材料的变式和感性经验的变式。
  (3)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科学概念。
  (4)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
  45.情绪、情感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需要基础不同。情绪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2)稳定性不同。情绪具有较强的情境性,一般不太稳定;情感既有情境性,更主要是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3)情绪带有较多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情感更深沉,很少冲动。
  (4)情绪发生较早;情感产生在后。
  情绪、情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两种主观体验。情绪是情感产生的基础,也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对情绪有制约作用。
  46.(1)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47.一是由于那些促进技能发展的因素与阻碍技能发展的因素相互干扰作用的结果;二是意味着技能结构的改变和实现技能动作的新方式、方法的准备状态。

  八、论述题
  48.首先,指导青少年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与人交往首要的是要能够互相接纳,即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每个人都需要友情和尊重,需要得到别人的注意和赞扬。因此,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应给予交往对象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才能获得同样的尊重与信任,建立一种和谐而愉快的人际关系。
  坚持维护自己人格的完整性。一个人要想维护自尊,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必须自己尊重自己,与他人进行平等的交往。如对于非原则性的问题,可以考虑适当迁就对方;如果事情与自己的处事原则相矛盾,在不伤对方自尊的前提下,应坚持自己的立场,婉言说明事实,求得他人谅解。拒绝别人的要求时,要以诚恳的态度说明原因,切忌简单粗暴。
  善于控制交往情境,努力消除不利于人际交往的消极因素。如个人的着装,在家穿什么都可以,若到学校去,或参加集会或拜访新朋友,就应对自己的着装多加考虑,要同当时的情境相适宜,不要让对方和自己感到尴尬,或引起交往误会。适当的着装,既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人对己尊重的表现。
  其次,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要注意“第—‘印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要通过自己优雅、得体的言行举止、仪表风度、热情大方的品质,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人际交往的深入奠定基础;与人交往应积极主动。主动帮助别人克服困难,当别人有求于自己时,应在合理的前提下尽力满足对方的要求;善与人进行沟通,人际之间的了解要靠彼此思想和态度上的沟通。经常与人谈心,讨论问题,交换意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关系;移情理解,凡事多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体会别人的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最后,注意维护人际关系。交往双方应尽量避免争论。过多的争论容易产生误解。对难于避免的争论,要容许对方保留自己的意见。善于做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与错误并积极改正,才能赢得朋友信任。对他人的批评,应注意方法方式,避免伤害对方自尊,影响人际关系。
发表于 2011-2-7 20: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好用吗
发表于 2011-3-24 18: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我在这里淘了好多咯。
发表于 2012-2-17 16: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考二维码
挺不错的,给力!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发表于 2012-2-17 17: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好多都不会,已经复习了!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发表于 2012-2-26 01: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好多啊,但愿有用哦,感谢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3-29 17:20 , Processed in 0.131258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