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086|回复: 0

[其它] 《给教师的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9 21: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三十年前,在我刚走上教育岗位的时候,我就拥有了这本著名的教育专著。书中的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那些教育教学的实例全面反映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有益于开阔视野。我曾拜读了数遍,每一篇都深受我的喜爱,它在我的教育生涯中,给了我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今天我再次拜读这部大作,又有了进一步体会。

一、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是的,潺潺小溪,只有每日不断,才能汇成滔滔大河。作为教师,只有天天读书,才能汇成知识的海洋,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从而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读书不仅是为了应付明天所教的课,更应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在你的教育生涯中,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去博览群书,去深入地思考。的确,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但教师要想教好,那须得一桶水,一池水。所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做到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储备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二、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呵护孩子的心灵

当初我从师范学校毕业,踏进学校的时候,面对简陋的教室,面对贫穷的学生,面对那一双双如饥似渴的眼睛,我俨然成了一个布道者。那时的学生兄弟姐妹很多,所以都很耐受挫折。教师的一些错误做法,不至于酿成大错。然而,今天的教育已不是三十年前的教育,今天的学生已不是三十年前的学生。今天的学生都是父母亲手中的掌上明珠,娇生惯养,耐挫力已极低。教师一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错误。因此,面对差生,尤其是面对来自贫穷地区的差生(插班生),教师更应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去呵护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尤其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象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晶莹的露珠是可爱的,但一不小心滚落了就会破碎。同样,如果挫伤一颗稚嫩的心,就可能留下永远难以抹去的伤痕,终生不得安宁。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语,要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我们的学生会“在意’很多,他们“在意”老师给他们的一个微笑,一次机会,一个眼神,一个鼓励,一次批评------甚至是老师的某一个字眼、某一个表情,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又是否会“在意”学生们的这些“在意”呢?,又是否会想到我们的“不在意”会挫伤多少学生的心灵呢?

学生的心灵虽如同秋天天空般纯净,但这些天真烂漫的学生有时也会犯些错误。这时的教师要学会宽容,用理解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过失,可用暗示或委婉批评,切不可出言不逊,或动辄停课、检查等。教师要理解学生特有的心理活动及思想感情,要留给学生改过的机会。通常,学生的进步不是一帆风顺,纠正学生的过错也不是三言两语,一次两次就能解决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校正学生的不良品质和习惯,也并非是一日之功能奏效的。因此,教师要不时地给学生的心灵撒下真、善、美的种子,用耐心、用期待、用信任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有充分的改过空间和时间。同时教师要做好学生前进途中的加油站。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而不把学生当成可以随意灌输知识的容器,教师要做一个学生潜能的激发者,学生自尊的维护者,自信心的培育者。

三 、怎样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他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如果教师不设法让学生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缺少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给学生带来疲劳。同时苏霍姆林斯基还提出:直观性作为一条教学原则来说,具有广泛的含义。但如果把直观教具仅仅看作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那么就产生了误解,这不仅仅对教学,特别是对智育,都是很有害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侯,很形象地把学生的注意力比作为一根丝线。他在带领孩子们上完一堂有趣的植物课后,这样写道: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围拢来看这些植物,我就得用注意力这根丝线把孩子们都栓在我的身边来,这就好比是一根无形的缰绳,只要一个儿童的注意力转到另一件有趣的事物上,那根丝线就断了,于是我所要指给他要看的和听的东西,他就再也不看,不听了——思想开了小差。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持续稳定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仅要连通学生在课堂上的这根注意力“丝线”,使用好这根“缰绳”,而且要在课堂内外连通师生之间的这根情感“丝线”,通过这根“丝线”来培养和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教师与学生在亲切、和谐、彼此信任的氛围中教学相长。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30 06:06 , Processed in 0.180323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