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118|回复: 0

[历史]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6 12: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历史
13.1925年初,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引起了社会上得强烈不满,但欧式帽还是在土耳其流行起来。在百姓中最流行的是鸭舌帽,因为在做礼拜时可以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前额依旧可以贴在地上。这种现象反映了
A.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种妥协
B.现代是假,传统是真
C.传统是假,现代是真
D.百姓被迫戴鸭舌帽并改变信仰
解析:选A。从材料反映的总体信息分析可知,代表现代的欧式帽虽然遭遇社会上的强烈不满,但最终还是被接受了,但做礼拜时还是把帽舌反过来后戴,可见人们在接受现代欧式帽的同时也没有完全摒弃旧的礼仪,可以判定这种现象是现代与传统直接的一种妥协,故选A。欧式帽最终还是被人们接受了,所以现代也是真,排除B。做礼拜时还是把帽舌反过来后戴,传统也没有被完全摒弃,仍然存在,也是真,排除C。D项与材料的信息不符,排除。
14.图4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     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坎儿井起源于西汉时期,故①正确;根据材料“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得之坎儿井正是利用新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二兴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固③正确;从图中明显可以看到坎儿井井深地势坡降而改变,固④正确;二材料没有体现该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另外根据所学知识在坎儿井之前还有著名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等。
15.《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人之所贵,主人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解析:选D。本句材料的意思是当今虽然法律轻视商人,而商人实际上已经富贵了;法律尊重农民,而农民事实上却已贫贱了。所以一般俗人所看重的,正是君主所轻贱的;一般官吏所鄙视的,正是法律所尊重的。固A所说的朝廷重农对应的是材料中的“尊农夫”,但百姓并不抑商,从材料“俗之所贵”得之;同样B中百姓重农抑商一样与材料意思不符。C百姓皆重商轻农说法太绝对,材料只是反映比较普遍的现象。只有D项吻合题意。

16.《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解析:选D。本题为《唐律疏议》的记载切入,巧妙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辨别和理解历史事实的能力,以能力立意为主,但难度中等,关键在于对材料意思的理解。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材料意思,即文“以礼仪教化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而以刑罚制裁作为治理国家的辅助手段,就犹如早晚四季交替是相辅相成的。”从中可以看出二者对政教的重要性。“德礼为政教之本”礼仪教化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德礼是政教的本体,不是刑罚的本体,排除A。“刑罚为政教之用”刑罚制裁作为治理国家的辅助手段,而不是德礼的体现,排除B。“相须而成者”,说明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排除C。故选D项。
17.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名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
解析:选A。本题以京剧切入,巧妙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难度不大。
本题可用排除法。京剧取各种戏剧之长而成,不是“戏剧之祖”,排除B项。京剧的形成是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班进京后,并非是元末初创,也非在康乾京化,故排除C、D两项。乾嘉落户是指在乾隆、嘉庆年间落户于北京,同光扬名是指在同治、光绪年间迎来第一个繁盛期,民族瑰宝是指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故选A项。

1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消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解析:选D。本题以福建历史名人的奏稿文字入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思想。本题命制较好体现地方史特色,这也是福建自主命题三年来的亮点之一。从关键句“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可见林则徐清楚表明,中国的财富,宁可“损上益下”也不可“漏向外洋”为侵略者提供资金,这更是当务之急。A、B两项只从材料侧面反映了问题,属于鸦片带来的危害,但不是题干强调的“最大危害”,排除;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与材料中的,“何妨损上而益下”相违背,排除;故选D项。
19.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
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解析:选B。从材料时间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可以判断出这时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基本胜利,革命后建立的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形态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都是主要成分,只能称新民主主义经济。故选B。A项旧民主主义时期是1840年-1919年,与题目的时间不吻合。C项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以公有制为主,不符合题意,科排除。D项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只是指合作经济,可以排除。故选B。
20.据图5判断中共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选B。本题以中国改革开放贸易趋势图表数据入题,主要考查对外开放的过程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和学生对历史时间概念的把握能力。从图表中可以看出1984年,进出口总量有了明显的增长,所以可以判断这个年代是1984年的内容,符合题意,故选B。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是1980年,排除A。开发上海浦东地区是1992年,排除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2001年,排除D。
21.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来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能反映此观点的是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
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④拜伦的《唐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影响。拜伦的《唐璜》放映的是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人们对资产阶级革命后现实社会的不满,与题意不符,排除④,故选A。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属于文艺复兴的影响,符合题意。
22.图6、7、8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图6                  图7                图8
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解析:选B。本题以漫画作为切入点,通过1929-1938年经济大危机考查学生调到和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图8的“600万头猪被杀”等可以明显看出生产严重过剩;从图7“还拥有世界最悲惨的贫民窟”可以反映出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从图6“美国所患的病根源,就是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体制本身”可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经济的危机的冲击下,物价下跌,百姓因购买力有限,无力购买商品,二通货膨胀严重的具体表现是物价上涨,显然与当时的社会状况不符合。故选B。
23.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 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解析:选C。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理解,充分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结合的高考命题趋势,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并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扣住材料关键词时间“20世纪50年代”即可解决问题。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发表,马歇尔计划1948年4月开始实施,“特种战争”1961年发动,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A、B、D三项;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形成于1955年,同时说明了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故选C项。

24.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据此,对图9的推论正确的是

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
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
D.90年代,欧元发行与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
解析:选B。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理解,充分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结合的高考命题趋势,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并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
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不能与黄金直接兑换,只能和美元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排除A项;70年代末,虽然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但此时美国经济总量仍居各国之首,排除C项;欧元正式发行于2002年,与D项中的90年代不符,而且美元也没有居于弱势地位,排除D项;70年代初,由于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故选B项。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 解析版(福建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l44分)



38.(37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 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暴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 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益多安。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图15、16、17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材料四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
(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则,不变更其条件……
(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辛亥革命爆发的外部原因。(11分)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原因。(6分)
(4)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点意义。(12分)

解析:第一句从关键句“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可以看出王夫之的观点是: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郡县之失,其在专上”“事事而制止。”可以看出顾炎武的观点是:郡县制缺陷在于实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根据所学知识不难知道: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
第二问,从图片显示的信息不难看出,英国对中国的丑化,认为中国愚昧无知,任人欺负。成因和双方经济实力的变化有直接关系,英国工业革命后,加剧对外侵略扩张;晚清政府腐朽没落,形成了鲜明对比。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就和外国对中国的侵略,造成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有关。
第三问,材料四表明,中国资产阶级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表现出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表现出妥协性。原因从经济上讲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造成政治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缺乏政治斗争经验造成的。
第四问,“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表现为“同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国内外的环境注意分国外和国内环境作答。国内从经济政治方面作答,国际从冷战局面和美苏对中国的态度政策作答。中国采用一边倒的政策是明智的。“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使新中国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一边倒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三条原则形成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高考资源网

参考答案:
(1)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
顾炎武:鄂县橱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
(2)看法:丑化中国,认为中国愚昧落后,可任其宰割。
成因:英国工业革命后,加剧对外侵略扩张;晚清政府腐朽没落。
外部原因:列强的侵略扩张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不足: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表现出妥协性。
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
(4)表现:同苏联、东欧等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国内外环境:新中国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苏联支持新中国,美国敌视新中国。
意义: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确定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




选考部分(40分)

41.(15分)历史
考生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3、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4、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
5、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6、天皇裁可法律……
7、天皇召集帝国议会……
11、天皇统帅陆海军。
                                  ——《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
材料二
43、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
45、执行权属于国王一人。他任免大臣。他下令颁布法律……
46、国王对军队发布最高命令。
47、国王任命全部军官以及其他国家其他部门官员…..
51、国王召集两院开会…..他可同时解散两院…..
                                 ——《普鲁士宪法》(1850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利差异。(8分)
(2)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评析。(7分)

解析:第一问比较两则材料的共同点,不难归纳出两者的共同点既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现代宪政的主要内容是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赞下行驶立法权,统帅陆海军。日本和美国政体的差异在于君主的实际权力不同,根据所学知识不难得出结论“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第二问,本问主要考察日本近代宪政的局限性,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总结出答案: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帝国主义道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为了获取海外市场和殖民地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答题时注意逻辑严谨,点到为止即可。

参考答案:
(1)        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赞下行驶立法权,统帅海陆军。
     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军国主义道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为了获取海外市场和殖民子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
(2)  日本虽确立了近代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军国主义道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为了获取海外市场和殖民地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族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高考资源网
材料一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页。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二 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7分)高考资源网

参考答案:
(1)主要思想:民智未开,宣保君权,自上而下变法,强调开过会时机不成熟。
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产生变法救国的思想。
(2) 同: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异:康有为主张渐进革新;谭词同提出废君权,倡导民主激进主张。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典》的热忱宣传者;这部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远达伊利里亚(亚得里亚海东岸地区)和波兰……拿破仑并没有预见到: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拿破仑法典》在有些国家里被接受为母法,并通过其子法现今正在那里发生效力。
——汉译世界名著《拿破仑法典》
(1)材料一中“法国革命的行政和社会的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8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综述之。(7分)

参考答案:
(1)依法行政:倡导人民主权和自由平等。拿破仑后期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质,激发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民族意识。
(2)《拿破仑法典》继承发扬了罗马法;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废除了封建特权,为发展资本主义奠定了法律基础;成为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5-3 10:47 , Processed in 0.09748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