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8598|回复: 11

[地理] 2012年中学地理教师招聘考试模拟专训习题及答案汇总十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 10: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案例总结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A. 假设型总结B. 矫正型总结
C. 纲要型总结D. 提高型总结
2.地理教学中对地理技能学习的三个水平层次中第二个水平层次是()。
A. 模仿水平B. 创新水平
C. 迁移水平D. 独立操作水平
3.地理教材分析中整体分析不包括()。
A. 外部效应分析B. 内部结构分析
C. 课程资源开发D. 时代背景分析
4.地理专用教室在地理教育中的作用不包括()。
A. 进行地理教育的中心B. 应用现代地理教育技术的中心
C. 地理课外教育的中心D. 学生活动的中心
5.制定地理教学原则的客观依据不包括()。
A. 依据一般教学原则B. 依据学校规章制度
C. 依据地理教学目的D. 依据地理教学过程的规律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
6.地理课程的特点和地位研究的内容包括:地理课程特点与地理科学特点之间的关系、、地理课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
7.地理调查的程序一般包括:、确定调查项目、、实施调查。
8.地理教学内容,是指为实现地理教学目的,由国家教育部门计划的、要求学生获得系统的、、及方面的总和。
9.地理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复杂性、、示范性、、持久性。
10. 讲授法对教师教学语言的要求包括:、科学性、启发性和。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地区,缺水状况最严重的是()。
A. 长江三角洲B. 华北平原
C. 新疆D. 青藏高原
2.我国已建成的水电站,大多分布在()。
A. 金沙江、黄河、汉江B. 岷江、红水河、长江
C. 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D. 长江、黄河和珠江上游
读地球公转到某位置时的示意图,图中虚线箭头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和方向,弧线ABC表示晨昏线。回答3~4题:
3.对于A、B两点方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 B位于A的西南方
B. B位于A的东北方
C. A位于B的西北方
D. A位于B的东南方
4.如果D点所在经线两侧日期不同,则此时()。
A. 东京地方时为6:00B. 地球公转速度大于1°/日
C. 上海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D. 北京的太阳高度大于零度
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据此回答5~7题:
径流带降水量(毫米)径流深度(毫米)蒸发量(毫米)径流系数(%)A<200<10<200<10B 过渡带 C D>1600>900>700>605.表中A、D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 流水作用风力作用B. 风力作用海浪作用
C. 风力作用流水作用D. 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6.与表中B、C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 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温带草原针叶林
D. 荒漠落叶阔叶林
7.表中B径流带所在地区国土整治的可行性措施是()。
A. 退耕还林还草,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B. 合理确定载畜量,防治土地荒漠化
C. 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瓜果棉等特色产业
D. 保育天然植被,防治水土流失〖=2〗
位于中亚地区的里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据比较可靠的估测,该地区石油最终可开采的总储量为250亿~350亿桶,可与英国的北海油田相媲美,接近世界储量的3%。读“里海周边地区图”,回答8~9题:
8.长期以来,关于里海是国际海域还是湖泊的问题,沿岸五国争论不休。该问题的实质是()。
A. 里海油气资源的归属问题
B. 里海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C. 里海的战略地位问题
D. 里海地区油气管线的走向问题
9.里海沿岸共有五个国家,图中序号①和②所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A. 乌兹别克斯坦、伊朗B. 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
C. 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D. 土库曼斯坦、乌克兰
10. a区域与b区域的分界线与下列哪一条地理界线最接近()。
A. 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B.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11. 导致英国、丹麦两国谷类作物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国土狭小,土地价格高B. 劳动力不足,劳动成本较高
C. 投资多,能耗大D. 光、热不足,产量较低
12. 中国和印度是两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和日本是两个人口最多的发达国家,中、印、美、日四国人口现状相比较正确的是()。
A. 日本的城市人口比重最低B. 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C. 美国的人口密度最低D. 印度老年人口比重最高
下图是我国某种工业分布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 该种工业部门可能是()。
A. 瓶装饮料工业B. 制糖工业
C. 煤炭工业D. 纺织工业
14. 下列工业布局与图示工业布局条件相同的是()。
A. 精密仪表厂B. 制鞋厂
C. 水产品加工厂D. 印刷厂
15. 地理信息系统比地图优越的功能有()。
a.不仅有平面信息,还有三维立体的信息
b.有很便捷的检索功能和大容量的信息库
c.可以随时进行信息的切换、缩放、补充测算等获得更新的信息
d.不仅有空间数据信息,还有景观照片和动态的影像信息
A. abB. bc
二、综合题(30分)
1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地区。随着劳动力价格的逐渐上升,该地区今后外向型工业发展的关键是。(2分)
(2)20世纪60~90年代,亚洲出口型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分布变化是
。(3分)
(3)日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很少输向韩国、中国的原因是。(1分)
(4)越南劳动密集型出口工业的发展,滞后于东盟其他国家的主要原因是。(1分)
17. 2008年1月至2月,我国南方遭遇了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罕见雪灾.雪灾是由于大量降雪与积雪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危害和损失的一种气象灾害。这次南方雪灾造成京广线衡阳段电气化铁路受损。读中国部分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问题。(13分)
(1)此次南方雪灾的产生,与影响大气环流变化的某些因素有关。你觉得下列因素中与此次南方雪灾有关的可能性最大的是。(1分)
A. 全球大气层增温B. 拉尼娜现象
C. 北半球冰川面积扩大D. 厄尔尼诺现象
(2)图中京广线经过的省区有(填字母)。(3分)
(3)此次雪灾期间,A省与其东部纬度更低的B、C、D、E、F等省不同,没有出现严重雪灾。请根据我国部分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分布特征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原因。(4分)
(4)下图表示“寒潮—大风—雪灾”灾害链。读图并将下列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相应的空格内。(5分)
A. 雪灾B. 低温
C. 堤坝垮D. 生物冻害
E. 大气污染
①②③④⑤。
18. 读下面的示意图回答:(10分)
(1)A城是我国中部最大的商业中心,试分析其成为最大商业中心的条件?(4分)
(2)图中B市近几年来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周边城市,为什么?(3分)
(3)分析图中铁路和河流交汇的B市是哪座城市,该市发展的自然条件是什么?(3分)
三、简答题(10分)
19. 简述现代地理教育技术的意义。
20. 简述地理课程的基本要求。
四、教学设计(20分)
21. 试就初中地理某一学期课程做一份教学计划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 案例总结的主要方式包括:纲要型总结,提高型总结,悬念型总结,矫正型总结。
2.C[解析] 地理教学中对地理技能学习的三个水平层次分别为:模仿水平,迁移水平和独立操作水平。
3.A[解析] 地理教材分析中整体分析包括时代背景分析、课程资源分析和内部结构分析。
4.D[解析] 地理专用教室在地理教育中的作用大致有以下三方面:进行地理教育的中心,应用现代地理教育技术的中心,地理课外教育的中心。
5.B[解析] 制定地理教学原则必须要有其客观依据:依据一般教学原则,依据地理教育目的,依据地理教学过程的规律,依据地理教学实践。
二、填空题
6.地理课程特点与其他学科课程特点的比较地理课程的功能如何才能充分发挥
7.明确调查目的设计调查表格
8.地理知识技能地理能力思想道德
9.创造性个体性和群体性相结合
10. 思想性艺术性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 华北地区的春旱最严重。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少,蒸发强烈,因此尤为干旱。
2.D[解析] 三峡水电站、二滩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在长江上游;小浪底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三门峡水电站等都在黄河上游;龙滩水电站、天生桥一级水电站等在珠江上游。
3.B[解析] 地球公转方向是逆时针,说明本图是北半球的极半球图,可以看出B在A的北方;根据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可判断出B在A的东方,由此得出答案。
4.D[解析] 弧线ABC表示晨昏线,没有经过极点,说明不是昼夜平分的时刻;A点是6点,C点是18点,D点所在的经线是22点,两侧日期不同,只能是180°经线,北极圈部分地区出现极夜,由此判断出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京时间是18点。
5.C[解析] 表中A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风力作用显著,表中D为南方降水比较多的地区。
6.A[解析] 表中B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是温带草原;表中C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7.B[解析] 表中B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治理措施可行性为合理确定载畜量,防治土地荒漠化。
8.A[解析] 资源的归属问题,是各国争论的焦点。
9.C[解析] 略
10. B[解析] 略
11. D[解析] 英国、丹麦两国的所在纬度位置比较高,光热不足。
12. C[解析] 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一般较高,老年人口比重高;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中国,日本老年人口比重最高。
13. B[解析] 我国糖料作物的分布为北方的甜菜,南方的甘蔗。
14. C[解析] 制糖工业属于靠近原料产地的工业类型,水产品工业也是此类型。
15. D[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比地图优越的功能:不仅有平面信息,还有三维立体的信息;有很便捷的检索功能和大容量的信息库;可以随时进行信息的切换、缩放、补充测算等获得更新的信息;不仅有空间数据信息,还有景观照片和动态的影像信息。
二、综合题
16. (1)东南沿海逐步向知识密集型工业方向发展,发展高、新、尖工业,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
(2)20世纪60~70年代,劳动密集型工业先在日本得到迅速发展,80年代转向日本周边的亚洲四小龙和东南亚地区,90年代,又转向中国沿海开放地区和越南等地
(3)日本劳动力价格高于这两个国家
(4)经济开放较晚
17. (1)B
(2)BEH
(3)A省位于四川盆地,四周高原山地环绕,冷空气不易进入,一月平均气温较高,高于B、C、D、E、F等各省,因此没有出现严重雪灾。
(4)①C②A③E④B⑤D
18. (1)A城市为武汉,该市交通便利,为商品的集散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该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一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有着丰富的商品来源和广阔的销售市场,腹地广阔且经济发达。
(2)由于京九铁路的开通,该市成为长江沿线一个重要的“过河点”,铁路运输和内河运输可在此转换,交通条件大为改善,故发展较快。
(3)图中铁路和河流交汇的城市是九江,该市兴起的主要自然条件有: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有长江提供用水和航运便利,同时该地位于亚热带温润地区,气候条件适宜。
三、简答题
19. [答案要点] (1)提高地理教育质量;
(2)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3)注重个体差异,完成预定地理教育目的;
(4)加强社会地理教育;
(5)节约师资,减轻教师劳动,提高教师素质。
20. [答案要点] (1)地理课程必须阐明地理事物之间互相联系的特点;
(2)地理课程必须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发展变化规律;
(3)地理课程必须阐明地理事物的广泛性和综合性;
(4)地理课程必须阐明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
四、教学设计
21. 八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学习状况

及原因分
析通过初一的地理学习,学生对地理学习方法已基本掌握,对学习中国地理相对比较容易。本级学生基本上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中游生稍多。在教法上以面向中游学生的“双基”和应用能力为主,同时兼顾两头,让优秀生更突出,让落后生有进步。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地理,会学地理”,并且会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列出和分
析本学期
主要内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区划中国的人口中国的民族
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中国的河流
自然资源概况中国的土地资源中国的水资源中国的海洋资源
秦岭淮河一线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教材分析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教材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分为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和中国的区域差异四大部分。根据近些年来中考改革,地理为开卷考试形式,就更加重视对地理知识的综合与运用方面,更加重视学生对地理信息的处理、对地理数据的分析以及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八年级地理上册表现出对各种能力的培养,教材有更多篇幅的图片和活动的训练。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这就需要在教学上处理好整体与差异的关系。
例1:我国的疆域面积居世界第三,但东西和南北跨度都很大,带来了冬季气候上的南北差异,也带来了东西的时间差异。
例2: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但地形复杂多样。自然环境存在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降水的差异。自然环境的差异带来了各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北方地区的能源与工业、南方地区的商业与农业、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与畜牧业、青藏地区的高寒景观各具特色,形成了四大地区差异。
例3:我国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资源的总量都居世界前列。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东西差距较大,许多重要的资源分布不均,在利用的过程中出现极大的浪费。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可更新能源,保护好现有的能源是我们在这一章节不可忽略的主题思想。教学措施和建议1.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习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2.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阅读低体等信息资源,提高读图能力,并且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
3.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训练题要做到精选、精练,鼓励微型试题。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4.重点热点抓辐射。重点要根据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复复习一遍,应在所列举的重点热点专题复习中,运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学习方法,相互研讨、归纳,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做到“宽口径、粗线条、广辐射”。
5.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6.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7.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理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8.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9.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0.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教学目标认识领域:掌握大纲所要求的认识领域
能力目标: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3.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德育目标:
1.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关心家乡和祖国的建设,增强对祖国和民族发展的责任感。
2.正确认识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理解和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3.进一步树立协调人地关系的观点、地区差异的观点、因地制宜的观点、地区发展潜力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一步学会运用这些科学观点分析和解决一些地理问题。
4.正确对待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进一步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和影响他人,并以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
5.进一步感受、体验和欣赏地理环境中的和谐美,进一步增加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进一步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进一步体会人地关系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学习和实践中进一步培养集体主义观念,与同学相互尊重,团结协作,提高自主性,培养创新精神。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初二地理教学进度表
周次起止时间教学内容及活动需用时间备注一(略)中国的疆域
(一)(略)二中国的疆域
(二)三中国的区划四中国的人口五中国的民族六中国的地形七中国的气候八中国的河流九自然资源概况十中国的土地资源十一中国的水资源十二中国的海洋资源十三秦岭淮河一线十四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十五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十六复习十七复习十八复习十九复习二十复习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0: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地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地理教与学的组织者B. 地理知识的传导者
C. 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者D. 地理教与学的主导者
2.教师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 问题设计要准确B. 提问要灵活
C. 谈话重引导D. 结束有总结
3.对地理教师教学评价的作用概括最全面准确的是()。
①控制导向②获取反馈③总结交流④鉴定管理⑤督促激励
A. ①②④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
4.在教学评价中通常采用的主要方法不包括()。
A. 检查性听课法B. 问卷调查法
C. 量化法D. 征求学生意见法
5.培养地理学习情感应注意三个方面,下列不正确的是()。
A. 促成地理学习的不断成功
B. 加强教师在地理学习情感培养中的表率作用
C. 创造融洽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
D. 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情感的自我养成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6.地理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否能得以体现,任务是否能得以完成,归根结底还要看学生的地理学习是否真有收益。()
7.建立一个课堂地理教育、野外地理教育相统一的完整的地理教育系统,是摆在地理教育学面前的一个新的任务和要求。()
8.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建立地理判断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发现学习方式;另一种是归纳学习方式。()
9.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是教学任务的主导者。()
10. 地理课程内容要体现全国的统一性。()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有、伦敦、等,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有、法兰克福、和香港等。
2.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的进步;国际金融赖以出现的前提是以货币作为媒介的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即。
3.在国际大家庭中,为了改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不平等关系,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谈判称为“”。
4.现代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主要有和。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北京奥运会火炬于2008年3月25日在雅典采集火种,4月1日从北京出发在全球传递,5月传回国内。读图完成5~8题:
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示意图
5.图中火炬传递的城市数()。
A. 西半球比东半球多B. 南美洲比北美洲少
C. 北半球比南半球少D. 中纬度比低纬度多
6.雅典所处的自然带是()。
A. 温带混交林带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7.当火炬传递到()。
A. ①地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全年最大B. ③地时,当地黑夜比白昼长
C. ④地时,当地正值多雨季节D. ⑤地时,当地正值春暖花开季节
8.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0时奥运会开幕,此时②地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A. 9日12时B. 8日4时
C. 7日12时D. 7日4时
9.在当前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过程中,迅速发展的趋势是()。
①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②以美国为主的经济局势得到加强③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增强④西欧、日本逐渐成为新的经济中心
A. ②④B. ①②
C. ①③D. ③④
10. 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是()。
A. 城市B. 农村
C. 海洋D. 草原〖=2〗
下图为世界四个地点的坐标,据此分析回答11~13题: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点东西两侧的降水量大致相同
B. 自C点向南北两侧的气候依次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C. B点附近有一条自北向南的大河注入海洋
D. A点东西两侧地形不同,主要矿产的种类相同
12. 作为大洲分界线的经线经过的地点是()。
A. AB. B
C. CD. D
13. 关于四个地点所在国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点、B点所在国地广人稀
B. B点、D点所在国都有大牧场放牧业
C. C点所在国金刚石产量世界第一
D. A点、B点所在国是世界主要的小麦出口国
14. 人口素质低,生产活动可能出现违反自然规律的现象,如()。
A. 宁夏平原引黄河水灌溉B. 东北平原发展塑料大棚
C. 黄土高原修建水平梯田D. 江汉平原大面积围湖造田
人们通常以经度00,380N为极点,将陆地相对集中的半球,称为“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如右图,P点为“陆半球”的极点,阴影代表“陆半球”)。据此回答15~17题:
15. “水半球”的极点应为()。
A. 00,380SB. 1800,380S
C. 南极点D. 北极点
16. “陆半球”极点和“水半球”极点始终相同的是()。
A. 昼夜长短B. 地方时
C. 自转线速度D. 正午太阳高度
17. 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A. 长江流域正值伏旱天气B. 开普敦正值少雨季节
C. 北京夜幕深沉D. 全球恰好处于同一日期
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18~20题:
18. 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A. 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 B. 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C. 下沉气流,热干D. 上升气流,暖湿
19. 在③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其特征是()。
A. 常年温和湿润
B. 常年炎热干燥
C.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0. 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A. 夏季B. 冬季
C. 春季D. 秋季
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回答21~23题:
2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速度超过发达国家,主要原因是()。
①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②农村劳动力过剩③城市经济畸形发展④国家政策影响
A. ②③B. ①②
C. ①②③D. ②③④
22. 2000年,城市化和城市人口的正确叙述是()。
A. 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比1980年略有下降
B.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C.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总和
D.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超过其总人口的一半
23. 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向郊区、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流动,其原因并不是由于()。
A. 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
B. 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C.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D. 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24. 右图中甲为一小岛国,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岛国拥有的专属经济区,其面积应略大于()。
A. π×122海里B. π×1002海里
C. π×5002海里D. π×2002海里
三、综合题(30分)
25. 读下面地理景观模式示意图,AB表示昏线,H1和H2分别代表当地对流层的高度,此时南极圈以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回答:(10分)
(1)此时北京时间是月日时。(1分)
(2)A、B两地对流层厚薄关系是。(1分)
(3)海洋C处此时气压中心的性质是,简述其成因。(3分)
(4)D处的自然带名称为,此时该地气候特点是。(3分)
(5)洋流F叫做,E、G、F、H四处盐度由高到低为。(2分)
26. 读右图“等温线及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该处的地形为,其成因是。
(2分)
(2)就岩石成因看,更可能属于;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①;
②。(3分)
(3) Q处地下水就埋藏条件分类更可能应该是;就循环周期和更新速度来看更可能应该是。(2分)
(4)就图示范围内,其相对高度不超过米。(1分)
(5)若该图位于我国四川省某地,那么其垂直自然带谱与四图中()图相符。(1分)
(6)上题四幅图中,纬度由大至小排列的先后顺序为。(1分)
27. 材料1: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2:俄罗斯南部城市索契,是世界三大夏都之一,城区在沿海地带狭长分布。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索契南临海,乙地所在的国家是。(2分)
(2)索契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试分析其原因。(2分)
(3)2007年7月4日,索契获得2014年冬奥会举办权,请从地理角度说明索契所具备的优越自然条件。(3分)
(4)索契已成为俄罗斯人首选的度假胜地,对于大多数俄罗斯人来说,无不希望在索契捞回一年中的夏日阳光,试分析其原因。(3分)
四、简答题(10分)
28. 简述研究地理教学方法的意义。
29. 简述地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五、教学设计(20分)
30. 给出一份高中地理任一学期的教学计划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 由于地理教师本身的特殊性以及地理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地理教师具有如下的地位和作用:地理教与学的组织者、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者、地理教与学的主导者。
2.D[解析] 运用谈话法应注意下列基本要求:问题设计要准确、提问要灵活、谈话重引导、听答要诚恳。
3.D[解析] 地理教师教学评价的作用包括:控制导向、获取反馈、总结交流、鉴定管理、督促激励。
4.D[解析] 教学评价中通常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检查性听课法、问卷调查法、座谈评议会、量化法。
5.A[解析] 培养地理学习情感应注意下列各点:加强教师在地理学习情感培养中的表率作用;创造融洽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情感的自我养成。
二、判断题
6.√[解析] 略
7.×[解析] 建立一个学校地理教育、社会地理教育相统一的完整的地理教育系统,是摆在地理教育学面前的一个新的任务和要求。
8.×[解析]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建立地理判断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发现学习方式;另一种是推理学习方式。
9.√[解析] 略
10. ×[解析] 地理课程内容要体现地区性。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纽约苏黎世巴黎东京
2.技术国际贸易
3.南南合作南北对话
4.国际贸易国际金融
二、单项选择题
5.D[解析] 如图所示,中纬度比低纬度多。
6.C[解析] 雅典在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7.B[解析] 火炬传递期间,北半球是夏半年,昼长夜短,南半球是冬半年。
8.B[解析] ②地所在为120°W,所在时区为西八区,故北京时间8日20时,②地所在为8日4时。
9.C[解析] 略
10. A[解析] 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大。
11. C[解析] A点在乌拉尔山附近,东西两侧分别是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东欧平原,地形相同;B点的附近是密西西比河,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C点在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D点在南印度洋。
12. A[解析] A在乌拉尔山附近,是亚欧分界线。
13. D[解析] 世界主要的小麦出口国有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欧盟等。
14. D[解析] 略
15. B[解析] “水半球”的极点与“陆半球”的极点成对称关系。
16. C[解析] “水半球”的极点与“陆半球”的极点纬度数相同,因此自转线速度相同。
17. B[解析] 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北极圈附近出现极夜,说明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
18. D[解析] ①带为赤道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多降水。
19. A[解析] ③带为中纬西风带,从低纬吹向高纬,气候温和湿润。
20. B[解析] 如图所示,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说明是北半球的冬季。
21. A[解析] 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主要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城市经济畸形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过剩。
22. C[解析] 略
23. B[解析]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乡村城镇基础设施完善,现代交通的发达是造成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
24. D[解析] 专属经济区为从该国的领海基线向外延伸200海里的海域。
三、综合题
25. (1)122214
(2)A小于B
(3)低压北半球为冬季,海上气温比同纬度陆地高,形成低压
(4)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和多雨
(5)赤道逆流GEFH
26. (1)山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岩石坚固,不易侵蚀,堆积成山地
(2)沉积岩两翼先沉积,中间后沉积下部先沉积,上部后沉积
(3)承压水静态水资源
(4)2000
(5)A
(6)BACD
27. (1)黑土耳其
(2)冬季北部大高加索山脉阻挡了南下的西伯利亚冷空气,南部黑海有增温作用,气温偏高。
(3)①索契南临黑海,属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湿润,降水量大。
②北临大高加索山脉,山地积雪量大,加之山脉高大,滑雪道长,利于滑雪。
(4)①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冬季漫长严寒,昼短夜长,一年中阴冷季节长达5、6个月之久。
②索契属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日照充足,有海水、沙滩、雪山、森林,旅游资源丰富。
四、简答题
28. [答案要点] (1)地理教学方法的研究有利于地理教育职能的发挥;
(2)地理教学方法的研究有利于调控地理教学过程;
(3)地理教学方法的研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地理教学方法的研究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5)地理教学方法的研究有利于地理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29. [答案要点] 地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1)文、表、图结合的规律;(2)地理事实与地理原理并重的规律;(3)综合练习的规律;(4)地理知能统一的规律;(5)地理智育与德育统一的规律;(6)人文相关的规律。
五、教学设计
30.
(1)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2)高一上册地理总体教学目的
①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②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3)本学期教学任务
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上册教学。
(4)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上册共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形成变化依赖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也是一个总结性的单元。这个单元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活动认识到: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资源,如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等环境资源。然而自然环境也有破坏人类活动的时候,会发生一些人类暂时无法抗拒的环境灾害。比如气象灾害、台风、地质灾害、地震。人类在地理环境中应该利用好各种环境资源,同时也要预防各种环境灾害。
(5)具体措施
①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
②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运用生产和生活中“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③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
④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⑤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
(6)课时安排
周次日期内容19.1-9.7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29.8-9.14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中秋节39.15-9.21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49.22-9.28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59.29-10.5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专题 昼夜半球的判读) 国庆节610.6-10.12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710.13-10.19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810.20-10.26第二章第一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910.27-11.2第一节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和三圈环流1011.3-11.9中段考试1111.10-11.16第一节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和季风环流1211.17-11.23第一节气候影响因子及对气候的影响1311.24-11.30第一节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1412.1-12.7第二节水的运动1512.8-12.14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1612.15-12.21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1712.22-12.28第四章第一节自然条件对城市和交通线路的影响1812.29-1.4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91.5-1.11第三节和第四节201.12-1.18期末复习211.14-1.26期末考试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0: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教学评价中量化法不包括以下哪种形式?()
A. 评语定量法B. 加权定量评定法
C. 座谈评议会D. 定量综合法
2.地理标准化考试题型以下表述全面准确的是()。
①选择题②填空题③是非题④连接题
⑤排列题⑥读图题⑦问答题⑧综合题
A. ①②③④⑦⑧B. ①②③④⑥⑧
C. ①②③④⑥⑧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3.以下对于标准化考试的要求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可靠性B. 有效性
C. 持续性D. 实用性
4.地理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遵循下列原则,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可靠性B. 目的性
C. 科学性D. 实践性
5.地理教育学横向研究的内容不包括()。
A. 地理教育原理B. 各级各类学校的地理教育问题
C. 地理教育工艺学D. 地理课程论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6.地理知识信息的传输,主要是以文字的方式来进行的。()
7.教案又称课时计划,是地理教师备课的结晶,也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它体现了教学过程的计划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8.讨论法是学生自主地围绕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以加深对这一问
题的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方法。()
9.学习质量的检测与评定,对深入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具有补充作用。()
10. 笔记过于简略,往往作用不大;而笔记过于详细,有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听讲和思考。()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我国将一年划分为个节气。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
2.欧洲西部的气候类型以气候为主,地形以为主。
3.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和。
4.早期城市的出现需要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①生产技术的创新;②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5.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心和服务中心,是组织工业与农业、城市和乡村、商品流通的枢纽。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6.右图为某学生自制的刻有终点时间的圆盘,中心垂直插上一根高为10厘米的标杆,7条放射状线是该生在某日每隔2小时记录的标杆阴影的长度。正午时标杆影长10厘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此地可能位于南半球
B. 此地纬度可能处于北纬45°
C. 此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45°
D. 此日全球昼夜平分
下图为世界总人口推算图,读图完成7~10题:
7.若本世纪末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 a
C. a
8.按图推算,预计2050年的世界人口数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分别将达到()。
A. 100亿、90亿B. 110亿、99亿
C. 100亿、99亿D. 110亿、90亿
9.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不正确的叙述是()。
A. 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B. 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C. 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D. 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必定越大
10. 人口数量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影响有()。
A. 城市人口增加加剧交通拥挤
B. 人口数量增长是环境污染加剧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C. 人口增加,生活能源短缺,使森林破坏更加严重
D. 人口增加导致生产和生活废弃物增多〖=2〗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11~13题:
11. 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A. 从北流向南B. 从南流向北
C. 从东北流向西南D. 从西南流向东北
12. 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A. 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种植园农业
B. 山上修梯田,种经济林,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
C. 山上植茶树,山下种稻棉
D. 山上建设水源林,山下种麦棉
13. 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A. 坡度较平缓,工程量小B. 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C. 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D. 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7年10月27日宣布,该集团独资建设的中国第二条西气东输工程走向方案已基本确定,将从新疆输送主要来自中亚的天然气,满足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能源需求。读图回答14~15题:
14. 关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工程主要利用现成的铁路运输,节省运费
B. 该工程会造成沿线的生态破坏
C. 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是西气东输工程的根本目的
D. 该工程的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15. 对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沿线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 沿线的省份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有6个
B. 可以减少四川的酸雨发生
C. 可以使珠三角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下降
D. 气源主要是在准噶尔盆地
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2007年11月12日从上海启程,经过长达29天、7890海里的航行,于12月11日顺利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执行中国2007至2008年度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任务。当中山站的各项工作步入平稳轨道后,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综合队将乘坐“雪龙”号再次启程前往中国南极长城站。读下图,完成16~18题:
16. 图中M地常年盛行的风向是()。
A. 东北风B. 西北风
C. 东南风D. 西南风
17. 若某科考队员于某日北京时间13时30分在M地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当他再次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的时间间隔是()。
A. 24小时B. 19小时
C. 22小时D. 21小时
18. 有关M地关于地心对称点附近的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A. 有针叶林分布B.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C. 有寒流经过D. 属于白色人种分布区
读下述资料,完成19~20题:
驱车从甲地到乙地,早晨出发时昏天黑地,恰似子夜,接近中午才曙光初露。还没有来得及寻找太阳,只见路边所有黑色的树枝全部变成了金枝铜干,……一个白天就这样火石电光般地匆匆打发了。大雾不知从何升起,……只能隐约看到昏黄的雾灯。车窗上又噼噼啪啪响起雨点,从此这雾再也不散,这雨再也不停。——节选自《行者无疆》作者余秋雨
19. 资料中叙述的自然现象出现的时间是()。
A. 10月B. 7月
C. 12月D. 4月
20. 甲、乙二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的是()。
A. 温带大陆性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极地气候D. 地中海气候
海洋是人类的宝库,据此回答21~22题:
21. 下列关于我国海洋资源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我国著名盐场均在北方
B. 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海运发展最快
C. 杭州湾以北全部属岩岸,多天然良港
D. 潮汐能主要集中在辽宁、山东沿海
22. 关于海洋资源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目前海水运动具有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洋流发电
②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向海洋要淡水,是解决世界淡水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
③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洋石油开发迅速向大陆挺进,逐渐形成了崭新的近海石油工业部门
④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采是一项投资多、难度大、风险小的工程
A. ②③B. ③④
C. ①②D. ①④
读2002年世界主要产茶国统计表,完成23~25题:
国家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人口数量(人)13亿10亿1840万1.99亿茶园面积(万公顷)113511916茶叶产量(万吨)75833117茶叶出口量(万吨)25202910
23. 表中四国人均消费茶叶最多的国家是()。
A. 斯里兰卡B. 印度
C. 印度尼西亚D. 中国
24. 印度茶园面积小于中国,但茶叶产量却大于中国,其主要原因是()。
A. 纬度低,采茶期长B. 劳动力资源丰富
C. 耕地土壤肥沃D. 机械化程度高
25. 十七世纪初荷兰人将茶叶和茶文化由中国带到欧洲,这一现象属于文化传播中的()。
A. 传染扩散B. 迁移扩散
C. 刺激扩散D. 等级扩散
三、综合题(30分)
26.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2008年1月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地区出现50年一遇的异常天气现象,预计经济损失达1111亿元。
材料二下图是“2008年1月天气资料图”。其中,甲图表示1月份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分布,乙图表示1月份全国降水量分布,丙图表示1月份灾害的地区分布。
(1)根据甲、乙两图分析,湖南省冻雨灾害特别严重的原因。(4分)
(2)据图描述此次暴雪和冻雨灾害的集中分布地区。(2分)
(3)简述这次暴雪和冻雨的主要危害。(4分)
27.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Q处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2分)
(2)Q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如果土地利用不当,引起的主要后果是、。(2分)
(3)P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2分)
(4)图中河流易出现的水文灾害是,并简述其发生原因。(4分)
28. 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A、B、C三地发展商品粮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3分)
(2)A地区粮食产量比B地区低,但粮食商品率却比B地区高,原因是
。(4分)
(3)从地区特点考虑,今后发展农业生产,A地区农业机械化侧重于方向发展,B地区提高粮食商品率应强调,C地区发展农业应注意。(3分)
四、简答题(10分)
29. 简述地理教育学研究的任务都有哪些?
30. 如何理解地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
五、教学设计(20分)
31. 根据下面所给图和材料,编写一道读图综合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
材料二为促进上海海洋运输发展,上海跳出长江口,在距上海浦东南汇芦湖港约30千米的大小洋山建设深水港。
材料三2007年12月15日,国务院批准位于我国中南部腹地的湖南省的长沙、株洲、湘潭等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探索在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趋势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中部经济的崛起打造新引擎。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 教学评价中量化法的形式包括:评语定量法、加权定量评定法、定量综合法。
2.D[解析] 地理标准化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连接题、排列题、读图题、问答题、综合题。
3.C[解析] 标准化考试的要求:可靠性、有效性、实用性。
4.A[解析] 地理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遵循下列原则:目的性、科学性、实践性。
5.B[解析] 地理教育学横向研究的内容包括:地理教育原理、地理教育工艺学、地理课程论、地理教学论、地理学习论、地理教师论、地理教育评价和地理教育比较研究等。
二、判断题
6.×[解析] 地理知识信息的传输,主要是以语言的方式来进行的。
7.√[解析] 略
8.×[解析] 讨论法是在地理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分组围绕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方法。
9.×[解析] 学习质量的检测与评定,对深入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具有推动作用。
10. √[解析] 略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24海王星
2.温带海洋性平原、山地
3.洪涝干旱
4.农业劳动
5.物资集聚国内外
二、单项选择题
6.C[解析] 正午时标杆影长与标杆长度相同,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
7.B[解析] 如图所示,到本世纪末中国的人口在不断地增长。
8.A[解析] 略
9.C[解析] 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也越大;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10. C[解析] 略
11. D[解析] 根据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河流由西南流向东北。
12. C[解析] 此图山地坡度太大,不适宜修梯田。
13. B[解析] B线路坡度缓,可以尽量少占农田。
14. A[解析] 西气东输主要是管道输送。
15. C[解析] 略
16. C[解析] M地在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17. D[解析] 某日北京时间13时30分,M地60°E是9点30分,因此再次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的时间间隔是21个小时。
18. A[解析] 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9. C[解析] 题中描述的昼短夜长,昼夜差值比较大,因此为冬季。
20. B[解析] 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比较多。
21. B[解析] 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最快的是海洋运输,海洋运输是传统的利用方式。
22. C[解析] 目前海水运动具有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洋流发电;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向海洋要淡水,是解决世界淡水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洋石油开发迅速向海洋挺进,逐渐形成了崭新的近海石油工业部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采是一项投资多、难度大、风险大的工程,因此需要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
23. A[解析] 略
24. A[解析] 印度纬度低,一年中采茶的时间比较长。
25. B[解析] 迁移扩散即通过个人或群体的迁移活动,把新观念或新工艺带到新的地区。这种扩散作用不仅传播距离远,而且同原文化区之间有很大间隔。
三、综合题
26. (1)强冷空气持续南下,气温异常低(或气温距平负值大),降水偏多。
(2)我国南方地区(或长江流域、华中地区)。
(3)阻碍交通,影响电力输送,影响通信,危害农作物生长,影响人体健康。
27. (1)地势较高,气温较低,易形成降雪天气
(2)土壤盐碱化土壤荒漠化
(3)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4)凌汛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较低纬度的河段来水,导致河水泛滥,决堤决口。
28. (1)热量条件人均占有耕地少水源缺少
(2)A地区耕地面积大,人口密度小,人均占有量比B地区多
(3)大型、宽幅、高速、联合作业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建设引水工程
四、简答题
29. [答案要点] (1)总结已有成就,充实和完善地理教育学。(2)揭示地理教育的目的、任务、要求和地理教育的内容及特点。(3)探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教师素质和学生的学习心理。(4)研究地理教育实践。(5)培养未来地理教师。
30. [答案要点] 地理教学过程是“以学为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是重要的具有能动作用的要素。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被动者,相反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也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讲解者,应该是学习活动的引路人。
(1)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担任着认识主体的角色。这种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要表现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二是表现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深入钻研性。
(2)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宏观而言,表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是组织领导者,决定着地理教学的内容、形式、进程和效果;从微观来说,表现在激发学生认识活动的辩证转化中具有引导作用。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差异,掌握处理教材的主动权,充分利用不同教学媒体的功能和作用,使处理后的教材内容,其规律、原理、层次、结构、重点、难度、深度和广度等符合全体学生的实际;并在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实现教材所规定的任务。
五、教学设计
31. [答案要点]
(1)简述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形成的自然原因。
(2)简述上海在洋山建设新港的主要区位优势及其对上海发展的主要作用。
(3)崇明岛在上海城市规划中被定位为生态岛区,你认为其适合发展哪些产业?
(4)十一&#8226;五规划提出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协调区域发展,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区域。长江三角洲被列为优化开发区,请你简要说明其经济发展方向。
(5)与沪宁杭城市群相比较,长株潭城市群工业发展的优势部门是,试分析其发展的主要条件。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0: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地理课程功能的研究是地理课程研究的基础,对其主要内容表述准确完整的是()。
①地理课程的德育功能②地理课程的智育功能③地理课程的美育功能④地理课程在劳动技术教育中的功能⑤地理课程各分支的联系及其功能
A. ①②⑤B. ②③④
C. ①③⑤D. ①②③④⑤
2.贯彻广泛应用地理感性材料这一地理教学原则,可以运用多种直观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不包括下列()。
A. 地图教学方法B. 实物教学方法
C. 实验教学方法D. 语言直观方法
3.制订学期教学计划表述准确全面的是()。
①学习地理教学大纲②阅读地理教科书、学生地图册和作业册③了解学生情况
④了解学校教育的总体计划和地理教研室的工作计划⑤制订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A. ①②③④⑤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D. ①②③④
4.对于高中一年级的地理课堂教育要完成的基本任务表述不准确的是()。
A. 使学生掌握乡土地理工作的基本技能,并在现实观察、调查中了解掌握本地区的地理特征
B. 使学生掌握有关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特征与分布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以及学习自然地理必备的地理基本技能
C. 使学生掌握有关人类利用、改造环境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及学习人文地理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D. 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关环境及人地关系协调论的基本理论
5.下列关于地理教案编写步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独立钻研教材,确定教学目的、教材提纲和重点、难点
B. 了解学生情况,因材施教
C. 设计教法和教具,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D. 写出教学过程,完成教案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6.地理认知内驱动力的形成与巩固的关键因素是学生是否有正确的地理学习目的。()
7.拟定教学提纲是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中学地理教学目的和本课时教材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的,它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是教学中必须达到的预定目标。()
8.谈话法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问答式谈话法,另一种是启发式谈话法。()
9.地理教育评价主要是指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估。()
10. 地理教学方法是服从于特定的地理教学目的和内容的,它应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认识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我国降水多集中在5~9月的原因是受风影响。
2.我国最大的高原是,最大的盆地是,最大的平原是。
3.我国矿产资源具有的特点,北方多煤等矿,南方多矿。
4.治黄的关键在于,治黄的根本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
5.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促进农业的提高,使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这是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完成6~8题:
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的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A. 南回归线至赤道之间
B. 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
C. 北回归线以南、近靠北回归线的地方
D.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7.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本地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
A. 降水量B. 大气温度
C. 白昼长度D. 正午太阳高度角
8.在C~E时段,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亚马逊河航运异常繁忙B. 刚果河水位急剧暴涨
C. 河套平原因气温低而农闲D. 塔里木河因引水过度而断流
2004年10月25日,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上海浦东民生路码头踏上赴南极的漫漫征程。据此回答有关南极的第9~10题:
9.南极地区是出现臭氧洞最明显的地区,但有关专家预言,南极臭氧洞五十年后将被填满,这说明()。
A. 我们已不再需要关注臭氧层空洞问题
B. 大气环境问题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自然地解决
C. 自然界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增强,已超过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D. 人类与环境是可以和谐发展的
10. 南极洲是一块公认的“不毛之地”,下列有关南极洲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俗话说“冰火不相容”,因此冰雪覆盖的南极洲没有内力作用形成的铁矿
B. 南极洲虽然寒冷,但沿海地区却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
C. 南极洲终年受高压控制,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
D. 南极洲的气候条件不太适合生物的生存,因此南极洲没有煤炭资源〖=2〗
下图表示我国年降水、年径流曲线与河道频率的南北地带变化。读图回答11~12题:
11. 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 ①河道频率②年降水量③径流深
B. ①径流深②河道频率③年降水量
C. ①年降水量②径流深③河道频率
D. ①河道频率②径流深③年降水量
12. 下列有关河道频率南北地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湛江以北石灰岩地区大量地表水转为地下水,使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达到最大值
B. 东北河道频率高于华北的主要原因是年降水量显著增多
C. 水系密度的空间分异与径流深的变化趋势呈反比
D. 华北平原地表物质渗透性强,径流深偏小,故河道频率也很小
下图中的圆形阴影部分表示四种农作物分布地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13~14题:
13. ②、③两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特点的相似之处是()。
A. 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B. 农业生产经营都是以家庭为单位
C. 农业生产单产高,但商品率低D. 都是粗放型经营
14. 与河北省农作物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 ③④B. ②③
C. ②④D. ①②
读下图四种气候类型图(图中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据此回答15~16题:
15. 最适宜发展牧业和适宜种植水稻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 ③④B. ①②
C. ②④D. ②③
16. 上述四种气候类型在中国有分布的是()。
A. ②③B. ①④
C. ①②D. ②④
17. 下面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图形,斜线部分是3月21日,表示武汉3月22日5时的应是()。
下面甲图是某个国家二战后经济发展时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示意图,乙图是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回答18~20题:
18. 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该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典型的()。
A. 传统型B. 现代型
C. 原始型D. 过渡型
19. 根据甲图所示的人口变化趋势判断,今后该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 减少劳务输出人员的数量
B. 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势头
C. 鼓励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D. 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
20. 在乙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所示人口年龄构成情况能够与该国1995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情况相符的是()。
A. ④B. ③
C. ②D. ①
21. 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后,乘火车由北京到拉萨,沿途依次经过的地理事物排列正确的是()。
A. 旅游景点:长城——龙门石窟——秦陵兵马俑——敦煌石窟
B. 铁路线:京九线——陇海线——兰青线——青藏线
C. 省会城市:北京——石家庄——郑州——西宁——兰州——拉萨
D. 地形区:华北平原——渭河平原——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
22. 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多种原因中,难以人为改变的是()。
A. 高消费、高浪费、大排放的生活方式B. 对资源、能源的掠夺性开采
C. 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D. 生产工艺水平低
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裁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回答23~25题:
23. 目前,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是()。
A. 快速增长B. 负增长
C. 接近零增长D. 零增长
24.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是()。
A. 公众的接受与参与B. 专业技术人员参与
C. 污染严重的企业参与D. 关、停、并、转严重污染的企业
25.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下列行为符合公平性原则的是()。
A. 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在我国乡村地区大搞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B. 参与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
C.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
D.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三、综合题(30分)
26. 水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合理利用水资源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分析下列材料完成各题。(10分)
表1:1999年江苏和宁夏用水比较
省级人均GDP人均用水量万元GDP农田灌溉亩人均生活用水
量(L/日) 万元工业产值行政区(万元)(m3/人)用水量
(m3/万元)均用水量
(m3/亩)城镇
生活农村
生活用水量
(m3/万元)江苏1.07610570446293109101宁夏0.4517804000135216733195
表2:中国和美国用水比较
总用水量
(亿m3)每万美元GDP工矿业
(不包括热电)用水量(m3)灌溉面积
(万公顷)每公顷耕地灌
溉用水量(m3)城镇居民日平
均用水量(升)中国(1997
年数据)5651(其中
海水85)237045008000220美国(1995
年数据)5550(其中
咸水840)25657903200382(1)简要分析宁夏的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比江苏多的自然和人为原因?(2分)
(2)宁夏和江苏两省区在水资源利用结构上有哪些差异?(2分)
(3)联合国已把中国列入世界13个最缺水国家之一,为解决我国沿海城市缺水问题,将原来的渤海的咸水换成可供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用的淡水,可采取哪些合理化的措施?(3分)
(4)据预测,中国的需水量将继续增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根据表2提供的资料,谈谈你对今后我国水资源利用的建议。(3分)
27.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城市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城市可能位于()。(2分)
A. 长江三角洲B. 珠江三角洲
C. 洞庭湖平原D. 闽南三角地带
(2)该城市的地势特点是。若在图上量得环城绿化带的总长度为16厘米,则其实际长度为千米。(2分)
(3)该城市的布局有两处明显不合理,请指出。(2分)
(4)某房地产开发商计划购买A、B两块土地建高层住宅,你认为是否合适,为什么?(2分)
(5)若把乳牛场和蔬菜基地的位置对换,是否可行,为什么?(2分)
28.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荒漠化快并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的省级行政区有:、、、。利用图中数据说明我国北方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5分)
(2)你认为防治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3分)
(3)试分析英国和新西兰的牧场受荒漠化影响不显著的原因。(2分)
四、简答题(10分)
29. 电影、电视作为声像教具用在地理教育中,都有哪些功能和作用?
30. 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以他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起着哪些主导作用?
五、教学设计(20分)
31. 试做一个当地某区域林地资源调查的提纲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 地理课程功能的研究是地理课程研究的基础,其主要内容有:地理课程的德育功能;地理课程的智育功能;地理课程的美育功能;地理课程在劳动技术教育中的功能;地理课程各分支的联系及其功能。
2.C[解析] 贯彻广泛应用地理感性材料这一地理教学原则,包括以下多种直观教学方法:地图教学法、实物教学方法、图像直观方法、语言直观方法。
3.A[解析] 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有以下几项内容:学习地理教学大纲,阅读地理教科书、学生地图册和作业册,了解学生情况,了解学校教育的总体计划和地理教研室的工作计划,制定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4.A[解析] 高中一年级的地理课堂教育要完成的基本任务表包括:(1)使学生掌握有关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特征与分布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以及学习自然地理必备的地理基本技能;(2)使学生掌握有关人类利用、改造环境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及学习人文地理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3)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关环境及人地关系协调论的基本理论。
5.B[解析] 地理教案编写步骤包括:独立钻研教材,确定教学目的、教材提纲和重点、难点;设计教法和教具,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写出教学过程,完成教案。
二、判断题
6.√[解析] 略
7.×[解析] 课时教学目的是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中学地理教学目的和本课时教材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的,它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是教学中必须达到的预定目标。
8.√[解析] 略
9.×[解析] 地理教育评价主要包括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估和学生地理学习质量的检测与评定。
10. √[解析] 略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夏季
2.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东北平原
3.分布不均有色金属
4.治沙水土保持
5.劳动生产率剩余产品
二、单项选择题
6.A[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所以可以判断出该地应该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又因该地的太阳直射出现在冬至日前后,则可判断出该地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
7.D[解析] 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说明太阳直射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大值。
8.C[解析] A选项,亚马逊河本身航运价值低,不会出现异常繁忙的现象;B选项,刚果河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年之中各月降水都很多,所以不会出现河水急剧暴涨现象;C选项正确;D选项,此时北半球为冬季,无冰川积雪融水,塔里木河本就应出现断流,引水过度现象出现在夏季。
9.D[解析] 人与环境是可以和谐发展的。
10. B[解析] 南极洲煤、铁等资源丰富,冰川广布,水资源也很丰富。沿海洋地带生物资源丰富。
11. A[解析] 略
12. D[解析] 华北平原地表物质渗透性强,径流深偏小,故河道频率也很小。
13. A[解析] ②、③两地区农业为商品谷物农业,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生产单产高,商品率高;
14. B[解析] 河北省农业生产以玉米、小麦为主,符合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15. C[解析] 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年降水均匀,适合牧草的生长,因此适宜发展牧业;④为季风气候区,夏季雨热同期,降水集中,适宜水稻需水量大的特点。
16. B[解析] ①为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④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地区。
17. B[解析] B图中与180°相对应的另一条日界线的经度为东经45°,是自然日界线,时间为0点,因此武汉东八区的时间是3月22日5点。
18. B[解析]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该国出生率基本不变,死亡率上升,自然增长率趋于零,因此属于现代型人口再生产。
19. D[解析] 略
20. A[解析] 1995年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为正,与④地相符。
21. B[解析] 青藏铁路成通车后,乘火车由北京到拉萨沿途经过的铁路线:京九线——陇海线——兰青线——青藏线。
22. C[解析] 略
23. C[解析] 二战后,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是接近零增长。
24. A[解析]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是公众的接受与参与。
25. D[解析]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公平性指国际间公平和地区间公平等。
三、综合题
26. (1)自然原因:宁夏降水量少且蒸发旺盛。人为原因:灌溉方式不合理(或灌溉技术落后或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
(2)生活用水量宁夏少江苏多;生产用水量江苏少宁夏多。
(3)修建渤海海峡大坝、形成渤海库区;冬春季节,北方河流进入枯水期或结冰期。海水潮位最小时,关上船闸利用大型抽水机把海水抽入黄海夏季、北方河流水位上涨,各大河的淡水汇入渤海形成水库转化为淡水。
(4)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跨流域调水,防治水污染、研究利用海水。
27. (1)BD
(2)北高南低32
(3)污水处理厂、过境干道位置不合理
(4)不合适飞机场附近建高层建筑会影响飞机的起飞和降落
(5)不可行飞机场附近噪声大,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
28.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青海过度开垦草原,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2)措施:①植树种草,退耕退垦还林还草;②草场实行围栏封育;③制定保护法规政策,严禁滥垦滥伐;④合理利用当地水资源(例如农业结构的调整,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3)英国和新西兰都是岛国,同属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暖湿润,降水较多,日照较少,适宜牧草生长。
四、简答题
29. [答案要点] 第一,能同时给学生视觉、听觉两方面的地理信息。
第二,能以活动的图像,逼真地、系统地呈现地理事象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第三,能调节地理事象所包含的时间因素,将缓慢的变化与高速的过程,清晰地表现出来。
第四,能将地理事象扩大或缩小。
第五,能改造现实、去掉非本质因素,将地理事象的本质,用明白易懂的形式呈现出来。
30. [答案要点] (1)地理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使其朝着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任务。
(2)地理教师是地理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主导者,他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内容和方法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品德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3)地理教师是地理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过程,因此,地理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即在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中,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
五、教学设计
31. [答案要点] 林地资源调查
(1)调查课题:林地面积变化状况
(2)调查地区:××县××乡××村(以一个村为宜,也可以是一个乡。范围过大则难于调查,过小则意义不大)
(3)调查时间:农村中学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城市中学可安排在到农村劳动或社会实践期间。
(4)调查提纲:
①××村1949年、1992年、2006年的林地面积(年份可根据实际情况另定,以下同)。
②××村1949年、1992年、2006年全村人口数。
③林地增加原因:退耕还林××公顷,水面改林地××公顷,荒山造林××公顷,其他原因增加林地××公顷。
④林地减少原因:建工厂占林地××公顷,修路占林地××公顷,水利工程占林地××公顷,毁林改农田××公顷,其他原因减少林地××公顷。
⑤林地变化造成的影响。
(5)调查方法:
①请村长(乡长)介绍情况。
②查阅有关单位提供的资料。
③走访当地村民。
④实地勘查(测量)。
(6)资料整理与分析:
①绘制林地面积变化表。
②依据表中资料数据转绘成两种柱状图:××村耕地面积变化(柱状图);××村人均林地耕地变化(柱状图)。
③分析资料:归纳××村林地面积变化状况、原因及因林地面积变化而造成的后果,提出自己的认识和建议。
(7)撰写小论文:
小论文的题目根据调查结果和自己要论述的重点拟定。如《从××村林地面积的减少谈保护林地资源的迫切性》《加强管理是保护林地资源的关键》等。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0: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地理课程目标属于学科课程目标。()
2.开放型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规定学习主题、参考资料,并明确学习范围及标准;教学重点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有经验筛选和分析资料。()
3.中学地理教学原则是对中学地理学科教学的各方面、各要素和各环节都有指导和调控作用的法则。()
4.讲解—演示法的功能主要是组织学生掌握地理知识。()
5.教学目的并不会自发地转化为地理教学活动的动机。()
二、简答题(5分)
6.简述电子教学手段的特点与应用。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山地气候和植被呈变化,这是因为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摄氏度左右。
2.我国茶树主要分布在以南广大的地区。
3.根据自然资源性质分类,水资源、资源、资源和生物资源都属于可更新资源。
4.地球自转360°,所需时间为,这叫做一个日。
5.副热带高压与极地冷高压在成因上的主要区别是:副热带高压主要由力原因形成,极地冷高压主要由力原因形成。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某游客日记中写道:北京时间2时15分,旭日的霞光就撒满了乌苏镇。在这有我国“东方第一镇”之美誉的边境小镇的市场上,早已集聚了大量的相邻国家的境外商人。据此回答6~8题:
6.读图,我国“东方第—镇”——乌苏镇位于()。
A. ④图中B. ③图中
C. ②图中D. ①图中
7.依据日记内容判断,此游客旅游时间选择在()。
A. 冬季B. 春季
C. 夏季D. 秋季
8.小镇市场上集聚的境外商人,最可能来自相邻国家()。
A. 俄罗斯B. 韩国
C. 蒙古D. 朝鲜
读下图,AB直线距离为R(R是地球直径),此时地球公转处于近日点附近,回答9~11题:
9.若此图是以赤道某点为中心的侧视图,A、B两点是赤道与以AB为直径的圆的交点,图内各点是12月7日,图外区域的日期均与之不同,则北京时间为()。
A. 8日0点B. 8日8点
C. 7日9点D. 7日1点
10. 此时出现的节气是()。
A. 小寒B. 冬至
C. 大雪D. 大寒
11. 若此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则A所处的纬度是()。
A. 66°34′NB. 23°26′N
C. 60ND. 0〖=2〗
下图是大陆东部、内陆、西部风向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12~14题:
12.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冬、夏季风向相反的原因是()。
A. 洋流的影响B. 海陆位置的影响
C. 地形的影响D. 纬度位置的影响
13. 有关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和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②都是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资源③甲地是热带季风气候,乙地是热带沙漠气候④高温多雨是甲地农业生产的优势,干旱少雨是乙地农业生产的劣势
A. ②③B. ①④
C. ①②D. ③④
14.当图中③处出现低压中心时()。
A. 罗马正值高温干燥B. 正值到南极洲考察最佳季节
C. 悉尼昼长夜短D. 北印度洋海水向西流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1979~2003年年末从业人数及该市生产总值图。读图,回答15~17题:
15. 下列对该城市的分析,错误的是()。
A. 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
B. 2000年以后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加快
C. 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D. 人口迁入是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16. 下列时段中,从业人员增长率最大的是()。
A. 1980—1985B. 1985—1990
C. 1990—1995D. 1995—2000
17. 目前该城市产业发展正逐渐丧失的区位优势是()。
A. 市场B. 资金
C. 技术D. 地租
读右图,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气候、地形、河流因素,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回答18~19题:
18. 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图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是()。
A. AB. B
C. CD. D
19. 下列各点中,与亚马逊平原地区城市兴起的自然条件最吻合的是()。
A. AB. B
C. CD. D
下图曲线表示伦敦、莫斯科、华盛顿、乌兰巴托四个地点的气压年变化情况,读图,回答20~21题:
20. 当图示曲线处于a位置时()。
A. 澳大利亚农民正忙于收割小麦B. 长江口是一年中盐度较高的季节
C. 南非开普敦正值多雨季节D. 南极地区臭氧空洞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1. 图中四条曲线,哪一条是乌兰巴托的()。
A. ①B. ②
C. ③D. ④
读下面等高线示意图,回答22~24题:
22. 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山脊的是()。
A. a点B. b点
C. c点D. d点
23. 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对应的点是()。
A. ②③B. ①④
C. ①③D. ②④
24. 若该地为新建水库的库区,最高水位为600米,该图范围将出现的情况是()。
A. a、b、c、d四个居民点都不必搬迁,改为从事旅游业和渔业
B. 最高水位时,将出现两个小岛,a、b、c三地将被水淹没
C. 最高水位时,小部分面积被淹没,将出现一个半岛
D. a、b、c、d四个居民点中,d居民点可以不搬迁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25题:
25. 对1985 年与2000 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 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B. 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C. 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D. 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三、综合题(每小题10分,30分)
26. 读“某月广州至乌鲁木齐一线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图是月份(1月、7月),图中A所在地区气温低的原因是,因此该地区农业中业占有重要地位。(3分)
(2)图中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有“火洲”之称的,该地发展农业主导区位条件是。西北地区荒漠化加剧的后果是。(3分)
解决该地区荒漠化问题,必须使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在和的承载力之内。(2分)
(3) 我国降水量沿该线变化的趋势是,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2分)
27. 阅读我国110°E以东地区的降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如果以100mm/月为标准,我国东部地区自南向北,雨季逐渐;其中江南地区的雨季比华南地区(早、晚);黄河流域的雨季长约月。(3分)
(2)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形式是雨。华南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月间和、月间。(5分)
(3)黄河.海河和辽河流域水灾严重的气候原因是。(2分)
28.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2003年北京时间12时52分,A地出现了太阳直射头顶的现象,由此可知该地的经度位置是,此时海口市的人影朝向。(2分)
(2)图中B是新建的铁路,该铁路线所经过地区是典型的地貌区。(2分)
(3)C河是我国正在建设的三大水电基地之一,简要分析该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4)圆圈所示范围内地势低洼地区特有的农业生产模式是,按农业的地域类型划分,这种农业属于。(2分)
(5)图示区域为什么会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2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9. 简述板书的类型和作用。
30. 简述材料情景题的编制要领。
五、教学评价(20分)
31. 请设计一份自然地理的课堂实施的评价量表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判断题
1.√[解析] 略
2.×[解析] 引导型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规定学习主题、参考资料,并明确学习范围及标准;教学重点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有经验筛选和分析资料。
3.√[解析] 略
4.√[解析] 讲解—演示法的功能主要是组织学生掌握地理知识。
5.√[解析] 略
二、简答题
6. [答案要点] (1)利用电教媒体展示真实的地理事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形成地理表象,引起学习兴趣,并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2)利用电教媒体的声像效应,改进地理教学信息的传递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等理性知识。
(3)利用电教媒体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利用电教媒体使用上的灵活性,设计多种学生活动,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垂直6
2.秦岭、淮河丘陵
3.土地气候
4.23时56分4秒恒星
5.动热
二、单项选择题
6.D[解析] 乌苏镇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小岛上,地处东经134°40′,北纬48°15′,东临大江,西依小河。从地球经度上看,它是中国疆域的最东端,是国人每天早晨最早迎来“太阳升起”的地方,故号称“东方第一镇”。
7.C[解析] 每年夏至(6月21日或6月22日),北京时间凌晨2时10分,黎明就降临在这“东极小镇”上了。
8.A[解析] 略
9.B[解析] 图内各点是12月7日,图外区域的日期均与之不同,则可推知A、B弧必有一条为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假如B弧为日期变更线,A弧时间为7日0点,则北京时间为7日8点;假如A弧为日期变更线,则B弧时间为7日24点,此时北京时间为8日8点。
10. C[解析] 我国分24节气,各历时15天,12月22日为冬至日,依次向前推算,此时的节气为大雪。
11. D[解析] AB直线距离为地球直径,O点为北极点,可推知AB所在的圆为赤道,A点所处的纬度为0。
12. B[解析] 冬季时,由于大陆气温低于海洋,所以大陆上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海洋相对形成低压,风从高压吹向低压,也就是从大陆吹向海洋。夏季时,由于大陆气温高于海洋,所以大陆上气流上升,形成低压,相应的海洋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13. D[解析] 由地理位置可推知此大陆为亚欧大陆,大陆东部低纬度地区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大陆西岸低纬度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
14. A[解析] ③处为印度地区,印度低压又叫“亚洲低压”,是亚洲大陆夏季大气活动中心之一,可推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南半球为冬季,北印度洋海水向东流,罗马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15. A[解析] 略
16. B[解析] 略
17. D[解析] 随着经济、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以及更多商家来此投资,必然造成地租逐渐增加,失去了区位优势。
18. B[解析] 城市应当选择在气候、地形和河流因素优越的地区。
19. C[解析] 亚马逊平原地区城市兴起的自然条件主要是地形和河流因素。
20. B[解析] 当图示曲线处于a位置时是北半球的冬季,长江口盐度影响因素主要为径流量的多少,长江冬季降雨量少,盐度偏高;澳大利亚的小麦收割时间在9月份以后,大概在11~12月份;南非开普敦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在冬季和春季最为严重。
21. A[解析] 冬季大陆形成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夏季大陆上形成低压,乌兰巴托处于大陆内部,气压变化符合曲线①。
22. C[解析] 略
23. A[解析] 在沿XY的剖面图上,交点处的海拔低,两侧为山峰,海拔较高,为②;在沿MN的剖面图上,交点处的海拔高,而两侧的海拔均较低,为③。
24. D[解析] 四个居民点中只有d点的海拔在600米以上,其他居民点海拔均低于600米。
25. D[解析] 略
三、综合题
26. (1) 7青藏高原海拔高畜牧
(2)吐鲁番盆地冰川融水灌溉生态环境破坏,人民生活贫困资源环境
(3)逐渐减少夏季吹东南风,东南风来自海洋,带来大量水汽 ,越往西北,降水越少
27. (1)缩短早两个
(2)锋面5689
(3)降水集中,年际变化大
28. (1)107°E东南
(2)南昆喀斯特
(3)流经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流域内降水充沛,河流水量丰富
(4)基塘农业混合农业
(5)位于东亚季风区,受夏季风和台风的影响,降水充沛
四、简答题
29. [答案要点] 板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边讲边写的零星板书,另一种是显示教学提纲的主板书。
零星板书主要用来书写地名、数据、重要的地理概念等,一般随着教学进程的继续,需要及时擦去。写零星板书时,对地名、地理术语,教师要提醒学生以后自己写时不要写错别字;对于要求学生记住的地理数据,要让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或在课本上标注出来。主板书的种类很多,经常采用的主要有纲目式、表解式、图示式等几种。它主要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等,使学生能对整节课的教学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主板书一般保留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30. [答案要点] (1)整个试题要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中心,通过考生对情景材料的分析,小步骤地解答若干问题,反映出对某一地理专题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选择的情景性材料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与确定的测量目标符合。
(3)尽可能采用不同形式的情景性材料编制试题,如地图、短文、表格、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漫画等。
(4)情景性材料的篇幅长短要与试题的数量保持适当的比例。
(5)设问的形式应多样化,包括填空、选择、绘图、填图、作画等形式,从多角度考查考生对情景性材料的理解能力。
五、教学评价
31. [参考答案]
自然地理教学设计评价量表
设计者性别学校班级教龄课题时间项目评价因素优良合格不合格知识和技能1.课标要求明确、具体,课标解读符合学生实际。2.自然地理知识要求明确,重点和难点突出。3.注重自然地理学习基本技能的培养。4.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达标要求。过程与方法5.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6.实施启发式教学,重视学法设计,体现知识形成过程。7.强调信息技术与地理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8.注重对案例的选取和分析,得出自然地理规律和分析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9.以自然规律为主线,逐步培养学生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0.学生思维得到有效训练,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教师表现1.板书工整、美观、层次清楚、脉络清晰。2.用普通话教学,自然地理专业术语表述和运用准确。3.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评价相结合。4.有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或实验,实现媒体的优化组合。5.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异,课堂节奏把握好,做好课堂教学控制。学生表现6.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7.师生和谐互动,课堂气氛良好。8.自然地理的思维方法得到有效训练。9.自然地理素养逐步养成。10.学生能正确使用自然地理专业术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教学
效果11.课堂效率较高,达成课标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均有所进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0: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学校地理教育系统由地理课堂教育和地理课外教育两大子系统构成。()
2.教学过程是由各科教师与学生共同来完成的,它等同于非教学形式的认识过程。()
3.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学内容、教师和教案等的结构有所不同,但常规的上课均是由组织教学、学习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和课程结束这四个基本环节构成的。()
4.地理复习课是为了使学生巩固加深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并使其系统化,即梳理知识的脉络和层次。()
5.地理教学方法是地理教学活动中较活跃的一个因素,它包括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
二、简答题(5分)
6. 简述怎样培养和提高地理教师的素质?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耀斑、黑子分别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层与层。
2.在非洲,气候分布在南北两端,气候和山地气候分布在东非高原。
3.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地区,我国广东省和省的许多地方一向以侨乡著称。
4.我国的黑土主要分布在地区,红壤主要分布在地区。
5.从湖泊的成因来看,我国的太湖属于湖,北美洲的五大湖属于湖。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2006年2月17日上午9时,在菲律宾莱特岛发生特大泥石流并造成巨大人员伤亡,有至少1500人被泥石流掩埋,其中包括240多名小学师生。发生泥石流灾害后,气象和地质专家分析认为,引发灾害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当地近两周来连续降雨,雨水浸满岩石的裂隙,造成岩土松懈和不稳定,最终酿成惨剧。二是由于莱特岛居民盗伐林木、私自挖矿等行为屡禁不止,使得当地许多山区几乎成为“秃山”,加剧了水土流失现象。三是在泥石流发生前1小时,当地曾发生了里氏4级以下的轻微地震。回答6~8题:
6.莱特岛的气候类型属()。
A. 亚热带季风气候B. 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D. 热带雨林气候
7.发生这次泥石流灾害的最直接诱因是()。
A. 连续降雨B. 岩层破碎
C. 轻微地震D. 植被破坏
8.根据莱特岛的自然条件,人们要防治泥石流灾害继续发生的最根本措施是()。
A. 做好地震监测工作,提高地震预报水平
B. 将居民点迁移到安全的平原地带
C. 禁止采矿,停止对岩体的破坏
D. 大力植树造林,提高当地森林覆盖率
2005年9月24日至10月2日,陕西省出现了持续9天的大范围阴雨天气,渭河下游、汉江干流分别出现了1981年、1983年以来最大的洪水过程。结合下图回答9~12题:
〖=2〗
9.造成这次大范围阴雨天气的原因,可能是()。
A. 锋面、气旋的等天气系统重复出现B. 快行冷锋的影响
C. 台风影响D. 准静止锋的影响
10. 正常年份,10月份我国锋面雨带北缘移至()。
A. 南部沿海B. 河套平原
C. 秦岭以南D. 秦岭以北
11. 渭河下游水位暴涨,洛阳附近地下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符合下图中的()。
12. 泾河、渭河同是黄河的支流,但两者水质截然不同,这是由于()。
A. 渭河流经黄土高原,泾河流经渭河谷地
B. 渭河位于秦岭以北,泾河位于秦岭以南
C. 泾河流经黄土高原,渭河流经渭河谷地
D. 泾河位于秦岭以北,渭河位于秦岭以南
读右侧的三角形坐标图,回答13~15题:
13. 如果a、b、c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则表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点是()。
A. ①B. ②
C. ③D. ④
14. 如果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投入、科技投入,下列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是()。
A. ①B. ②
C. ③D. ④
15. 如果a、b、c分别代表影响工业区位的原料因素、能源因素、市场因素,则下列最能代表炼铝工业的点是()。
A. ①B. ②
C. ③D. ④
下图为植物体的增长与气温关系示意图,回答16~17题:
16.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气温越高,植物体生长速度越快,当气温为10℃时,其植物生长速度约为30℃时的()。
A. 110%B. 90%
C. 60%D. 20%
17. 一山体高5000米,某日海平面平均气温为40℃,此时山体上植物生长最快的地方大约在()。
A. 海拔2000米的山坡上B. 海拔200米的山坡上
C. 海拔5000米的山顶上D. 山麓地区(海平面)
右图是近地面(虚线)和大气上界(实线)太阳辐射波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 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并向大气排放,则会使()。
A. A部分增大
B. B部分增大
C. C部分缩小
D. A部分缩小
19. 温室效应会使()。
A. A部分增大B. B部分缩小
C. C部分增大D. C部分缩小
副高的强弱、进退几乎决定着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分布以及水旱灾害的发生。结合“我国某月份副高脊线位置图”,回答20~23题:
20. 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
A. 天气炎热干燥B. 受冷气控制
C. 盛行上升气流D. 受气旋影响
21. 若此时①地处于雨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B. ①地频繁出现扬沙天气
C. 副高脊线可能正向北移动D. 正值10月
22. 在我国,副高移动最快的季节是()。
A. 春节B. 夏季
C. 秋季D. 冬季
23. 由于冷暖气流交锋形成的雨带位于副高的()。
A. 位于副高脊线上B. 北侧
C. 南侧D. 不确定
读“2005年北京市城市建设土地供应计划情况图”,回答24~25题:
24. 该项供地结构,最有利于()。
A. 将北京市建设成为全国经济中心B. 保护北京市的生态环境
C. 调整北京市的产业结构D. 缓解北京市的城市化问题
25. 在各项用地中,商业服务用地较少,原因是()。
A. 商业服务高度集聚这一性质决定的B. 金融业和工矿业
C. 公用事业的发展D. 北京已经是全国的商业服务中心
三、综合题(每小题 10分,共30分)
26.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月球基本概况
月球质量约为地球的1/81,体积只有地球的1/49,月球表面的引力也只有地球的1/6。月球表面基本上没有大气,月面温度差可以达到300℃以上。
月球表面由岩石碎屑和尘埃组成的风化层(月壤)所覆盖,一般厚5~10m,富集的化学元素有H、He、N、C等,初步估算全月球月壤中3He的资源量可达100万~500万吨,3He是人类未来可长期使用、清洁、安全而廉价的可控核聚变燃料。组成月球和地球的化学元素相同,月岩中发现的100多种矿物中绝大多数也与地球的矿物相同,只有静海石等5种矿物在地球上未发现过。
月球表面没有水体,而月球南北两极的月壤中却存在大约66亿吨的水冰。它们是彗星撞击月球后残留下来的。
材料二地月系示意图,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
(1)从太阳活动影响考虑,B、C、D三地中易观察到极光现象的是;无线电波通讯易受影响的是。(2分)
(2)图示时刻,地表可能观察到食现象;与图示时刻相比,当月球运行到P处时,海洋潮汐作用变(强或弱)。(2分)
(3)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此刻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地表范围是从经线向东至经线。(3分)
(4)如果想在月球上生活,人类还需要创造的生存条件
是适宜的温度和条件,利于人类呼吸的氧气;避免伤害的环境条件;能够产出人类所需的生态系统。(3分)
27. 读“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图”,分析回答:(10分)
(1)图中a、b、c、d、e五个自然带所代表的植被类型中属于常绿阔叶林的是。(2分)
(2)垂直自然带产生的原因是,此规律同的地域规律有些相似。(2分)
(3)北坡没有森林植被的原因是。(2分)
(4)北坡常年积雪区的下限比南坡(填高或低)。(2分)
(5)只考虑海拔因素,珠峰最高处与我国陆地最低点的温差约为。(2分)
28. 近几年全球范围内大公司合并或兼并的现象时有发生。读图完成要求:(10分)
(1)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汽车和食品,则最有可能表示汽车的是。
原因是:。(3分)
(2)我国汽车企业有100多家,但其产量不及某跨国公司一家的年产量,结合上图指出我国汽车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4分)
(3)图中M点的含义是,其说明。(3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9. 简述观察评价法运用的要点。
30. 在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地理教育有哪些特殊的功能?
五、教学评价(20分)
31. 请写出《矿产资源》一课的教案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
实践
一、判断题
1.√[解析] 略
2.×[解析] 教学过程是由各科教师与学生共同来完成的,它严格区别于非教学形式的认识过程。
3.×[解析]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学内容、教师和教案等的结构有所不同,但常规的上课均是由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学习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和课程结束这五个基本环节构成的。
4.√[解析] 略
5.√[解析] 略
二、简答题
6.[答案要点] (1)大力办好各级师范院校地理专业;
(2)利用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学院)组织在职教师脱产进修;
(3)组织地理教师参加电大、函授学习;
(4)组织地理教师参加教研活动;
(5)组织老教师个别帮助新教师。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色球光球
2.地中海热带草原
3.西南福建
4.东北平原江南丘陵
5.潟冰蚀
二、单项选择题
6.B[解析] 略
7.C[解析] 略
8.D[解析] 莱特岛属热带季风气候降雨较多,水土容易流失,因此应保证当地植被覆盖率以加强水土保持能力。
9.A[解析] 略
10. A[解析] 我国从冬季到夏季,降水带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5月份在华南,6月上旬到南岭-武夷山一线,6月下旬到长江一线,7月到淮河,8月到华北,从夏季到冬季,则向南移动,在8月下旬从东北华北开始向南撤,9月即可移到华南沿海,10月到达南部沿海。
11. B[解析] 首先排除CD,因为图中的海拔太高了,不可能有700米,既然渭河水位上涨,说明黄河水位更高,应该是河流水补给地下水,选B。
12. C[解析] 略
13. B[解析] 略
14. C[解析]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一是小农经营;二是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三是机械化水平低;四是水利工程量大;五是科技水平低。
15. A[解析] 炼铝业属于能源、动力指向型工业,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站),这种类型工业还包括冶金(炼铝或炼铜厂)、化学等重工业、电镀厂等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
16. C[解析] 当气温为10℃时,植物增长速度约为3毫克/小时,当气温为30℃时植物增长速度约为5毫克/小时,由此可知选C。
17. A[解析] 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度;由图可知植物生长速度最快时温度大概为25℃~30℃,因此选A。
18. D[解析] 温室效应增强了地面长波辐射能力,C部分的范围增大。氟氯烃破坏大气臭氧层,使臭氧吸收紫外线能力减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强,而到达大气上界的紫外线总量是没有变化的,因此图中A部分范围应减小。
19. C[解析] :“温室效应”即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则吸收的太阳红外线部分越多。
20. A[解析] 由图中可以看出,副高脊线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处于副高控制下,天气炎热干燥,即该地区的伏旱天气。
21. C[解析] 由图可知,①为华北地区,该地雨季为7、8月,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而扬沙天气多出现在冬半年。
22. C[解析] 副高的移动规律决定着我国雨带的推移,速度和方向基本一致,可通过雨带推移来理解,一般情况是5月,雨带位于华南,进而北移,6月,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7月、8月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雨带南撤,10月雨季结束,可以推出北移时间为5~8月份,而南撤仅用9月份一个月,故秋季,移动速度最快。
23. B[解析] 略
24. B[解析] 图中可用于基础建设的土地所占比重最大,为35.4%。该项供地结构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25. A[解析] 略
三、综合题
26. (1)CD
(2)月弱
(3)5点45°E180°
(4)水分宇宙射线及陨石食物
27. (1)a
(2)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而变化从赤道到两极
(3)海拔过高,气温低,水分不足
(4)高
(5)54℃
28. (1)A汽车产业生产过程复杂,技术含量大,所需零部件多,协作工厂多,故其生产经营规模大
(2)规模太小,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及技术更新产业重组,形成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追加科技投入
(3)A企业达到规模经济时的生产规模规模经济的规模有极限值
四、简答题
29. [答案要点] 对于观察评价法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确保观察在自然真实的状态下进行,尽可能不要被观察对象察觉,防止学生有意迎合教师的需要使评价信息失真。
(2)观察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如制定观察计划和提纲等。
(3)确定观察目的和项目。
(4)客观、真实、全面、具体地做好观察记录。
30. [答案要点] (1)能使受教育者了解自然环境变化、发展的规律以及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2)能使受教育者认识人类必须控制自身的生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3)能使受教育者重视经济研究,以适应社会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树立正确的经济观。
(4)能使受教育者获得和扩大国际知识,促进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及树立全球观念。
(5)能帮助受教育者用发展、系统、综合的观点和方法学会预测人地关系发展的方向。
五、教学评价
31. [答案要点]
第四节矿产资源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明确矿产资源的分类,了解矿产资源的主要用途及世界上煤、铁、石油的分布。并使学生认识到目前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不合理状况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2.在学习矿产资源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矿产资源的知识,使学生认识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自觉地养成爱惜各种用品和积极回收废旧物资的品德和习惯。
【课型】
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
讲述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难点是世界煤、铁、石油的分布。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①《世界主要铁矿的分布》;②《世界主要煤田的分布》;③《世界石油的产区和输出》(如果没有教学挂图,也可用自制的投影片代替)。矿物标本:煤、铁矿石、石油。
【教学提纲】
第四节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的用途
二、矿产的概念和分类
1.矿产资源的概念
2.矿产资源的分类
三、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
四、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展示矿物标本]煤、石油、铁矿石。同学们来确认一下,这些矿产是什么?煤、石油、铁矿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用途的矿产资源。
二、板书部分
第四节矿产资源(板书)
(一)矿产资源的用途(板书)
[提问]同学们知道煤、石油、铁矿石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吗?(煤——工业、交通运输业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生活中的燃料。石油——工业、交通运输业的能源及化工原料。铁矿石——冶炼钢铁。)
[提问]说一说你家的厨房用具分别需要哪些矿产资源才能做成?(如饭锅——铝,炒菜锅——铁,碗——瓷土等。)
[阅读课文]请同学读教材第81页“读一读”,并回答瑙鲁这个小国是怎样变富的?(是因为有丰富的磷酸盐矿石资源。)
[教师总结]可见,矿产资源的用途是广泛的,深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矿产都来源于什么地方呢?什么样的东西才能叫做矿产呢?
(二)矿产资源的概念和分类(板书)
1.矿产资源的概念
[教师讲述]矿产资源是指大量的埋藏在地下或露出在地表的,并能被人类开采利用的天然矿物。
[提问]请判断下列物质是不是矿产?煤(是),大气(不是),盐(是),钢材(不是)。
2.矿产资源的分类(板书)
[教师讲述]按照矿产资源的质地,我们把矿产资源分为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金属矿产质地比较坚硬、有金属光泽。按照金属的色泽,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提问]判断下列矿产中,哪些是黑色金属?哪些是有色金属?哪些是非金属?它们各有什么用途?列表回答如下:
矿产类别作用铝有色金属制造器皿和管道等铁黑色金属制造兵器、锅、刀……煤非金属发电石油非金属汽油、燃气过渡:在所有矿产中,铁、煤、石油对现代化生活和生产,关系特别重要。我们来进一步学习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
(三)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板书)
[展示教学挂图]《世界主要铁矿的分布》。
[提问]请在图上指出,世界铁矿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俄罗斯、巴西、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美国七国。这七国的铁矿储量约占世界铁矿储量的90%。)
[展示教学挂图]《世界主要煤田的分布》。
[提问]请注意读图,指出世界主要煤田分布在哪些地区和国家?(世界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产量居前三位的是中国、美国和俄罗斯。)
[展示教学挂图]《世界石油的产区和输出》。
[提问]①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和输出量最大的地区在哪里?(中东地区即西亚。)
②除中东地区石油产量较大外,还有哪些国家的石油产量也较大?(俄罗斯、美国、墨西哥、英国、中国。)
③日本和欧洲许多国家的石油主要来自哪个地区?(中东地区。)
④美国石油产量很多,为什么还大量进口石油?(工业发达,石油消耗量大。)
[提问]像煤、铁、石油等这些矿产属于可更新资源还是不可更新资源?为什么?(不可更新资源。因为它们形成所需要的时间太长了,一般要经过千百万年甚至上亿年,远远超出了我们人类的历史。)
既然矿产资源属于不可更新资源,其储量随着人类的开采而不断减少,与森林资源、水资源相比,就更应该合理利用。
(四)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板书)
[阅读课文]读教科书第84页第3段~第85页第2段(“现在,……要进行树木复植或复垦。)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
①目前在开采利用矿产资源中,存在着哪些不合理现象?
②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应采取哪些措施和办法?
[讨论]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我们中学生在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宣传矿产资源法》,爱惜各种物资,积极回收各种废旧物资等等。)
三、布置作业
在世界政区空白图上,标出世界主要的石油、煤、铁的生产国(地区)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0: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态要素是地理教学过程中最不稳定的要素,即随着时间变化而表现出宏观改变的要素。()
2.观察法是指学生在接受地理教育的过程中要通过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直接观察,使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教学规律是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和普遍性的联系,它对教学活动具有推动作用。()
4.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以他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5.地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就是指教育学和心理学。()
二、简答题(5分)
6.社会地理教育都有哪些途径?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河水补给除雨水、湖泊水外,还有和等。
2.世界上的几个主要大渔场几乎都位于交汇的海区,其原因是。
3.下图是日本1月等温线分布图,使图中等温线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和。
4.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城市的出现需要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
(1);
(2)。
5.京广铁路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有北京、、郑州、武汉、、广州。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图是在某区域按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6~8题:
6.该区域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
A. 不足100人B. 100~300人
C. 300~500人D. 500人以上
7.图中示意的L河,流向与注入地分别是()。
A. 由东南流向西北,注入青海湖B. 由东北流向西南,注入印度洋
C. 由西北流向东南,注入太平洋D. 由西南流向东北,注入大西洋
8.图示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应建立保护区并着重()。
A. 治理酸雨危害B. 防治土壤盐碱化
C.防治河水污染D. 保护森林资源
读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9~11题:
9.除南极洲外,其余六大洲均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A. bB. d
C. eD. f
10. 图中四座山峰位置及海拔高度,垂直自然带最多的位于()。
A. aB. b
C. cD. d
11. b与g气候类型最主要的差异在于()。
A. 气温的年较差B. 年内降水分配不均
C. 降水集中季节不同D. 最冷月平均气温〖=2〗
读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且晨昏线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恰好重合。回答12~14题:
12. 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区占地球表面积的()。
A. 一半以下B. 一半
C. 一半以上D. 无法判断
13. 若地球正朝近日点方向运动,此时“北京时间”是()。
A. 3月21日3时20分B. 9月23日3时20分
C. 3月21日8时D. 9月23日7时
14. 若此时,某科学考察船上的船员发现在烈日下直立的桅杆的影子突然不见了,则该考察船的地理位置是()。
A. 0°纬度,西经110°B. 北纬23°26′,西经20°
C. 0°纬度,东经70°D. 北纬23°26′,东经160°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15~17题:
15.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春分日日出的先后顺序是()。
A. 丙甲乙丁B. 丁乙丙甲
C. 甲丙乙丁D. 甲乙丙丁
16. 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B. 甲地冬季漫长
C. 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D. 丙地降水集中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17. 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
B. 丁地因洼制洼发展基塘生产
C. 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D. 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下图为西方某国统计的交通工具运行目的比例示意图,读后回答18~19题:
18. 图中两条曲线可能是()。
A. 实线是购物交通,虚线是上下班交通B. 实线是货物交通,虚线是购物交通
C. 实线是购物交通,虚线是货物交通D. 实线是上下班交通,虚线是购物交通
19. 为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B. 建设市内铁路网
C. 限制汽车发展,鼓励自行车使用D. 大力发展私人汽车
下图为沿28°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 关于图中各地农业布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处发展亚热带水果B. ②处发展乳肉、家禽、蔬菜
C. ③处发展棉花D. ④处发展小麦等粮食作物
21. 在图中②~③沿岸分布有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关于该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其工业发展的重要区位优势
B. 该工业区劳动力大量来源于国内其他地区
C. 该工业区形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
D. 该工业区的新兴工业部门为毛纺工业
下列两幅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读图并完成第22—23题:
22.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①减轻城市涝灾②缓解城市缺水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⑤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⑥完善城市的水生态环境
A. ①②⑤⑥B. 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⑤
23. 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A. 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蒸发
B. 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径流
C. 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蒸腾
D. 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下渗
广告对企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下图是知名企业军神集团的一幅广告,根据图中的信息和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24~25题:
24. 啤酒生产一般靠近消费市场,军神集团由长沙销往南京的主要优势是()。
A. 品牌B. 运输
C. 价格D. 市场
25. 策划、营销中心设在北京的主要原因是()。
A. 便于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
B. 便于巩固北京的市场
C. 人口集中,市场潜力大
D. 信息通达性好
三、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 阅读材料和两幅“天府”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人们把“天府”与“物华天宝、安居乐业”联系起来。叫做“天府”的地方应该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最早是西安所在的关中盆地,被称为“天府之国”;而后太原所在的汾河盆地被称为“天府之国”;太湖平原在唐以后被称为“天府之国”;北京所处的河北北部也曾戴上“天府”的桂冠。宋以后,福建的福州地区所在地闽中丘陵地区亦获得了“天府”的称号。清以后,满族人的发祥振兴之地沈阳地区也被赋予了“天府”的称号。
2008年,中国评选出新的十大“天府”,她们分别是:成都平原、台湾嘉南平原、伊梨河谷、山东半岛、闽南丘陵、三江平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呼伦贝尔、苏北平原、宁夏平原。
(1)除成都平原外,其余的“老天府”在新评选的“天府”中黯然落选,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3分)
(2)简述历史上的“老天府”分布地区的共同优势条件。(3分)
(3)与“老天府”相比,“新天府”的评选标准更重要是考虑。(2分)
(4)北京是“老天府”之一,为了举办奥运会,将首钢整体外迁。北京把首钢整体外迁主要是缓解了什么环境问题?(2分)
27. 读右图,某海轮于2004年元旦从A海港开往B海港,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元旦,海轮可以从A海港起航,其主要原因是。(2分)
(2)上午9:00,海轮通过北海海域时,船员看到渔火点点。你认为是否可信。理由是。(4分)
(3)图中C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造成这一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4分)
28. 下图是对某次地震有关要素的记录情况。图中,等震线是指烈度(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相同的点的连线。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①是,②是。(2分)
(2)甲、乙两处,断裂上升的是,有利于承压水分布的是。(2分)
(3)C处等震线向北弯曲的原因是。(1分)
(4)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简述地震可能产生的灾害及影响灾情的主要因素。(5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9. 简述地理教学手段的设计原则。
30. 简述学生地理学习质量的评定标准。
五、教学评价(20分)
31. 请写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一课的说课稿。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判断题
1.√[解析] 略
2.×[解析] 观察法包括两重含义:一是学生在接受地理教育的过程中要通过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直接观察,使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二是教师在地理教育实践中,要通过教育对象的直接观察,以取得感性认识,作为进一步分析研究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材料。
3.×[解析] 教学规律是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和普遍性的联系,它对教学活动具有制约作用。
4.√[解析] 略
5.×[解析] 地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就是指教育学和心理学。
二、简答题
6.[答案要点] (1)校外教育机构的地理教育;
(2)社会机关团体的地理教育;
(3)报刊、杂志、影视等大众媒体的地理教育;
(4)家庭的地理教育;
(5)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地理教育。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冰雪融水地下水
2.寒流与暖流鱼饵丰富,喜温水和喜冷水的鱼类都滞留在这里
3.海陆分布洋流
4.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5.石家庄长沙
二、单项选择题
6.A[解析] 由经纬度和海拔变化情况可推断此剖面为我国三江并流(横断山脉)地区,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大,人口稀疏。
7.C[解析] 不同纬度剖面图上河流所处位置的经度变化可以判断此河流为西北东南流向,为长江,最后注入太平洋。
8.D[解析] 略
9.A[解析] 除南极洲外,在其他大洲均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10. A[解析] 垂直自然带随海拔高度发生变化,由基带所处的自然带类型决定,纬度越低,山峰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越多。
11. C[解析] 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g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12. A[解析] 由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和晨昏线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恰好重合,可推知地球自转方向在图上表现为顺时针方向,北京处于夜半球,于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区占地球表面积的一半以下。
13. B[解析] 由图可知此时间昼夜平分,且地球正朝近日点方向运动,则这一天为秋分日9月22日,北京所在时区在夜半球120°E处,由此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3时20分,向西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加一日,为9月23日。
14. A[解析] 考察船在昼半球太阳直射点处,此处的地理位置为A。
15. C[解析] 四地区所属省份分别为黑龙江、山东、浙江和广东。
16. D[解析] 四地区所属省份分别为黑龙江、山东、浙江和广东,气候特征不同。黑龙江冬季漫长;山东气温年较差较大,年降水量变率大;浙江雨季长,降水丰富,冬季气温适中,空气湿润;广东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多锋面雨、台风雨),冬季温和少雨。
17. A[解析] 略
18. D[解析] 实线高峰主要出现在上午6~8点,中午12~13点以及下午17~19点,可推知为上下班交通;虚线整体汽车所占比例低于上下班交通,且高峰期出现在中午、午后和20点左右,可推知为购物交通。
19. A[解析] 略
20. C[解析] 本图所示区域为美国墨西哥湾地区,③处为加利福尼亚地区。
21. B[解析] 该工业区属于南部工业区,美国的“阳光地带”工业区,“阳光地带”各产业部门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人口南迁。从1985年到1990年,该区人口以7. 6%的比率增长,近两倍于全国4. 5%的平均增长率。整个南部地区15个州中有9个州的人口增长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2. C[解析] 略
23. D[解析] 右图中地表植被丰富,有助于雨水下渗。
24. A[解析] 略
25. D[解析]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国际性的大城市,信息通达性好。
三、综合题
26. (1)人口急剧增加,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2)都分布在地势平坦、气候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好的地区。
(3)人地协调发展。
(4)主要缓解大气污染。
27. (1)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不封冻
(2)可信北海是世界著名渔场,元月时因白昼很短,上午9时天未亮
(4)酸雨污染西南风从西欧带来大量酸性气体
28. (1)震源震中
(2)甲甲
(3)C处为断层线(C处地层不稳定),烈度偏大
(4)灾害:毁坏生产和生活设施;引发火灾、海啸和滑坡等灾害;可能导致疫病的蔓延。
影响灾情的主要因素有:震级大小;震源深浅;震中距大小;地质构造;建筑物抗震强度;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监测预警系统;灾害管理体系等。
四、简答题
29. [答案要点] (1)要发挥教师的特长;
(2)要尽量使用现代化地理教学手段;
(3)要适应认识方法的需要;
(4)注重教学手段的使用实效,注重适时、适度。
30. [答案要点] (1)地理知识水平的了解广度、理解深度和掌握程度。如地理大纲所规定的知识范围掌握得是否全面、对地理原理及理论是否理解等。
(2)地理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和运用水平。如能否熟练运用各种图表,具有读图、用图、填图、绘图等技能。
(3)地理技能的发展水平及运用。如地理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智能达到的程度如何,能否运用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比较鉴别来说明、解决有关地理实际问题;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水平怎样。
五、教学评价
31. [参考答案]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与1.4课《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紧密相连,与1.5课《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是并列的内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又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季节)发生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同一时间(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五带。因此1.6课又是1.4课、1.5课内容的继续。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和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形成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的思想意识。因此,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生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的基本概念。
②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四季、五带的形成。
(2)能力目标:
能根据太阳直射图分析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及季节情况。
(3)德育目标:
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变化的。
确立以上教学目标的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是地理学重要的基本概念。学生必须理解。四季、五带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规律变化的结果。因此,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晨昏线的倾斜的空间想象,而绝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基础差,空间想象力薄弱,所以理解和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及手段】
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了以下教法:
1.图例导析法
2.归纳推导法
3.设疑导学法
有些提问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概念,有些设疑是图例导析过程中学生加深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必要补充。
图例导析是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最直观手段。为学生构建直观空间想象的平台。因为课本的三幅“二分二至全球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很多学生看不出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动态变化规律的关系。因此在图例导析过程中比教材多了两幅图。
【学法分析】
1.阅读法
2.图画法
学生可以结合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理解基本概念,如: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
学生与教师一起画,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以后的复习深化。
【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前两节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球公转产生了二分二至自转与公转叠加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太阳直射点来回移动又会产生怎样的天文现象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采用复习导入和设问法导入,一方面复习前两节知识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利于本课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用设问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新课教学
在黑板中间挂春分太阳直射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1.26C图,从C图上来掌握判断P地昼夜长短的方法。过程如下:
要求学生在图上画出P点所在的纬线,标出晨昏线,标上字母A、K、B。得出P点所在的昼弧AK等于夜弧BK,所以春分日P点昼夜等长,如黑板所示。从而使学生掌握判断某地昼夜长短的方法,即只要判断所求地昼弧与夜弧的长短。为加深学生掌握判断某地昼夜长短的方法,还可提问,如何判断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
学生地理基础薄弱,教师必须在黑板上边画边讲,帮助学生掌握判断昼夜长短的方法。
为使学生掌握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季节变化,在黑板上按次序画3月21日、5月6日、6月22日三幅太阳直射与昼夜长短变化图。只要比较不同日期的昼弧长短即可看出昼长变化,掌握了这三个日期的昼长变化规律,后面日期的昼长变化也就迎刃而解了。配合以下提问基本可以掌握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
(1)从3月21日到6月22日P地昼夜长短怎样变化?
(2)从6月22日到9月23日P地昼夜长短怎样变化?
(3)昼夜长短与纬度有何关系?
(4)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5)北半球昼长小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6)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是什么节气?此时是南半球的什么季节?
(7)何时全球昼夜平分?哪个地方全年昼夜平分?
教学过程中,把重要的知识点写成板书。
在讲解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时,先通过提问“一天中有几个太阳高度?何时太阳高度最大?”来帮助学生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然后出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间隔(太阳直射点与所求地之间的纬度距离),要求学生把五幅图上的P地所在的纬线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用红笔画出来,叫一学生到黑板上去画,从板图上很快能看出P地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同一季节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其间配合下面提问就可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P地何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其他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怎样变化?
(2)P地何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这是P地的什么季节?
(3)夏至日哪些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夏至日是整个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这句话对吗?
(4)冬至日哪些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哪些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
同样把重要的知识点写成板书,整个过程直观而有逻辑,紧紧围绕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规律。
后面的四季、五带的形成与划分比较简单,学生可以阅读教材即可完成目标,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加强知识的体系性还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
(1)四季是怎样划分的?若黄赤交角不存在,还有四季吗?
(2)五带是怎样划分的?若黄赤交角增大为25°,五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3.课堂练习
本节课的课堂练习基本上在新课教学过程中完成,新课结束时,看时间还可以按学生情况增加几个提问。
4.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可以把地球自转与公转产生黄赤交角到四季五带的形成复述一遍。这样既可把前面1.4课与1.5课所学的的知识纳入新学的知识体系中,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与五带形成的根源所在。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检测学生地理学习质量的常规考试的考试类型包括阶段考试、、会考和高考。
2.地理教案编写的一般步骤为独立钻研教材,确定教学目的、教材提纲和重点、难点、设计教法和教具,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3.是形成中学地理教材的核心与基础。
4.地理教育技术的任务可以概括为:。
5.地理课程内容要体现全国的。
6.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一是,二是地理教材,三是学生。
7.是形成地理教学方法结构的核心和基础。
8.线段式板书的主要特点就是。
9.地理教材分析中整体分析包括时代背景分析、内部结构分析和。
10. 地理教学要以建立为教学先导。
二、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1. 地理专用教室可以成为地理课外活动的固定场所。
12. 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以他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读我国甲、乙、丙三地的水热状况示意图,回答1~3题:
1.三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A. 温带季风气候B. 极地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
2.三地区中,海拔较低的是()。
A. 甲地B. 乙地
C. 丙地D. 乙地和丙地
3.以上地区水热条件的变化属于()。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变化B. 山地的垂直地域变化
C. 同一地点的季节变化D.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变化
读“某山地南北坡降水量”图,回答4~6题:
4.该地最可能属于()。
A. 秦岭山脉B. 天山山脉
C. 燕山山脉D. 太行山脉
5.降水垂直变化最小处位于山地()。
A. 南坡海拔400米以下处B. 南坡海拔800—1600米处
C. 北坡海拔700米处D. 北坡海拔400—1600米处
6.该山地所处自然带为()。
A. 草原一荒漠带B. 荒漠带
C. 森林一草原带D. 森林带
读“我国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b、c两个救灾物质储备基地中,应大量储备的物质是()。
A. 食品B. 矿泉

C. 棉衣D. 冲锋舟
8.京珠高速广东粤北段沿线受灾,从图中调运救灾物质最近的基地是()。
A. aB. b
C. cD. d
读下图,回答9~11题:
9.如果该图表示由于冷热不均形成的热力环流图,则A、B、C、D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 ADCBB. DACB
C. ABCDD. DABC
10. 如果该图表示我国东部地区的海陆间水循环,AD为近地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属于环节③
B. 环节②形成的能量根本来源是地面
C. 我国沿海台风登陆最频繁的时候,也是①数量最大的时候
D. 非季风区的河水不可能通过①来完成海陆间循环
11. 如果该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则()。
A. 由D吹向A的风性质寒冷干燥
B. ②处的降水从类型上来看,和赤道地区的一样
C. AD两处的气压带都是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
D.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都与①有关
下面是某企业集团可能建厂的地点与产品成本分析图。回答12~13题:
12. 如果该企业集团吸引了外商投资,在乙地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①时装公司②软件开发公司③有色金属冶炼厂④移动通信器材厂⑤普通制鞋厂
A. ①②④B. ③④⑤
C. ①③⑤D. ①②③
13. 如果该集团建设有色金属冶炼厂,从经济效益看,最好建在()。
A. 甲地B. 乙地
C. 丙地D. 丁地〖=2〗
南方日报讯,2004年12月7日21时35分,两艘外籍万吨级集装箱船在珠江口担杆岛东北约8海里处发生碰撞,溢出燃油约450吨,造成我国最大的一次船舶碰撞溢油的事故。溢油如不能被有效控制并尽快回收,将给珠江口水域海洋生态带来重大损害。交通部马上牵头全力组织清污,包括采用围油栏截污、向海上洒消油剂和吸油毡来清除油污等。回答 14~16题:
14. 此次事发水域属于()。
A. 珠江下游B. 公海
C. 我国领海D. 我国专属经济区
15. 下列对油污的处理方案中,对海洋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A. 直接用燃烧法清除
B. 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
C. 利用吸油毡、麦秆、泥炭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
D. 播撒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
16. 若泄油区内的鱼类迅速死亡,则有关鱼类死亡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②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③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④石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游动
A. ①④B. ②③
C. ①②D. ①②③④
若大气降水是100%,以前渗入某城市地下和转化为城市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50%和10%。随着城市化进程,现在渗入地下和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32%和43%。据此回答17~18题:
17. 该变化不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A. 城市河道中悬浮固体和污染物含量增加
B. 城市可利用水资源减少
C. 城市河道发生洪水的频率相应减少
D. 城市地表的蒸发、蒸腾数量相对减少
18. 产生城市地表径流比重增加的原因是()。
A. 城市绿化面积减少,道路与建筑用地面积增加
B. 城市开挖了数条人工河道
C. 城市气候异常,导致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D.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读图,图中L为晨昏线。完成19~20题:
19. 若此时雅加达正午物体影子朝北,则()。
A. 叶尼塞河开始通航
B. 长江河口盐度值为一年中较低时期
C. 南北半球大陆上的等温线都向南弯曲
D. 北印度洋的洋流自东向西流动
20. 当θ角增大时,下列现象会发生的有()。
A. 我国雨带向北方移动
B. 南极地区极昼或极夜范围渐大
C. 孟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或缩小,悉尼的白昼时间逐渐增长或缩短
D. 黄赤交角逐渐增大或减小
2004年3月11日早晨(当地时间),当满载着进城上班乘客的列车进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阿托查火车站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190人死亡,140多人受伤,根据材料回答21~24题:
21.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 马德里交通以城市公共交通为主
B. 马德里城市布局太分散,加大了交通运输的压力,是不合理的
C. 西班牙农村人口增长过快,每天不得不进城务工经商
D. 西班牙城市化水平高,已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22. 西班牙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大国,下列国家中,属于西班牙旅游业主要客源国的是()。
A. 古巴B. 德国
C. 英国D. 日本
23. “3&#8226;11”马德里恐怖袭击给西班牙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下列产业中,受影响最大的是()。
A. 园艺业和乳畜业B. 采矿业和手工业
C. 旅游业D. 保险业和交通运输业
24. 马德里爆炸发生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 江淮地区的农民准备小麦播种B. 非洲热带草原的动物准备向南迁徙
C. 中国科学家正为北极考察作准备D. 内蒙古河套地区正准备防凌
由于房价太高,加之政府有力地调控政策,深圳市房地产的交易量从2007年8月开始直线下降。下图是龙岗11月新开盘的某一楼盘的平面图,据此回答25~26小题:
25. 开盘之日,3楼16套住房只成交了2套,在面积、价位等都相同的情况下,请你依据所学地理知识从采光、通风、噪声、气温、悬浮物等方面判断最有可能成交的是哪2套()。
A. A-4B. B-1
C. C-3D. D-3
26. 有一购房者考查了A-1户型的1~30层楼的噪声,结果发现:6~13层的噪声较大,其中,噪声最大是8~10层。就此现象,他询问了当地理教师的邻居,该地理老师的说法可信的有()。
A. 6楼以下,灰尘多,噪声被灰尘削减了
B. 声音依赖空气传播,13楼以上,空气稀薄,传到的声音少,噪声小
C. 6~13楼噪声大,是因为6楼以上没有树木的遮挡,车辆产生的噪声不能被树木削减,而且交通车辆产生的噪声的波长大体相同,产生了共振
D. 6楼以下,车辆的噪声被树木削减了
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发生,使国民经济和人民财产蒙受巨大损失。据此回答27~29题:
27. 形成暴雨的条件主要有()。
A. 地形导致锋面移动受阻
B. 丰富的水汽和强烈的上升气流
C. 连续的低温冷冻天气使大量水汽凝结
D. 较长时间地受热带反气旋控制
28. 下图为某日8时地面天气图,该日午后可能出现暴雨天气的地区是()。
A. 甲处B. 乙处
C. 丙处D. 丁处
29. 若此时雨带在我国华南地区,则此时可能为()。
A. 11月初B. 9月初
C. 5月初D. 7月初
解放前,我国铁路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铁路里程只有2.2万千米。解放后,我国铁路建设快速发展。至2000年,我国铁路通车里程达6万千米。据此回答30~32题:
30. 对20世纪90年代修建的京九铁路()。
A. 沿线地区农副产品、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都很丰富
B. 经过的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多于京广铁路
C. 对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有重大意义
D. 途径11个省级行政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31. 近年来,我国铁路经历了四次大规模提速。有关提速的观点,正确的是()。
A. 能够加大国家调控力度,增强运行安全系数
B. 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
C. 只要增加火车头牵引力就可以实现提速
D. 能够改善铁路行业经营状况,提高服务质量
3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现代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A. 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B. 气候条件
C. 地形条件D. 交通网的合理布局
据中央电视台记者报道,浙江省某乡历时5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下表所示。据表回答33~34题:
5年前概况5年后概况丘陵为主,土壤贫瘠修建大坝,引水入乡,丘陵变岛屿粮食种植为主淡水养殖及加工为主砍伐林木严重,水土流失周边山区及岛屿草木如茵生产、生活较封闭“渔村一日”的旅游项目十分火爆外出打工者众多七家乡镇企业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人均收入不足1500元人均收入超过2000元
33. 促使本乡发展淡水养殖及产品加工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是()。
A. 具有发展淡水养殖的充足原料
B. 优越的气候和地表水条件
C. 周边地区的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D. 多山的地形
34. 该乡情况出现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综合治理了生态环境B. 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C. 劳动力素质的提高D. 自然条件的改变
读全球人均粮食、土地生产率、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积指数图。完成35~36题:
35. 图中可以看出,近十年多来,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主要依靠()。
A. 增加科技投入B. 兴修水利
C. 增加化肥使用量D. 增加耕地面积
36.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 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持续加剧B. 世界人口持续增长
C. 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D. 单位面积产量持续增加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3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38. 在我国,七月份青藏高原平均气温最低,主要是受的影响;一月份大兴安岭北段平均气温最低,主要是受的影响。
39. 农业生产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相比,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①,②。
40. 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和对工业的投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6分)
41. 地理教育评价
42. 教案
43. 检查性听课
五、综合题(30分)
44. 下图为6月22日从北极点上空所见的太阳光照示意图(部分),N为北极点,弧AB、AC、AD皆与极圈相切于A点。(10分)
(1)图中能表示晨昏线的是,该段弧线是(晨、昏)线。(2分)
(2)该日,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为。(2分)
(3)该日,A点的昼长为小时,C点夜长为小时,E点早晨时日出。(3分)
(4)如果此时全球刚好分属6月21日和6月22日两个不同的日期,则此时北京时间为时。(1分)
(5)此季节,南京和罗马的气候特征分别是。(2分)
45. 下图是我国某镇示意图,该镇位于河边,上游水流湍急,北有高山,森林茂密,D为工业区,当地盛行东北风。据此回答:(10分)
(1)图中B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75°26′,则B地的地理纬度为。若在图中D处计划种植农作物,可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可种植的经济作物是。(3分)
(2)若该镇要建一个大型的园林公司,ABC三处最适宜的是处,原因是。(3分)
(3)图中该镇河流一年之内会出现两次汛期,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你认为这两次汛期的原因分别是,。(4分)
46. 读下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0分)
(1)A、B两地区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分别是:
A,B。(2分)
(2)从气候条件看,C、D两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分别是:
C,D。(2分)
(3)E处的地下水从埋藏条件看属于,若抽取该处的地下水用于灌溉,可能会导致。(2分)
(4)C、F两个传统工业区,发展工业共同的资源条件是。(2分)
(5)从自然条件看,G国发展工业的不利因素是,有利条件是。(2分)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47. 简述地理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
48. 简述地理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
七、论述题(20分)
49. 试谈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举例说明比较法的运用。
八、教学设计(20分)
50. 根据下面所给的数据表和图,编写一道读图综合题。
温室气体工业化之前浓度
(1750-1800年)现在浓度
(1990年)年增量在大气中衰变
时间(年)CO22.8×10—6ml/L2.8×10—6ml/L1.6×10—6ml/L50—200甲烷7.9×10—7ml/L1.72×10—6ml/L1.5×10—6ml/L10N2O2.88×10—7ml/L3.10×10—4ml/L8×10—7ml/L150氟里昂1102.80×10—4ml/L1.0×105ml/L65氟里昂1204.84×10—4ml/L7.0×10—6ml/L130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填空题
1.总结性考试
2.写出教学过程,完成教案
3.地理教科书
4.发现并实践能够达到最大地理教育效益的具体操作
5.地区性
6.地理课程标准
7.认识方法
8.将各类地理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清楚的突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9.课程资源开发
10. 地理空间概念
二、辨析题
11.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1)学生可以在这里举办地理读书小组活动,举办地理讲座,绘制世界和祖国的时事地图或其他地图,编绘地理图表,举行地理图片、优秀作业、自制教具的展览。
(2)学生可以在这里设计制作教具;鉴别矿物、土壤和植物标本;收听天气广播、整理气象观测资料等。
(3)学生可以在这里开展地图拼合板、电动地图、地理扑克、地理魔方、地理跳棋、地理谜语等各种地理游戏。
12.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1)地理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使其朝着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任务。为此,在地理教学这一培养人才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地理教师总是以劳动者的身份作用于劳动对象(学生),因而处于主导地位。
(2)地理教师是地理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主导者,他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内容和方法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品德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3)地理教师是地理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过程,因此,地理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即在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中,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这里距海洋远,有高山屏障,水份循环不活跃,主要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夏季炎热,冬季相当寒冷,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大。
2.B[解析] 根据甲乙丙三地的地理坐标解题。
3.A[解析] 三地出于同一纬度附近,经度变化较大,造成水热条件变化,属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4.B[解析] 由于降水量最大的的迎风坡也只有150mm左右,所以不可能是秦岭或南岭,最高海拔大概在1800米,而且北部较低明显是盆地,这样可以排除燕山,只可能是天山。
5.D[解析] 略
6.A[解析] 略
7.D[解析] b、c两地处于湖北省长江流域,此处最易发生的灾害为洪灾,因此应大量储备冲锋舟。
8.B[解析] 略
9.D[解析] 略
10. C[解析] 我国沿海台风登陆最频繁的时候,我国盛行东南季风,风向由海洋吹响陆地,即①。
11. C[解析] 见三圈环流示意图。
12. A[解析] 因为有外商投资和管理水平高,可发展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由图可知①②④比较适合。
13. C[解析] 因为四个地方加工费几乎相等,所以只考虑原材料及运输费、工资两方面的问题,将两图进行比较,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应选在丁地。
14. C[解析] 略
15. C[解析] 吸油毡、麦秆、泥炭等物质可进行回收处理,不会在海域内残留,没有化学物质,对海洋环境影响最小。
16. B[解析] 略
17. C[解析] 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数量增加,易导致城市河道发生洪水的频率相应增加。
18. A[解析] 城市绿化面积减少,道路与建筑用地面积增加,使得渗入地下的水量减少,产生城市地表径流的水量比重增加。
二、双项选择题
19. CD[解析] 雅加达地理坐标为6°08′S,106°45′E,当地正午物体影子朝北,则太阳直射点位于6°08′S以南,南半球为下半年,北半球为冬半年。
20. BC[解析] 略
21. AD[解析] 略
22. BC[解析]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德国和英国距西班牙比较近。
23. CD[解析] 略
24. CD[解析] 马德里发生爆炸的日期是3月11日,我国长城以南地区主要在9、10月份种植冬小麦,南半球进入冬半年,动物向北迁徙。
25. AD[解析] B—1采光条件不好,C—3面向主干道,噪声大,悬浮物多。
26. CD[解析] 略
27. AB[解析] 地形导致锋面移动受阻,在迎风坡易形成暴雨,丰富的水汽和强烈的上升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水汽受冷凝结形成暴雨。
28. BC[解析] 低压中心气流上升易形成暴雨。
29. BC[解析] 略
30. AC[解析] 京九铁路穿越9个省、直辖市,起点北京终点九龙。
31. BD[解析] 略
32. AD[解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已不在是决定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沿线地区的需求以及交通网络的合理布局成为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
33. BC[解析] 浙江省气候优越,水分充足,经济发达,市场广阔,适合市场型工业发展。
34. AB[解析] 略
35. AB[解析] 略
36. BD[解析] 在土地生产率指数持续增高的情况下,人均粮食指数却变化不大,由此可推断出人口在持续增长。土地生产率提高自然可推断出单位面积产量持续增加。
三、填空题
37. 由旧大陆移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38. 地势纬度
39. 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40. 原料劳动力
四、名词解释
41. [答案要点] 地理教育评价是对地理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过程与效果以及其他有关的方面所作的价值判断。目前,地理教育评价主要包括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估和学生地理学习质量的检测与评定。
42. [答案要点] 教案又称课时计划,是地理教师备课的结晶,也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它体现了教学过程的计划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43. [答案要点] 检查性听课,又称检查性地理观摩课,它与学习性观摩课、指导性观摩课和研究性观摩课有所区别。它主要是指评价者深入教学第一线,直接观察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现场调研,及时掌握教学动态,检查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收集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评价的一种听课方式。
五、综合题
44. (1)弧AC昏
(2)北半球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3)24123
(4)6月22日8时
(5)南京高温多雨,罗马炎热干燥
45. (1)北纬38°(或38°N)冬小麦棉花
(2)A近山近水近林,远离工业区,处于上风向、空地大。
(3)春季积雪消融夏季锋面雨到达,雨季来临,降水多。
46. (1)热带雨林破坏严重土地荒漠化
(2)光热不足旱涝灾害频繁
(3)承压地下水土壤盐碱化
(4)丰富的煤炭资源,充足的水源
(5)矿产资源及能源贫乏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六、简答题
47. [答案要点] 地理探究学习可以分为提出地理问题、提出假设或猜想、收集地理信息、整理分析地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六个步骤。
48. [答案要点] (1)地理教学目的明确。地理教学目的是地理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检查和评价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最根本的标准,也是确定其他评价指标的重要依据。
(2)地理教学内容正确。地理教学内容是由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所决定的,也是地理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3)地理教学方法适当。地理教学方法是服从于特定的地理教学目的和内容的,它应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认识活动的积极性。
(4)地理教学语言得当。地理教学语言是地理教师教学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媒介,也是地理教师的基本功。地理教学语言应讲究科学性、地理性、教育性、启发性和感染性,要求准确、简洁、通俗和规范。
(5)教具运用恰当。地理教具的选择、运用和制作也是地理教师的基本功,应根据地理教学目的,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正确选用地理直观教具系列,巧妙自如地运用好各种地理教学手段,使用教学地图、地理图表充分有效,演示操作正确熟练,板书、板图、板画准确规范,各种教具之间、教具与教法之间配合默契。
(6)教学态度端正。地理教学态度反映教师的责任心和教书育人的表现。
(7)教学效果良好。地理教学效果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认识交往的统一性而产生的结果,它反映了教学目的达到的程度和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影响。
七、论述题
49. [答案要点] 比较,是确定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逻辑方法。在地理逻辑思维方法中,比较法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被广泛地利用着。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有助于学生获得新的地理知识
运用比较法,可以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去认识未知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从而获得新的地理知识。如讲长江水文特征时,可与已知的黄河的水文特征相比较,分析两者的异同,获得有关长江的水文特征的知识。
(2)有助于对地理事物或现象间相互联系的认识
比较法可以说明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如讲山地河流时,如果与平原河流进行比较,能使学生认识河流与地形的密切关系。
(3)有助于学生明确地理事物或现象发展过程及规律
从时间的发展上进行比较,可以使学生明了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性。以洞庭湖为例,应用比较法把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作一个比较说明,就可以使学生认识湖泊这一地理现象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4)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
经常运用比较法把新旧地理知识进行比较,可以把新旧教材前后联系起来,进一步系统化。例如,讲亚马逊盆地可以与刚果盆地比较,讲南美洲可以和北美洲进行比较。
(5)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较法是一切理解与一切思维的基石。如将两个国家的自然条件与国民经济的特征进行比较,学生必须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找出两个国家自然条件和经济特征的异同点,然后予以归纳,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6)有助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对解放前后祖国和家乡的生产建设和改造自然方面的对比,可使学生认识到祖国和家乡社会主义建设的美好前途。将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特征进行比较,可以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增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运用不同的比较方法,如湖泊演化过程中的壮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的比较,可以选用自比法,就是单一地理事物或现象,对自己各发展阶段所进行的纵向自我比较,又叫历史比较法或时间比较法。对于季风成因的例子,可以选用借比法,就是把难于想象、比较抽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借助学生所熟知的一般事物和现象进行比较的方法。其他如南北美洲地形、气候的比较,黄河、长江、珠江水文特征的比较等均可根据情况选取不同的比较方法。
八、教学设计
50. [参考答案]
(1)氟氯烃化合物含量增加使气候变暖的原因是,。
(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过程有:,。
(3)请你提出为避免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人类主要应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
(4)表格中CO2浓度的变化会使图2中C部分(增大或缩小)。
(5)表格中的氟里昂的变化会使图2中A部分(增大或缩小)。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0: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地理教育学兼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性质,它是范畴内的一门边缘性理论科学。
2.地理教育过程中的要素,按其来源可分为这样三类:、教育学方面的要素、心理学方面的要素。
3.是深入到学校地理教育实践中去,进行调查研究的活动。
4.是对地理教育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以认识地理教育规律的方法。
5.是地理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检查和评价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最根本的标准,也是确定其他评价指标的重要依据。
6.是由教学目的、任务所决定的,也是地理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7.可以成为地理课外活动的固定场所。
8.学校地理教育系统由地理课堂教育和两大子系统构成。
9.高中阶段的地理课堂教育是以为线索,按系统地理的形式进行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有关基础知识的教育。
10. 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的实践活动。
二、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1. 准确性是讲授法对教师语言的要求。
12. 地理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学识和诸种教育才能,包括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这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业务基础和关键。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地震。读图完成1~4题。
1.图中公路分布的特点是()。
A. 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B. 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区
C. 主要沿河流分布
D. 主要沿山脊分布
2.当时一批急救药品欲从北京运往该地,应选择的合理运输方式是()。
A. 水运
B. 铁路
C. 公路
D. 航空
3.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民族风情以下列哪个民族为主()。
4.西双版纳所属的省区是下列轮廓图中的哪一个( )。
〖=2〗
读我国某地温度带分布示意图(图中Ⅰ~Ⅴ表示气温从高到低),回答5~7题:
5.影响图中温度带Ⅱ~Ⅴ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地势B. 季风环流
C. 海陆位置D. 纬度位置
6.图中海拔最高处大致在()。
A. 108.5°E,33.5°NB. 107.5°E,34.5°N
C. 106°E,33°ND. 107.5°E,34°N
7.乙河流域与甲河流域相比,发展农业生产具备的优势条件是()。
A.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 降水量少,水土流失弱
C. 热量充足,复种指数高D.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读《江苏省常州市工业分布状况图》,回答8~10题:
8.图中铁路的名称是()。
A. 京沪线B. 京广线
C. 京九线D. 沪杭线
9.关于图中工业企业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工业区呈环状,分布于市区的外缘
B. 工厂企业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C. 市区东南郊是大气污染类工业的最佳区位
D. 位于沪宁杭工业基地
10. 改善该城市环境的举措中,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 地面硬化、河道渠化B. 树种单一化、植被人工化
C. “中水”资源化、垃圾焚烧化D. 郊区城市化、出行公交化
读下图,四图等高距相等,回答11~14题:
11. 四幅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A. 甲B. 乙
C. 丙D. 丁
12. 关于四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3倍B. 反映实际地形最详细的是丁
C. 四幅图的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D. 反映的区域面积甲图最大
13. 若把四图反映地区用同一比例尺绘图,则四幅图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丙丁甲乙B. 丁乙甲丙
C. 甲乙丙丁D. 丙甲乙丁
14. 四图中不可能有河流的是()。
A. 甲丙B. 乙丁
C. 甲乙丙丁D. 以上都不对
右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半球图,甲、乙两地位于同一大洋。据此回答15~16题:
15. 若船从乙向甲沿纬线航行,则该船的昼夜交替周期为()。
A. 等于1恒星日B. 小于24小时
C. 大于24小时D. 等于24小时
16. 从甲地到乙地走最短航程地航向是()。
A. 先向西北再向西南B.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 自东向西D. 自西向东
江苏省无锡市、苏州市因超采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漏斗区不断扩大,地面出现20多处裂缝。据此回答17~18题:
17. 两地长期以来开发利用的地下水主要属于()。
A. 静态水资源B. 浅层地下水
C. 深层地下水D. 承压水
18. 该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A. 地面径流缺失B. 旱涝灾害频发
C. 水土流失严重D. 用水需求量大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19. 读下面两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处于海洋上B. 甲地昼夜温差小
C. 该气压场位于南半球D. 图中气压值a
右图为某区域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 有关该区域地势和河流的叙述可信的是()。
A. 该河流流向由西南→东北流动
B. 戊地海拔低于丙地
C. 甲地潜水位低于丙、丁两地
D. 河流左岸潜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潜水
21. 关于该区域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区域是我国主要冬小麦产区
B. 北京位于该区域的东北面
C. 图中河流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D. 该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2002年7月,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首次调沙调水试验,并获成功。回答22~23题:
22. 调水调沙试验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
A. 流水溶蚀作用B. 流水沉积作用
C. 流水搬运作用D. 流水侵蚀作用
23. 下列方法和措施中,有利于解决黄河下游“缺水多沙”问题的是()。
A. 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B. 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C. 在黄土高原干旱区推广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和储蓄工程
D. 加快黄河源区退耕还林还草的速度
目前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谈论的主题。回答24~26题:
24. 目前,海洋环境污染()。
A. 较严重的海域是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
B. 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
C. 主要是海上钻井平台和油轮事故所致
D. 主要来自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
25. 经济可持续发展强调()。
A. 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B. 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C. 发展要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D. 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
26. 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说明了()。
A. 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B. 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合作
C. 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D. 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27. 在地形剖面图上,水平比例尺不变,垂直比例尺扩大,则()。
A. 会使水流更快,水能更丰富B. 更能体现地表起伏状况
C. 不会改变坡度大小D. 可能会改变山高或河长
读图,回答28~29题:
28. 若以中心圆圈代表地球赤道,M为地球同步卫星,下列有关M与地球自转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角速度相同
B. 运行周期不同
C. 运动方向相同
D. 线速度相同
29. 若以中心圆圈代表太阳,地球位于M处时,发生频率较大的自然现象是()。
A. 长江、淮河洪涝B. 塔里木河断流
C. 孟加拉湾飓风D. 澳大利亚高温
读甲、乙、丙三个国家轮廓图,回答30~31题:
30. 关于三国进出口贸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进口热带经济作物B. 都出口铁矿石
C. 都出口小麦D. 都进口石油
31. 关于甲、乙、丙三国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分布有热带草原景观B. 都是所在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C. 人口密集区都位于国土的东南部D. 国土全部位于南半球
分类处理垃圾并使之资源化,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据此回答32~33题:
32. 以下行为属于对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是()。
A. 垃圾沼气发电B. 泡沫饭盒的重复使用
C. 用建筑垃圾进行填海造陆D. 回收利用废钢铁炼钢
33. 为减少垃圾排放,就要实行清洁生产,其含义是()。
A. 不产生任何污染的生产过程
B. 一种将污染预防扩展到整个生产过程的生产方式
C. 在清洁的环境下进行生产
D. 利用清洁的能源和清洁的生产过程生产清洁的产品
读右图回答34~36题:
34. 圆圈地区广泛种植的作物是()。
A. 水稻B. 花生
C. 小麦D. 棉花
35. 圆圈地区洪灾严重,主要成因是()。
A. 植被稀少
B. 夏季多暴雨
C. 地下水水位高
D. 地面低洼,入海口少
36. 圆圈地区水资源十分紧张,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工农业生产规模大B. 人口密度大
C. 全年降水量小D. 夏季风影响时间短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37.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气候原因是。
38. 同纬度地带,夏季气温高,气温低。在山地区域气温随着海拔的而降低。
39. 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这个国家的城市是麻纺织工业中心,城市是棉纺织工业中心。
40. 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的地区是。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6分)
41. 地理教学方法
42. 地理讲授法
43. 地理课外教学
五、综合题(30分)
44. 图中甲图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图”;乙“图为中国贫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甲和图乙的关联性体现如下:
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乙中的H处,则上图空格中①表示,②表示;脱贫的主要措施。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乙中的C处,则上图空格中①表示,②表示;脱贫的主要措施有。(6分)
(2)制约图乙中E处经济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是,为此国家在该区规划建设了最大的扶贫项目“”,该项目的完成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有。(4分)
45.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0级地震,四川省损失巨大,陕西、甘肃、重庆等省市也遭受重大损失,读图完成以下各题。(10分)
(1)图中可以看出,此次地震中心(震中)处于地势第级阶梯与第级阶梯交界处。 (2分)
(2)福建省和我国台湾位于太平洋西岸,地处地震带内。(2分)
(3)图中①是我国陆上邻国,②、③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它们在第一时间向我国汶川地震灾区提供援助,请写出它们的国名:①;②;③。(3分) 4. 根据地球内部构造,解释地震是如何产生的?(3分)
46. 读欧洲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B两国农业均以业为主,这主要是因为两国均属于气候。(2分)
(2)C国的葡萄酒公司要建设一个大型的葡萄生产基地,①②两地中较适合的是地,理由是。(3分)
(3)D是半岛,近年来该地区酸雨现象日趋严重。据调查,形成该地酸雨的污染物,多来自西欧国家的工业区,其传送的载体是。(2分)
(4)E国新兴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国土的和东北部,其独特的发展模式是。(2分)
(5)近年来,A国的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些钢铁公司还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其主要目的是()(1分)
A. 接近消费市场,便于出口产品
B. 就近获得从国外进口的大量煤炭
C. 减少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D. 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47. 简述检测与评定学生地理学习质量的意义。
48. 简述地理教材编写的原则。
七、论述题(20分)
49. 怎样理解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请谈谈你自己的认识和
八、教学设计(20分)
50. 请写出《水资源》一课的教案。〖=1〗2008年某省地理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08年某省地理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0: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某省地理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8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地表环境中各现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现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现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
1.依据图示,中心事象(X)是指()。
A. 海平面的上升B. 城市数量增多
C. 动物数量减少D. 冰雪覆盖扩大
2.世界各国对此变化应达成的共识是()。
A. 修筑水利工程B. 控制大城市规模
C. 保护人类文化遗产D. 控制大气中CO2的含量
读我国某地区景观图,完成3~4题:
3.为解决该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正确的措施是()。
A. 兴建小水电站B. 利用风力发电
C. 营造速生薪炭林D. 修建核电站
4.造成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过度樵采B. 过度放牧
C. 过度利用地下水资源D. 工矿开发
读某区域模式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B. 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 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D. 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6.关于图中各区域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区森林、草场资源丰富B. ③区水能资源丰富
C. ④区天然气资源丰富D. ⑥区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
热带气旋“韦帕”于2007年9月18日2时30分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霞关镇附近登陆,登陆时强台风风力为14级。浙江省气象局发布了最高等级的台风红色预警信号。据此回答7~8题:
7.台风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灾害,要对台风进行监控,及时预警以减少灾害的最佳地理技术系统是()。
A. 遥感技术B. 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定位系统D. 气象预报
8.袭击我国的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是由于此时()。
A. 副热带高压势力最强B. 海水水温最高
C. 夏季风刚刚登陆D. 夏季风即将消失
9.下图为四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曲线图,最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2〗
读下图,回答10~13题:
10. 造成甲大陆自然带地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
A. 热量不同B. 水分不同
C. 海拔不同D. 纬度不同
11. 甲大陆东、西两侧的③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
A. 均为地中海气候
B. 分别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 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 分别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12. 甲大陆①自然带与乙大陆⑤自然带类型相同,关于其成因,正确的是()。
A. 都是由于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而形成的
B. 都是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干旱而形成的
C. ①自然带受西风带影响,⑤自然带受寒流影响
D. ①自然带深居内陆,⑤自然带地处山脉背风坡
13.乙大陆山脉的形成是由于两大板快挤压造成的,这两大板块是()。
A.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B.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C. 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D. 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如图为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 图中哪一处交通易达性最高?()
A. 甲B. 乙
C. 丙D. 丁
15. 该处最可能位于()。
A. 高级住宅区B. 工业区
C. 商业中心D. 辐射道路与外环道路交会点
2006年11月,我国首条横跨渤海的铁路轮渡试运营成功,标志着连接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三大经济板块的陆海铁路大通道全线贯通。读下图和材料,回答16~18题:
16. 陆海铁路未开通前,长春汽车外运至南京必须经过的铁路线有()。
A. 京哈线、京沪线B. 沈大线、京沪线
C. 京哈线、京广线D. 京沈线、京广线
17. 兴建陆海铁路通道的主要意义是()。
①缩短东北、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陆上联系距离②缓解沿海与内陆之间交通运输的运营压力③有利于带动沿线经济发展④调整南、北方地区的产业布局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④D. ③④
18. 轮渡北端的大连新港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深水油港,其形成的最主要的水域优势区位条件是()。
A. 地势平坦宽阔,利于建港
B. 有输油管道与港口相通
C. 依托大连市和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经济腹地宽广
D. 海域宽阔,水深浪小,不淤不冻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 ①B. ②
C. ③D. ⑥
20. 导致美国老年人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 ①B. ②
C. ④D. ⑥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2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2001年到2020年我国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在这20年里,我国平均每年将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据此回答21~22题:
21. 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A. 死亡率急剧下降,平均寿命迅速上升
B. 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的实施
C. 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
D. 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22.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将引起()。
A. 就业压力加大B. 养老保障负担日益沉重
C. 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D. 劳动力资源缺乏
读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回答23~24题:
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
23. 图中A、B两地的气温值可能是()。
A. 8℃
C. 16℃
2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地附近等温线的分布是受冬季风的影响
B. C地附近等温线的分布是受山河相间分布的影响
C. 在河谷地带,地势低、气温高,等温线向较高纬凸出
D. 在山脉地带,地势高、气温低,等温线向较高纬凸出
读某地剖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25~26题:
25. 对图中ABCD四点气压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
A. A>DB. B>C
C. A>BD. C>D
26. 对ABCD之间的大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 因为B温度较高,造成大气由B向A运动
B. 因为A温度较高,大气受热膨胀上升
C. 因为D气压高于C,大气由D向C运动
D. 大气由D运动到C的过程中,其运动方向与等压线有一定的交角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未来十年形成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根据下表,判断27~28题: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统计表
2000年2010年总人口18亿20亿GDP1.7万亿美元2万亿美元外贸1.3万亿美元不详
27. 下列工业类型适合在东南亚布局的是()。
A. 技术指向型工业B. 市场指向型工业
C. 动力指向型工业D.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28. 从目前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相比,最具优势的是()。
A. 劳动力丰富B.资本雄厚
C. 市场广阔D. 能源充足
读下图,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完成29~30题:
29. 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部地带,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A. 水源B. 资金
C. 能源D. 技术
30. 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方向在区间调配的是()。
A. 劳动力B. 矿产
C. 粮食D. 工业制成品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31.读图,其中甲图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0分 )
(1)据甲图信息,在乙图中画出提供相同信息的示意图。(2分)
(2)图中信息所示北京时间是()。(1分)
A. 12月22日8时B. 6月22日10时
C. 6月23日8时D. 9月23日14时
(3)此时,正午日影朝南的范围是。(2分)
(4)图中所示日期,我国长江流域可能出现天气,它是由造成的(2分)
(5)试述A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3分)
32. 下图是“我国某湿润山区不同年代植被状况图”。20世纪50年代一支考察队从S点出发沿线考察该山区的自然资源,最终到达最高峰,考察日志中记录到“河谷地带都发育有河流,山区植被茂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县界沿分布。(2分)
(2)20世纪50年代,该地区拟在图示山区建取水口为城市供水,M、N两地中哪个地点合适?为什么适合在此建取水口?(3分)
(3)20世纪70年代,来自取水口的供水总量减少且供水不稳定,试分析其原因。(2分)
(4)据图示信息,就该地区今后的区域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3分)
33. 读某“科学园区开发成功的区位因素表”和“技术城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科学园区开发成功的区位因素表
接近
市场接近供
应商国际
机场国内
机场接近
海港良好的
道路网通往首都
的铁路舒适的生
活环境文化娱乐
设施地区财政
资助大学
支持愉快的工作环境基本〖4〗★〖8〗★〖10〗★〖14〗★重要★〖7〗★〖9〗★〖13〗★次要〖3〗★〖5〗★〖11〗★★无关〖6〗★
(1)该科学园为新兴工业区。据表说明该类工业区的交通运输特点。(3分)
(2)决定该类工业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什么? (2分)
(3)据图简述该技术城的产业特点。(3分)
(4)该科学园和技术城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2分)
34. 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2分)
(2)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潜力高,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商品粮的基地,为什么?(4分)
(3)B、C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1〗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填空题
1.应用教育
2.地理学方面的要素
3.调查法
4.比较法
5.地理教学目的
6.地理教学内容
7.地理专用教室
8.地理课外教育
9.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10. 地理课外活动
二、辨析题
11. [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学语言是教师输出地理知识的信息,也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开发智能的媒介,是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工具。讲授法尤其注重对教师教学语言的要求。主要包括:
(1)思想性。任何教育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和地理知识的特点,正确地使用富有思想性的教学语言,寓思想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
(2)科学性。科学性的教学语言既要符合地理学科的科学要求,又要符合教育科学的要求。它必须是观点正确、含义准确、严密周到、措词精当、不生歧义的准确语言,绝不能使地理知识“失真”。
(3)启发性。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并注意学生理解问题的认识序列,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4)艺术性。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注意艺术性,使教学语言清晰、鲜明、洗练、准确、生动、快慢适度,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趣味性,寓艺术性于科学性之中。
12.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地理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学识和诸种教育才能,包括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这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业务基础和关键。
(1)知识方面。具有精深的地理专业知识;精通地理教育学及其他教育理论;广阔的知识领域。
(2)能力方面。教学组织能力及教育机智;分析教材、编写教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运用地理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开展地理教学研究和承担地理教改实验的能力。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图例的认识、分析和总结,读图可知,公路线与河流分布一致。
2.D[解析] 本题考察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急救药品属于紧急且重量轻的物品,由于地震公路被阻断,部分公路并发泥石流灾害,因此,最佳选择是航空运输。
3.B[解析] A项反映的是维吾尔族,B项反映的是傣族的孔雀舞,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C项反映的是蒙古摔跤,D项反映的是朝鲜族舞蹈。
4.D[解析] 西双版纳在我国云南省,A为广东省,B是湖北省,C是陕西省,D是云南省。
5.A[解析] 图示区域为长江、黄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该地区地势高,山地多,温度带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6.D[解析] 山地地区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因此图中海拔最高处为Ⅴ处。
7.C[解析] 略
8.A[解析] 略
9.C[解析] 常州市属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吹东南风。
10. D[解析] 地面硬化、树种单一化、垃圾焚烧化均不符合可持续发展。
11. D[解析] 等高距相等,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
12. B[解析] 考查比例尺判读。
13. D[解析] 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区域越小。
14. D[解析] 略
15. C[解析] 船自东向西航行,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昼夜交替周期大于24小时。
16. B[解析] 地球上沿经线的方向距离最短。
17. C[解析] 略
18. D[解析] 略
二、双项选择题
19. BD[解析] 略
20. AD[解析] 河流一般形成于峡谷中,可知,河流由西南向东北流动,做剖面图河流左岸潜水水位高于河水水位,潜水补给河水;右岸潜水位低于河水水位河水补给潜水。
21. AB[解析] 由经纬度可知应在吉林省地区,该地位于北京东北方向;该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是我国主要春小麦产区。
22. CD[解析] 首先利用水流对沉积的泥沙侵蚀,然后利用其搬运作用降泥沙带入大海。
23. AC[解析] 略
24. AB[解析] 大型港口的大型轮船带来的污染以及城市工业废弃物,生产生活垃圾污染。
25. CD[解析] 略
26. BC[解析] 略
27. BC[解析] 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判读。
28. AC[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
29. BD[解析] 此时地球处于近日点,时间为1月份,北半球的冬季。
30. BD[解析] 甲国是澳大利亚,乙是巴西,丙是南非。巴西粮食产量不足,三国都产热带经济作物。
31. AB[解析] 巴西有少量国土位于赤道以北,南非的人口集中分布在北部。
32. AD[解析] 略
33. BD[解析] 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
34. CD[解析] 河北省范围内主要种植的作物有小麦,棉花、玉米等。
35. BD[解析] 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多暴雨,地势低洼,入海口少。
36. AB[解析] 略
三、填空题
37. 夏季风的强弱、进退规律反常
38. 大陆海洋增加
39. 印度加尔各达孟买
40. 西亚
四、名词解释
41. [答案要点] 就是为实现地理教学目的,完成地理教学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的,由地理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42. [答案要点]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把学生所要学习的地理知识内容,以一种现成的口语形式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不用自己独立去发现这些内容的教学方法。
43. [答案要点] 是为完成地理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在课堂外进行的教学活动。
五、综合题
44. (1)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加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过垦过牧土地荒漠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退耕还林还草,恢复自然植被
(2)交通运输南昆铁路加快西南地区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货物流通与商品交换,促进市场发育、商业繁荣带动与商业、旅游业相关的服务业及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45. (1)一二
(2)环太平洋
(3)俄罗斯韩国日本
(4)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46. (1)畜牧业温带海洋性
(2)②该地属地中海气候,光热充足
(3)斯堪的纳维亚西风(西南风)
(4)中部工业小区
(5)D
六、简答题
47. [答案要点] (1)学习质量的检测与评定,对调整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学习质量的检测与评定,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进学法,深入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3)学习质量的检测与评定,对深入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具有推动作用;
(4)学习质量的检测与评定,对于加强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48. [答案要点] (1)地理教材要正确阐明人地关系。中学地理教材是为发展学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能力的基础知识,必须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应以辨证唯物主义的人地关系理论为指导,进行教材的组织与编排,阐明人类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关系。
(2)地理教材的编排顺序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学习地理是以掌握地理知识为主。因此地理教材的概念、规律、原理应放在教材的中心地位。
(3)地理教材要适合学生自学。传统的地理教材编排很少考虑适于学生自学,使地理成了名副其实的“教材”,而不是教与学之“材”。学生一般只能是在教师讲授后才作复习,而不是真正的成为新知识的来源,不能把教材中的已知与未知联系起来,更谈不上有兴趣去阅读。
七、论述题
49. [答案要点] 地理教育评价是对地理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过程与效果以及其他有关的方面所作的价值判断。目前,地理教育评价主要包括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估和学生地理学习质量的检测与评定。地理教育评价是地理教学必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地理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涉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学设备等诸多因素,还涉及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查等各个教学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价应着眼于在特定时间内的整个地理教学过程,而不仅仅只看结果。也就是说,要对地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这就需要对反映地理教学质量的各项因素确定相应的标准。
(1)地理教学目的明确
地理教学目的是地理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检查和评价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最根本的标准,也是确定其他评价指标的重要依据。由于任何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都要围绕教学目的而展开,并为实现这一目的采用相应的方法和手段。因此,明确地理教学目的,端正地理教学指导思想,是评价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首要指标。
(2)地理教学内容正确
地理教学内容是由教学目的、任务所决定的,也是地理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地理教学内容正确,即要求教学内容应符合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其关键,控制广度、深度,注意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经常更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
(3)地理教学方法适当
地理教学方法是服从于特定的地理教学目的和内容的,它应能调动学生学习和认识活动的积极性。一般而言,评价教学方法优劣的标准是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优的教学目的和最佳的教学效果。地理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全面正确地贯彻地理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教师为主导,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及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
(4)地理教学语言得当
地理教学语言是地理教师教学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媒介,也是地理教师的基本功。地理教学语言应讲究科学性、地理性、教育性、启发性和感染性,要求准确、简洁、通俗和规范化。
(5)教具运用恰当
地理教具的选择、运用和制作也是地理教师的基本功,应根据地理教学目的,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正确选用地理直观教具系列,巧妙自如地运用好各种地理教学手段,充分有效地使用教学地图、地理图表等,演示操作正确熟练,板书、板图、板画准确规范,各种教具之间、教具与教法之间配合默契。
(6)教学态度端正
地理教学态度反映教师的责任心和教书育人的表现。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包括对教学大纲、教材的研究,认真备课、编写教案以及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教师讲课应有针对性、鼓动性和感染力,言传身教,治学严谨;答疑、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及辅导等环节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与学生广泛交流,主动征求意见,做到教学相长;热爱地理专业,以身作则。
(7)教学效果良好
地理教学效果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认识交往的统一性而产生的结果,它反映了教学目的达到的程度和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影响。教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质量。好的教学效果,不但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促进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也能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其主导作用。
八、教学设计
50. [参考答案]
水资源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起要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正确观念,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参与意识。
2.通过讨论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及水资源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含义及世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现状。
【课型】
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
讲述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难点是水资源的分布与水资源危机。
【教学用具】
自制教学投影片:①地球上水的循环和水的存在形式;②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图表;③漫画“钓鱼者的困惑”;④漫画“熟视无睹”。教学挂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教学提纲】
水资源
一、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水的分布与水资源
1.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及水循环
2.地球上的淡水
3.水资源及分布
三、淡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水资源的利用
2.水资源危机
3.水资源保护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必需条件是什么?有适宜的温度,有液态的水,有供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区别于其他行星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地球上分布着液态的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上的水资源。
二、板书部分
水资源(板书)
【提问】请举例说明,地球上的水对于人类的主要用途是什么?(生活要用水,工农业生产要用水,还可以用水来航行和发电……)
(一)水资源的重要意义(板书)
水,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全部生命。(板书)
那么,地球上的水分布在何处呢?
(二)水的分布与水资源(板书)
【展示投影片】地球上水循环和水的存在形式。
【练习】读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的存在形式图,将水的各种存在形式以及所占百分比填入下表括号内。(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进行指导)
1.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及水循环(板书)
【提问】读地球上的水循环及水的存在形式图,请描述海陆间的水
2.地球上的淡水
【展示投影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
【提问】读地球上的淡水资源表回答:
(1)地球上的淡水占总水量的多大比例?(2.53%)
(2)地球上的淡水最主要的存在形式是什么?(冰川,占68.69%)
(3)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用水,主要来自哪里?(来自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它们占全球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占淡水总量的0.3%。)
【过渡】由此可见,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水是很少的,那么,我们所说的水资源到底是指地球上的哪些水呢?下面我们学习一下水资源及其分布。
3.水资源及其分布(板书)
【教师讲述】我们提到的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水,96.53%存在于海洋之中,水量是巨大的,但不能直接使用。狭义的水资源,即是我们通过说的水资源,专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可以直接利用的。尤其是通常使用的淡水如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只占全球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因此,相对来说,水资源是短缺的。
【提问】地表淡水资源分布状况如何?为什么这样分布?(分布得不均匀。以固态,即冰川等形式存在的水约占淡水的70%;液态淡水的分布主要取决于降水量,一般而言,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比较充足,降水少的地方,淡水资源贫乏。)
【展示教学挂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提问】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上哪些地区淡水资源丰富?哪些地区不足?(降水较多的是赤道地区,各大洲的东南沿海及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的水资源丰富,沙漠气候地区因为降水量少而水资源贫乏。)
【过渡】我们已知道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也经常听到“水危机”的呼声。下面我们通过学习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来认识这些问题。
(三)淡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板书)
1.淡水资源的利用(板书)
【提问】为什么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要不断增加?(主要是人口的大量增加,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不断增加。现在用水量比1900年增加了将近10倍。)
【过渡】那么造成水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看下一道题——水资源的危机
2.水资源的危机(板书)
原因:
(1)人口迅速增加,用水总量增大;
(2)人口分布与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口过多或水资源贫乏地区出现水危机;
(3)水污染使许多水资源无法利用;
(4)人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还存在着普遍浪费水的现象等。
【展示投影片】漫画《钓鱼者的困惑》。
【提问】漫画《钓鱼者的困惑》,说明了什么问题?(工业污染水源,使鱼类死亡,水源无法利用。)
【展示投影片】漫画《熟视无睹》。
【提问】漫画《熟视无睹》说明了什么问题?(生活中存在浪费水的现象。)
【提问】你自己家乡所在地的用水是否紧张?为什么?(结合实际情况讨论)
【提问】既然世界淡水资源出现危机,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呢?(引导学生讨论)
3.水资源的保护(板书)
〔教师总结〕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是: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的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增加淡水总量,如设法用最经济的办法,使海水淡化等;加强宣传和教育,使民众建立正确的水资源观念。
三、布置作业
对家庭用水状况做一个调查,并写一篇题为《家庭水资源的利用现状与问题》的调查报告。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0: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某省地理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8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地表环境中各现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现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现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
1.依据图示,中心事象(X)是指()。
A. 海平面的上升B. 城市数量增多
C. 动物数量减少D. 冰雪覆盖扩大
2.世界各国对此变化应达成的共识是()。
A. 修筑水利工程B. 控制大城市规模
C. 保护人类文化遗产D. 控制大气中CO2的含量
读我国某地区景观图,完成3~4题:
3.为解决该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正确的措施是()。
A. 兴建小水电站B. 利用风力发电
C. 营造速生薪炭林D. 修建核电站
4.造成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过度樵采B. 过度放牧
C. 过度利用地下水资源D. 工矿开发
读某区域模式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B. 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 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D. 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6.关于图中各区域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区森林、草场资源丰富B. ③区水能资源丰富
C. ④区天然气资源丰富D. ⑥区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
热带气旋“韦帕”于2007年9月18日2时30分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霞关镇附近登陆,登陆时强台风风力为14级。浙江省气象局发布了最高等级的台风红色预警信号。据此回答7~8题:
7.台风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灾害,要对台风进行监控,及时预警以减少灾害的最佳地理技术系统是()。
A. 遥感技术B. 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定位系统D. 气象预报
8.袭击我国的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是由于此时()。
A. 副热带高压势力最强B. 海水水温最高
C. 夏季风刚刚登陆D. 夏季风即将消失
9.下图为四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曲线图,最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2〗
读下图,回答10~13题:
10. 造成甲大陆自然带地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
A. 热量不同B. 水分不同
C. 海拔不同D. 纬度不同
11. 甲大陆东、西两侧的③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
A. 均为地中海气候
B. 分别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 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 分别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12. 甲大陆①自然带与乙大陆⑤自然带类型相同,关于其成因,正确的是()。
A. 都是由于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而形成的
B. 都是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干旱而形成的
C. ①自然带受西风带影响,⑤自然带受寒流影响
D. ①自然带深居内陆,⑤自然带地处山脉背风坡
13.乙大陆山脉的形成是由于两大板快挤压造成的,这两大板块是()。
A.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B.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C. 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D. 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如图为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 图中哪一处交通易达性最高?()
A. 甲B. 乙
C. 丙D. 丁
15. 该处最可能位于()。
A. 高级住宅区B. 工业区
C. 商业中心D. 辐射道路与外环道路交会点
2006年11月,我国首条横跨渤海的铁路轮渡试运营成功,标志着连接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三大经济板块的陆海铁路大通道全线贯通。读下图和材料,回答16~18题:
16. 陆海铁路未开通前,长春汽车外运至南京必须经过的铁路线有()。
A. 京哈线、京沪线B. 沈大线、京沪线
C. 京哈线、京广线D. 京沈线、京广线
17. 兴建陆海铁路通道的主要意义是()。
①缩短东北、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陆上联系距离②缓解沿海与内陆之间交通运输的运营压力③有利于带动沿线经济发展④调整南、北方地区的产业布局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④D. ③④
18. 轮渡北端的大连新港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深水油港,其形成的最主要的水域优势区位条件是()。
A. 地势平坦宽阔,利于建港
B. 有输油管道与港口相通
C. 依托大连市和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经济腹地宽广
D. 海域宽阔,水深浪小,不淤不冻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 ①B. ②
C. ③D. ⑥
20. 导致美国老年人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 ①B. ②
C. ④D. ⑥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2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2001年到2020年我国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在这20年里,我国平均每年将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据此回答21~22题:
21. 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A. 死亡率急剧下降,平均寿命迅速上升
B. 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的实施
C. 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
D. 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22.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将引起()。
A. 就业压力加大B. 养老保障负担日益沉重
C. 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D. 劳动力资源缺乏
读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回答23~24题:
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
23. 图中A、B两地的气温值可能是()。
A. 8℃
C. 16℃
2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地附近等温线的分布是受冬季风的影响
B. C地附近等温线的分布是受山河相间分布的影响
C. 在河谷地带,地势低、气温高,等温线向较高纬凸出
D. 在山脉地带,地势高、气温低,等温线向较高纬凸出
读某地剖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25~26题:
25. 对图中ABCD四点气压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
A. A>DB. B>C
C. A>BD. C>D
26. 对ABCD之间的大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 因为B温度较高,造成大气由B向A运动
B. 因为A温度较高,大气受热膨胀上升
C. 因为D气压高于C,大气由D向C运动
D. 大气由D运动到C的过程中,其运动方向与等压线有一定的交角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未来十年形成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根据下表,判断27~28题: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统计表
2000年2010年总人口18亿20亿GDP1.7万亿美元2万亿美元外贸1.3万亿美元不详
27. 下列工业类型适合在东南亚布局的是()。
A. 技术指向型工业B. 市场指向型工业
C. 动力指向型工业D.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28. 从目前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相比,最具优势的是()。
A. 劳动力丰富B.资本雄厚
C. 市场广阔D. 能源充足
读下图,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完成29~30题:
29. 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部地带,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A. 水源B. 资金
C. 能源D. 技术
30. 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方向在区间调配的是()。
A. 劳动力B. 矿产
C. 粮食D. 工业制成品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31.读图,其中甲图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0分 )
(1)据甲图信息,在乙图中画出提供相同信息的示意图。(2分)
(2)图中信息所示北京时间是()。(1分)
A. 12月22日8时B. 6月22日10时
C. 6月23日8时D. 9月23日14时
(3)此时,正午日影朝南的范围是。(2分)
(4)图中所示日期,我国长江流域可能出现天气,它是由造成的(2分)
(5)试述A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3分)
32. 下图是“我国某湿润山区不同年代植被状况图”。20世纪50年代一支考察队从S点出发沿线考察该山区的自然资源,最终到达最高峰,考察日志中记录到“河谷地带都发育有河流,山区植被茂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县界沿分布。(2分)
(2)20世纪50年代,该地区拟在图示山区建取水口为城市供水,M、N两地中哪个地点合适?为什么适合在此建取水口?(3分)
(3)20世纪70年代,来自取水口的供水总量减少且供水不稳定,试分析其原因。(2分)
(4)据图示信息,就该地区今后的区域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3分)
33. 读某“科学园区开发成功的区位因素表”和“技术城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科学园区开发成功的区位因素表
接近
市场接近供
应商国际
机场国内
机场接近
海港良好的
道路网通往首都
的铁路舒适的生
活环境文化娱乐
设施地区财政
资助大学
支持愉快的工作环境基本〖4〗★〖8〗★〖10〗★〖14〗★重要★〖7〗★〖9〗★〖13〗★次要〖3〗★〖5〗★〖11〗★★无关〖6〗★
(1)该科学园为新兴工业区。据表说明该类工业区的交通运输特点。(3分)
(2)决定该类工业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什么? (2分)
(3)据图简述该技术城的产业特点。(3分)
(4)该科学园和技术城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2分)
34. 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2分)
(2)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潜力高,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商品粮的基地,为什么?(4分)
(3)B、C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1〗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填空题
1.应用教育
2.地理学方面的要素
3.调查法
4.比较法
5.地理教学目的
6.地理教学内容
7.地理专用教室
8.地理课外教育
9.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10. 地理课外活动
二、辨析题
11. [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学语言是教师输出地理知识的信息,也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开发智能的媒介,是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工具。讲授法尤其注重对教师教学语言的要求。主要包括:
(1)思想性。任何教育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和地理知识的特点,正确地使用富有思想性的教学语言,寓思想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
(2)科学性。科学性的教学语言既要符合地理学科的科学要求,又要符合教育科学的要求。它必须是观点正确、含义准确、严密周到、措词精当、不生歧义的准确语言,绝不能使地理知识“失真”。
(3)启发性。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并注意学生理解问题的认识序列,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4)艺术性。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注意艺术性,使教学语言清晰、鲜明、洗练、准确、生动、快慢适度,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趣味性,寓艺术性于科学性之中。
12.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地理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学识和诸种教育才能,包括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这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业务基础和关键。
(1)知识方面。具有精深的地理专业知识;精通地理教育学及其他教育理论;广阔的知识领域。
(2)能力方面。教学组织能力及教育机智;分析教材、编写教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运用地理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开展地理教学研究和承担地理教改实验的能力。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图例的认识、分析和总结,读图可知,公路线与河流分布一致。
2.D[解析] 本题考察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急救药品属于紧急且重量轻的物品,由于地震公路被阻断,部分公路并发泥石流灾害,因此,最佳选择是航空运输。
3.B[解析] A项反映的是维吾尔族,B项反映的是傣族的孔雀舞,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C项反映的是蒙古摔跤,D项反映的是朝鲜族舞蹈。
4.D[解析] 西双版纳在我国云南省,A为广东省,B是湖北省,C是陕西省,D是云南省。
5.A[解析] 图示区域为长江、黄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该地区地势高,山地多,温度带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6.D[解析] 山地地区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因此图中海拔最高处为Ⅴ处。
7.C[解析] 略
8.A[解析] 略
9.C[解析] 常州市属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吹东南风。
10. D[解析] 地面硬化、树种单一化、垃圾焚烧化均不符合可持续发展。
11. D[解析] 等高距相等,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
12. B[解析] 考查比例尺判读。
13. D[解析] 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区域越小。
14. D[解析] 略
15. C[解析] 船自东向西航行,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昼夜交替周期大于24小时。
16. B[解析] 地球上沿经线的方向距离最短。
17. C[解析] 略
18. D[解析] 略
二、双项选择题
19. BD[解析] 略
20. AD[解析] 河流一般形成于峡谷中,可知,河流由西南向东北流动,做剖面图河流左岸潜水水位高于河水水位,潜水补给河水;右岸潜水位低于河水水位河水补给潜水。
21. AB[解析] 由经纬度可知应在吉林省地区,该地位于北京东北方向;该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是我国主要春小麦产区。
22. CD[解析] 首先利用水流对沉积的泥沙侵蚀,然后利用其搬运作用降泥沙带入大海。
23. AC[解析] 略
24. AB[解析] 大型港口的大型轮船带来的污染以及城市工业废弃物,生产生活垃圾污染。
25. CD[解析] 略
26. BC[解析] 略
27. BC[解析] 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判读。
28. AC[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
29. BD[解析] 此时地球处于近日点,时间为1月份,北半球的冬季。
30. BD[解析] 甲国是澳大利亚,乙是巴西,丙是南非。巴西粮食产量不足,三国都产热带经济作物。
31. AB[解析] 巴西有少量国土位于赤道以北,南非的人口集中分布在北部。
32. AD[解析] 略
33. BD[解析] 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
34. CD[解析] 河北省范围内主要种植的作物有小麦,棉花、玉米等。
35. BD[解析] 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多暴雨,地势低洼,入海口少。
36. AB[解析] 略
三、填空题
37. 夏季风的强弱、进退规律反常
38. 大陆海洋增加
39. 印度加尔各达孟买
40. 西亚
四、名词解释
41. [答案要点] 就是为实现地理教学目的,完成地理教学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的,由地理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42. [答案要点]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把学生所要学习的地理知识内容,以一种现成的口语形式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不用自己独立去发现这些内容的教学方法。
43. [答案要点] 是为完成地理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在课堂外进行的教学活动。
五、综合题
44. (1)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加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过垦过牧土地荒漠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退耕还林还草,恢复自然植被
(2)交通运输南昆铁路加快西南地区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货物流通与商品交换,促进市场发育、商业繁荣带动与商业、旅游业相关的服务业及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45. (1)一二
(2)环太平洋
(3)俄罗斯韩国日本
(4)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46. (1)畜牧业温带海洋性
(2)②该地属地中海气候,光热充足
(3)斯堪的纳维亚西风(西南风)
(4)中部工业小区
(5)D
六、简答题
47. [答案要点] (1)学习质量的检测与评定,对调整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学习质量的检测与评定,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进学法,深入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3)学习质量的检测与评定,对深入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具有推动作用;
(4)学习质量的检测与评定,对于加强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48. [答案要点] (1)地理教材要正确阐明人地关系。中学地理教材是为发展学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能力的基础知识,必须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应以辨证唯物主义的人地关系理论为指导,进行教材的组织与编排,阐明人类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关系。
(2)地理教材的编排顺序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学习地理是以掌握地理知识为主。因此地理教材的概念、规律、原理应放在教材的中心地位。
(3)地理教材要适合学生自学。传统的地理教材编排很少考虑适于学生自学,使地理成了名副其实的“教材”,而不是教与学之“材”。学生一般只能是在教师讲授后才作复习,而不是真正的成为新知识的来源,不能把教材中的已知与未知联系起来,更谈不上有兴趣去阅读。
七、论述题
49. [答案要点] 地理教育评价是对地理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过程与效果以及其他有关的方面所作的价值判断。目前,地理教育评价主要包括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估和学生地理学习质量的检测与评定。地理教育评价是地理教学必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地理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涉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学设备等诸多因素,还涉及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查等各个教学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价应着眼于在特定时间内的整个地理教学过程,而不仅仅只看结果。也就是说,要对地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这就需要对反映地理教学质量的各项因素确定相应的标准。
(1)地理教学目的明确
地理教学目的是地理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检查和评价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最根本的标准,也是确定其他评价指标的重要依据。由于任何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都要围绕教学目的而展开,并为实现这一目的采用相应的方法和手段。因此,明确地理教学目的,端正地理教学指导思想,是评价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首要指标。
(2)地理教学内容正确
地理教学内容是由教学目的、任务所决定的,也是地理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地理教学内容正确,即要求教学内容应符合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其关键,控制广度、深度,注意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经常更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
(3)地理教学方法适当
地理教学方法是服从于特定的地理教学目的和内容的,它应能调动学生学习和认识活动的积极性。一般而言,评价教学方法优劣的标准是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优的教学目的和最佳的教学效果。地理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全面正确地贯彻地理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教师为主导,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及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
(4)地理教学语言得当
地理教学语言是地理教师教学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媒介,也是地理教师的基本功。地理教学语言应讲究科学性、地理性、教育性、启发性和感染性,要求准确、简洁、通俗和规范化。
(5)教具运用恰当
地理教具的选择、运用和制作也是地理教师的基本功,应根据地理教学目的,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正确选用地理直观教具系列,巧妙自如地运用好各种地理教学手段,充分有效地使用教学地图、地理图表等,演示操作正确熟练,板书、板图、板画准确规范,各种教具之间、教具与教法之间配合默契。
(6)教学态度端正
地理教学态度反映教师的责任心和教书育人的表现。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包括对教学大纲、教材的研究,认真备课、编写教案以及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教师讲课应有针对性、鼓动性和感染力,言传身教,治学严谨;答疑、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及辅导等环节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与学生广泛交流,主动征求意见,做到教学相长;热爱地理专业,以身作则。
(7)教学效果良好
地理教学效果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认识交往的统一性而产生的结果,它反映了教学目的达到的程度和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影响。教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质量。好的教学效果,不但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促进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也能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其主导作用。
八、教学设计
50. [参考答案]
水资源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起要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正确观念,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参与意识。
2.通过讨论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及水资源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含义及世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现状。
【课型】
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
讲述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难点是水资源的分布与水资源危机。
【教学用具】
自制教学投影片:①地球上水的循环和水的存在形式;②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图表;③漫画“钓鱼者的困惑”;④漫画“熟视无睹”。教学挂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教学提纲】
水资源
一、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水的分布与水资源
1.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及水循环
2.地球上的淡水
3.水资源及分布
三、淡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水资源的利用
2.水资源危机
3.水资源保护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必需条件是什么?有适宜的温度,有液态的水,有供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区别于其他行星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地球上分布着液态的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上的水资源。
二、板书部分
水资源(板书)
【提问】请举例说明,地球上的水对于人类的主要用途是什么?(生活要用水,工农业生产要用水,还可以用水来航行和发电……)
(一)水资源的重要意义(板书)
水,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全部生命。(板书)
那么,地球上的水分布在何处呢?
(二)水的分布与水资源(板书)
【展示投影片】地球上水循环和水的存在形式。
【练习】读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的存在形式图,将水的各种存在形式以及所占百分比填入下表括号内。(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进行指导)
1.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及水循环(板书)
【提问】读地球上的水循环及水的存在形式图,请描述海陆间的水
2.地球上的淡水
【展示投影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
【提问】读地球上的淡水资源表回答:
(1)地球上的淡水占总水量的多大比例?(2.53%)
(2)地球上的淡水最主要的存在形式是什么?(冰川,占68.69%)
(3)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用水,主要来自哪里?(来自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它们占全球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占淡水总量的0.3%。)
【过渡】由此可见,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水是很少的,那么,我们所说的水资源到底是指地球上的哪些水呢?下面我们学习一下水资源及其分布。
3.水资源及其分布(板书)
【教师讲述】我们提到的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水,96.53%存在于海洋之中,水量是巨大的,但不能直接使用。狭义的水资源,即是我们通过说的水资源,专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可以直接利用的。尤其是通常使用的淡水如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只占全球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因此,相对来说,水资源是短缺的。
【提问】地表淡水资源分布状况如何?为什么这样分布?(分布得不均匀。以固态,即冰川等形式存在的水约占淡水的70%;液态淡水的分布主要取决于降水量,一般而言,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比较充足,降水少的地方,淡水资源贫乏。)
【展示教学挂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提问】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上哪些地区淡水资源丰富?哪些地区不足?(降水较多的是赤道地区,各大洲的东南沿海及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的水资源丰富,沙漠气候地区因为降水量少而水资源贫乏。)
【过渡】我们已知道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也经常听到“水危机”的呼声。下面我们通过学习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来认识这些问题。
(三)淡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板书)
1.淡水资源的利用(板书)
【提问】为什么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要不断增加?(主要是人口的大量增加,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不断增加。现在用水量比1900年增加了将近10倍。)
【过渡】那么造成水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看下一道题——水资源的危机
2.水资源的危机(板书)
原因:
(1)人口迅速增加,用水总量增大;
(2)人口分布与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口过多或水资源贫乏地区出现水危机;
(3)水污染使许多水资源无法利用;
(4)人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还存在着普遍浪费水的现象等。
【展示投影片】漫画《钓鱼者的困惑》。
【提问】漫画《钓鱼者的困惑》,说明了什么问题?(工业污染水源,使鱼类死亡,水源无法利用。)
【展示投影片】漫画《熟视无睹》。
【提问】漫画《熟视无睹》说明了什么问题?(生活中存在浪费水的现象。)
【提问】你自己家乡所在地的用水是否紧张?为什么?(结合实际情况讨论)
【提问】既然世界淡水资源出现危机,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呢?(引导学生讨论)
3.水资源的保护(板书)
〔教师总结〕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是: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的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增加淡水总量,如设法用最经济的办法,使海水淡化等;加强宣传和教育,使民众建立正确的水资源观念。
三、布置作业
对家庭用水状况做一个调查,并写一篇题为《家庭水资源的利用现状与问题》的调查报告。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0: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对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描述正确的是()。
A. 假设合理B. 突出主题
C. 操作规范D. 重视说教
2.地理认知能力不包括()。
A. 概括地理特征的能力B. 地理事物的记忆能力
C. 地理事物的观察能力D. 地理事物的认识能力
3.地理教学中的讲述法侧重区位、景观表明了地理教学方法的()。
A. 实践性B. 地理性
C. 多样性D. 继承性
4.在地理教学中,划分教学因子的方法不包括()。
A. 以主体课程资源为中心的划分方法
B. 次要问题划分方法
C. 地理知识的逻辑划分方法
D. 地理技能程序的划分方法
5.下列对于有效地理教学衡量指标描述正确的是()。
A. 体现正确的地理教学思想
B. 能够正确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规训作用
C. 具有以教师教学为中心的合理结构
D. 高效率的学习方法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
6.地理教学中运用的逻辑方法包括:抽象方法、概括方法、因果分析方法、、等。
7.地理教学评价的功能包括:诊断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
8.地理教学要以建立为教学先导。
9.高中地理课程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和的联系和融合。
10. 地理教学论是研究,揭示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有关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区域发展重在开发
B. 一个国家发展不属于区域发展
C. 我国治水的关键是发电和航运
D. 我国西部大开发属国土整治范畴
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2~6题:
三峡地区依托其独特的区位、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国家的重点开发区域;然而三峡百万移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成为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
2.以下关于三峡地区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 地处中西部结合部,是西部开发的关键区域
B. 地处我国的东部经济地带
C. 地处我国国土的核心位置
D. 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3.对三峡地区的资源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地区最为重要的资源是水能和生物能
B. 宜昌是我国四大磷矿区之一
C. 该地区最为丰富的常规能源是天然气
D. 该地区人均耕地多,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
4.以下关于长江三峡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处我国中部与东部两大经济地带的结合处
B. 扼守长江上游,位于大西南的腹地
C. 发电成为建设三峡工程的首位目标
D. 三峡电站对于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压力有重要意义
5.百万移民安置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A. 移民中部分闹返乡
B. 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乡土观念
C. 科学文化素质低
D. 库区生态脆弱,环境容量不足
6.对开发性移民的正确叙述是()。
A. 开发性移民就是通过发展经济来安置移民
B. 开发性移民就是国家发放贷款给移民进行国土开发,安置其自身的生活
C. 国家不再发放赔偿费给移民,所有赔偿资金作为开发资金
D. 开发性移民是最好的移民方式,所有因水利工程建设而产生的移民都要走这条路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②黄土土质疏松③森林破坏严重④黄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湿性
A. ①②④B. ①③④
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8.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分别集中在()。
A.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温带沿海地区
B.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及温带季风区
C. 低纬度季风区;中纬度沿海地区
D. 低纬度大陆东岸地区;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区〖=2〗
著名的“春城”昆明市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基于这个地理特点,昆明市提出了建设湖滨生态市的发展战略。但是滇池水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实施这一战略的障碍。回答9~11题:
9.滇池被誉为“高原明珠”,其海拔高度在()。
A. 3800~4000米之间
B. 2800~3000米之间
C. 1800~2000米之间
D. 800~1000米之间
10. 昆明气候四季如春的决定性因素是()。
A. 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
B. 比较低的纬度位置和比较高的海拔高度
C. 临近滇池和森林植被覆盖率高
D. 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
11. 昆明市实施建设湖滨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对策之一是()。
A. 环湖大规模建设滨水型城市新区
B. 把昆明市区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迁至滇池湖畔
C. 全面实施环滇池截污工程和生态恢复工程
D. 填埋严重污染的滇池水域,借此拓展城市新区
下图是沿31.5°N所作的世界某一地区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12~14题:
12. 甲地的地质构造是()。
A. 背斜B. 向斜
C. 地堑D. 地垒
13. 以下关于乙地的正确叙述是()。
A. 终年温和多雨,有利于畜牧业发展
B. 夏季炎热干燥,水资源紧张
C. 社会稳定,经济高度发达
D. 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
14. 图中城市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圣地,其名称是()。
A. 麦加B. 梵帝冈
C. 圣地亚哥D. 耶路撒冷
15.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 人口生活消费水平B. 资源状况
C. 科技发展水平D. 人口的文化水平
二、综合题(30分)
16. 读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海拔500米以上的区域所表示的地形区是(名称),该地区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是。(2分)
(2)甲地气候的(填写大陆性或海洋性)特征显著,其主要原因是
。(2分)
(3)丙、丁两城是该国的重要钢铁工业中心,其中丙城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世界上与丁城钢铁工业兴起条件相似的著名工业区是(国家)的工业区。(4分)
(4)乙地的主要农产品是,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2分)
17. 读“第二亚欧大陆桥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铁路线在我国境内由线和线组成。B为市,经过B的重要铁路线还有线和线。(5分)
(2)该铁路从A到D,沟通了洋和洋,是目前亚欧大陆东西最为便捷的陆上通道。(4分)
(3)该铁路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是:。(1分)
18. 读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填出图中大城市带中大城市的名称:
A,B,C,D,E。
(2)图示城市带起源的基本条件是。
(3)该城市带形成的区位因素是:

(4)图示反映的当今世界城市分布的新特点是:。(1分)
三、简答题(10分)
19. 简述读图题的编写要点。
20. 简述相对性评价的缺点。
四、教学设计(20分)
21. 给出日本一课的教案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 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操作规范、突出重点、言语配合、显现情趣。
2.A[解析] 地理认知能力主要指学生对地理事物观察、认识、记忆等方面的能力。
3.B[解析] 略
4.B[解析] 略
5.A[解析] 有效地理教学衡量指标包括:具有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合理结构;高效率的教学方法;体现正确的地理教学思想;能够正确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促进、引导、组织、反馈调整作用。
二、填空题
6.定义方法分类方法
7.激励功能管理功能
8.地理空间概念
9.人文地理区域地理
10. 地理教学现象和问题地理教学规律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 国土整治是为全国或国内某个区域的国土资源拟订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规划,提出实施此规划的措施和步骤,制定相应的政策,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国土管理的工作。
2.C[解析] 三峡地区属于我国西部经济不发达区域,处于长江上游。
3.A[解析] 长江三峡地区水能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分布普遍又相对集中;三峡地区还有丰富的生物能。
4.D[解析] 三峡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对缓解华中、华东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局面,减轻煤炭供应和运输的压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航运方面: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的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中上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
5.D[解析] 略
6.A[解析] 在水库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既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要合理开发资源,进行结构调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这样的移民,就叫做开发性移民。
7.D[解析]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季风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植被稀疏,黄土质地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黄土高原地形坡度大。
8.B[解析] 水稻种植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如印度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在温带大陆气候区和温带季风区,如美国谷物农业。
9.C[解析] 略
10. B[解析] 昆明属高海拔低纬度山地季风气候,地势北高南低,北面的群山挡住了西伯利亚的寒风,再加上滇池的调节,所以比同纬度地区要凉快一些。
11. C[解析] 略
12. C[解析] 如图,岩石错动下陷为地堑。
13. B[解析] 根据图中所给的经度和纬度判断,该地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水资源紧张,人口以阿拉伯人为主。
14. D[解析] 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
15. B[解析] 略
二、综合题
16. (1)阿巴拉契亚山脉煤
(2)大陆性该地地处内陆,受海洋影响小;西部为高大的山系,阻挡了西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
(3)利用五大湖廉价、便利的水运利用附近丰富的煤铁资源德国鲁尔
(4)乳畜产品市场需求量
17. (1)陇海兰新兰州包兰兰青
(2)连云港鹿特丹太平大西
(3)增加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出口通道,加强了我国与欧洲国家资源与劳务的交换,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18. (1)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
(2)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创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3)地处大西洋沿岸,为平原地形,降水丰沛,温度适宜,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地处沿海,交通便利,开发较早,附近有煤炭等矿产资源
(4)城市群和大城市带的出现
三、简答题
19. [答案要点] 编制读图分析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图像中的信息要简洁明了,在保持图像结构完整的前提下尽可能删除无关的内容;一道题要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内容中心,不宜变成各种内容的拼凑;一道题中可以以一种形式为主,如以填充为主,适当穿插其他形式,答案尽可能简洁;一道题中的若干小问题,应保持从易到难的梯度。对于各种图像要结合其特点设问,如地图和剖面图除了考查地理事物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还可以考查分布规律和分布原因;示意图着重考查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演变过程、形成原因;统计图表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景观图和漫画着重考查观察问题的能力等。
20. [答案要点] (1)相对性评价只是在被评价对象所属的集体内部互相之间进行高低、优劣比较,这种比较只表示它在该机体中的相对位置,所以不一定能确切说明被评价对象的等级水平,其客观性较差。
(2)由于相对性评价按“两头小,中间大”的比例固定各等级人数,因而,由于班级和学校的差距,一些优秀学生不能得到相应的奖励。
(3)容易形成被评价对象之间的不良竞争。
四、教学设计
21. 1.[教学重点]
(1)分国地理的学习方法;
(2)日本“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
(3)日本经济特点的形成原因等。
[教学难点]
(1)分国地理的学习方法;
(2)日本“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
[课前准备]
(1)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各组继续收集有关专题的知识和资料,侧重于研究专题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2)教具:世界政区图,日本地形图,日本景观图,教学演示平台,电脑等。
[教学设计]
(1)不同小组就研究的内容进行相互联系,找出内在的关系,分析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得出彼此的观点;
(2)在老师的引导下,就各组的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进行讨论、学习,逐步形成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
[教学过程]
(1)不同小组合作学习,整理有关资料,进行专题之间的探究活动。
第一组:讨论有关问题,如:
①分析日本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等方面对日本经济的发展和特点形成有什么样的作用?
②日本自然条件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日本居民的生活?
第二组:讨论有关问题,如:
①日本为什么是资源小国、经济大国?
②日本工业分布与其自然条件有何关系?
③日本经济的对外开放,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如何?
④日本对外贸易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第三组:讨论有关问题,如:
①日本文化的地域特点与日本的地理位置的关系。
②日本文化东西兼容的原因。
③为什么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2.老师参与,讨论专题间的联系和相关问题
教师主持指导的活动步骤学习成果汇报活动的细节和内容老师: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日本的有关知识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但对于日本在地理事物上突出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今天,我们就来从日本主要地理因素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等方面来认识日本这些方面的特征。
首先,请第一组同学谈谈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因素对其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以探究活动小组为单位,各组成员坐在一起。每组就自己的讨论问题,设计观点,发言。(第一组同学设计好自己的讨论观点,发言。)
老师:第一组同学分析自然因素对经济和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十分具体,很好,值得我们关注。那么,第二组同学对日本的经济特点因素与日本的自然条件、文化特征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又是如何理解的呢?请他们来谈谈。要点: (参考)
1.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等→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对外经济联系等
2.多火山、地震等→日本传统居民、教育等
3.地域狭小→资源贫乏→经济发展(第二组同学设计好自己的讨论观点,发言。)
老师:第二组同学提到日本经济的一些特点及其与自然和文化因素的关系,实际上,日本经济在世界影响很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密切,他们组还专门就日本经济对我们地区的作用和影响作了调查,请他们来介绍一下。
(第二组同学发言。)
老师:介绍得很好。下面请第三组同学谈谈对日本文化因素受到自然和经济的作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的看法吧。要点: (参考)
1.日本发展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的原因:
(1)资源短缺,需要进口
(2)国内需求有限,需要国际市场
(3)产品大量出口,依赖海运
(4)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
2.日本经济与自然和文化因素的关系:
3.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动“日本工业分布在太平洋及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4.就当地的日本商品与日本的主要进出口商品比较,说明日本经济对世界经济的作用和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三组同学设计好自己的讨论观点,发言。)
老师总结:首先感谢各组同学的发言。通过对日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研究和分析,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日本这个国家中,各种地理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我们学习国家地理,要突出国家中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国家事物的综合影响,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日本的一些现象和问题,真正形成对日本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从而全面地认识日本,同时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要点:(参考)
1.地域性特点:民族单一、传统的东方文化、与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等。
2.地域狭小、经济发展快、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3.东西文化兼容的特点:有利经济对外发展,经济水平提高等等。
(3)实施要求:
①学生收集资料,在小组内集体研究整合,讨论得出结论。
②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小组内成员之间和各小组之间应该相互协调、相互帮助、相互合作。
③做到合作又分工,全体全过程参与,及时进行小组内的过程评价。
④汇报前,各小组要将本组的汇报成果准备充分,有些资料要在课前做好。
⑤汇报要图文并茂,对资料的引用要注明出处,对资料的处理要申明处理过程、方法与理由。学生是活动的中心与主体,教师是辅导者。活动汇报力争做到活而不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23 13:29 , Processed in 0.182557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