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294|回复: 0

[资料] 考编易错题汇总,轻松搞定教育心理学知识!赶紧收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7 15: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育心理学章节易错题
1、加涅认为教学过程的首要因素是(   )。
A - 提出教学目标
B - 引起学生注意
C - 唤起已有经验
D - 指导学生学习

解析:B
加涅认为,构成教学过程有以下九个要素:(1)引起学生注意。引起学生注意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因素。(2)提出教学目标。(3)唤起已有经验。(4)提供教材内容;(5)指导学生学习。(6)注意学习表现。(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指导。

2、派生类属学习是指新概念是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特例或例证,新知识是旧知识的派生物。根据概念,以下属于派生类属学习的是(   )
A 已知鸡的概念,再学习鸭的概念
B 已知鸟类的概念,再学习鸡的概念
C 已知鱼的概念,再学习水生动物的概念
D 已知白菜的概念,再学习鸡的概念

解析: B
根据派生类属学习的概念所知,新概念是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特例或例证,新知识是旧知识的派生物。A项两者是并列关系,B项中鸡是鸟类的其中一种,是例证,故正确选项为B。C项鱼是水生动物的一种,正好与定义相反,D项白菜和鸡不是同类,由此看出B项符合派生类属学习的定义。本题选B。

3、根据加涅对技能的分类,将主动句“风吹倒了大树”改为被动句“大树被风吹倒了”属于(   )。
A - 动作技能
B - 智慧技能
C - 认知策略
D - 操作技能

解析:  B
智慧技能主要用于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加涅将智慧技能分为: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能够把主动句改为被动句就是一种高级规则的运用。故本题选B。

4、与建构主义观点一致的是(   )
A、学习不依赖于学习者从前的经验
B、学习是接受知识
C、学习过程是自己对意义的理解过程
D、学习者需要学习认识结构

解析:   C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同时强调学生对意义的理解过程。因此选C。D项是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强调的。

5、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共同点在于反对传统教学中的机械客观主义,主张知识是在主体与环境、他人的交互作用中建构的。同时,知识不是绝对的和中立的,而是相对的和蕴涵了主体的价值观的。因此,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本质上是对人的主体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的理论。
A、正确 B、错误

解析:  A
建构主义的共同点是强调知识是主体与环境、他人交互作用中建构的,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6、【单选】一般认为集中体现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是( )
A.教育心理学
B.学习心理学
C.差异心理学
D.认识心理学

解析: B     
本题考查教育心理学概述。
桑代克是心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尽管他的很多见解引起人们的争论和反驳,但是他的学习理论在心理学上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学习心理学以“联结”一词贯穿始终,所以他自称为“联结主义者”。提出形成情境与反应相联结的三大定律,即所谓的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选项A: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创始人,但教育心理学并不能集中体现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思想,排除。
选项B:正确。他的学习心理学以“联结”一词贯穿始终,所以他自称为“联结主义者”。提出形成情境与反应相联结的三大定律,即所谓的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选项C:差异心理也是桑代克研究的重要部分,但是不是核心,排除。
选项D: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代表人物是皮亚杰等。排除。
综上,本题选B。
综上,本题选B.

7、皮亚杰认为,个体心理发展起源于(   )。
A、先天的成熟
B、后天的经验
C、一种心理构建过程
D、教育与环境的作用

解析: C   
皮亚杰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构建的结果。综上,ABD都是片面的观点,忽视了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排除。

8、在教育研究中,有一种研究主要关心的是特定教育活动的本质及其意义,强调研究的情境性和深度挖掘,而不太关注研究结果的普适性。这种研究是(  )
A.思辨研究        
B.实证研究
C.质性研究        
D.量的研究

解析: C
质性研究即定性研究是试图运用描述性分析来理解某种现象或问题的性质或意义的研究,一般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的深入探究,题干就是质性研究的含义,C项正确。
A项:思辨研究也称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对,是根据文献资料和个人或集体的知识经验,采用逻辑思考与推理方法所进行的理论研究,比如研究比较薄弱时的一些理论介绍、文献综述等。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实证研究则是随着实验心理学产生的,比如冯特、桑代克等的实验。实证研究是采用观察或实验的方法在实际资料中求取结果以实证假设并建立系统理论的研究,包括定量、定性等。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量的研究即定量研究主要是运用数据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内容的特征或变化的研究,是将事物属性数量化,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数量上的分析,并用数值表示分析结果,以判定事物的性质和变化的研究。不符合题意,排除。
综上,本题选C。

9、按照皮亚杰的观点,不同年龄的儿童的认知能力差异正是由于他们各阶段(   )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所造成的。
A、平衡能力
B、顺应能力
C、同化能力
D、认知结构

解析: D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就是认知结构永恒的构造过程。同化和顺应是构造认知结构的两个过程。平衡能力是身体素质的一种,它是指抵抗破坏平衡的外力,以保持全身处于稳定状态的能力。综上,本题选D。

10、【判断】青年期的个体出现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 (    )
A.正确 B.错误

解析: B错误
题干所描述的是初中生的情绪表现,而青年期的范围是14岁到25岁,超出了初中生的年龄范围。

11、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解析: C     
两岁的儿童,不可能理解唐诗表达的意思,只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发出汉字的音来,这涉及口腔声带等肌肉的运动,属于加涅讲的动作技能,而不是言语信息的学习。

12、"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主张,“学习鲁迅的杂文,生平事迹以及战斗精神”属于(    )。

A.言语信息学习   
B.智慧技能学习     
C.认知策略学习   
D.动作技能学习

解析:A      
加涅按照学习结果进行分类,包括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言语信息指学生掌握的是以言语信息传递(通过言语交往或印刷物的形式)的内容或者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达出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题干中关于人物陈述的信息属于信息性学习,A项正确。
B项:智慧技能的学习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以处理外界的符号和信息,故又称过程知识。比如怎样把分数转换成小数,怎样使动词和句子的主语一致等等。排除。
C项: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比如记忆术等,排除。
D项:动作技能的学习表现为肌肉动作的变化,如体操技能、写字技能、作图技能、操作仪器技能等,排除。
综上,本答案选A。

13、学生的超智力,最低值是(   )        
A、130   
B、140   
C、150   
D、160

解析:B      
一般认为,IQ超过140的人属于智力超常,或称为天才,他们在人口中不到1%,低于70的属于智力低下。故选B。

14、【单选】心理学研究表明,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也就是说很笨的男性比女性多。(    )   
A、正确 B、错误

解析:A  正确。     
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即很聪明的男性和很笨的男性都比女性多,智力中等的女性比男性多。所以题干正确。

15、【单选】当学生表现出一次正确行为时,就表示他已确实学到了该种行为。        
A.正确 B.错误

解析:B     错误。     
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的概念。在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当学生表现出一次正确的行为时,不表示他已确实学到了该种行为。因为靠短时记忆学到的东西如果不及时复习,就难以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15.根据经典性条件作用论,铃声也能引发的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铃声是(  )。         
A 中性刺激
B 条件刺激
C 无条件刺激
D 操作行为

答案解析:  B
铃声单独呈现时,不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反应,此时铃声是中性刺激;当铃声与食物多次配对之后,铃声也能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反应,此时铃声为条件刺激。肉先天就能引起狗的唾液反应,是无条件刺激。操作行为是指个体通过肢体的一系列外部动作而作用于物质客体的随意行为。故此题应该选B。

17. 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  )。         
A 行为发生是否是有意的
B 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
C 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
D 以上都是。

答案解析:   C            
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经典条件反应刺激在前,反应在后;操作条件反应反应在前,刺激在后。

18. 下列关于教育惩罚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教育中不能没有惩罚   
B.惩罚只有符合负强化的意义,才会产生最大的教育价值   
C.惩罚只限于知过能改的行为   
D.多用施予式惩罚,少用或不用剥夺式惩罚

解析:  D
实施惩罚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先教后罚。第二,非不得已不使用惩罚,允许将功补过。第三,惩罚只限于知过能改的行为。第四,多用剥夺式惩罚,少用或不用施予式惩罚。第五,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选择具针对性的惩罚方式。第六,观察孩子是否想通过不合适表现引起大人或老师的关注。第七,惩罚要言出必行,强度适当,及时。第八,恩威并重,一视同仁。综上,D错误。

19. 老师不准吵闹的学生在活动课时间到教室外面玩,并要求其完成一篇英语练习,如做得好才可以解除禁令,这是运用了(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间歇强化
D 连续强化

解析:  B
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符合题意,故选B;正强化是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正强化分为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两种。连续强化是指每次期望行为发生后都给予一次正强化物的方式,而间歇强化是一种偶然地(或间歇地)而不是每一次都对所发生的行为进行强化的方法。

20、桑代克的实验研究对后继研究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他提出的学习效果律逐渐发展为今天的学习动机,而练习律逐渐演化为强化理论。(   )
A.正确 B.错误

解析:  B
本题考查三条主要的联结学习规律。所谓效果律是指,在试误过程中,保持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若学习者对某一特定的刺激做出反应后能获得满意的结果,那么反应与这一特定的刺激之间的联结便会增强;若得到烦恼的结果,这种联结便会削弱。也就是说,满意的结果会促使个体趋向和维持某一行为,而烦恼的结果会使个体逃避和放弃某一行为。逐渐演化为强化理论。准备律:在试误过程中,当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时,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烦恼;反之,当这一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也就是说,学习者在进入某种情境时所具有的预备性反应倾向会影响到某种反应的学习。逐渐发展为今天的学习动机。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21、加涅认为教学过程的首要因素是(   )。
A - 提出教学目标
B - 引起学生注意
C - 唤起已有经验
D - 指导学生学习

解析:B
加涅认为,构成教学过程有以下九个要素:(1)引起学生注意。引起学生注意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因素。(2)提出教学目标。(3)唤起已有经验。(4)提供教材内容;(5)指导学生学习。(6)注意学习表现。(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指导。

22、派生类属学习是指新概念是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特例或例证,新知识是旧知识的派生物。根据概念,以下属于派生类属学习的是(   )
A 已知鸡的概念,再学习鸭的概念
B 已知鸟类的概念,再学习鸡的概念
C 已知鱼的概念,再学习水生动物的概念
D 已知白菜的概念,再学习鸡的概念

解析: B
根据派生类属学习的概念所知,新概念是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特例或例证,新知识是旧知识的派生物。A项两者是并列关系,B项中鸡是鸟类的其中一种,是例证,故正确选项为B。C项鱼是水生动物的一种,正好与定义相反,D项白菜和鸡不是同类,由此看出B项符合派生类属学习的定义。本题选B。

23、根据加涅对技能的分类,将主动句“风吹倒了大树”改为被动句“大树被风吹倒了”属于(   )。
A - 动作技能
B - 智慧技能
C - 认知策略
D - 操作技能

解析:  B
智慧技能主要用于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加涅将智慧技能分为: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能够把主动句改为被动句就是一种高级规则的运用。故本题选B。

24、与建构主义观点一致的是(   )
A、学习不依赖于学习者从前的经验
B、学习是接受知识
C、学习过程是自己对意义的理解过程
D、学习者需要学习认识结构

解析:   C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同时强调学生对意义的理解过程。因此选C。D项是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强调的。

25、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共同点在于反对传统教学中的机械客观主义,主张知识是在主体与环境、他人的交互作用中建构的。同时,知识不是绝对的和中立的,而是相对的和蕴涵了主体的价值观的。因此,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本质上是对人的主体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的理论。
A、正确 B、错误

解析:  A
建构主义的共同点是强调知识是主体与环境、他人交互作用中建构的,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26、  建构主义者一般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   )      
A - 最终答案
B - 唯一结论
C - 绝对解释
D - 不变实质

解析: A               
建构主义知识观的核心观点: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是一种解释和假设。它强调的是知识的动态性,即这种解释和假设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发展有所变化的。只有A项更符合动态性的相关观点。故本题选A。

27、学校为了鼓励学生学习,所以设置优等生、三好生,给学生奖励,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是(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内部动力  

解析:  B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可以使学生把学习行为指向在当前学校学习中可能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行为指向未来学术和职业方面的成就和地位。学校设置优等生、三好生,所引起的学习动机就是自我提高内驱力。故本题选B。


28、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的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解析: A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行为效果(工作效率)随着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故本题选A。


29、【判断】当一个人进行愉快的活动时再对他进行奖励,会更增加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         
A、正确 B、错误

解析:     B错误。
德西效应:当一个人进行愉快的活动时再对他进行奖励,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

30、【判断】有人认为,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知识,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能够影响个体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        
A.正确B.错误

解析:A  。     
这句话是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来的。他认为,教学的结果,如果不是毫无意义的,那就可能是有害的。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这是行为主义者所强调的),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这是认知主义者所重视的),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为此,罗杰斯对传统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他认为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可以通过讲演、考试甚至嘲弄等方式来支配学生的学习,而学生无所适从;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服从者”。因此,罗杰斯主张废除“教师”这一角色,代之以“学习的促进者”。罗杰斯从自然人性论、自我实现论及其“患者中心”出发,在教育实际中倡导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对传统的教育理论造成了冲击,推动了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  故本题正确。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25 17:02 , Processed in 0.12798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