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429|回复: 0

[习题] 河南省2015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A)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0 15: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
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  )。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C.凯洛夫的《教育学》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确定教育目的必须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  )。
A.人才培养的规格
B.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C.人的精神因素
D.阶级意志
3.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的教程是(  )。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知识性课程
D.工具性课程
4.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5.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6.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
A.在学习结束后立刻复习
B.复习越早越好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
D.当天复习
7.对学习过程中制订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  )。
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自我意识
8.(  )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保证。
A.热爱学生
B.依法执教
C.为人师表
D.廉洁从教
9.教师在实践教育创新过程中的具体要求为(  )。
A.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B.为人师表
C.热爱学生
D.注重礼仪
10.(  )是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而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权利。
A.科学研究权
B.管理学生权
C.教育教学权
D.获取报酬权
11.新中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教育法》
C.《教师法》
D.《义务教育法》
12.以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以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对说课本身进行探索性研讨的说课是(  )。
A.杀范性说课
B.研讨性说课
C.评比性说课
D.检查性说课
13.学生学业成绩检测与评定的方法主要有考察和考试两种,考查主要包括(  )。
A.口头提问、书面作业检查、随堂学绩测验
B.书面作业检查
C.随堂学绩测验
D.作业检查
14.提高学生教育质量的保证是(  )。
A.常规管理
B.科学管理
C.学生管理
D.校级管理
15.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到(  )。
A.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B.帮助后进生搞好学习
C.做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
D.帮助后进生改进缺点
16.确保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是(  )。
A.语言表述水平
B.层次分明
C.系统完整
D.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17.对被评价对象做出鉴定,区分等级,了解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这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18.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环节是(  )。
A.组织教学
B.检查复习
C.学习新教材
D.巩固新教材
19.(  )是教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A.教学实验
B.教学调查
C.教学观察
D.教学问卷
20.讲课中对学生容易理解的部分,可以用(  )。
A.讲授法
B.演示法
C.讨论法
D.读书指导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个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选错、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1.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中说服法包括(  )。
A.讲解
B.谈话
C.报告
D.讨论
E.参观
2.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  )。
A.强化的内驱力
B.认知的内驱力
C.好奇的内驱力
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E.附属的内驱力
3.对教师职业道德产生影响的精神文化因素包括(  )。
A.政治思想状况
B.科学文化
C.传统道德
D.文学艺术
E.社会风气
4.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有(  )。
A.国家保护
B.社会保护
C.学校保护
D.家庭保护
E.司法保护
5.教学技能的运用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  )。
A.适应教育对象的特点
B.体现教师的个性和风格
C.尊重教育规律
D.适应教学内容的特点
E.多种技能综合运用
6.下列属于教学信息输出技能的有(  )。
A.教学观察技能
B.口语表达技能
C.板书技能
D.设计课堂教学技能
E.体态表达技能
7.班级管理法主要有(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活动教育法
D.情境陶冶法
E.实践锻炼法
8.对班主任评价的依据主要有(  )。
A.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
B.班主任的素质
C.优秀班主任的特点和条件
D.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的反馈
E.班主任的兴趣和爱好
9.某教师为了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在他们身心愉快的时候给他们制定了一个易于完成的目标,通过对他们获得成功喜悦心情的系统强化,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最终使学生建立自信。这种教学方法运用了(  )。
A.愉快教学法
B.情景教学法
C.尝试教学法
D.成功教学法
E.程序教学法
10.影响教学方法发展的直接因素有(  )。
A.教学目的和任务
B.教学内容
C.时代要求
D.学校环境
E.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l分,共24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请将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号,错误的打“×”号。
1.教师发展自己,提高专业文化水平是教师教育权的体现。 (  )
2.选修课开设得越多越好。(  )
3.一节课成败的基本标准是看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
4.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因而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中心。 (  )
5.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当,但女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男性大。(  )
6.一般说负迁移是暂时性的,经过练习可以消除。(  )
7.教师的成长过程依次经历了关注生存阶段,关注学生阶段和关注情境阶段。 (  )
8.教师要以身作则,教书育人,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它职业道德的明显标志。 (  )
9.师德的灵魂是关爱学生。(  )
10.教师进行师德评价的基本准则和依据是《教师法》。(  )
11.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  )
12.教师资格证书适用的地域范围是本地区。 (  )
13.教师非法扣留学生,限制学生人身自由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
14.试卷信度是指试卷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
15.使用最多、最普遍的强化方式是语言强化。(  )
16.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是我国着名心理学家林崇德。(  )
17.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全班学生学好功课、提高智力。 (  )
18.通常我们看到的教室里墙壁上的字画或名言警句属于显性文化。(  )
19.学生同辈群体的价值的趋同是群体存在的基础,也是制定群体规范的前提。(  )
20.成功教学法的核心是形成学生学习的外部动力机制。(  )
21.班级授课辅助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复式教学。 (  )
22.形成性评价的基本思想是采取频繁的反馈和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评价。(  )
23.运用测验法进行教学评价的关键是编制量表。(  )
24.教学研究的第一步是设计研究方案。(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哪些原则?
2.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3.简述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4.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5.简述课堂提问的涵义及基本要求。
6.简述虚拟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一次公开观摩课上,一位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女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频频去叫那些反应机灵,学懂会用的好学生,而是善于捕捉那些不敢大胆发言.没有勇气回答问题的差生的一闪之念。一位女孩刚把有信心的眼睛抬起,就被老师叫起来回答,结果心理过于紧张,满头大汗不知所措。这时老师让她坐下来.温和地说道:“没关系,老师知道你其实已经会了,只是过于紧张而暂时想不起来.以后经常锻炼就好了。”这席话使人深深感到,女教师用自己的爱在点燃胆怯者的
智慧之火,让学生受到“我有被爱的权利”。
为什么说这位教师的爱是公正的,无私的?这个案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2.某校初二班主任王老师上课时发现某学生在偷偷地看信件,抢过来一看,发现原来是一男生写给她的求爱信。王老师非常生气,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了这封信,还骂这个女生不要脸。放学后,该女生留下一张纸条后离家出走。家长来学校质问王老师,王老师解释说:“我是她的班主任,我有权对她进行批评和教育。她是从家里出走的,跟我有什么关系?
请问王老师的行为是否正确,她的解释有没有道理?请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王老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中学德育方法中的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的方法?应如何正确运用这一方法?
2.结合实际,试论述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河南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A)
参考答案
file:///C:\Users\fang\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F6AB.tmp.png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注重适用性;(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2.【答案要点】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级体的教学作用。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3.【答案要点】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答案要点】
(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
5.【答案要点】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疑问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
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有:(1)合理地设计问题;(2)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3)要目的 明确,把握好时机;(4)提问的语言要准确,具有启发性;(5)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6) 要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
6.【答案要点】
(1)虚拟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有利于青少年信息的共享;有利于青少年交往范围的扩展:有利于青少年情感的表达和释放;有利于青少年个性的张扬和不同自我的认同。(2)虚拟同辈群体的消极影响:信息混乱;网络成瘾;群体极化。
六、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
(1)这位教师公平对待所有学生,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不凭个人好恶。
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她既看到了那些反应机灵,学懂会用的学生,更善于捕捉那 些不敢大胆发言,没有勇气回答问题的学生。所以说她的爱是公正的,无私的。
(2)启示:①对在道德、智力、体能、运动、交往和情绪上,特别是家庭背景各有差异的 学生表示普遍的关切;②对学生的看法公平公正,没有偏见,避免个人感情色彩的影响;③批改 作业尺度一致;④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发展条件,能较好地控制课堂上不同学生的发言机会: ⑤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谈话时,语气一样;⑥不夸大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错误,同时不掩饰学 习成绩好的学生的错误;⑦不根据学习成绩的差异去处理学生做错的事;⑧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先调查清楚,不急于下结论,不偏祖一方;⑨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育教学中尽量缩 小由社会不公正给学生带来的差异;⑩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不同的学生犯了相 同的错误,要考虑不同的动机与原因进行处理。
2.【答案要点】
(1)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2)教师虽然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批评的权利,但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材料中的教 师在未经学生许可的情况下,在全班同学面前念她的私人信件,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学生虽然 是从家里离家出走,但是出走的原因与该教师的不当行为有因果关系,教师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 的方法。(2)批评处分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作出的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 方法。(3)表扬一般可分为赞许和奖励两种。赞许是教师对学生一般的好思想、好行为表示的 称赞或欣赏,多以口头表示或点头、鼓掌等动作表示。奖励一般包括下述几种:颁发奖状、发给 奖品、授予称号。处分分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几种。(4)运用奖励与处分要 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公平、正确、合情合理。②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③注重宣传与教育。
2.【答案要点】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 的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④头脑风暴训练: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25 14:31 , Processed in 0.130864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