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2122|回复: 0

年级教学经验介绍发言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2 21: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尊敬的各位同事,各位领导:

今天有这个机会与大家交流一下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心得体会,我感到非常的荣幸。我发言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1、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不断探索,积累经验 ; 3、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向课堂要教学效益。

关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话题,我想先和大家交流一个问题:如果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你会最先看到牛粪还是鲜花?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老师本身就是一个优点与缺点的结合体。如果鲜花代表的是老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幽默风趣的语言、优秀的人格魅力,而牛粪代表的是老师的缺点的话,作为一名教师你是希望学生首先发现鲜花还是牛粪呢?答案当然是鲜花。但是,现实中学生往往会先发现我们的缺点,甚至直到鲜花凋谢都没有发现老师优秀的一面。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是让学生觉得老师有优点,课堂有趣,这个科目有趣。我个人认为激发学习兴趣的最佳方法就是老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也就是像鲜花一样靓丽的一面)展现给自己的学生看。这必须作到以下两点:1、你的第一节课就要确立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好形象。让学生在第一节课就认可你这个老师,你以后的工作会顺利很多。2、带着快乐的心情走进课堂,把快乐的情趣传染给学生,学生回报给你的是愉快地参与学习。任何人生活中都会有烦恼,但是作为老师千万不要把你的不快情绪带进课堂,因为这种情绪既不利于课堂发挥,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更会影响到学生对你的看法,从而因对老师的讨厌而讨厌对这个科目的学习。这样你会发现你所做的好多事情都是徒劳的。同事们,树立你在学生面前的好形象是你当好老师所迈出必不可少的一步。

我所谈的第二个问题是不断探索,积累经验。这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摸着石头过河。这个过程需要摸到三块石头:一是熟悉教材;二是下水做高考卷;三是向名师学习。其中缺了任何一块石头都搭不成桥,结果只能淌水过河。凭我以前的教学经验,面队任何教材,上课之前必须作两项工作,那就是备教材和备学生。备教材可以让科任教师熟悉授课内容,备学生可以了解学生在知识方面有哪些需求。作好这两项工作后就可以从容的面对自己的学生了。但是,这还不够。为什么呢?这需要找到第二块石头。因为作为一名高中教师还必须知道高考要考什么,怎么考?这个问题没有任何人可以回答。但是老师不能回避,必须面对。我的解决方法是解题。我坚持每星期做一张高考试卷。刚开始,我满足于了解题目的答案;到后来,我积累了一些题目后,我开始总结各种题目的类型,发现各种试卷虽然题目不一样,阅读文本不一样,但是它必然有那些类型题目出现,这就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的知识,这就是我们教学中必须体现的重点,不管课堂教学的花样怎样变化,这些实质问题必须抓住,教师尽可以进行个性化的发挥,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学的根本目标不会丢失。第三块石头是学习有经验的老师处理教材的方法。我觉得我现在的教学方法得益于向他人的学习。大家还记得卓校长跟我们讲过吗?我们学校有一些老教师有现成的经验,为什么不向他们取经呢?我跟现在高二的刘海雄教导、高三的王家正老师学习了一年时间,我虽不能全部学到他们教学的精髓,但我处理教材时在方法上我认为得益于他们的影响。虽然教无定法,但只要虚心,听一些老教师讲课,把他人的一些方法学过来比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总是要快一些。做到这三点,就像找到可以架起一座桥梁的三块石头,不必淌水过河了。

第三个问题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相信大家都还记得上海专家向荣教导给我们讲过有效教学的问题。课堂教学是讲究效益的。要实现高效益,教师必须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个人认为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最重要的是既要了解自己又要了解学生。了解自己就是利用老师储备的知识服务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了解学生就是要了解本堂课之前他们掌握了什么知识,能否利用来帮助他们学习新的知识。对这个问题容易走进误区:老师总是恨不得把自己所懂得的知识全部灌给学生。举个例子:如果爱因斯坦还活着的话,请他来给我们在座的老师讲相对论,请问在座的老师有几个真正听得懂?形成教学风格必须利用教材又能走出教材。打个比方:我们可以让人背着过河,也可以叫人扶着过河。完全照搬他人的教学案例就是让人背着过河。回想自己教学历程中照搬案例的哪一节课是成功的?我觉得比较切合实际的做法就是利用教材,融进自己的理解,利用前面出现的一些知识去解释佐证这堂课里遇到的知识点。这样带着明确的目标教学,逐渐就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们学校有很多老教师,经验丰富,我们可以一边摸着石头(就是钻研教材和不断摸索题型),一边请他们扶着我们过河,最后建起自己教学的桥梁。现实教学中,没有人可以背着我们过河,只有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结合前人的经验智慧,在融进自己解题过程中掌握的一些题型特点,才可以搭桥过河。逐渐在课堂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相反,有人虽下了九牛二虎之力却连一只耗子都抓不到。为什么?方法不对!老师下的工夫越多,离我们的考试目标就越远。所以,我教学就抓一点,每节课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让学生一点一滴的积累,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有所收获。

我的发言结束,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19 08:51 , Processed in 0.185497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