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356|回复: 0

[语文] 2007年10月全国自考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7 02: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2007年10月全国自考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正确的师生关系源于正确的(   )
        A.教学观        B.学生观
        C.组织观        D.质量观
        2.欣赏书面语言能力的基础是要有一定的(   )
        A.表达能力        B.想象能力
        C.理解能力        D.感知能力
        3.清朝末年随着学堂的兴办,逐步替代“三、百、千、千”识字课本的是(   )
        A.蒙学课本        B.识字课本
        C.教科书        D.韵语课本
        4.中年级作文训练的形式是写(   )
        A.句子        B.词语
        C.篇章        D.片段
        5.识字教学重点的确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和(   )
        A.教师教学风格出发        B.地方方言的特点出发
        C.汉字的发展出发        D.汉字的特点出发
        6.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处于核心、主体地位的是(   )
        A.教科书        B.教学参考书
        C.教学挂图        D.字词卡片
        7.语文课程工具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小学语文是______,在各科教学中处于基础地位。(   )
        A.核心课程        B.隐性课程
        C.研究课程        D.活动课程
        8.最早对汉字基本字汇的匡定及其常用性进行研究的人是(   )
        A.鲁迅        B.陈鹤琴
        C.张志公        D.叶圣陶
        9.义务教育教材中,作文教学的一组训练项目有“注意积累材料”“一要真实,二要具体”“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写文章要有中心”“按一定的顺序写”等突出了哪一个年段的训练重点(   )
        A.低年级        B.中年级
        C.高年级        D.中高年级
        10.观察和思维属于(   )
        A.认识事物的基本功        B.解决问题的基本功
        C.学习语文的基本功        D.发现问题的基本功
        11.把“需”写成“须”、“以”写成“已”,这种错别字类型属于(   )
        A.增减笔画        B.形近相混
        C.结构错乱        D.同音相混
        12.阅读能力的核心是(   )
        A.兴趣        B.想象
        C.感知        D.思维
        13.目前小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措施是(   )
        A.使学生学会有序的思维        B.使学生会合理的想象
        C.使学生学会全面仔细地观察        D.使学生学会全面认真的思考
        14.阅读能力测评的最主要内容是(   )
        A.读后能理解        B.阅读的速度
        C.认识每一个字        D.读后会复述
        15.让小学生认识自然、认识世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通过哪种训练实现的?(   )
        A.思想观点        B.政治立场
        C.语言文字         D.汉语知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理解自然段包括(     )
        A.会仿写自然段       
        B.在形式上认识自然段
        C.知道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D.了解自然段的有关知识
        E.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知道句与句在内容上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17.识字的工具主要指(     )
        A.汉语拼音        B.识字方法
        C.汉字的基础知识        D.查字典的习惯
        E.查字典的知识
        18.1937年——1949年间的国语教科书主要有两类,分别是(     )
        A.国民政府小学国语课本        B.苏区政府国语读本
        C.国统区小学国语读本        D.边区政府小学国语课本
        E.最新国文教科书
        19.在我国影响较大的识字形式有(     )
        A.集中识字        B.随课文分散识字
        C.汉字注音识字        D.注音识字、提前读写
        E.韵语识字
        20.良好的写字习惯包括(     )
        A.正确的写字姿势        B.正确的执笔方法
        C.爱惜写字用具        D.认真的写字态度
        E.使用毛笔写字
        21.阅读技能是指(     )
        A.理解        B.朗读
        C.默读        D.复述
        E.背诵
        22.“精读课文”包括(     )
        A.概括中心思想        B.体会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
        C.认读生字        D.了解课文大意
        E.激发阅读兴趣
        23.《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听话训练的总要求是(     )
        A.听别人讲话要专心、能理解内容        B.养成边听边想的习惯
        C.注意文明礼貌        D.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
        E.模仿说话者说话
        24.语文教学中运用启发式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是(     )
        A.采用问答式        B.采用直观教学
        C.采用学生自主学习        D.提问要有启发性
        E.正确处理讲与练的关系
        25.识字教学的原则(     )
        A.识字要与音、形、义相结合        B.识字要与认识事物相结合
        C.识字要与听说读写训练相结合        D.识字要与写字相结合
        E.识字要与强化训练相结合
        26.作文反映真实的生活包括(     )
        A.所做        B.所为
        C.所见        D.所思
        E.所感
        27.小学语文教学评估的全面性是指(     )
        A.内容要全面        B.手段要全面
        C.重视评估各因素间的相互联系        D.标准要全面
        E.收集信息要全面
        28.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主要包括(     )
        A.语言基本功        B.朗读基本功
        C.气质        D.板书基本功
        E.教态
        29.作文能力主要包括(     )
        A.语文能力        B.思想修养
        C.生活体验        D.知识积累
        E.写作习惯
        30.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
        A.分析教材的能力        B.设计教学的能力
        C.课堂应变的能力        D.语言表达能力
        E.教学研究的能力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31.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应包括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一般发展和______________。
        32.“三、百、千、千”是指《三字经》、______________、《千字文》和《千家诗》。
        33.作文教学的基本经验是读写结合______________。
        34.对朗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______________地读。
        35.教学评估实质上是对______________的实现程度做出的价值判断。
        36.现存最早的识字课本是我国汉代史游所作的_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7.阅读习惯
        38.课程
        39.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简述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
        41.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远期目标是什么?
        42.简述集中识字的主要特点。
        43.如何认识课内外语文教育的关系?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4.如何科学、合理、准确地提出阅读教学目标?
        45.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加强作文同学生生活的联系。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46.阅读下面的材料,说明阅读教学存在的认识与实践上的误区是什么?
        1993年我国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委托,在全国抽取8个省对小学四年级和六年级学生进行学习质量调查。8个省共有5万多名小学生参加。整个测试过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具体指导和监测下进行。
        下面是四年级阅读部分的一道试题:
        伯伯的生活艰苦朴素。房子的水泥地板比较潮湿。工作人员多次提出要把房子修理一下,但他一直不同意,总是说:“这房子比延安住的房子好多了。”我到伯伯那里去玩,常见他吃玉米饼、小米饭。有时把大米、小米混在一起煮,叫“金银饭”。伯伯穿得也很朴素。他的内衣、袜子,都是补了又补。伯伯去世后,伯母给我寄来了伯伯生前的一些衣物,其中有一双袜子,听说从1954年一直穿到去世。我拿着这些衣物,半天说不出话来。

①用“            ”画出能概括这段语意思的句子。
        ②围绕画线的句子,这段话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叙述的。
        评分标准是:最高分,能够围绕“伯伯的生活艰苦朴素”这个中心句,通过阅读理解全段的内容,归纳出从“住的”“吃的”“穿的”三个方面叙述的。如果能写出接近的内容:“房子”“玉米饼”“衣服”,也可以得到合适的分数。结果平均正确率不到60%。有的学生认为,这段话是从“总分总”三个方面来说的,这是由于平时教师过多地使用这类术语,学生就胡乱套用上了。有的学生答,这段话是从“水泥地”“房子”“潮湿”三个方面来说的。这说明学生没有理解题意,不会把句与句连起来思考、弄清这段话讲了三层意思,从而读懂这段话,更不能把这段话的意思概括出来。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6-3 10:48 , Processed in 0.208187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