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037|回复: 0

[分享] 红色评语搭建师生心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0 15: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工作中,我始终相信并坚持,做老师就要爱学生,爱就要一生奉献,就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说服是一种教育,指导是一种培养,而心的交流更是一种爱的投入。
多年来,我和我的学生交流着真心与快乐。记得那时,我任教的初三(3)班有一个男生叫孙培俊,他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各科全部开红灯,语文只考了五十几分。面对这样的他,作为教师的我首先揣摩他的心理,观察他的表现。我发现,他因为各科成绩不佳,经常受到批评,基本上破罐子破摔,对人对事有种玩世不恭之态,对一切都很冷漠。
为了调动这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认真地批阅他的每一次作业,每一个内容,并不失时机地加以评价和鼓励。我曾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培俊同学:从你作业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你对语文有着较好的潜质,只要你肯努力,语文学习的大门就会为你洞开。”同时我又为他摘选了赵丽宏写的美文《为你打开一扇门》。这些小小的做法,极大地震撼了他,他的眼光由呆滞变得明亮了,由不爱学习、玩世不恭变得热情了,对语文作业过去是一拖再拖,得过且过,现在是主动、积极。
期中考试到了,他的成绩虽有进步,但仍差两分达及格线!刚刚燃起的热情欲望,又被浇上了一桶冷水,刚刚被点燃的希望之火再一次被扑灭了。我明白,这是他心里最沮丧的时刻,如果能及时地为他调整航向,给予鼓励,他还是有希望的。为此我给他写了一封信,热情地鼓励了他的进步,进而指出他的不足,并且帮他制定了克服困难的措施。这一切令他万分感动,他在日记中写道:“看到老师的红字,我感到震惊和自豪,我相信在老师心里,有属于我的一席之地,为了我最尊敬的语文老师,我需下功夫学习。”
从此,他课堂听讲认真,课后学习主动,甚至课间也抱着语文书在练习,以至于引起其他学科老师的眼热:“孙培俊你学语文着迷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他的语文成绩进入了优秀生的行列:86分。这也是他唯一一门没有开红灯的学科。
渐渐地,我在用红色评语全力架设着师生之间理解沟通的桥梁。此后,他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一发而不可收。三年来,写出了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好文章:《做人要宽容》、《感受孤独》等哲理较强的文章。最终,他以《鸭哥琐忆》一文获得山东省博览会铜奖。
从孙培俊的成长过程看,一个教师应当用心灵去关爱心灵。青少年有着极为丰富和敏感的精神世界,他们获得知识,不是靠灌输;他们明白事理,不是靠说教,而是靠教师的智慧和行动。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红色评语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点燃了我爱教育事业的熊熊火炬,它将照亮我灿烂的教育教学旅程。因此,我想在这里建议青年教师:当我们拿起笔批改作业或给学生写评语时,首先要树立“为师者最好能‘反己以教’”的观念。老师手中的朱红的笔,可以是架起心灵沟通的彩桥,也可以是治病救人、抚慰心灵的手术刀。其次要树立对学生的尊重。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先想想自己若是学生能否做到,不能勉强学生做力所不及之事,这样就能师生同心,情感和谐,使教育过程得以顺利完成。
延伸思考:当教师手握红笔,在学生的作业本、作文本上,试卷上,卡片上,以及日记上下笔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这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他读后的感受,而不是率性而为,只图自己一时痛快,随意表达。2006年新年,我在作业本上为两个班的九十六名同学写了九十六句不同的新年祝福,被《青岛日报》作为新闻刊登在头版。因材施教的根本在于对学生个体差异的了解,对不同学生的体察在于我们能用自己的心去体验他们的心。“反己以教”,可以让我们多些教育的成功,少走弯路。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6-2 17:25 , Processed in 0.087053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