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249|回复: 1

[化学] 2012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化学考试大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 15: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2012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化  学)
一、命题依据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化学课程标准》)及本考试大纲。
二、命题原则
贯彻教育部有关中考命题改革的意见,落实省教育厅有关中考命题的文件精神。命题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指导教学的作用,注意能力立意命题,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淡化对概念、定义的文字辨析,加强对化学实验的考查,防止出现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对付考试的现象。
2.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加强考查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考试内容选择上,应注意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化学问题,及对学生今后可持续性学习发展有用的知识。命题中,克服繁、难、偏、旧,不出似是而非、脱离实际的题目。
3.时代性:强化初中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的联系,考查学生化学科学素养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放性: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做到试题形式、答案标准多样化,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科学性:严格按照命题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控制主、客观题比例,把握试卷的长度,留给学生充分思维和解答的时间。试题要科学、严谨,避免出现知识性、技术性的错误。
三、适用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初中化学学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
    《化学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具体内容和目标要求见本考试大纲“五”。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
(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层次要求如下:
A: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即明确“是什么”)
B: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即懂得“为什么”)
C: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即能够“应用”)
(2)技能性学习目标包含“初步学习”、“初步学会”两个由低到高水平层次的要求。
(3)体验性学习目标可有机结合“内容标准”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考查。
(4)内容标准:
身边的化学物质
知  识 内 容
目标水平
备      注
(一)空气
  
1.空气的主要成分                        
  
2.氧气
  
①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②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3.二氧化碳主要性质和用途
  
(二)水与常见的溶液
  
1.水的组成
  
2.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3.净水的常见方法(如: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
  
4.溶解现象                              
  
5. 常见的溶剂(水以及酒精、汽油等)
  
6.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
  
7.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8.结晶现象
  
9.常见的乳化现象
  
  
(三)金属与金属矿物
  
1.金属的物理特征
  
  
  
2.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3.   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4.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
  
5. 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6.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7. 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8.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1.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3.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4.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5.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A
  
                  
  
A
  
B
  
     B
  
         
  
B
  
A
  
  
B
  
  
B
  
B
  
  
  
  B
  
C
  
A
  
    A   
  
  
  
A
  
  
  
    B
  
B
  
A
  
B
  
A
  
A
  
  
A
  
  
B
  
A
  
  
B
  
  
A
  
A
  
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①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计算;②加水稀释的计算
  
   
  
  
  
  
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
  
认识金属回收的重要性
  
         
  
认识酸碱的腐蚀性
  
     
  
  
  
     
  
  
  
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物质构成的奥秘
  
目标层次
     
(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1.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物质的分类
  
  
  
3.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二)微粒构成物质
  
1.分子、原子、离子等构成物质的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三)化学元素
  
1.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2.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 元素的简单分类
  
4.元素周期表
  
  
(四)物质组成的表示
  
1.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3.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A
  
B
  
  
  
A
  
  
B
  
  
  
A
  
  
  
  
  
B
  
  
A
  
B
  
A
  
         
  
  
A
  
B
  
  
C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会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初步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及其原因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物质的化学变化
  
目标层次
     
(一)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   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3.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伴随有能量变化
  
4.催化剂
  
(二)几种化学反应
  
1.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三)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书写及有关简单的计算
  
  
  
A
  
    B     
  
A
  
   
  
    A
  
  
B
  
  
     C
  
  
  
B
  
  
  
  
  
C
  
  
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常见的相关现象
  
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
  
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能解释日常生活中一些相关现象
  
  
能解释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
  
  
  
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①能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②能进行含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有关计算
化学与社会发展
  
目标层次
     
(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1.使用氢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酒精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燃烧的条件及防火灭火
  
3.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防范爆炸的措施
  
4.水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5.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
  
6.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
  
7.石油是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8. 新能源的开发和常见新能源
  
  
(二)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1.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2.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三)化学物质与健康
  
1.钙、铁、锌等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
  
3.有损人体健康的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物质
  
(四)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1.废水、废气、废渣处理的必要性及处理的一般原则
  
  
2.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3.合理使用化肥 、农药,保护环境
  
B
  
  
B
  
A
  
  
B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燃料
  
  
  
  
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了解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都是石油加工的产物
  
  
  
  
了解我国能源和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
  
  
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
  
  
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探究与实验
目标层次
内  容
初步学习
1.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2.运用简单装置和方法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3.化学科学探究的简单方法和过程
初步学会
1.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
  
2.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
  
5.溶液酸碱性、pH的测定
  
6.常见物质的检验
六、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七、试题难度
合理安排试题难度结构。容易题、中档题和稍难题的比例约为8:1:1。考试合格率达80%。
八、试卷结构
    1.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试题题型比例
       选择题   30%30分)      填空题   50%50分)
       简答题   10%10分)      计算题   10%10分)
九、试题示例
(一)容易题: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1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是(   )。
A. 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 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 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 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少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答案] C
2关于水和双氧水(H2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B.都能分解生成氧气
C.化学性质都相同                D.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8∶34
    [答案] C
3硅(Si)等半导体元素的发现,是当今计算机高科技发展的基础,工业上从石英砂提取粗硅的化学反应是:Si + MnO2 高温===== SiMnO2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gif             D.复分解反应
    [答案] A
4从考古物出土情况看,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会生成铜锈,铁器几乎保存不了,锈迹斑斑或烂掉。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答案] 铁、铜、金
(二)稍难题: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   )。
A . KNO3          B . H2           C. Cl2          D . NaOH
[答案] A
2通过化学反应不能生成的是(   )。
A.一种新分子                     B.一种新原子
C.一种新离子                     D.一种新单质
    [答案] B
3下列各项不随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物质的溶解度
C.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         D.酸溶液的pH
[答案] B
4下面观点都是错误的,请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写出相应的否定例证:
错误观点
否定例证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答案] ①CaCO3  ②2H2O2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6.jpg 2H2O+H2↑ (或其他合理答案)
(三)较难题:
1新闻报道《河北秦皇岛:小雨引“燃”一车电石》很好地说明水可“引火”。该报道称:5月9日傍晚,一辆储运电石的汽车因未做好防水工作,行驶过程中天降小雨,引发车厢着火……已知:电石(CaC2)不可燃,与水接触剧烈反应产生乙炔(C2H2)。
(1)电石与水反应属于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电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X+C2H2↑,其中,X的化学式为         
(3)根据上述信息,请从物质组成和化学性质角度,说说你对乙炔气体的认识(各一条)。
答:组成                      ;性质                        
(4)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应该如何保存电石?答:               
[答案] (1)放热  (2)Ca(OH)2 (3)乙炔由碳、氢元素组成(或其他合理答案);乙炔可燃 (4)密封防水(或其他合理答案)
2.在点燃蜡烛时,小红发现有一根烛芯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请你与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 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猜    想] ①一定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②其它盐也可以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实验探究]  
实验一  探究不同质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
实验方案:取6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支的烛芯周围分别放入不同质量的
食盐,另1支作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
实验结果:
食盐质量(g)
0
0.1
0.5
0.7
0.9
1.0
燃烧时间(分钟)
10
15
18
23
25
27
燃烧稳定性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易灭
极易灭
实验结论:从所得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出两点结论:
                                              
实验反思:
①此实验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如(至少写出一点):                                    
②你认为此实验结果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
实验二 探究不同种类的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
要求:请参照实验一,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方案:                                       
实验记录表格:(注意:使用到具体盐时,必须用它的化学式表示。)
[答案]
实验一
实验结论:①食盐可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②所加食盐并非越多越好,从此次实验来看,加入0.7g时效果最好(或其他合理答案)
实验反思:①必须进行三次实验取其平均值(或还要观察或测定加入食盐后对烛光亮度的影响等合理答案)②建议蜡烛制造工厂在烛芯周围加入少量的盐,以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节约能源。
实验二
实验方案:取6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的5支的烛芯周围分别洒0.7g各种盐,剩余的一支加入0.7g食盐作对照实验,分别测出它的燃烧时间
实验记录表格:
加入盐的种类
NaCl
Na2SO4
CaCO3
BaSO4
KCl
MgCl2
燃烧时间(分钟)
燃烧稳定性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发表于 2013-3-10 00: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一下啊....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6-5 20:37 , Processed in 0.13389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